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之两面对一面
病句之两面对一面

两面对一面病句两面词:有些词语只有“一面”意思:如“高”、“低”、“优”、“劣”、“是”、“否”等;有些词语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能否”、“是否”、“与否”、“成败”、“优劣”、“好坏”、“高下”、“高低”、“美丑”等。
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性的词语搭配,就会搭配不当。
1.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决定于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是否真正了解。
2. 内容的正确与否,是衡量一篇好文章的首要标准。
3.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4.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5.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隐性两面词还有些词语,似乎是“一面”的,实质上却是“两面”的,可称为“隐性两面词语”。
例: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影响”是个隐性“两面”词语,隐含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
]划出下面句子的隐性两面词1、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决定着亚太地区是否稳定。
2、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3、摄影作品拍的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4、事实反复证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因素。
5、我确实有能力提升一般人的英文程度,但能否做到却取决于学习者对我的支持度。
6、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的经营效率将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
7、复试在一周后举行,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一生。
8、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9、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两面对一面

两面对一面,小心细分辨——浅析语病中的前后失应问题“两面对一面”是高考语病题当中经常考到的一种病句类型,在语法中属于搭配不当,语言学家历来都重视这个问题。
吕叔湘在《语法修辞讲话》中说道:“造句的时候,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和两面的词语配搭,就会造成混乱。
”书中还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书中认为“做好”是一面性的,而“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所以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那么,何为一面性、何为两面性呢?一面性是指一些词语只有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如“好”、“优”、“坏”、“劣”等;两面性是指一些词语兼有正与反、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意思,如“是否”、“好坏”、“成败”、“高低”等。
因此,一个句子中如果前面是单方面的肯定或单方面的否定,后面却是既肯定又否定,那么句子表达就失去了相应的平衡,反之亦然,从而犯了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前后失应的语病。
: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分辨。
一、“一面对两面”类型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②他的病情能够稳定,关键在于他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与医生配合。
例析:①句中的“做好生产救灾工作”是一方面意思,“是否深入群众”是两方面意思,②句中的“病情能够稳定”是一方面意思,“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是两方面意思,这两个句子搭配不当关系不对应,犯了“一面对两面”错误。
二、“两面对一面”类型③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④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⑤要保证生产安全,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⑥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例析:③句中“能否抓住机会”表达的是两方面意思,“加速培养”是一方面意思;④句中“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是两个方面的意思,“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一个方面的意思;⑤句中“保证生产安全”是一个方面的意思,“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两个方面的意思;⑥句中“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两个方面的意思,“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两面与一面病句辨

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是病句, 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 全是病句。例如: 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正) 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误) 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正) 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 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误) 例(1)句的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 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 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 差。例(2)句中的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 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团结”。例(3)句 中的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 进程就快;反之,则慢。因此,此句为正确的句子。例(4)句后 半句中的“高水平”为正面,不能作相反的理解,为病句。如改 正,则需在“在于”之后加上“能否”,并删去“要”这一表示 正面的词,使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这类容易正误相混的句子举
• 5、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 否深入。 6、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 的判决。 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 件。
5、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误) 6、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正) 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误) 例(5)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 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 入群众”。“例(6)句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不公正取决于 裁判的好恶:他喜欢的或有贿赂的,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 差。因此,这类句子为正句。例(7)句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 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 “能否成为”。 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要判断这些句子是否正确,关键是 看后一句子,如后面只涉及到正面的为病句,而后面可作正反 理解的则为正确的句子。那么,怎样判断后半句能作正反理解 呢?主要看后半句的动宾搭配或看做为宾语的名词能否正反理 解。例如:
病句两面对一面大全

7、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 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对)
9、 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 可缺少的内容。 (对)
4、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 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对)
5、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对工程施工 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对)
6、中日是否会在钓鱼岛问题上“磨枪走火”,进而爆发战争? 我国能否倾尽全力维护我国的尊严?大多数人持否定态度(。错)
判断正误:
1、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 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 化的关键。(对)
2、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的基础,而农村 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 化取得成功的关键。(错) 3、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决定着亚太地区是否稳定。 (对)
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人才。
(错)
10、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 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错)
1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 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 任务。(错)
12、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 系个人的颜面,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错)
13、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
病句类型之两面对一面课件

)
过 A.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
关 练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
√
B.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
条件。
×
习 C.学生志向的高低,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14
1.找:找两面词。判断是否出现“两面对
一面”或者“一面对两面”的情况
总 2.看前后:看前后字词是否包含正反两方
结 面的意思。
方
法
1. 找
识记常见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识 记
常
能否,有没有,是否,成败,
见
优劣,好坏,多少,高低等。
两
面
词
下列选项中两面词有误的是 D
过
(
)
关
练
A.是否
习
B.多少
C.高低
D.倘若
6
课程目标
学会“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判定
识记常考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7
判 断
济和科技竞争有重要影响。√(2014年长沙中考)
D.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
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2016长沙中考) 18
目标
学会“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判定
识记常见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19
总结
Part1.识记两面词 常见两面词: 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多少等。 隐含两面性的词语: 作用、影响、结果、关系、质量、力度等。 Part2.辨析方法:
病句——两面对一面
年份 2016年
2015年
2013年
考频分析
考察方式 选择题 (2分) 选择题 (2分) 选择题 (2分)
病句二对一的特例解析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高考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两种特例,我想到了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但有时情况较复杂,有的看似“一面”,却包含着“两面”,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产生套板反应。
如1997年高考卷第6题C项: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解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再看下面的例子: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 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高三一轮复习 析改病句(七)析改病句难点之两面对一面(课件定稿)

【辨析】正确,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 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 “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 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
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辨析】错误,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且不能作相反 的理解,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关系到社会是否安 定团结”。
5、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 句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不公正
取决于裁判的好恶:他喜欢的或有贿赂的, 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差。因此,这类 句子为正确。
6、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 群众。
错误,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 “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储蓄额的“高低”可以影响流动资金“增长”的“多少”, 但不论是多还是少,都是“增长”,所以说,这个句子没有毛病。
小结
当句中会出现“是否”“能否”“是不 是”“轻重”“高低”“快慢”“冷热”“升 降”“关键”“成败”“得失”“好坏”等词 语时,要明确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 的意思,所以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 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 不对称。
但是只要结合语境深入分析一下就可发现,而“国家流动资 金的增长”恰恰可以涵盖“储蓄额的高低”,具有同一性,即“储 蓄额的高低”都是增长,因为银行、储蓄所开办时的资金本是零, 储蓄金额的多和少。比如一千万或三百万,对零来说都是增长,因 而对国家的流动资金而言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只是增长的数字 有多有少而已。
错误前面是“好坏”关涉两面,后面 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 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两面对一面病句

两面对一面病句“两面对一面”的病句类型也叫“照应不周”。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两面词有: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能不能、兴衰、荣辱等等。
“两面对一面”病句例子:1、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前半部分用了两面词“能否”,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团结。
2、“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前半句用了两面词“能否”,后半句中的“高水平”为正面,为病句。
如改正,则需在“在于”之后加上“能否”,并删去“要”这一表示正面的词,使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
修改为:“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否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3、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前半句用了两面词“能否”,后半句中的“加速培养”为正面,为病句。
应修改为: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4、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重要条件。
前半句用了两面词“好坏”,后半句中的“保证生产安全”为正面,为病句。
应修改为:机器质量的好坏,是能否保证生产安全重要条件。
下面的句子虽然前面用了两面词,但是后半句可做正反理解,不是病句。
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正)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
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正)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进程就快;反之,则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关 陈老师的漂亮,取决于今天是否 练 化了情。 √
辨 析
2.看前后:看前后字词是否包含 雷暴区
正反两方面的意思。
方
法
隐含两面性的词语:
作用、影响、结果、关系、质量、力度等。
12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过 A.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
关 的质量。
√
练 习
B.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
条件。
×
C.学生志向的高低,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13
1.找:找两面词。判断是否出现“两面对
一面”或者“一面对两面”的情况
总 2.看前后:看前后字词是否包含正反两方
结 面的意思。
方
法
1.找
2.看前后
14
目标
学会“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判定
病句——两面对一面
年份 2016年
2015年
2013年
考频分析
考察方式 选择题 (2分) 选择题 (2分) 选择题 (2分)
考察内容 A.语言重复B.否定不当C. 两面对一面D.正确 A.前后矛盾B.搭配不当C. 正确D.两面对一面 A.正确B.语言重复C.成分 残缺D.两面对一面
2
课程目标
学会“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判定
1.找
2.看前后
新东方
谢谢!
韩敏
考)
D.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17
目标
学会“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判定
识记常见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18
总结
Part1.识记两面词 常见两面词: 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多少等。 隐含两面性的词语: 作用、影响、结果、关系、质量、力度等。 Part2.辨析方法:
识记常见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识 记
常
能否,有没有,是否,成败,
见
优劣,好坏,多少,高低等。
两
面
词
下列选项中两面词有误的是( D )
过
A.是否
关
练
B.多少
习
C.高低
D.倘若
6
课程目标
学会“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判定
识记常考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7
判 断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
辨 在于内因。 析 方 B.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不能建设社 法 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C.会不会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是否
提前准备好了一切。
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
辨 键在于内因。 析 方 1.找:找两面词。判断是否出现相 法 对应的两面词。
识记常见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15
真 题
1.下列没有语病的是
C
A.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
真 绩能否提高。(2015年长沙中考) ×
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演 (2016雅礼一模) ×
练 C.事实证明,能不能进行创新,对当今世界经
济和科技竞争有重要影响。√(2014年长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