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介绍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7
重复法
反译法(作业评讲与提 8
升)
9
句型转换
理论 课时
2 1 2 1 2 1 2 1 2
学时安排
实验 课时
习题 课时
1
1
1
1
小计
2 2 2 2 2 2 2 2 2
长难句(作业评讲与提
10
1
升)
11
特殊句式
2
语法成分的互换(作业
12
1
评讲与提升)
13
一文多译
2
特色理论简介(作业评
14
1
讲与提升)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1. 成绩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2. 平时主要考查出勤及作业情况,占总成绩的 40%。平时成绩基础分为 75 分,1 个好的表现(简称 GJ,指回答问题或作业等表现优异的情况)等同于 3 分,平时成绩可以超过 100 分,总评成绩最多不超过 99 分;1 次缺席(记录表中用?表示)减 3 分;3 次请假(记录表中用 l 表示)减 2 分。 3. 期末考试为笔试,占总成绩的 6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刘龙根、胡开宝、伍思静,《大学英语翻译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书: 陈文伯,《译艺:英汉汉英双向笔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大纲执笔: 杨炳钧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 课程代码:001-(2017-2018-1)EN411 学分/学时:2/32 适用专业:不限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翻译课程项目简介范文怎么写

翻译课程项目简介范文怎么写课程项目简介本课程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培训,探索翻译技巧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并让其熟悉翻译行业的现状和需求。
一、项目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翻译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强其应对各种翻译需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包括准确理解源语言内容、恰当选择翻译策略、准确表达目标语言意思等。
4.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培养他们在复杂翻译任务中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内容1. 翻译理论与实践:介绍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翻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技巧。
2. 跨文化沟通: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言语差异和文化障碍,培养学生通过翻译解决跨文化交流问题的能力。
3. 专业翻译技巧:针对不同类型和领域的翻译任务,教授学生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如口译、笔译、文学翻译等。
4.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翻译案例和翻译语料,让学生了解翻译实践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5. 翻译软件和工具:介绍常用的翻译软件和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这些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的能力。
三、项目评估1.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和实践: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和实践任务,测试他们的翻译技巧和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四、项目优势1. 实践导向:本课程项目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案例,培养学生在实际翻译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资源丰富:教师团队富有丰富的翻译教学经验,课程提供大量的实例和案例供学生学习和分析。
3. 强调互动:课程设置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 应用广泛:学生在本课程项目中培养的翻译技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有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
五、目标受众本课程项目适合对翻译感兴趣的学生、专业翻译从业者和其他对翻译技能有需求的人士。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
20
第一章:翻译概述——翻译的定义
(5) 选择有参考译文的文本,进行对比学习;(6) 来自请别人修改或校正。16
导学——参考书
参考书:
1.《英汉互译实用教程》,郭著章、李庆生 编著,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张春柏 编著,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6年。
3.《英汉翻译概要》,靳梅林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 社,1998年。
13
导学——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课时 2 2 2 2 2 2 4
14
导学——学法指导
译者素养:
➢译者的素质: 外语素质 语言敏感度 心理素质
Main L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2. 研究译作范本
从中摸索翻译的规律和技巧,对比不同译本的处理和效果。
翻译专业课程

翻译专业课程翻译专业课程翻译专业课程涵盖了翻译学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翻译技能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翻译专业课程的介绍:1. 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翻译学的基本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基本技巧。
学生将学习不同的翻译理论,研究翻译过程和方法,培养对翻译问题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2. 口译学: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
学生将学习听力技巧、口译分析和口译实践。
课程将涵盖不同领域的口译,如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和商务口译等。
3. 笔译学:这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笔译能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技文章和文学作品等。
课程还将涉及到语言学、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等相关知识。
4. 文化翻译:这门课程将介绍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翻译中保留文化内涵和特色,同时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课程还将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问题,如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适应等。
5. 专门领域翻译:这门课程将聚焦于特定领域的翻译问题,如医学翻译、法律翻译和商务翻译等。
学生将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术语,并了解不同领域的翻译需求和挑战。
6. 计算机辅助翻译:这门课程将介绍计算机技术在翻译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翻译记忆软件、机器翻译和术语库等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7. 翻译实习: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翻译项目中锻炼自己的技能。
学生将与翻译公司、媒体机构或政府机构合作,完成实际翻译任务,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上只是翻译专业课程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相关课程,如文学翻译、口译训练和翻译研究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扎实的翻译技能和全面的专业知识,为他们的翻译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概述

• 优秀译作
– 《简爱》、《傲慢与偏见》、《爱玛》、《德伯家的 苔丝》、《名利场》等文学著作译本; – 《中国翻译》等杂志刊登的优秀英译汉、汉译英文章; – 译林出版社《英语美文50篇》、青岛出版社《名作精 译》;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
• 翻译教材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概述翻译理论与实践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翻译理论与实践pdf翻译理论与实践试题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翻译理论与实践
课程描述
•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 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由英译汉和汉译 英两大课程模块组成。本课程在一定的翻译原 则指导和理论指引下,注重学生英/汉、汉/英 双向翻译训练和技巧积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 力。
•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读、写”带“译”,以“译”促 “读、写。 2、注重汉英比较。 3、组织翻译学习活动,重视优秀译作的 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翻译大赛。
– 参考文献
• 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 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 吕俊. 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6 • 冯庆华. 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6. • 方梦之.译学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 孙迎春.汉英双向翻译学语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 • • • 国际译联 中国译协网/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网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
4.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翻译的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传达原文意义等)2.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词义转换语义增减句子结构调整3. 翻译实践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翻译错误分析4. 文化差异与翻译语言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与调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法:进行英汉互译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翻译案例,讨论翻译中的问题和策略。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英汉互译练习的质量。
3. 翻译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翻译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见解。
4. 期末考试:设置翻译相关的试题,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参考书籍:翻译理论著作、翻译案例集等。
3. 网络资源:翻译相关网站、论坛、文章等。
4.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每周两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小时30分钟。
七、教学进程1. 第一阶段(2周):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讲解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第二阶段(3周):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第三阶段(4周):进行翻译实践,包括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错误分析。
《翻译理论与实践I》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I》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I》英文名称: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课程性质:学科领域选修课课程编号:025*******周学时:2学时总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适用于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预备知识:基础综合英语课程教材:穆雷主编,《英汉翻译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参考书目:[1] 张培基主编,《英汉翻译教程》(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2] 古今明编著,《英汉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3] 刘全福编著,《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年.考核方式:考查制定时间:2013年10月制定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翻译理论与实践I》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翻译系列课程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面向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第五学期)开授。
该课程由翻译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
翻译理论主要包括翻译的标准与原则,翻译的功能,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旨意、风格的理解与分析,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主的各种翻译方法,文化差异对翻译等值的影响等等。
通过对这些翻译理论的介绍,期望学生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流派及代表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
翻译实践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与翻译理论同步的翻译实践,通过大量翻译习练使学生熟悉各种翻译技巧并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增强其对忠实传达原文旨意和风格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中英语言和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认识,进而全面提高其实际翻译能力。
《翻译理论与实践I》课程以英译汉为主。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翻译概述 4 第二章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4 第三章理解原文 2 第四章基本翻译技巧 6 第五章英语词汇的汉译 4 第六章英语句子的汉译 6 第七章英语篇章的汉译 6合计32第一章翻译概述(4学时)一、本章基本要求1.了解翻译的定义;2.了解翻译的过程;3.理解并掌握翻译的标准;4.理解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思想;5.了解对一名翻译人员的基本要求。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精品PPT课件

导学——课程要求
Tests: 60% There will be only one test: a final. But there may also be
Main L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Exercise
5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教学目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词义的多样性 (引申、褒贬);并掌握词语翻译的选词技巧。
教学内容: 1. 词义的选择 2. 词义的引申 3. 词义的褒贬 4. 翻译练习
6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一、教学目的:要求熟练理解句子的翻译技 巧,从而在英汉翻译时做到通顺、准确。
教学内容: 1. 翻译的定义、分类 2. 翻译的标准 3. 翻译的过程:理解——表达——校对 4. 中、西译史
练习
4
第二章:英汉语言现象对比
Teaching aims: to learn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n word forming and vocabulary so as to translate them accurately.
二、教学过程:
1. 增译法 2. 省译法 3. 词类转换 4.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 5. 翻译练习1、2、3、4
7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一、教学目的:要求熟练理解句子的翻译技 巧,从而在汉英翻译时做到通顺、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Japanese to Chinese
Course code:63007010,63007020,63007030
Course name: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Japanese to Chinese
Credits:6 Semester:7, 8, 10
Target students: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Japanese
Instructor in Charge: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ntroduces basic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kills, together with a large number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diverse styles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room, so that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problems to be noted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master translating skills, apply theories to practice, and explore and summariz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so as to improve translating ability. In doing so, exercises will be alternated with instructions. What’s more, appreciation of classic translation works will be touched on in the course to enhance students’awareness of and ability to translate.
Grading Policy:
Attendance and Assignment: 20%; Final Exam: 80%
Required Textbook:
Optional..
References:
[1] 高烈夫.《日汉翻译理论与技巧》.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 周明.《日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
[3] 陶振孝.《日译中教室》.北京:外研社,1998.
[4] 《科技日语汉译技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