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图案设计(装饰图案)人物的写生与变化-图案变化的方法
图案的变形

•
二、以摄影,绘画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为素材进行变化
动物图案的变化方法
• 一.形象归类:可以归纳成不同类别,确定了各类动物 的基本形体特征,并进行几何化归纳. • 二.色彩特点:彩特点主要体现为皮毛特点 ,还体现 在动物的皮肤纹理上. • 三、动态特征:动物越高级,动态越复杂。不同类别 的动物有不同的特有动态。 • 一般动态:静态动态:站立、躺卧 • 运动动态:走、奔跑及头部的扭转等 • 典型动态:是某些动物特有的、独具个性的动作。 • 适宜夸张表现,
• 二.平视体构图 平视体构图是中国传统民间装饰图案的一种典型构 图形式。在风景图案中,平视体构图所表现的物象均 是以一个最佳视角(正面)所观看的平面化、形美的造 型呈现于画面。形象不分前后、大小,上下左右分布 排列,充分利用画面空问。 平视体风景图案构图在 组织构成上可有两种方式。 1.平行构成 构成画面的结构线均是横平、竖直的平行线,景物 排列整齐、端正,具有平静、安宁的艺术效果,有很 强的均衡稳定感。 2、弧线形构成 将平视效果的景物以s线、弧线或波浪线等曲线穿 插分割,构成画面的迂回曲折和纵深感,自然、活泼 富于变化,有很强的视觉流动效果。
动物图案写生与变化
• 动物图案的变化途径
• • 一、写生变化 1.动静结合:当动物运动时,着重表现它们 的动态特点,当动物休息静止不动时,着重 勾画它的形体特征、局部结构关系和皮毛纹 理。 当动物动时着重表现他们的动态特征, 要概括、夸张。 • 2.观察比较:如:鸡、鸭、鹅,狮、虎、豹. • 3.记忆默写:反复观察、反复感受.
• • • •
二.四方连续纹样 1.散点式四方连续纹样 2.连缀式四方连续纹样 3.重叠式四方连续纹样
3、写生的步骤
• 选材—观察—比较—分析—描写—整理 完成。(课本76页)
图案基础第二章写生与变化及第三章图案的基本构成形式

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及变化
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规律
4、添加组合法
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及变化
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规律
4、添 加 组 合 法
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及变化
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规律
5、寓意法:指运用自然和抽象形象来表达一定的含义的方法。寄托某种情感和 愿望,富于联想。如古代的许多吉祥纹样。
2、夸张法,是加强和突出对象特征的一种手法,也是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及变化
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规律
3、求全法,给人以整体认识的一种造型手法。
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及变化
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规律
4、添加组合法,这种组合的手法不是抽象的结合,而是把不同生长规律, 不同季节的形象组合在一起。如民间图案中的“花中套花”、 “花中套叶”、“叶中套花”、“宝相花”等手法。
的均衡法则,使纹样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第三章 图案的基本构成形式
第一节 单独纹样
第三章 图案的基本构成形式
第一节 单独纹样
作业
根据写生素材,运用点、线、面综合法完成一幅 单独纹样。 纸张类型:8K
图案基础
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及变化
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规律
(一)图案的变化也即图案形象的塑造,是把写生收集来的自然物象处理成 图案形象。
(二)图案变化的方法:提炼法、夸张法、添加组合法、求全法、寓意法、巧合法等。
1、提炼法(简化、去繁法),最基本的变形方法。
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及变化
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规律
2、特点:(1)形态、结构具有完整性
(2)形态不受任何约束,可以自由处理
第二章图案的写生与变化(图案的变化)

• 造型要素为点,线,面
• (1) 点
• 定义: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是线的端点 及线与线交接处为点。
• 分类:点由规则性(几何形,机械形)与 不规则形)。
• 特征:有运动,活泼,分离,夸张,不安 定的感觉。
• 应用:直接点眼,活跃画面气氛,丰富层 次。(用针管笔表现)
• (2)线
图案设计
中国传统图案设计
目录
第一章 图之源——图案概述 第二章 图之变——图案的写生变化 第三章 图之形——图案的审美与构成 第四章 图之色——图案的色彩 第五章 图之魅——图案的表现技法
四川彝族刺绣图案
陕西刺绣图案
波兰陶瓷图案
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
一、图案变化的意义
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变化加工成为 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这是基础图案的基 本功。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姓名 作业名称
作业三
• 挑两张写生稿进行变形,每张写 生稿创作3个变形.尺寸 10cm*10cm装裱在黑卡上
• 变形方法
• 1.粗线法 • 2.线面法 • 3.黑白转换法 • 4.点缀法 • 5.线描法 • 6.色块法
不同花卉的不同造型
• 玫瑰花
• 花头大多为紫红色,也有白色和 黄色,花头为多花瓣结构,花蕊 为细条状形,叶子多为三片或五 片,叶子有锯齿,外形椭圆形。
• 如传统图案中的花中有花,花中有叶、叶中有花等。它不受客观形体结构的约束 ,而是在“意”和“情”上探求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
• 4、巧合法
• 巧合法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方法,如传统图案中的“三兔”、“三鱼” 等。在图案设计中,选用某些典型的特征,按照图案的规律,巧妙地 组成新的图案形象,使它更富有艺术魅力,如设计的形象巧妙地共用 同一条轮廓线或局部的形。但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充分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案变化的方法名词解释

图案变化的方法名词解释图案是一种表达形式,通过色彩和形状的组合产生视觉效果。
图案变化的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巧和手法,改变现有的图案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和目的。
一、对比法对比法是图案变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元素之间的色彩、形状、大小等特征,产生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某一元素,增强视觉效果。
例子如下:1. 色彩对比:将鲜艳的颜色与暗淡的颜色进行对比,在视觉上产生鲜明的变化。
2. 形状对比:通过将不同形状的图案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加视觉冲击力。
3. 大小对比:通过大小的差异,突出某一图案或元素的重要性。
二、重复法重复法是图案变化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重复相同的元素,形成统一感和规律感。
重复能够使图案更加连贯、有序,也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
1. 空间重复:在二维平面的图案中,通过重复相同的元素,形成统一的空间感。
2. 时间重复:在时间轴上,通过不断重复相同的图案,形成循环感和重复感。
三、变化法变化法是图案变化的核心方法,通过改变图案中的元素或特征,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1. 色彩变化:通过改变颜色的明暗、对比度、饱和度等特征,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2. 形状变化:通过改变图案中的形状,如线条的弯曲度、形状的扭曲等,产生各种变幻的效果。
3. 大小变化:通过改变图案中元素的大小,可以改变其重要性、距离感和空间感。
四、层次法层次法是通过图案中元素的前后顺序、大小关系等,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
层次感可以通过改变元素的大小、透明度等来实现。
1. 前景与背景:通过将图案中重要的元素放在前景中,与背景形成对比,突出重要性。
2. 大小关系:通过改变图案中元素的大小,形成不同的层次感。
3. 透明度:通过改变元素的透明度,产生不同的透视效果和层次感。
五、纹理法纹理法通过在图案中添加纹理特征,增加图案的细腻感和立体感。
1. 点线面纹理:在图案中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形成丰富的纹理效果。
2. 材质纹理:通过模拟不同材质的纹理,增加图案的真实感和质感。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花卉)课件

具象图案类别
• 具象造型所指的客观存在的事 物,如人物、动物、植物等( 自然形态),以及各种器皿、 交通工具、建筑等(人为形态).
花卉图案设计
花卉写生
莲蓬
葵花
蘑菇
一、写生
写生的目的
写生的主要目的是为图案创作搜集素材。 装饰图案设计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作为素 材进行艺术加工,在自然美的基础上经过概括和 取舍,通过艺术处理,创造出符合装饰目的,又 适合生产需要的图案形象。因此,图案写生与图 案造型变化是装饰图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简化归纳的基础上,为强化某一部分的 效果,添加富于装饰趣味的纹样,使形象更加 完美。
在运用添加手法组织纹样时,一定要有内 在的联系。关键是点、线、面,黑、白、灰关 系的台理搭配,使花叶的装饰效果富而不杂乱。
增加艺术情趣和美好联想是添加纹饰的目 的。
案例赏析
小结
3、规整法(平面处理法)
图案与素描不同,它主要追求的是影像美,取消或减弱 纵深空间层次,把形象平铺摆开,既没有包括周围环境的三维 空间,也没有自身的体积感。
平面处理法
4、适合法
它是运用矛盾的统一原理,将相同或不同的形象有机而巧 妙地组织在一起,构成完整而生动的图案形象。
三 鱼 争 头
5、添加法
写生的方法:线描、明暗、影绘
松塔
菠萝
描写
线描写生
明暗法
3、影绘写生法
彩绘法是以彩色颜料描绘对象色彩的明暗、冷暖变化等 关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客观对象。
彩绘法分为淡彩和彩绘两种。
图案变化方法
学习图案变化第一步必须要从花卉 变形开始。
变化的方法有:简化、夸张、规 整、适合、添加等,初学者可以通过 点缀、色块、线描、黑白转换、线面 等方法进行变形,达到理想的变化目 的。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图案变化
• 图案变化的目的:是各种写生的素材加工 变化或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 不同的装饰用途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图案 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
图案变化的方法
• 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 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写实变化是 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取 舍加工而成。写意变化则是在写实的基础 上适当的进行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 以加强装饰效果。
同时也是锻炼描绘技能的手段。 二、写生的要领
观察、构图、整体与局部、取舍 三、写生的方法
黑白写生(慢写、速写、默写) 色彩写生(铅笔和钢笔淡彩、水粉、水彩)
第二节 图案素材的其他来源
一、采用摄影的形式搜集素材 二、图片的选择和利用
第四章 图案的变化
第一节:图案变化的目的
• 图案变化的目的:是各种写生的素材加工 变化或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 不同的装饰用途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图案 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
• (3)风景变形:采用多种变形技法,绘制六幅变形图案 (在一张作业上完成)。
• (4)人物变形:采用多种变形技法,绘制四幅变形图案 (在一张作业上完成)。
第三章 装饰图案的写生
➢一、装饰图案的写生 ➢二、搜集素材的其他方法
第一节 装饰图案的写生
一、写生的目的 写生的主要目的是为图案创作搜集素材,
几何法图例
• 几何法图例
• 作业名称:图案变形设计(共计四张) • 要求: • 1、纸张规格:六开白卡纸绘图; • 2、采用黑白的表现技法;构图合理;画面整洁; • 3、内容: • (1)花卉变形:以一种花卉为设计素材,采用多种变形
技法,绘制九种变形图案。
• (2)动物变形:以一种动物为设计素材,采用多种变形 技法,绘制四种变形图案。
装饰图案设计作业习题知识讲解

装饰图案设计作业习题
本课程的作业是这门专业基础课的主要实践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一、收集中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和陕西民间艺术纹样
二、临摹唐代图案作品,体会它的时代特征
三、完成装饰图案写生与变化
1、植物写生与变化(写生作品10幅;变化12幅,规格是8X10cm)
2、动物写生与变化(写生作品10幅;变化12幅,规格是8X10cm)
3、风景写生与变化(写生作品10幅;变化6幅,规格是10X15cm)
4、人物写生与变化(写生作品10幅;变化6幅,规格是10X15cm)
四、完成装饰图案的组织与应用
1、单独纹样的绘制(对称、均衡2幅)
2、适合纹样的绘制(形体适合、边沿适合、角偶适合)
3、连续纹样的绘制(二方连续纹样4幅,四方连续纹样1幅,附3个配色稿)
五、课堂提问
第一章
1、装饰图案的特点
2、装饰图案适应的范围
3、装饰图案与绘画的区别
第二章
装饰图案的概念和特征
第三章
不同历史时期的图案特征
第四章
1、装饰图案写生的方法
2、装饰图案变化方法
第五章
装饰图案变化的方法
第六章
1、装饰图案设计的方法步骤
2、装饰图案设计的表现技法。
人物、动物、风景装饰变形

单位形变化
3.人物的穿戴特点:人物的穿戴打扮能很好 地反映人物的性格、身份。如中国少数民 族地 繁复精致的首饰及服饰图案。非洲土 著人身上奇特的纹饰,现代时尚青年的前 卫穿着等。 4.不同年龄、性别、身份及种族、地域的人 物的表现方法:如女性的身体结构中的胸 部和臀部是表现的重点,而男性侧重于表 现健硕挺拔的身形,小孩主要表现其幼稚 可爱。略微笨拙的形态。不同种族的人的 体态特征、穿着服饰及生活的背景都是各 有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2.夸张动物的动态特征
不同动物的动态特点不同,特别是动作矫健灵活的动物其夸张重点 就在动态特点上。 孔雀开屏、 猎豹奔跑 、蛇的盘曲 熊猫啃竹、 金鱼游动 、鸟儿飞翔 3.夸张动物的性格神态特征 动物的性格神态各异: 羊的温顺 、 熊的憨厚 、猴子的机灵 兔的可爱 、 狐狸的狡猾 、虎的凶猛等 4.动物图案的变形方法常用的有:夸张法、几何简化法、添加法。
5.人物图案的变形方法:
在人物的动态表现上常用影绘法,即对人 体结构的内部简化,强调形象的外轮廓特 征。平面化处理人物的疑问,在绘制时, 忽略真实衣纹的起伏,在完整的外形内直 接画上平面的花纹图案。对人物的人体结 构及动态进行夸张变形、抽象的几何处理。
动物装饰造型结构特征、生活习惯、 性格特点,比如:猪的肥胖丰硕,猴子的伶俐活泼,狮子 的凶猛霸气,熊猫的憨态可掬等等。 1.夸张动物身上最有特点的形态和部位 如大象:躯体庞大,长鼻大耳 天鹅的体态为一个明显的2字形 公鸡的鸡冠、鸡尾及昂首挺胸的姿态 仙鹤的优雅长脖、细腿等都是着重夸张的地方 同时在比例关系的处理上,强调部位要放大,非强调部位减 弱,如狮子要强调其头部比例,而蝴蝶要强调大翅膀。
风景装饰造型的特点及变形方法
风景装饰图案是对人物、动物、植物、房屋建筑、山川河流等自然景物 和人为景物的综合表现。 1.题材选择: 与花卉、植物写生不同,风景写生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山河、房屋、车 船在不同的地区如南北方、城市或乡村差别就很大。。在进行风景题 材的选择的时候要注意那些有趣味、有情调、有生活气息的景物。 2.变化方法: 风景装饰图案的构成要注意几点:一、景物高低、远近、大小的配置要 有层次错落的节奏变化;二、画面上黑白、疏密的分布安排;三是注 意局部的变化要和整体风格统一协调。 3.构图方法: 风景图案的构图可归纳为三种:一:平面式构图 二:立面多视角式构图 三:层叠式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化法 简化是一种提炼过程,是艺术的再创造。 它是在不失自然形象特征的前提下,力求达到造型上的简洁 与单纯。在变化中要做到精心选择,删繁就简,净化提纯, 创造出整体美感强的图案形象。
• 变化前
2、夸张法
它是在省略法的基础上,抓住形象的典型特征,突出强 调形与神的美感,以达到主题鲜明、感染力强的审美效果。 夸张法有局部夸张、整体夸张和透视夸张等形式,可视需要 进行选择运用。
7、拟人法
拟人法是把动物、植物的形象与人的性格特征联系起来, 表现出人的表情、动态和感情。如童话、寓言、动画片中 常采用拟人法,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和幽默感,深受人们喜爱。
8、分解组合法
分解组合法是设计者将自然对象加以变化、分割位移, 再通过并列、重叠、交错、反复、转换、旋转等手法重新 组合。创造的图案形象往往融入了设计者的情感和想象。 分解组合法可将多种物象分解,把具有美感的局部重新加 以组合,构成一个全新的图案形象,如传统图案中的龙风 形象和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运用较为普遍,在现代图案 设计中也经常运用此法。
9、象征、寓意法
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用以象征某种特 别意义的具体事物。它以某种形象为对象,取其相似相近 加以类比,来表达特定的意义。象征在中国传统图案和现 代标志图案中应用广泛,如“长城”表示中国,鸽子和橄 榄叶的组合象征和平等。
人物的写生与变化
学生作品点评
图案的变化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
图案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就是把各种写生素材, 加工变化成为不同类型的图案,如编织图案、刺绣图案、 陶瓷图案等。图案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 就是通过艺术手法使自然形象更美、更典型、更集中、 更理想,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图案来源于生活,图 案变化就是取素材中最美、最生动的部分,给以加强和 减弱,使之成为符合装饰要求的纹样。
• 变化前
3、添加法
它是在省略或夸张的基础上,把具有典型特征的形 象,合乎情理地与其结合在一起,充实与美化图案形象, 达到构图饱满、变化丰富、主题鲜明、装饰性强的审美效 果。
4、巧合法
巧合法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方法,如传统图案中的“三 兔”、“三鱼”等。在图案设计中,选用某些典型的特 征,按照图案的规律,巧妙地组成新的图案形象,使它 更富有艺术魅力,如设计的形象巧妙地共用同一条轮廓 线或局部的形。但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充分发挥自己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几何法
几何法是抓住物象的特征,根据工艺制作、设计要求, 把变化的物象处理成几何形,如三角形、圆形、方形、折 线形、弧线形等。这种变形的倾向是理性的,其逻辑性较 强。
6、求全法
求全法是一种理想的手法,它不受客观自然的局限。在 图案变化中,常把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物象组合在一起, 完整地展现出来,给人以完整和美满的艺术享受,如将水 面上的荷花、荷叶、莲蓬和水下的藕,同时组合在画面上。 又如,把不同季节的花卉,同时设计在一张图案中。求全 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满足了人们追求完美的愿望。
二、图案变化的方法
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写实变化 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写实变化是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 取舍加工而成的。接近自然形态的写意变化是以写实 为基础,适当地作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以此 加强装饰效果。
写意变化不求形象的真实感,而是追求形象的鲜明及形 式美感,追求高度的提炼和极度夸张的统一,追求艺术造型 的理想化。
作业
• 尺寸 36X36cm • 准备一张个人照片, 对照片进行变化。 • 预习教材59-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