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内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张PPT)

内能的影响因素
既然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那么你能找出决定物体内能 的因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
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 ①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的摩尔数、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 决定。 ②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数,分子热运动的 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特点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特点
这两个阶段中分子间的力在做正功还是负功?分子势能各在怎样变化?
分子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一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注意: 分子平均动能仅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种类无关,与物体所处的状 态无关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注意: 不能简单理解为体积越大,分 子势能越大; 体积越小,分子势能就越小
物体中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我们把它叫做内能
内能
理解影响内能的因素 理解内能变化的三种方式 理解内能与机械能无关
内能
物体的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 体的内能。也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 注意: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因为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 着的分子所组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内能公式高中物理

内能公式高中物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内能公式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呢!咱们先来说说内能的概念。
内能啊,简单来讲,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这就好比一个班级,每个同学的活力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加起来,就构成了这个班级整体的氛围和能量。
那内能公式到底是啥呢?内能的计算公式通常为:U = nKT/2 +∫f(r)dr 。
这里面的 n 表示物质的量,K 是玻尔兹曼常数,T 是热力学温度。
哎呀,别被这些字母和符号吓到,咱们一个一个来理解。
就说这个n 吧,想象一下你去买糖果,买的数量越多,总价就越高。
物质的量 n 就类似于买的糖果数量,它越多,内能也就越大。
再看玻尔兹曼常数 K ,它就像是一个固定的换算因子,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物质,它都在那里起着稳定的作用。
而热力学温度 T 呢,就好比天气越热,大家活动越剧烈,内能也就跟着增加。
给大家讲个我曾经观察到的有趣事儿。
有一次夏天,我去参加一个户外拓展活动。
那天的气温特别高,大家都热得不行。
我就发现,同样的一瓶水,在高温下感觉瓶子都要被撑爆了。
这其实就和内能有关系。
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更剧烈,内能增大,对瓶子的压力也就更大。
咱们再回到内能公式。
对于理想气体,内能仅仅取决于温度和物质的量,公式可以简化为 U = nCVT ,其中 CV 是定容摩尔热容。
理解这个公式的时候,咱们可以想象一个装满气球的房间。
气球的数量就相当于物质的量,房间的温度就像 T 。
温度升高,气球碰撞更激烈,内能增加。
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可别像有的同学,一会儿用摄氏度,一会儿用开尔文,那可就乱套啦!总之,掌握内能公式对于理解热学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大家要多做练习题,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能让大家对内能公式不再感到头疼,轻松应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加油哦!。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第五节内能

无限远时分子势能EP=0
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且小于零.
124021/3/20
排 斥减
小
吸 引
分子力 当r=r0时,分子力为0.
矢量(大小看绝对值 ;正负号代表分子力的表现形式) 随着分子间距r的增大: 分子力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
相对性:与零势能的选取有关
分子势能
标量( “正”的分子势能 > “负”的分子势能 ) 随着分子间距r的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过去我们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 现在进一步说:物质的温度是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标志。
• 即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 情况三: • 从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中我们看到:
• 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
•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一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
• W电 = - DEp = Ep0 - Ept = qj1 – qj2 •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反而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反而增加。
• W分 = - DEp = Ep0 - Ept •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反而减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反而增加。
12021/3/20
• 当r=r0时,合力为0
7.5 内能
人教版选修3-3 物理
2021/3/20
一、 分 子 动 能
• 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分子动能。
运动着的篮球 Ek=mv2/2(机械能的一种)
做着无规则热运动分子 _____动能
32021/3/20
• 分子平均动能定义: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 • 分子平均动能决定因素?
72021/3/20
• 地面附近的物体与地球之间有引力作用 • 物体被举高后 • 地球和这个物体构成的系统就具有了势能
高二物理选修课件第七章内能

能量守恒与转化
01
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在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即能量不
能被创造或消灭。这意味着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输入的能量等于输出的
能量加上内能的增量。
02
能量转化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
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等。
05
热现象微观解释
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物质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使得分子在不断 地进行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较 大时,主要表现为引力。这种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使得 分子在不断地进行碰撞和交换能量。
利用少量的电能驱动热泵工作, 通过内能的传递和转化,实现低
温热源的升温利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高二物理选修课件第七章 内能
汇报人:XX 20XX-01-18
目录
• 第七章内能概述 • 物体内部状态参量 • 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热现象微观解释 • 内能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第七章内能概述
内能定义与性质
内能定义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 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 。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表 明了在自然过程中,一个热力学系统的状态 变化时,热传递和做功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
热机效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热机效率的最大值,即任何热机都 不能把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 影响。
高中物理选修内能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内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理解内能与热量的关系;了解内能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课讲解、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1. 内能概念及性质
2. 内能的计算方法
3.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4. 内能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内能的概念和性质
2. 内能的计算方法
3.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向学生介绍内能的概念和性质,并讲解内能的计算方法。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内能的例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课堂安排:
1. 第一课时:介绍内能的概念和性质,讲解内能的计算方法。
2. 第二课时: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内能的变化过程,并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
3. 第三课时:巩固内能的计算方法,讲解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六、教学反馈与评价:
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学习到了内能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了内能的计算方法。
2. 学生通过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深化了对内能与热量关系的理解。
3.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
高中物理选修课件内能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内能概念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 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物
体内部能量的表现。
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 标志,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的平均 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大。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 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 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 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不同物质间热传导比较
固体与液体比较
固体的热传导性能通常比液体好 ,因为固体的晶格结构更加紧密
,能量传递更加迅速。
液体与气体比较
液体的热传导性能通常比气体好 ,因为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更近
,能量传递更加有效。
不同固体之间比较
不同种类的固体具有不同的热传 导性能。例如,金属通常比非金 属具有更好的热传导性能,因为 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可以迅速
热传导机制
在液体中,热传导主要是通过分子间的碰撞和传递来实现的。液体分子在不停地 进行无规则的热运动,当热量从高温端向低温端传递时,高温端的分子通过碰撞 将能量传递给低温端的分子。
影响因素
液体的热传导性能受到温度、压力、粘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高、 压力越大、粘度越小的液体具有更好的热传导性能。
03
忽视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符号法则
在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必须注意各种能量形式的符号法则。例如,
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系统对外做功为正,外界对系统做功为负。
拓展延伸:现代热力学理论简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其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这一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转换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高中物理沪科版 选修第三册 物体的内能 课件1

物质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 动能
分子间由于存在相所有分子动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势能
运动中的汽车
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分子
机械能
内能
内能是与微观运动有关的能量,与温度有关;
机械能是与宏观运动有关的能量,与运动的速度、 高度有关。
图 1-2-1
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热运动
• 现象1:把两根铅柱的端面削平,将端面用力压紧,两根铅柱合在了 一起,而且在铅柱的下面悬吊一定的重物,它们也不会分开。
• 说明: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 现象2:压缩物体时需要用力,物体中的分 子之间不会靠的很近,而有一定的空隙。
▪ 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2.若已知分子势能增大,则在这个过 程中( A C) A.一定克服分子力做功 B.分子力一定减小 C.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1物体的内能
1.基本知识 (1)平均动能 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的 平均值 均动能.
,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
(2)温度与平均动能的关系 ①温度升高,热运动加剧,分子平均动能 增大 ;温度降 低,分子的平均动能 减小 . ②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 平均动能 的标志.
2.思考判断 (1)每一个分子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分子动 能也是不断变化的.(√) (2)温度是每个分子动能的标志.(×) (3)温度升高时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 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 着相互作用力,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的热学性质。
课堂练习:
1.有甲、乙两种气体,如果甲气体内分子 平均速率比乙气体内平均速率大,则( ) A.甲气体温度,一定高于乙气体的温度 B.甲气体温度,一定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C.甲气体的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 气体的温度 D.甲气体的每个分子运动都比乙气体每 个分子运动的快
高中物理选修3-3-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知识元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知识讲解一、功和内能1.功与系统内能改变的关系: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1)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在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就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即:ΔU=U2-U1=W(2)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多少功,内能就减少多少,即W=-ΔE2.在绝热过程中,功是系统内能转化的量度3.功和内能的区别(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2)做功过程中,能量一定会发生转化,而内能不一定变化(3)内能变化时不一定有力做功,也可能是传热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做功多二、热和内能1.传热与内能改变的关系(1)不仅对系统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热力学业状态,单纯的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淡定状态,所以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2)在单纯传热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即:ΔU=U2-U1=Q2.传热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3.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内能,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传热而引起的内能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传热,就无所谓热量,但此时物体仍有一定的内能例题精讲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例1.用力搓手感觉手会发热、冬天在阳光下觉得暖和等物理现象表明:____和_____在改变物体内能上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例2.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例3.如图所示,在较厚的有机玻璃筒底部,放置少量易燃物,如蓬松的硝化棉。
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可看到硝化棉被点燃而发出火光。
对该实验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功可以变成能B.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用厚有机玻璃做筒和迅速压缩都是为了保证该过程为绝热过程D.活塞向下迅速压缩过程,筒内空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增大了例4.小实验:将钢丝掰直后,快速来回弯曲,用手接触弯曲部分会感觉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例1】关于分子动能,正确的说法是( C )
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时,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同种物体,温度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比温度低时 的大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分子动能也越大
【典例2】:设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则的一分个子分靠子近在的从过远程处中以,A某下B一列C 动说能法向正另确一的个是固(不定 考虑其他分子的影响)( )
回顾复习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物体有大量分子组成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F
F斥
r0 0
r
F引
F分表示合力,即分子 力.
区
域 图
0 r<r0
斥力区
r0
r0<r<10r0
引力区
r0>10r0 无力区
导学一:阅读分子动能,回答以下问题:
A.r>r0时,分子力做正功,动能不断增大, 势能减小 B.r=r0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C.r<r0时,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势能 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典例3】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 ) 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无内能 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多 E.机械能为. 零,内能不为零是可能的
用好两个曲线
分子力曲线如图11-1-3甲所示、分子势能曲线 如图乙所示,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为 0,分子势能最小,但不是零.
图11-1-3
图象与r轴交点 表示的距离小于r0
结论1:分子间距离以r0为数值基准,r不论减小或增 大,分子势能都增大。所以说,分子在平衡位置处 是分子势能最低点
Ep
Ep最
Ep
小
r
类比法
r=r0 类似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的变化规律:弹 簧在原长的基础上无论拉伸还是压缩,弹性势能 都会增加
结论2: 从微观的角度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高考真题再现
(2010·全国高考Ⅰ)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
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r0
• r<r0时,r↓→EP↑;r>r0时,r↑→EP↑。 r=r0时,EP最低
物 体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EK 和EP 总和
内 能 •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有关
注意四个误区
误区一:误认为分子间距离(体积)越大,分子 势能越大 误区二:误认为温度越高,分子平均速率越大 误区三:误认为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误区四:误认为机械能越大的物体物体内能越大
EP
r0 甲
-EP最小
10r0 乙 无限远时
r 分子势能
EP=0
特别提醒:当r=r0时,分子势能最 小且小于零.EP的正负表示大小
F-r与EP-r图线联系与区别
拐点:(图象的最低 点引力最大值)对应 的距离大于r0 图象与r轴交点 表示平衡距离r0.
拐点:图象的最低点 (EP最小值)对应的距 离是分子平衡距离r0
注意: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或物体的体积)有关, 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距离越大(体积越大)分子 势能就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体积越小)分子势 能就越小
口诀:看区间,判做功,求势能
导学三:阅读内能,回答以下问题:
1.内能定义:物体中 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与 分子势能 的 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普遍性:物体中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热运动、分子间存 在 相互作用的引力斥力,所以任何物体都具有 内能 .
①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 引力 ,若r增大, 需克服引力 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F
F
②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
斥力
,若r减小需
_____克_服__斥__力___做功,分子势能_____________.
F
F
③当r=r0时,分子势能 最小 .
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关系曲线
F
导学二:阅读分子势能,回答以下问题:
二、分子势能
1.定义:类比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产生
由分子间的分子力和分子间的 相对_位___置___决定的势能 2.分子力做功跟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类比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弹力做功弹性势能的变化关系
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 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加.
3.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能量存在 原因
由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 规则热运动和分子间相 对位置决定
由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物体 形变或与地球的相对位置 决定
影响因素
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 和体积及物态
物体的机械运动的速度、 离地高度(或相对于零势能 面的高度或弹性形变)
是否为零 永远不能等于零
一定条件下可以等于零
联系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决定因素:物体所含的分子总数 由物质的量 决定.分子的热 运动平均动能由 温度 决定,分子势能与物体的 体积 有关,故从
宏观角度物体的内能由 由物质的量 、 温度 、 体积 共 同决定,同时受物态变化的影响.
对物体内能的理解: 1.内能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对单个分子来说无 意义
2.决定因素 (1)在微观上,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所含分子的 总数、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
当堂达标
1(2011·枣庄高二检测)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D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体积增大时,内能也增大 C.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D.内能不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22、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
间的势能,则:(
B)
A.氧气的内能较大;
B.氢气的内能较大;
C.两者内能相等;
D.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课堂小结 物 体 的 内 能
分子 动能
•同温度下各分子的分子动能EK 不同
•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分子动能的平均值仅和温度有关
分子 势能
•分子间因有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由它 们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
一、分子动能 1.定义:分子由于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热运动 而 具有的能.EK=--1--/--2--m----v---2---
2.分子平均动能:所有分子运动动能的 平均值
¯
.E—K1—=/2—m—v—1—2+—1—/—2m——v—22—+—1—/2—m—v—3—2+—..
n
3.温度的微观意义:温度是分子热运动 平均动能的标志.
(2)在宏观上,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摩尔数、温 度和体积.
E内=Ek+Ep (决定于T、V、分子数N)
3.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无关.任何物 体都具有内能
•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内能
机械能
对应的运 动形式
微观分子热运动
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能量常见 形式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物体动能、重力或弹性势 能
注意:
1.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 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一定相同 , 所以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也不一定相同.
2.温度反映的是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不 能反映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同一温度下, 各个分子的动能不尽相同.
3.在同一个温度下,物体分子的速度绝大部分 分布在某个值附近,但总是有小部分速度很 大的和速度很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