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设计思潮

合集下载

基于原典的考察——《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经典文选》读后

基于原典的考察——《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经典文选》读后

着 鲜明的对应性特征 ,在不 断更新着 的实践发展 中,在 思想 史上也呈现 出相应 的理论重心 。许 多论著反映出 的思想上 的突破都 具
有 方 法 论 的 意 义 ,这 些 方 法 正 是指 导 人 们 在 学 术 的庞 杂 信 息 中 从 容 应 对 而 不 致 迷 惑 的指 针 。 在 研 究 国 外 设 计 史 时 ,需 要 寻 找 原 著
或 仞 始 资料 ,方 能 进 行 近 距 离 的 考 察 。 关键 词 :范 畴 发 展 史 ;方 法 论 ;价 值 观 ; 文 献 原 典
Ab t a t Lo c i h r a i n a d d v l p sr c: gi n t e c e to n e e o me tofmo e e i n f r d a h s o y o ae o y d v l p n d m d s g o me it r fc t g r e e o me t Du i h h e t g s i n . rng t e t r e sa e n
4 0 0 , h n z o , n n 5 0 2 Z e g h u He a )
摘 要 : 现 代 设 计 思 想 进 程 的发 生和 发 展 的 逻 辑 形 成 了一 种 范 畴 发 展 史 。在 所 编 排 的三 个 阶 段 , 现 代 设 计 的 实 践 发 展 与 理 论 发 展 有
v ¨ N。 。 。 .
。 。 s RcH 设 计艺 术研 究 EsGNR A
l 。
-- 1 1 基于原 : 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经典文选 》读后
tr d r s n enMo e nDei g
An ls e t n B s d o e Or ia — — A ve o sg s e : p ci a e n t i n l n o h g Re iw f De in Go p l

西方现代设计知识点

西方现代设计知识点

西方现代设计知识点西方现代设计是指从20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风格,以其简洁、实用和创新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西方现代设计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设计流派。

一、设计理念西方现代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形式追随功能”。

相比于过去追求繁复装饰和华丽风格的设计,西方现代设计更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设计师们致力于简化形式,去除多余的装饰,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功能的实现。

这种理念体现了现代社会追求高效和简约的价值观。

二、简约风格简约是西方现代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简约风格的设计追求将事物还原到最本质的形式,通过裁剪和减少多余的元素,达到简洁明快的效果。

常见的简约设计包括简洁几何形状、清晰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

简约风格不仅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中,也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等领域。

三、功能性设计西方现代设计强调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设计师们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将功能与美学相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产品。

这种功能性设计还体现在产品的便利性、人机工程学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例如,著名的包豪斯学派就是以功能性设计为核心理念,开创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先河。

四、创新和实验西方现代设计鼓励创新和实验。

设计师们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和新的形式。

他们追求突破、创新和独特性,在设计中注入新的思想和元素,不断推动设计的边界。

这种创新和实验精神使得西方现代设计始终保持着活力和前卫性。

五、平面设计西方现代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也有重要的影响。

平面设计是指利用文字、图像和色彩等视觉元素,通过布局和排版等手段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的艺术。

西方现代设计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版式的简洁性、字体的选择和视觉冲击力的追求等方面。

著名的瑞士国际风格就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流派,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而著名。

六、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也是西方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概念。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设计师们开始关注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对环境的影响。

第10章西方当代设计思潮

第10章西方当代设计思潮

• 超现实主义是反设计让人看到的第一个例子,它影响了如 卡罗·莫理洛这样的具有突尼斯巴洛克风格的反理性设计 师。反设计在1960年前有几个激进设计小组在意大利成 立。这些组织如ARCHIZOOM、SUPERSTUDIO、UFO、 RUPPO STRUM。例如ARCHIZOOM和 SUPERSTUDIO,这两个组织都是1966年在佛罗伦萨成 立的。这群人开始反思设计,组织了很多活动,以此来表 明自己对整个环境的关注,而不是出于个人目的。
• 它是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种设计风格,“高技术”风格的发 展与50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 “高技术”风格最先在建筑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对工 业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它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简洁,优雅, 对工业材料的使用是这种风格的特征,并且高技术风格经 常在非工业性设备中使用各种高科技材料。
• 在60年代下半叶,也就是1966年,埃托·索特萨斯在米 兰举办家具展以后,这些群体开始对设计界产生影响,被 人们称作激进派或者反设计运动。他们拒绝意大利新现代 主义的价值观,反设计试图更新艺术在文化和政治中的角 色,他们相信,现代主义原始目标在这个时候除了是廉价 的销售工具以外,什么也不是。与之对比的是,反设计的 倡导者试图通过猛烈抨击设计价值,达到发掘“好品位” 和精英美学价值的目的。在这一段时间,有很多设计师都 置身于这项运动中,如亚历山得·孟迪尼和拉·皮特。他 们认为激进的反设计毫无前途。反设计运动充满了讽刺、 庸俗艺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尺寸来发掘产品的纯粹功能 价值,并且对品位和设计概念提出质疑。1976年,阿尔 其米亚在米兰成立,它的主要发言人是亚历山得·芒迪尼, 这个组织旨在把日常消费品变成美学思考的物品。这个集 团成员还有埃托·索特萨斯、保罗·诺沃涅、安德里 亚·博朗兹和米歇儿·德·路奇。

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当代西方设计思潮涵盖了多个流派和理念,其中一些主要的设计思潮包括以下几个:
1. 后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独特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的设计表达。

它突破了传统设计的规范和限制,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强调情感、体验和故事性的表达方式。

2. 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关注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旨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材料选择,以及社会责任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促进。

3. 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需求、期望和情感体验。

它强调用户参与和互动,通过用户研究、原型设计和用户测试等方法来优化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

4. 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在当代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涵盖了标志设计、海报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强调视觉元素和视觉语言的运用,以有效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5. 数字化设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设计在当代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包括网页设计、移动应用设计、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领域,注重交互性、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创新。

这些当代西方设计思潮在实践中常常相互交叉和融合,设计师们通过创新和探索不断推动设计领域的发展。

同时,设计也逐渐融入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领域中,与科技、可持续发展、社会问题等紧密相连,为解决现实问题和创造美好未来做出贡献。

1/ 1。

西方建筑思潮

西方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

凡。

德。

罗、法国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

1923年勒。

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

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

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

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

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

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

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Venturi)发表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

如果说1923年出版的勒。

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经典性著作,那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是后现化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有着比单纯的喜新厌旧更深刻的原因。

20世纪是各方面变化迅速的时代。

相隔50年左右,70~80年代的西方社会同20~30年代的情况相比,变化巨大。

现代设计思潮-

现代设计思潮-

现代设计思潮题目:西方现代设计思潮对设计的影响系别:设计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西方现代设计思潮对设计的影响对中国的设计艺术来说,有着7000年的历史。

但随着封建政治体制的瓦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现代工业化兴起之时,中国传统的设计渐渐地解体了。

中国设计的150年,始终交织着中西文化的矛盾和冲突。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一冲突依然存在。

西方设计思潮一直在影响着我们设计。

这是我的一个ZARA橱窗的设计。

ZARA于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隶属于Inditex集团,在世界各地56个国家内,设立了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

ZARA深受年青人的喜爱,设计师品牌的优异设计,价格却更为低廉,简单来说就是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

为了让消费者赶上最新流行的脚步,ZARA各连锁店每周一定会有新品上市,ZARA旗下拥有超过两百余名设计师,一年推出的产品超过12000款,可说是同行的5倍之多。

此设计利用照相机和不同款式的服饰照片就为体现ZARA服饰款式之多,更新快这一特点,利用照相来表示服饰的更新,而照片则表示ZARA服饰的款式。

人们对商业展示物的观赏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由此,“最短时间与最大的信息量”便成了现代商业展示设计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觉”审美效应强调的是瞬间观照,是在以往经验、理智的前提条件下,对事物本质内容的直观把握。

这种瞬间观照,是审美客体给予主体刺激所引起的情感反映,使主体在想象的过程中丰富了客体形象,并在其心目中留下了对客体的鲜明感受和强烈印象。

近代对视觉心理和艺术心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方面的成果被广泛运用到现代展示的设计中。

基于在视觉行为方面的共性,展示设计中引人了许多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方面的原理,并在展示设计的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设计原理和法则。

西方极少主义与新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中有“少就是多”的原则极少主义又称ABC艺术。

在建筑与展示设计上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

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 and Graft Movement)·界定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它以约翰·罗斯金、威廉·莫里斯为代表,否定大工业生产,倡导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反对为装饰而装饰,倡导真实自然的风格;其民主思想和现代设计改革精神,为现代设计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征和评价特征:1)强调手工艺技术,明确反对大机器生产;2)反对矫揉造作、为装饰而装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倡导哥特式风格,注重功能,讲究简单、朴实无华;3)推崇自然主义,主张艺术向自然学习,喜爱使用自然纹饰;4)主张设计的诚实性,反对迎合世俗的哗众取宠,主张保持艺术的高雅格调。

评价:1)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其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有助于弥补大工业生产带来的艺术与技术、审美与实用、设计与生产的分离,改善大工业产品粗制滥造的状况;2)其真实自然的设计风格,有助于清除雕琢堆砌、玩弄技巧之习,对后来的鲍豪斯产生了很大影响;3)对大工业生产的反对、对中世纪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乌托邦倾向,使工艺美术运动不能成为领导历史潮流的主导风格。

·产生条件1、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业革命后艺术与技术分离:大机器批量化生产,只讲技术、不讲艺术,追求数量和速度,忽视美观,使得工业产品普遍粗糙难看,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2)纯艺术家身处象牙塔中,与大工业生产脱离。

2、思想领域的推动1)笛卡尔哲学: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并提出普遍怀疑的理论(“唯理论”),促使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大胆怀疑大工业生产。

2)对古典主义的厌倦情绪:古典主义拘泥于“三一律”导致艺术创作的僵化,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反对古典主义式千篇一律的大机器产品。

3)普金:对当时社会只注重批量生产而忽略设计表示不满;倡导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建筑式样,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造成一种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反映了基督教盛行期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

第10章西方当代设计思潮

第10章西方当代设计思潮

• 它是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种设计风格,“高技术”风格的发 展与50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 “高技术”风格最先在建筑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对工 业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它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简洁,优雅, 对工业材料的使用是这种风格的特征,并且高技术风格经 常在非工业性设备中使用各种高科技材料。
• 超现实主义是反设计让人看到的第一个例子,它影响了如 卡罗·莫理洛这样的具有突尼斯巴洛克风格的反理性设计 师。反设计在1960年前有几个激进设计小组在意大利成 立。这些组织如ARCHIZOOM、SUPERSTUDIO、UFO、 RUPPO STRUM。例如ARCHIZOOM和 SUPERSTUDIO,这两个组织都是1966年在佛罗伦萨成 立的。这群人开始反思设计,组织了很多活动,以此来表 明自己对整个环境的关注,而不是出于个人目的。
• 此后,高技术风格建筑继续发展,但已经违背了原来的方 向。如今尽管高技术风格建筑依然存在,但是多数都已经 加入了一些更加经典的设计元素在里面。
10.1.4波普设计
• 波普艺术是针对抽象主义绘画而产生的运动。波普设计出 现于20世纪50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 主义。波普艺术家热衷于使用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物品作 为表现形象,例如安迪·沃霍尔的汤罐和罗伊·里奇腾斯 腾的漫画的长条、卡通状的球茎形字体和华丽俗气的荧光 色彩。
• 受到大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的启发,波普风格的支持者公 然挑战好设计的原则,抛弃现代主义的价值,取而代之的 是他们自己顽皮,变化多样,用完就丢弃的原则。他们摧 毁艺术和商业艺术之间的壁垒,在媒体和广告中频频出现, 这一点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相册封面上表现尤为明显。 在现代设计中,第一件波普艺术手法的作品是英国画家理 查德·汉密尔顿剪接拼贴的《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 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该画表现的是一个现代公寓 中的一个场景:一个傲慢的裸体女郎和她的配偶;室内摆 放着大量现代生活产品:沙发、电视、台灯、录音机、广 告画等,画中所有的东西都用本来毫不相干的印刷品剪接 拼贴而成。后来,1961年,英国的一批青年艺术家举办 了《青年同代人专栏》,展出了大量的实物拼贴、综合而 成的新型作品,这次展览宣告了波普设计艺术在欧洲流行 的开始。诺曼·弗斯特设计的香港银行和上海银行,还有 彼得·安德斯、保尔·哈依和约瑟夫·保尔·乌索为香港 银行做的室内设计,所有这些都成了高技术风格的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玛 莎.施瓦兹 ——面包圈花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拼合园
西方后现代设计思潮的特征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景观 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景观
后现代主义风格景观的特征
一、不局限于风格和方法。
二、探索世界本体为主题,表现外在相对论中 “攻击的力量与距离成反比”的观点 三、社会责任 四、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2.3 西方后现代设计思潮影响较 大的流派 一、解构主义设计思潮
解构主义大胆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提出 质疑,认为应当将一切既定的规律加以颠 倒,如反对建筑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 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之间的有机联 系。提倡分解、片断、不完整、无中心、 持续的变化……解构主义的裂解、悬浮、 消失、分裂、拆散、移位、斜轴、拼接等 手法,也确实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
西方后现代设计思潮的发展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被认为是后现代建筑 理论的奠基人,1966年发表了《建筑的复杂 性与矛盾性》,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宣言。 英国的建筑理论家詹克斯于1977年出版了《 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在建筑设计领域引 起极大的反响,推动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创 作。 从20世纪的60年代起,西方的现代主义艺 术从后结构主义艺术、行为艺术、过程艺术、 大地和场所艺术、新意象艺术、新表现主 义、新抽象艺术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 现出来。
四、生态艺术思潮
生态主义思潮在实践上的尝试,掀开了景观生态设计 的新篇章。它将生态景观设计在实践上提升了一个新 的科学高度,为以后的生态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设计师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的保护、改造和再利用,完 成了一批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景观工 程。从工业废弃地向城市公园的成功转变,是生态设 计的又一次进步,也由此掀起了生态设计的高潮。
Rio Shopping Center Plaza-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 心庭院
二、极简主义设计思潮 极简主义的艺术作品的特征主要有 崇尚工业化结构、选用工业材料、 色彩尽量简单化、一般以一两种色 调为主,强调整体几何化、序列化 、规整化。作品通常取消底座或画 框,直接与地面或墙体接触。
日本东京龙安寺
三、大地艺术思潮
这类作品都利用现有的场所,通过给 它们加入各种各样的人造物和临时构筑物, 改变了它们的特征,并为人们提供了体验 和理解他们原本熟悉的平凡无趣的空间的 不同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