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文化诵读

合集下载

中华经典诵读

中华经典诵读

中华经典诵读导语:男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女生:敬爱的老师们合:大家好!男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女生:经典诗文,国之瑰宝。

男生:弘扬中华文化,女生:传承中华美德;合:颂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

首:女生:看她娥眉紧锁,女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男生:听他低吟愁怀。

男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女生:幽思才女莫向诉,亡国帝王恨可休。

男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且听老夫宽宽说。

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笑吟且徐行。

行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颔:男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女生:看今朝款款少年,意气风发,自信阳光。

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男众:报我以平坦吗?女众:我是一条欢腾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男众: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报我以不幸吗?女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男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众: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男生:“幼不学,老何为”,“幼而学,壮而行”;女生:“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男生:是您的呵护,我们才能茁壮成长;女生:是您扫净了一片蓝天,我们才能如此阳光。

合:所有爱我的人们啊,“《让我怎样感谢你》”?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传统文化朗诵稿(精选15篇)

传统文化朗诵稿(精选15篇)

传统文化朗诵稿(精选15篇)传统文化朗诵稿篇1《和谐的经典——》第一章(孝悌)音乐响起......(heartstrings)(学生齐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女:光,透过玻璃窗,装饰着古拙的画轴,厚重的色彩反射着斑驳的光影交织在孩子脸上,天真的好奇夹杂着求知的渴望映在母亲眼眸,母亲解说《24孝图》的声音在画廊里轻声回荡。

男:从弃官奉亲的潘岳到卧冰求鲤的王祥;从笼负母归的鲍出到上书救父的缇萦;从望云思亲的仁杰到忠孝双全的云英。

字字句句传递着爱和思想的火光。

女:孩子侧头,认真倾听,若有所想,不知不觉,一粒名叫“孝”的蒲公英飞进了小小的心脏。

咔嚓,一声破土拔节的脆响,孩子似乎明白了课堂上,老师所讲:(学生齐诵)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男:秋雨夜眠,异地求学的孩子,耳边响起的是父亲的叮嘱,没有华丽的辞藻,父爱永远都是如山般的沉默和伟岸。

“天冷了,多添些衣服”,也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有以心,以一颗真挚的心,才可体悟父爱的用心良苦。

女:芸芸众生,一如你我,其实都是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父母的血泪写成,有时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离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法破译。

男:于是,孝成为了一种稍纵即逝的眷恋,一种无法重现的幸福,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如风中蛛丝般无以附丽的飘荡。

女:虔诚祷告,如何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重演,祥云乍现,灵光一闪,圣贤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学生齐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成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第二章(总序) 男:源远流长兮我华夏文明幸甚之至兮我华夏子民古圣先贤留给我们丰厚的经典摊开其中的任何一部都像是摊开一双宽厚的大手他们抚过了无尽的沧桑岁月抚过了无数的孱弱心灵拂去了嘈杂的历史烟尘还原了生命的本真女:是这些经典告诉我们人与自我和谐是大美人与自然和谐是天道而只有人与人的和谐才会成就这美好的一切(学生齐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男:是孝悌成就了家的和谐是谨信成就了社会的和谐是家和社会的和谐成就了国的安宁是国的安宁成就了我们幸福的校园生活女:远离经典的校园是荒芜的漠视经典的校园是茫然的诵读经典,我们汲取了古圣先贤的力量诵读经典,我们打开了智慧心灵的天窗诵读经典,我们展开了飞天逐日的翅膀诵读经典,我们将沐浴和谐的未来阳光(学生齐诵)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国学经典朗诵稿

国学经典朗诵稿

国学经典朗诵稿关于国学经典朗诵稿关于国学经典朗诵稿(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

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的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

中华经典朗诵文章汇总 中华经典朗诵【最新4篇】

中华经典朗诵文章汇总 中华经典朗诵【最新4篇】

中华经典朗诵文章汇总中华经典朗诵【最新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中华经典朗诵文章汇总中华经典朗诵【最新4篇】有关中华经典朗诵文章汇总篇一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中华经典诵读朗诵稿5-7分钟

中华经典诵读朗诵稿5-7分钟

中华经典诵读朗诵稿5-7分钟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中华经典的诵读朗诵。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优秀的道德标准,是我们立身立业的重要指南。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中华经典的魅力吧!首先,我要为大家朗诵《论语》中的一段课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这句话是孔子对于人格品质的道德建议。

君子坦荡荡,指的是有大气、胸怀开阔的人;而小人长戚戚,指的是心胸狭窄、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这句话告诫我们,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心胸宽广,待人坦诚,不计较得失,而不是为了一点小事就心生不满。

通过朗诵这句经典的课文,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感悟,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朗诵《大学》中的一段课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

它告诉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要承担重大责任,必须首先修炼内心,承受各种困苦和考验。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努力和坚持。

只有在经历了种种磨砺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才能成就自己的非凡事业。

通过朗诵这句经典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奋斗的力量和意义。

最后,我要给大家朗诵《红楼梦》中的一段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是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赞美之词,也是对真爱的美好诠释。

金风、玉露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美景,因为相遇而增添了无限的快乐和美好。

这句话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了深深的情感,让人陶醉其中。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纯真、美丽、真爱的力量,也可以用它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浓厚的情感色彩。

中华经典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呈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朗诵中华经典,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文化的美,也可以借鉴其中的智慧,提升我们的修养和人格。

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朗诵,能够对中华经典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中华传统美德诗词朗诵经典篇目

中华传统美德诗词朗诵经典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中华经典诵读篇目中华经典诵读篇目篇(1):中华经典诗歌朗诵篇目《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汪国真如果不曾相逢也许心绪永远不会沉重如果真的失之交臂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一个眼神便足以让心海掠过飓风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一次远行便足以憔悴了一颗羸弱的心每望一眼秋水微澜便恨不得泪水盈盈死怎能不从容不迫爱又怎能无动于衷只要彼此爱过一次就是无憾的人生《茶的情诗》美·张错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那么你的香郁必须依赖我的无味让你的干枯,柔柔的在我里面展开、舒散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我必须热,甚至沸腾彼此才能相溶我们必须隐藏在水里相觑相缠一盏茶工夫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你终将缓缓地(噢,轻轻的)落下,攒聚在我最深处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泰戈尔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就让我永远感到恨不相逢——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坐在路边,疲乏喘息,当我在尘土中铺设卧具,让我永远记着前面还有悠悠的长路——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屋子装饰好了,箫笛吹起,欢笑声喧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还没有请你光临——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优质3篇)

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优质3篇)

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优质3篇)1.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第1篇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

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的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

中华经典诵读

中华经典诵读

《弟子规》
•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 父母呼 父母命 父母教 父母责 应勿缓 行勿懒 须敬听 须顺承
《弟子规》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
• ① 爸爸妈妈刚刚下班会到家,已 经很累了,还没来得及坐下休息, 小红却在嚷着“爸爸妈妈我饿了, 快点去做饭。”父母只好拖着疲 惫的身体去做饭。 • ② 妈妈正在炒菜,让蓝蓝帮忙去 买包盐,蓝蓝想看动画片,不愿 意去,妈妈喊了好几遍,才慢吞 吞的出门,还抱怨着“妈妈真讨 厌”。
中华经典诵读
三年级(1)班
绕口令
肩背一匹布,手提一瓶醋, 走了一里路,看见一只兔, 卸下布,放下醋,去捉兔。 丢了布,撒了醋,跑了兔。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 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 厚的民族文化,渊远流 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 殿堂中一颗璀灿瑰宝。 其中凝聚的语言艺术以 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值得代代传承。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论语》感悟
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养分。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以超凡的智慧和不懈的追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教学和生活点点滴滴都被他的学生记录下来,最终汇编成著名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

读《论语》,可以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孔子的伟大,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也就是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获得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我们说孔子是圣人,其实,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孔子的伟大魅力体现在教育上。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
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我们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循循善诱的,跟人商谈的口气,这是孔子教学态度,这是一种谦逊的态度,这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孔子的伟大也体现在他内心传导出的一种“浩然正气”。

这是一种信念的力量。

孔子是一个特别讲信念的人。

在子贡想孔子询问治国之道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就是说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是来自于信仰。

也可以说,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强大富强,不能单纯看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弱,也不能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而是要看每一个老百姓内心的感受——他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生活真正有认同吗?
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反而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有更富有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其实,随着我们收入的提高,我们太关注外部世界而缺少关心我们的精神家园了。

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
安宁。

实际上,孔子也罢,屈原也罢,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乃至弃医从文的鲁迅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