弧菌
弧菌

致病性
O1群致病物质
霍乱肠毒素(A亚单位 + 5个B亚单位) 鞭毛、菌毛及其他毒力因子
O139群致病物质
荚膜多糖 特殊LPS毒性决定簇
霍乱肠毒素(cholera toxin)
–强烈的致泻作用 –为聚合蛋白,由 1个A亚单
位和5个B亚单位以共价键结 合
• A1为毒性部分,A2为连接 部分
– 分离培养 pH8.0-9.0的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选择培养基硫柠胆蔗(TCBS),呈黄色菌落
– 血清学反应:玻片凝集实验 – 快速诊断法:荧光菌球法、协同凝集试验
防治原则
加强水源管理;培养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疫苗预防
O1群霍乱弧菌死菌苗 口服疫苗 治疗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 血容量和酸中毒。 抗生素的使用
• B是结合部分,与小肠粘 膜上皮细胞膜受体(神经 节苷脂GMI)结合
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
致病过程
霍乱弧菌
小肠粘膜表面
增殖
产生肠毒素
粘膜细胞分泌亢进、Na+、Cl-吸收抑制
剧烈腹泻、呕吐
血容量下降 循环衰竭
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肾功能衰竭、休克、死亡
所致疾病----霍乱 烈性传染病,我国定为甲类法定传染病
①食物中毒(胃肠炎) ②浅表创伤感染和败血症
诊断
标本采集:患者粪便、肛拭或剩余食物 分离培养:SS琼脂平板或嗜盐菌选择平板 嗜盐性试验与生化反应 诊断血清进行鉴定
防治
治疗可用抗菌药物 严重病例需输液和补充电解质
掌握 霍乱肠毒素的性质和致病机制
熟悉 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H抗 原
特异性高,分 139个血 清群
弧菌ppt课件

2 鞭毛、菌毛
鞭毛运动 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液层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
普通菌毛 是细菌定居于小肠所必须的因子
所致疾病
霍 乱 烈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
传染源 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临床表现
上吐下泻: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物), 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 低容量性休克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
五、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易感者免疫力
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 疫苗预防接种
治疗霍乱的关键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V. parahemolyticus)
生物学特性
嗜盐(halophilic),3.5%NaCl
不耐热,不耐酸
神奈川现象(KP)鉴别致病菌
致病性
O139比O1严重
三、免疫性
感染霍乱弧菌后,机体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SIgA起主要作用 O1群的免疫对O139无保护作用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人粪便,肛拭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水样)
标本
直接镜检
涂片见G-性弧菌,鱼群状排列 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
分离培养
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选择培养基为TCBS 玻片凝集反应
根据O抗原不同 现已有155个血清群
其中O1群、O139群引起霍乱
根据表型差异
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两个生物型
古典生物型
El Tor生物型
抵抗力
El Tor生物型和其它非O1群霍乱弧菌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古典型为强
本菌不耐酸,不耐热
致病物质
1.霍乱肠毒素choleratoxin :
弧菌的鉴定要点

弧菌是一类以弧状细菌形态为特征的微生物,其中最熟知的是弧菌属(Vibrio)和弧菌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
下面是进行弧菌鉴定时的一些要点:形态特征:弧菌通常呈弧状或弯曲的形态,有时也会呈直杆状。
它们是革兰氏阴性菌,通常具有单一的极少鞭毛。
营养需求:弧菌属通常是好氧菌,需要氧气进行生长。
它们多数是嗜盐菌,喜欢在高盐浓度的环境中生长。
生理特征:弧菌通常是好氧发酵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进行生长。
它们具有强烈的细胞外酶活性,可以产生一些特殊的酶,如溶血素、黏附素等。
生物化学试验:进行弧菌鉴定时,可以使用一系列生物化学试验,如氧化/发酵碳水化合物试验、氧化酶试验、羟基酸氧化试验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鉴定中得到广泛应用。
可以使用PCR或基因测序等技术,通过特定基因的序列分析来确定是否为弧菌,并进一步确定其种属。
需要注意的是,弧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鉴定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因此,建议在进行弧菌鉴定时结合多种方法与技术,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致病性弧菌

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 埃尔托生物型(EL-Torbio-type)。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阴性;弧性或逗点状;在病人“米泔水” 样便中呈“鱼群”样排列;
有一根单鞭毛,运动非常活泼,呈鱼群穿梭样或流 星状,
有菌毛和性菌毛,0139群有荚膜。
致病性弧菌
弧菌属(Vibrio)
弧菌属,为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 革兰阴性菌
主要特点
有单鞭毛,运动活泼 培养要求为碱性环境 自然界广泛分布,以水中最多 只要有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
一、霍乱弧菌
霍乱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 甚高。属于国际检疫的烈性传染病。
诊断
标本采集:患者粪便、肛拭或剩余食物 分离培养:SS琼脂平板或嗜盐菌选择平板 嗜盐性试验与生化反应 诊断血清进行鉴定
防治
治疗可用抗菌药物 严重病例需输液和补充电解质
抵抗力
El Tor生物型和其它非01群霍乱弧菌 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古典型为强
不耐酸,在正常胃酸中仅能存活4分钟 水中存活长,河水、井水、海水中1-3周 怕热,100℃1-2分钟死亡
致病物质
ToxR蛋白调控的ctxA、ctxB、tcp、zot、ace等基 因
不受ToxR蛋白调控的毒力因子基因hlyA和hap
生化反应:
过氧化氢酶、氧化酶阳性 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 还原亚硝酸盐,吲哚反应阳性 霍乱红反应阳性,不同生物型生化反应不同 (当培养在含硝酸盐及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产生靛基质与亚硝
酸盐,在浓硫酸存在时,生成红色,称为霍乱红反应)
抗原的构造与分群
有不耐热H抗原和耐热的O抗原。
弧菌

弧菌科种类
弧菌属 气单胞菌属 邻单胞菌属
2013-7-29
3
三个菌属的鉴别
试验
肌醇 粘丝试验 鸟氨酸 精氨酸
150 μgO/129
弧菌属
- +/(-) +/- +/- S + +/-
气单胞菌属 邻单胞菌属
- - - +/- R - - + - + + S - -
4
TCBS生长 耐盐(7%)
16
霍乱流行病学特点(2)
霍乱发病季节在夏秋季,本市主要在5-10月份, 7-9月为发病高峰 人群普遍易感,在同源感染因素下易造成爆发和 流行
2013-7-29
17
霍乱预后及危害
霍乱能引起机体剧烈吐泻、失水、电介质紊乱以 致死亡
病死率高低与病情轻重以及医疗条件、抢救的时 效性有关。病情重、医疗条件差、抢救不及时病 死率可高达20%-50%
霍乱流行病学特点(1)
霍乱(O139与O1群霍乱),具有传染性强、传播 迅速、易出现暴发和流行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将 其纳入霍乱范畴,我国将它列入法定报告的甲类 烈性传染病 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 蝇传播,以食物传播为主,常可借助食用被霍乱 弧菌污染的食物而致病
2013-7-29
22
全国霍乱O139流行情况(1)
1992年在印度、孟加拉首次发现霍乱O139后, 短期内在这两个国家造成流行,发病人数高 达10多万例,并在几年间已传入亚洲、欧洲、 美洲等20多个国家 1993年传入我国后,即在新疆南部柯坪县发 生霍乱O139引起的暴发,报告病例数202例, 死亡4例
2013-7-29
弧菌科及检验
弧菌科共同特征
革兰阴性菌,短小弯曲弧状,无芽胞, 多数有鞭毛、有菌毛。 需氧兼性厌氧 具有一端单一鞭毛、运动迅速 氧化酶+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许多菌株生长 需要2%~3%氯化钠 弧菌科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中 最为多见。其中有一些种对人类致病。
微生物学沙门菌弧菌

微生物学沙门菌弧菌弧菌的简介弧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属于海洋菌类,是寄生于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表或是海洋底层沉积物中的一种细菌。
弧菌通常具有单枝鞭毛,使其能够在水中活动。
其中,人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弧菌便是弧形菌(Vibrio cholerae),它是霍乱病的病原体。
沙门菌的简介沙门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属于Enterobacteriaceae科,通常寄生于肠道中的动物,引发了许多肠道感染。
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是沙门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中毒症状。
沙门菌与弧菌的区别沙门菌与弧菌有很多区别,前者多在动植物肠道中寄生,而后者多生活在海洋中。
沙门菌通常侵入宿主细胞后在其中繁殖,并在细胞内形成小包泡,进而引起炎症反应,而弧菌则以单细胞的形式感染人体。
另外,沙门菌可引起腹泻、腹痛等肠胃症状,而弧菌则引起霍乱等疾病。
沙门菌与弧菌的共性沙门菌和弧菌也有一些共性,两者都是革兰氏阴性菌,具有相同的细胞形态和菌株生长特性,同时也都有一定的耐受性和适应性,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和繁殖。
沙门菌弧菌对人类的影响沙门菌和弧菌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它们不仅可以引起肠胃疾病,甚至还可以导致霍乱等严重疾病。
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危害人类健康,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沙门菌和弧菌的疾病,我们应该保持个人卫生,并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
在饮水方面,我们应该采用安全的饮用水源,避免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病原体。
对于已经感染上沙门菌或弧菌的患者,应该及时就诊,进行治疗和隔离,以防止传播给其他人。
沙门菌和弧菌是非常危险的细菌,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它们的传播。
弧菌

弧菌一、弧菌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对虾致菌为:溶藻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鳗弧菌、霍乱弧菌等弧菌适应温度10-35度,最适25度左右,弧菌在半咸水和海水中很多,但淡水中少。
这也是淡水养殖对虾,弧菌病发病率低,养殖成功率较高的原因。
弧菌的繁殖速度随着盐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增加而加快。
二、在对虾养殖中,我们经常使用弧菌培养皿来测试弧菌的种类和数量。
这就有我们常说的黄弧菌、绿弧菌。
绿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黄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哈维氏弧菌、鳗弧菌三、各种弧菌有什么危害呢?大名鼎鼎的EMS,很多研究表明,副溶血弧菌是凶手。
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会引起红腿红尾等初期症状,继而出现肠炎和肝发红、肿大或萎缩,严重的引起菌血症“红体病“。
感染哈维氏弧菌:频死或死亡的幼体会发荧光。
成体发病先是头胸部、腹部的腹面发荧光,严重时全身发光。
霍乱弧菌会引起瞎眼。
四、弧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口传播,其次是通过体表创伤和腮进入体内。
五、水中弧菌防控,主要靠三点。
1、消毒,比如说我们的“弧菌杀“泼水可以安全有效杀灭弧菌。
消毒作用快,是处理弧菌超标时使用的一种好方法。
2、蛭弧菌,以菌吃菌,预防用。
3、以菌制菌,研究表明,当环境中的弧菌数量超过理论阀值,但水体中总异养菌的数量达到弧菌数量的30倍以上,对虾仍是安全的。
定期泼”金牌芽孢“、”护肠活水多效菌“等有益菌,有益菌从数量上抑制弧菌发病。
六对虾体内弧菌的控制。
有3种方法。
1、控制水环的弧菌。
对虾的消化道与水体相同,水体的微生物组成直接影响对虾消化道的菌相组成。
所以水环境中弧菌数量少,就可以有效预防消化道弧菌感染。
这就是水体泼“弧菌杀“的主要意义。
2、常伴乳酸菌或”护肠活水多效菌“,使其在肠道形成优势种群,粘附在肠道表皮形成生物屏障,使弧菌不易粘到肠壁上,避免感染。
3、抗生素和中草药。
弧菌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 G-弧菌,逗点状,一根鞭毛, 有菌毛。病人粪便作悬滴标 本,可见"鱼群样穿梭"。无芽 胞,无荚膜。
(二)培养特性 生长较快,怕酸嗜碱。在pH8.5-9.5的碱 性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 (三)抵抗力 较弱。耐低温,耐碱,不耐酸。 (四)抗原结构 O(菌体)抗原:特异性高,有139个血清群 H(鞭毛)抗原:类属抗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 鞭毛与菌毛 2. 内毒素 3. 外毒素─霍乱肠毒素(蛋白质)
第10章 弧菌属(Vibriol)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真霍乱各次世界性大流行的年份及地区
───────────────────────────── 流行时期 流 行 地 区 大流行次数 (历时年数) 亚洲 非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 第1次 1817-23(6) +++ ++ ++ 第2次 1826-37(11) +++ +++ +++ +++ +++ ++ 第3次 1846-62(16) +++ +++ +++ +++ +++ 第4次 1864-75(11) +++ +++ +++ +++ +++ 第5次 1883-87(4) +++ +++ +++ +++ 第6次 1892-1925(33)+++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类
WHO腹泻控制中心将该菌属为四类
O-1群霍乱弧菌
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
非O-1群霍乱弧菌
其他弧菌
致病性
致病物质
定居因子:菌毛(acf、tcpA基因)、鞭 毛、溶血溶细胞蛋白(hlyA基因)、血 凝素(hap基因)、荚膜等 霍乱肠毒素(c为强烈的致泻毒素。
鉴定
根据霍或乱弧菌在各种选择培养基上的特点, 挑选可疑菌落进行鉴定。鉴定以血清学(玻 片凝集)为主,结合形态学、生化反应作出 判断。
鉴定
1) 玻片凝集试验:从分离培养基上挑取可疑菌落于霍乱弧菌 多价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诊断血清应稀释成1:321:64的效价使用,立即出现凝集者为阳性,同时设生理盐水
和阳性细菌株对照。
2) 形态学检查:取纯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观察菌体形态 及染色性。用悬滴法或半固体穿刺法检测动力。
鉴定
3) 生化反应:霍乱弧菌氧化酶试验、靛基质试验、粘丝试验 和霍乱红试验均阳性。 ①粘丝试验:用于测定霍乱弧菌形成粘丝的特性。将0.5%去氧 胆酸钠水溶液于霍乱弧菌混匀制成浓厚菌液,1min内悬液由 混变清,并变得粘稠,以接种环挑取时可以拉出丝来。霍乱 弧菌古典生物型和El Tor生物型均呈阳性。
鉴定
② 霍乱红试验:出现蔷薇色,为霍乱红试验阳性。由
于霍乱弧菌和其他弧菌均有此种反应,故无特异性。 霍乱弧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霍 乱弧菌液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因此当霍乱弧菌 培养在含有硝酸盐成分的蛋白胨水中,所产生的亚硝 酸盐可与吲哚结合成亚硝酸吲哚,滴加浓硫酸即可出 现蔷薇色,称为霍乱红试验阳性)
免 疫 力
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
生物学性状
1、形态:弧状、杆状、丝状等多形性,G-,单端单鞭毛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嗜盐,在含3.5% Nacl的培养基 中生长良好,超过8%不生长,PH7.0-9.5,最适PH7.7-8.0在 TCBS平板上形成2~3mm的绿色菌落,嗜盐选择平板上,菌落较 大圆形隆起,半透明或不透明的菌落。SS上蜡滴状,有辛辣味。 3.生化反应: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不发酵乳糖、 蔗糖;吲哚、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 均阳性;耐高盐培养基;神奈川(+)。
鉴定
⒊
理盐水一滴,取被检菌18-24h培养物少许在盐 水中制成浓厚菌悬液,然后加一滴2.5%鸡红 细胞悬液,充分混匀,
鸡红细胞凝集试验:在玻片上滴加生
1min内出现 凝集者为阳 性,红细胞 呈均匀分散 者为阴性。 El Tor生物 型为阳性, 古典型为阴 性。
鉴定要点:
确诊O1群霍乱弧菌必须具备的条件:
可疑菌落纯培养
KP或毒素测定 KP: 神奈川现象 菌种鉴定(生化、血清学)
微生物检验
2.标本采集:及时接种或用碱性胨水或卡-布培养基运送。 3.分离培养与鉴定: (1)增菌培养: (2)分离培养: (3)鉴定:
诊断与防治
标本:粪便、肛拭、剩余食物或创面材 治疗:庆大霉素、SMZ等
②生物型别的鉴定:目前,两型主要依靠第Ⅳ组霍
乱噬菌体裂解试验进行鉴别,并辅以多粘菌素敏感试 验、鸡红细胞凝集试验、V-P试验和溶血试验。
鉴定
⒈ 第Ⅳ组霍乱噬菌体裂解试验:
第Ⅳ组霍乱噬菌体常规稀释液(106/ml)一般仅裂 解古典型,而不裂解El Tor型。
⒉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取被检菌2-3h肉汤培养物点种到含药营养琼脂平板 上(多粘菌素B50U/ml),37℃培养24h,El Tor生物 型生长,而古典型敏感。
所致疾病:霍乱(2号病)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污染的水源或食物 传播途径:粪—口
血容量减少性休克
酸中毒
呕吐 剧烈腹泻:米泔水样便 肌肉痉挛
致病性
免 疫 性
病后产生牢固免疫,肠道分泌型IgA为主要的中和抗体。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形状:弧形或逗点状
排列:“鱼群状”
染色性:G 单端单鞭毛 有些菌株有荚膜 活菌悬滴观察,运动极为活泼, 呈流星穿梭运动。
郭庆合
概述
弧菌科(Vibrionaseae)包括一群氧化酶阳 性、具有端极鞭毛、动力阳性的细菌,有4个 菌属,其中,弧菌属是一群氧化酶阳性,发 酵葡萄糖,对弧菌抑制剂O/129(二氨基二异 丙基喋啶)敏感的细菌。
弧菌属与类似菌属的鉴别要点
试验 弧菌属 O/129敏感 S 肌醇 - 明胶液化 + 甘露醇 + 精氨酸双水解酶 - 赖氨酸脱羧酶 + 气单胞菌属 R - + + + + 邻单胞菌属 S + - - + +
1、涂片为革兰氏阴性弧菌或杆菌; 2、TCBS等选择培养基上典型的菌落特征; 3、动力阳性; 4、O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防 治 原 则
保护水源、做好粪便的管理、食品卫生工作。
接种疫苗:霍乱弧菌死菌苗、类毒素、新疫苗
(减毒重组活疫苗、菌苗加类毒素混合苗、霍乱
-伤寒杂交菌苗等)。
及时和适当的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应用抗菌药物 (链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磺胺类药物等)
③ O/129敏感试验:将O/129(2,4二氨基-6,7-二
异丙基喋啶)药敏纸片(10-150μ g)贴在接种有待 测菌的琼脂平板上作纸片扩散试验,凡药物纸片周围 出现抑菌环者为敏感。
鉴定
4) 霍乱弧菌的分型鉴别试验:
①血清分型:用小川型和稻叶型单价诊断血清作玻片
凝集。与小川型血清凝集而与稻叶型血清不凝集者为 小川型,反之为稻叶型。在两个单价血清中均有明显 凝集者为彦岛型。
V.parahemolyticus
嗜盐性细菌 分布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 贝类等海产品中 海产品食物中毒
致
致病物质
病
性
耐热性溶血毒素:与动物红细胞膜表面的神经节脂受体 结合而致溶血。 不耐热溶血毒素
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创伤感染、败血症
传染源:海产品或盐腌渍品
传播途径:经口
临床症状:腹痛、腹泻、呕吐与发热、水样便
掌握: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 学检验 了解:弧菌的种类。
概述
弧菌属(Vibrio)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 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菌为霍乱弧菌和 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盐菌)。前者引起霍 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革兰 氏阴性细菌。 分布广泛,以水中为最多。 特点:(1)在碱性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2)单端单鞭毛,运动活泼 (3)氧化酶(+)
生物学性状
神奈川(kanagawa)试验:对人、兔等动物 红细胞溶解,对马红细胞不溶血为(+)。是 鉴定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的一项重要指标。 4、抵抗力:嗜盐,不耐酸
微生物检验
副溶血弧菌检验程序 标本 直接接种TCBS 嗜盐菌选择性平板 4%NaCl胨水培养基 TCBS 嗜盐菌选择性平板
抗原结构分型、变异性
O抗原:具群特异性,155个血清群 O-1群 稻叶型 小川型
生物学 性状
彦岛型 非O-1群 霍乱弧菌(O2—138)亦称不凝集弧菌 O139群 霍乱弧菌 H抗原:不耐热,无特异性 变异性:形状变异、毒力变异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生物学 性状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琼脂生长良好,16-44℃均可生长 耐硷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培养基(硷性蛋白胨水 或平板)中生长良好。 典型菌落:选择培养基TCBS上菌落黄色,4号琼脂平板菌 落中心为褐色,血平板有的菌株可形成溶血环 生化反应:氧化酶(+)蔗糖(+)动力(+),赖氨酸、 鸟氨酸脱羧酶(+)精双(-),无盐生长,高盐不长
霍乱弧菌在TCBS平板上的菌落
抵 抗 力
较强,水中较长的存活时间。 耐硷不耐酸。 对漂白粉敏感,对热敏感。
生物学 性状
检验程序
微生物学检查法
霍乱是烈性传染病,对首例病人的确诊应快速、准 确,并及时作疫情报告。 标本采集:尽早、及时接种用碱性蛋白胨水 或卡-布培养基运送(专人) 直接镜检:有无鱼群样排列的弧菌 分离培养:碱性培养基、TCBS、4号琼脂平板 快速诊断 荧光球试验 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