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调节训练题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植物激素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植物激素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植物激素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C.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细胞的分裂【答案】A【解析】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只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故B错;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C错;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茎伸长生长,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并熟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

2.植物激素是指A.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B.一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C.细胞合成的有调控代谢活动的活性物质D.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答案】B【解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3.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

请分析图中a到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A.a<b、c=d、e=f B.a<b、c=d、e<fC.a<b、c<d、e=f D.a>b、c=d、e<f【答案】A【解析】a和b因为尖端没有云母片在尖端可以进行横向运输,通过主动运输a小于b侧生长素,c和d在尖端因为有云母片阻碍了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c和d生长素含量相同,而e和f没有尖端不会产生横向运输,故e和f相同,故A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4.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据下列事实回答问题(10分):I.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侧分布不均造成胚芽鞘的向光性。

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在A、B、C、D四个实验中,【】和【】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和【】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训练1、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D.促进香蕉成熟2、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

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培育无籽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枝生根3、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5、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A.生长素类物质 B.赤霉素类物质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生成物6、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顶芽生长衰弱,促进侧芽生长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受到抑制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抑制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15 mg/L8、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右下图。

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②果实色素积累③番茄果实发育④番茄果实成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10.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出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11.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A.呼吸作用加强B.蒸腾速度加快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D.光合作用增强12.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2

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2

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2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棵植物被纸盒罩住,纸盒在左侧开口,右侧照光。

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

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2.(2010·海南卷,6)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A.赤霉素、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乙烯3.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4.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子果实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的效应通过其直接参与的代谢过程体现B.扦插带芽枝条易成活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C.温特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IAAD.苹果果实的自然生长与乙烯有关而与生长素无关6.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

有人进行了CaCl 2和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22C .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 min 后 D .赤霉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壁中的Ca 2+7.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高考生物-植物激素调节-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生物-植物激素调节-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植物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2.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 L NAA处理插条D.400 mg/ 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3.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 17组别组别 清水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平均生根数 1529387A .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B .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C .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 .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4.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只有脱落率是因变量B .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C .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而影响叶片脱落率D .图可推知生产上喷施高浓度乙烯利能降低脱落率5.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生长素浓度小于b 点时促进生长,大于b 点抑制生长B .甲图中,若b 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 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C .乙图能够正确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D .生产上可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曲线1表示单子叶植物表示单子叶植物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及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高倍镜观察菠菜叶中的叶绿体,可见其在细胞质中是均匀分布的 B .蛋白质、氨基酸溶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后都变紫色 C .制作生态缸可观察人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D.相同浓度的NAA(α-萘乙酸)和2,4-D促进同种插条生根的结果一定相同促进同种插条生根的结果一定相同7.下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B.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C.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D.夏季植物体内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GA量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量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8.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的甾醇类激素,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其含量调节机制,做了如下实验:A组 B组处理方法 用5 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用5 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O。

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

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

第九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B卷能力提升练1 2 3 4 5 6 7 8 9 10C BD C D D C B A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B A B C ABC BCD AC BD BCD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下列农业生产实践中,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直接相关的是()A.秸秆还田B.间作套种C.水旱轮作D.尿泥促根【答案】D【解析】A、将秸秆打碎施入土壤有利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关,A 错误;B、间作套种是利用不同作物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关,B错误;C、水早轮作可以改变生态环境和食物链,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关系,C错误;D、尿泥促根是利用尿泥促进根系生长,因为尿液中含有生长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关,D正确。

故答案为:D。

2.下图表示转基因番茄甲(转入乙烯合成抑制基因)和普通番茄乙的果实采摘后,进一步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IAA/ABA)含量比值变化。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探究了采摘后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对IAA/ABA含量比值的影响B.番茄甲采摘后,脱落酸的含量均高于生长素的含量C.番茄乙采摘4天后,IAA/ABA下降,可能是乙烯含量升高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D.实验结果说明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乙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答案】B【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番茄甲与番茄乙的区别是乙烯产生量的多少,因此该实验探究了采摘后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对IAA/ABA含量比值的影响,A正确;B.识图分析可知,番茄甲采摘后,脱落酸的含量在开始阶段高于生长素的含量,而大约7天左右到9天之间生长素的含量高于脱落酸,后期脱落酸的含量又高于生长素的含量,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番茄乙为普通番茄,在乙烯合成基因的控制下,产生的乙烯含量较高,因此结合图示可知,番茄乙采摘4天后,IAA/ABA下降,可能是乙烯含量升高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C正确;D.识图分析可知,图示实验结果说明果实成熟过程中是生长素、脱落酸和乙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

高二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练习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练习题

⼀、选择题1.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较容易⽣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具有以下特点A.能迅速⽣长B.能进⾏光合作⽤C.能产⽣⽣长素D.储存着较多的有机物【解析】考查⽣长素的⽣理作⽤及主要的产⽣部位。

⽣长素的⽣理作⽤有三:⼀是促进⽣长;⼆是促进果实的发育;三是促进扦插枝条的⽣根。

植物⽣长旺盛的部分,特别是芽的分⽣组织及幼叶均能产⽣⽣长素,所以保留芽和幼叶的枝条容易⽣根。

【答案】C2.在农业⽣产上,⽤⽣长素的类似物萘⼄酸诱导⽆籽果实的效果⽐⽤天然的⽣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A.萘⼄酸成本低,⽤量⼤,⽽⽤吲哚⼄酸成本⾼,⽤量少,影响效果B.萘⼄酸分⼦上有两个发挥作⽤的基团,⽽吲哚⼄酸分⼦只有⼀个作⽤基团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酸的酶,所以吲哚⼄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D.萘⼄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吲哚⼄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解析】在正常的⽣命有机体内有合成的过程,必然也存在着分解的过程;有促进的过程,也必然存在着抑制的过程。

不然这个系统就会崩溃,⽣命有机体就会死亡,这是符合辨证法则的。

在植物体内有合成⽣长素的过程,同样也存在着⽣长素的分解过程,这样才能保持⽣长素的正常⽣理浓度。

在⽣产上应⽤⽣长素及其类似物时,⽤⽣长素的类似物的效果明显⾼于天然的⽣长素——吲哚⼄酸,是因为⽣长素的类似物具有⽣长素的⽣理作⽤,但植物体⽆分解它的酶,⽽使⽤吲哚⼄酸,当吲哚⼄酸浓度⾼出植物体的正常⽔平时,将很快被植物体内的酶分解掉⽽恢复到正常⽔平。

【答案】C3.在⼦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所需⽣长素来⾃A.顶端分⽣组织B.根尖分⽣组织C.侧芽分⽣组织D.发育着的种⼦【解析】考查⼦房发育所需⽣长素的来源。

正常情况下,⼦房发育成种⼦所需要的⽣长素来⾃发育着的种⼦(胚珠)。

【答案】D4.“满园春⾊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长素分布不匀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B.湿度C.空⽓D.阳光【解析】单侧光照射能够改变⽣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植物表现出向光⽣长的特性。

高二生物植物激素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植物激素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植物激素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右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顶芽的生长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B.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C.a~b与a~c浓度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D.0~b与c~d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答案】B【解析】顶端优势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积累,抑制测压生长。

如果顶芽的生长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A错,B对。

a~b与a~c浓度不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相同,C错。

0~b与c~d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可能相同,D错。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对图表的分析能力。

2.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答案】D【解析】甲的尖端被锡箔罩住,不能感受光的刺激,故直立生长;乙用锡箔套住尖端下面的一段,尖端能感受到光的刺激,故向右弯曲生长;丙的尖端用云母片插入,阻断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两侧的生长素含量相等,故直立生长;丁尖端下面无生长素,不生长也不弯曲;戊由于云母片从右面插入了尖端下面的一段,造成右侧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故左侧生长较快,向右弯曲生长,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胚芽鞘生长方向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9 植物的激素调节(分层训练)(解析版)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9 植物的激素调节(分层训练)(解析版)

解密19 植物的激素调节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及作用的拓展实验1.(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同B.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C.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大部分运输到背光侧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答案】B【分析】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2、生长素生理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详解】玻璃片和云母片均不透水,因此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变,A错误;由甲和乙可知,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比较小。

由丙和丁可知,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B正确;由丙和丁可知,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产生的生长素大部分留在向光侧,小部分运输到背光侧,C错误;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向光弯曲生长,D错误。

故选B。

2.(2020·河南鹤壁市·鹤壁高中高二月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①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不相同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⑤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⑥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A.只有一项叙述正确B.只有两项叙述正确C.只有三项叙述正确D.不只三项叙述正确【答案】A【解析】琼脂块为非生命物质,不能提供A TP,因此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①正确;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决定于遗传物质,与重力无关,横向运输与外界单侧光照有关,②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有可能相同,③错误;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④错误;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⑤错误;根的向地生长(近地侧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生长(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⑥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激素调节训练题一、选择题1.(2019·芜湖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微量有机物B.生长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基因组的表达无关C.黑暗时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进行极性运输D.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解析:选C 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无产生生长素的特定器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指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与是否有光照无关;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对背光侧促进作用强于向光侧,从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因此不能体现出生长素的两重性。

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植物不同发育阶段,激素含量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生长素与乙烯通过拮抗作用,共同促进果实发育D.某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不一定是唯一的解析:选C 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只是对细胞的代谢活动起调节作用;不同发育时期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两者在果实形成过程中作用不同,但不具有拮抗作用;某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不一定是唯一的,比如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为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3.(2019·重庆模拟)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黄瓜茎段细胞伸长B.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调节,不影响基因组的表达C.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D.低浓度乙烯促进果实成熟,高浓度乙烯抑制果实成熟解析:选A 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又反过来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调节,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因此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不利于其储存;乙烯的生理作用不具有两重性,不管其浓度高低,都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4.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解析:选D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二者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这也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防止落花落果;环境因子除了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外,还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等来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5.某小组开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个插条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解析:选A 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可以不设置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生物实验遵循平行重复原则可减小误差;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效果可能相同。

6.如图表示科学家鲍森·詹森利用明胶片和云母片处理幼苗进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注: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片却不能透过云母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明胶片处理组在光下进行,云母片处理组在黑暗中进行B.本实验中明胶片和云母片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C.本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由苗顶端向下传递D.该实验的结果支持达尔文的推测——有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下面解析:选D 明胶片处理组和云母片处理组都在光下进行;本实验中明胶片对幼苗生长没有影响,而云母片对幼苗生长有影响;鲍森·詹森进行实验时,还没有提出生长素概念;用明胶片处理的幼苗能生长,用云母片处理的幼苗不生长,因此实验结果支持达尔文的“可能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假说。

7.(2019·菏泽一模)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甲最可能代表乙烯B.激素丙最可能代表生长素C.激素乙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激素丙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解析:选A 由图中信息可知,甲能够促进种子休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脱落酸;丙能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应为生长素,其运输过程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8.某小组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迎春幼苗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0-11 mol/L的2,4­D溶液促进插条生根B.大于10-10 mol/L的2,4­D溶液抑制插条生根C.2,4­D溶液诱导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解析:选B 据图可知,10-11mol/L的2,4­D溶液处理组插条生根数量比清水组多,说明10-11 mol/L的2,4­D溶液促进插条生根;大于10-10 mol/L的2,4­D溶液不一定抑制插条生根,例如10-9 mol/L的2,4­D溶液能促进插条生根;据图可知,低浓度的2,4­D溶液可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的2,4­D溶液(如10-8 mol/L的2,4­D溶液)可抑制插条生根,体现了2,4­D溶液诱导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左右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2,4­D浓度。

9.某同学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 mm,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甲所示)。

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就此实验得出结论:①下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②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关于这个实验与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只能得出结论②B.这个实验设计严密,实验结果与结论均推理正确C.如果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②D.这个实验的结论应该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解析:选C 此实验只做了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情况,但没有对照实验,不能得出结论②,要想得出结论②,应设置对照实验,把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倒放,再观察下部的琼脂块能否收集到生长素。

10.(2019·石家庄模拟)拟南芥是生理学研究模式植物,为探究油菜素(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用拟南芥植株开展实验,对多组植株施加不同浓度的IAA 和BR,测量统计主根长度,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IAA浓度B.b点之后,随生长素浓度增加,BR促进主根生长作用逐渐加强C.通过本实验无法反映IAA作用的两重性D.外源IAA浓度为0时,Ⅰ组主根长度大于Ⅱ组,原因可能是BR抑制了拟南介自身IAA的生理作用解析:选D 据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BR浓度和IAA的浓度;b点之后,随生长素浓度增加,BR对生长素的抑制作用逐渐缓解;BR浓度为0的Ⅰ组,生长素浓度为0时主根长度为6 cm,生长素浓度为1 000 ng·L-1时主根长度小于6 cm,说明单独用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时,Ⅰ组主根长度大于Ⅱ组,可能是BR抑制了拟南芥自身IAA的生理作用。

11.将某植物叶圆片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GA(赤霉素)溶液、BA(一种细胞分裂素)溶液、未加激素的对照组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绿素含量,所得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实验前不用检测叶绿素含量B.BA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分解,而GA没有该作用C.对照组中叶绿素的分解可能也受植物激素的调节D.植物激素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了细胞的代谢活动解析:选C 实验前检测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一个对照,不是多余的;与对照组相比,GA、BA均可以延缓叶绿素的分解;对照组叶绿素的分解最快,可能也受植物激素的调节;GA和BA都是植物激素,激素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但不能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

12.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

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完成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杨酸作用效果与水杨酸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B.水杨酸的主要作用是催化抗性蛋白的合成C.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更敏感D.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选 B 图中说明发挥作用的效果与水杨酸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根据题干信息“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可知,水杨酸是一种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不具有催化作用;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分析曲线图可知:水杨酸对品系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浓度为1.5×10-4mol·L-1、7.5×10-5mol·L-1的水杨酸抑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另外一组3.75×10-5mol·L-1的水杨酸促进蛋白质含量的增加。

二、非选择题13.(2019·蓉城联考)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三种植物激素依次单独处理矮化豌豆植株、拟南芥叶片和菠萝植株,发现矮化豌豆植株明显增高,拟南芥叶片衰老变黄,菠萝植株提早开花结果。

则这三种植物激素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甲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乙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________。

(3)激素调节是转录水平的调节。

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