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一、教案背景
“历史是一门既包括描述也解释的学科”,发生过的历史不可以重现,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尽量追求当时的历史,例如通过史料。
史料是对过去人类所发生内容的记载,是构成人类历史的重要材料,换句话说很大程度上人类也是通过史料了解历史的。
而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因此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专家学者选择运用史料解释历史,还原历史现场,通过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就可以看出,特别是2011年的中考试题,从选择题到非选择题史料做主角。
二、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三、教材分析
1848年革命失败后,欧洲暂时陷入了革命的低潮,俄国的封建势力甚嚣尘上。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资产阶级进行了斗争,农奴也起来反抗农奴主的压迫和剥削。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沙皇决定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四、教学方法
史料研习法问题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交流展示
1.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革命的发生,沙皇_____决定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2.____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了_____的法令。
这些法令的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____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3.简述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内容:
(2)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预习课文,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
(二)构建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通过大括号,构建知识网络,概括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主题:走进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一:沙皇在克里木战争中惨败了,但他并不因此放弃他的侵俄
国
农
奴
制
改
革 内容: 影响:
目的:
略政策。
1856年俄外交大臣在规定俄国以后对外政策的方针时说:“俄国并不生气,它在积聚力量。
”所谓积聚力量就是培植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争证明:哪怕是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
而为了培植资本主义,就必须要废除农奴制。
———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克里木战争前国内形势已十分动荡了,1845—1854年农民骚动有348起。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沙皇无法用沙文主义的狂热使臣民忠顺了
———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探究一:通过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初步概括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惨败,并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
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设计意图:本知识点课标没做明确要求,课本也只是在小字部分稍有提到,在这里设计这样两则材料,一是通过材料了解俄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帮助理解下面的知识点,二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
)
材料三:1861年3月2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它包括17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总法令规定:
◆农奴自法令公布之日起获得人身自由
◆农民因获得份地必须继续承担劳役租和代役租,份地给多
少和服役多少,由地主自己决定
◆解放了的农民被列入纳税等级,即必须缴纳人头税和履兵
役义务
◆为了加强管理,法令规定建立“村社”体制。
农民要离开村
社,必须取得村社许可。
材料四:伟大的改革是农奴制改革,而且也不可能是别的改革,因为它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列宁
探究二:想一想,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中的上述规定说明了什么问题?
农民虽然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束缚,但解放后的农奴仍归村社管理,仍然要履行很多义务,这说明改革很不彻底,改革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
(设计意图:本课难点之一就是理解俄农奴制改革的实质,单纯凭口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因此主要设计了这两则材料,材料三算是对课文原文材料的补充,材料四则是从侧面引用列宁的一个评价,通过这两则材料让学生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实质。
)
材料五:尽管如此,两千多万农奴毕竟获得了自由,使工业有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俄国工业革命大约在70年代完成了。
——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材料六: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鲁迅
材料七: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
探究三:通过材料五,可以发现这次改革对俄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结合鲁迅与邓小平的两句话,说一说俄国这次改革给我们的哪些启示?
影响:俄国这次改革对俄国最大的影响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启示:创新的精神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中国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设计意图:历史给人以启迪,虽然农奴制改革有其局限性,但总的来讲确实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理解改革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引用了鲁迅的名言。
)(四)课堂小结
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从主观上讲是为了维护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利益而不得不进行的一次改革,是他们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但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缓和了国内矛盾,废除了农奴制,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虽然改革不彻底,但也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要顺
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五)随堂检测
六、教后反思
1.新课标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本节课并没有采取简单的互动式教学,而是根据建构主义,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2.历史讲究纵横联系,因此利用材料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结合鲁迅的那句话,真正理解改革的作用,尤其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3.史料教学固然有很多益处,但在很多方面需要注意。
俗话讲“站的高才能看的远”,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提升专业素养,课外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有水平选取并分析史料。
另外在选史料过程中,一定要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史料不易太难,应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