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PPT优选课件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精品教育

亚历山大二世
1855年秋, 尼古拉一世为扩大在 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 权而与英、法、土耳 其发生克里木战争。 于行将战败时突然去 世。也有服毒自杀的 传说。在俄国内外危 机的冲击中其子亚历 山大二世继位。
两种可能
革
改
命
革
1858-1860年, 俄国共发生近290次 农民起义,沙皇的 统治岌岌可危.
原因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
改革者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 1861年
改革
目的
为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 国家实力,避免革命。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内容 ②还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实质 是双一重次敲沙诈皇与政掠府夺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 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性质: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材料分析: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 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二: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 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 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 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861改革和洋务运动比较
得以发展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
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 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 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 长了35倍多。
思考:这些数据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
进步性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 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 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九年级历史避免革命的改革PPT优秀课件

• 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
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巩
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利益 而进行的。它实质上是沙皇政 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 进行的敲诈和掠夺,是一次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
第三目:为什么课本以近代化的沉 重步伐为题,这沉重步伐表现在什
么地方?
• “沉重步伐”表现为俄国近代化的速度 缓慢,它的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等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比不上美国德国 等新兴的国家。而它沉重的原因是因为 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直接影响了 俄国资本主义得分暗战速度。
3、俄国1861年改革与中国同时期 开始的洋务运动相比,共同点是()
• A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改革 •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C都取得了成功 •已 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列宁的这
句话反映了()
•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 吃人”的悲剧
• 4、改革的性质是()
• 5、俄国在废除农奴制改革的 同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学习 西方的()
1、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挽救统治危机 • B、消灭农奴制度 • C、发展资本主义 • D、打击封建势力
2、俄国1861年改革区别彼得 一世改革的根本不同是( )
• A、自上而下的改革 • B、受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 • C、代表农奴主阶级的利益 • D、引起社会性质的变化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1861年改革
•小知识:
•近代俄国是斯拉夫 人建立的国家,盛 行封建农奴制,最 高统治者称沙皇。
17世纪,俄国开始出 现手工工场,但工商业 发展极其缓慢。
1689年,彼得大帝掌 握实权,开始进行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增 强了俄国的经济军 事实力,巩固了专 制统治,为对外侵 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PPT教学课件

2020/12/11
3
彼得一世的改革
2020/12/11
4
彼得一世的改革
• 彼得一世的改
革如推何动评了价俄彼国经济 的得发一展世,的使改俄国迅 速革强?大起来,并随
即走上了对外扩张
的道路。
2020/12/11
5
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1853年的克里木 战争,俄国失败而告 终。你能否说出交战 双方分别是谁?失败 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
2020/12/11
16
• 4、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B.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C.统治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对农民进行掠夺的利益驱动
2020/12/11
17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1
18
C.外国的侵略.统治者无暇顾及经济 的发展
D.农奴制的阻碍
2020/12/11
14
2.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沙皇是: A.彼得大帝 B.亚历山大二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尼古丁一世
2020/12/11
15
3.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解放农奴 C.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D.将农奴变为自由的劳动力
•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 (2)还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 “份地”;
பைடு நூலகம்• (3)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
理。 2020/12/11
9
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1861年改革
材料分析: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 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2020/12/11
10
九上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ppt

消极影响:
农民负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沙皇专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 群众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改革不 彻底!
沙俄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测一测!
1.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 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
B.国家处于分裂中.
C.外国的侵略.统治者无暇顾及经济 的发展
资产阶级改革
影响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废除农奴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 沙俄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归纳提升
3.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解放农奴 C.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D.将农奴变为自由的劳动力
4.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始于: A、手工工场的出现 B、十月革命 C、1861年改革 D、彼得一世改革
5.下列内容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是 (1)允许购买整村的农奴 (2)解放的农奴可出钱买一块份地 (3)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4)废除沙皇统治,实行资产阶级专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
俄国1861年改革
封建落后
原因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领导 资产阶级、新贵族(自下而上) 亚历山大二世 (自上而下)
方式 暴力斗争(革命1640-1688) 废质性改变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政 A.(1)(2) B.(2)(3) C.(3)(4) D.(1)(4)
6.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其主要依据是: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ppt

俄国向何处去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起义)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结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意义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①.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②.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③.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④.对20世纪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退一步进两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帮助苏维埃政权渡过难关;新经济政策时间:意义、评价:1921①.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②.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 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特点、新在: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启示: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苏联的崛起理想成就1928年一五计划实施;成就:①.1937年,工业生产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②.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评价利弊①.使俄国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②.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①.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②.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启示:发展经济要尊重价值规律;加强民主法制时期时间事件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1917年1918年1921年1922年1928年1936年1937年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通过新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目的:时间:性质:操纵者:结果:作用:分赃与称霸世界;1919年;英、法、美;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签订《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关系,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目的:协调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时间:1921—1922年;发起者:美国结果:《九国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目的、为列强共同侵占中国提供了条件、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作用:调整了列强在亚太的关系,构成华盛顿体系会议共同点:均属分赃会议,少数强国操纵,损害弱小国家的利益评价:暂时调整列强之间的矛盾,确立战后世界的新秩序没从根本解决矛盾;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大危机”与“新政”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时间:特点:开始国家:影响: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1929——1933年;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美国经济危机引发各国的社会危机,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罗斯福新政原因: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目的)救治经济危机(直接目的);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核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时间:①.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②.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但未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评价、影响、作用:1933年内容:①整顿金融业;②恢复工业(核心);③调整农业;④兴办公共工程;⑤进行社会救济《美国的悲剧》:德莱塞,“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实质:邪恶的轴心1.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入侵埃塞俄比亚,干涉西班牙内政;2.德国(核心):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时间、改革者
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自 由劳动力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
(2) 主
财产和自由选择职业;
总共20亿卢 布,为资本
要农民 B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
主义的发展 积累了大量
内背 沉上重 “份地”和宅旁园地,但只有使用权;资金 容包袱 C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2020/10/18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的讲话
请回答:(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 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答(1)农民起义;(2)农奴制改革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2020/1答0/18 :挽救统治危机。
11
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重点)
—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评价
读第三单元导言第一段,了解 事物的内在联系.
因:第一次工业革命
果: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 内战、日本明治维新
2020/10/18
1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2020/10/18
2
俄国演变史
偏僻的小乡村
12世纪建城
莫斯科公国
1480
16世纪中期
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 称沙皇
年 独 立
13世纪为蒙古 金帐汗国统治
2020/10/18
6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工业国家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600
社会制度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法国 150
225 14603
87
9160 资本主义制度
1、根据材料一,说说俄国经济状况如 何?它实行了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
E、改革是由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农奴制的
阻碍
2020/10/18
15
三、近代化的沉重步伐(重点) —1861年改革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作用: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
下的一小邦
2020/10/18
3
【内容标准】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 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 史作用。
2020/10/18
4
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历史背景(原因)
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主要内容及实质
近代化的沉重步伐
——影响
2020/10/18
5
你知道吗?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哪些要素?
劳动力、市场 原材料、资金、……
13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 得一干二净。”这是列宁对下列哪次改革 的评价
A.商鞅变法
B.中国的戊戌变法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的废除农奴制改革
2020/10/18
14
(4)性质?
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1.积极影响?1、2
2020/10/18 2.局限性?3、4。
方法提示: 1.为什么改革?(原因或背景) 2.如何改革?(改革措施) 3.改革结果如何?(历史作用)
继续被 控制12
(3)实质: 合作探究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 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的这段话首先考虑谁的利益? 说明了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改革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前提)。
实质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
进行的敲诈和掠夺。
2020/10/18
1858~ 1860
2020/10/18
农民起义 83次 124次 156次 143次 351次 301次 290次
10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 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 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2020/10/18
7
材料二:俄国农奴制度下,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可以被买卖,也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
地主说:买机器需要花钱,还要养马带动 机器,而让农奴干活却不用花钱,为什么要用 机器呢? 农奴主为了获取暴利,把大量的粮 食、原料出口。
2、根据材料二,说说农奴制从哪些方 面束缚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3、农民背上沉重包袱,缺乏基本
保留封 的民主权利。
建残余
4、沙皇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
的改变
2020/10/18
5、近代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 16
【达标测评】 1.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的主要原因是:D
A.农民的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 B.国家处于分裂中. C.外国的侵略.统治者无暇顾及经济的发展 D.农奴制的阻碍
2020/10/18
17
【达标测评】
2.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下列表述哪一项
不正确:
D
A.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 盾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2020/10/18
18
【达标测评】
3.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
2020/10/18
8
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1861年改革的背景
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战败。
1、时间:
2、作战双方:
3、结果:
4、败因:农奴制的存在。
2020/10/18
9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的农民起义情况
年代 1801年~1810年 1811年~1820年 1821年~1830年 1831年~1840年 1841年~1850年 1850年~1857年
B.解放农奴
C.增加对外扩张的力量 D.发展资本主义
2020/10/18
20
本课知识结构(其中红色字为重点)
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克里木战争(改革的背景)
1.直接原因?
避 免
2.根本原因?
革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内容)
命
1、人物?时间?
的
2、内容?
改
3、实质?4、性质?
革
三、近代化的沉重步伐(改革的影响)
事件是: C
A.彼得大帝改革 B.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 C.1861年改革 D.俄罗斯帝国建立
4.俄国1861 年改革没有改变: D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2020/10/18
19
【达标测评】
5.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
的是 A
A.维护沙皇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