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点绛唇·离恨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王禹偁《点绛唇》原文以及译文注释

王禹偁《点绛唇》原文以及译文注释

王禹偁《点绛唇》原文以及译文注释
点绛唇·感兴
宋代: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

此时凝睇。

谁会凭栏意。

(栏通: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

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

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注释
孤烟:炊烟。

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凝睇:凝视。

睇:斜视的样子。

会:理解。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点绛唇》原文及赏析《点绛唇》原文及赏析1点绛唇·波上清风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古诗简介《点绛唇·波上清风》是北宋词人魏夫人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是一首表现人生聚散匆匆的憾恨之情的词。

上片写清风、明月、画船,这些本来应该是费心悦目的。

但是,词人所面对的却是难堪的别离。

周围的景物虽清新秀丽,纠缠主人公的愁思却拂之不去。

下片就转为直接的愁绪抒发,将人生不如意时的愁苦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整首词用语恰当,语意清新,含蓄隽永,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翻译/译文水上清风徐徐波平浪静,在画船上宴饮话别好友,直到天色傍晚归来之后,日间酒意渐消离恨涌心头。

独自凭栏远望很久很久。

人生欢聚离散来去匆匆,这种离愁别恨年年都有,人人都不堪重回首。

天边云烟迷茫稀疏杨柳,隐隐传来声声芜城更漏。

注释1、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2、残酒:指残留的醉意。

3、独自凭栏久:一个人依凭着栏杆站了很长时间。

4、聚:团聚、相聚。

5、散:离散、分手。

6、回首:回顾、回忆。

7、隐隐:隐约。

8、芜(wú)城:即广陵城,今江苏扬州。

曾在战乱中荒芜,鲍照为之作《芜城赋》,故称芜城。

这里指游人所去的地方。

9、漏:指更漏,古代的报时器。

赏析/鉴赏词的上片由景物引出人物。

清风拂过水面,明月泻下银辉,鳞鳞微浪闪动着光波,月夜恬静、皎洁、优美。

此刻,一只装饰华美的小船荡离江岸,驶向迷茫的远方,一个女郎凭依着楼头的栏杆,借着朦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渐渐消失在夜空中的一叶轻舟。

江波、清风、明月、画船,开端并列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就构成了一个清丽纯净、沁人心脾的意境。

值此良宵美景,与意中人联袂共赏,该是何等快意惬怀;然而,其人竟登舟飘然远去,“良辰好景虚设”,令人黯然神伤。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之下,突然接上“人归后”,这三字,使意脉陡转,气氛骤变,顿时给主人公带来了无限的寥落和空虚。

苏轼《点绛唇·离恨》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点绛唇·离恨》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点绛唇·离恨》原文|译文|赏析《点绛唇·离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成功塑造了一位“泪美人”的形象,并为婉约词提供一种经过“雅化”的新风貌。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点绛唇·离恨》原文宋代:苏轼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

美人愁闷。

不管罗衣褪。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

嗔人问。

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译文及注释译文月转换下沉了,乌鸦啼叫起来,华丽的堂室里响起了传递离情别恨的音乐。

美女们愁苦烦闷,竟然顾不上罗衣被脱下来。

清亮的斑斑泪,挥洒后而柔肠寸断。

憎恶人们发问,只好背着灯光暗暗地把泪水擦掉,连同脸上的化妆粉揩干净了。

注释⑴点绛唇:词牌名,出自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

又名《点樱桃》,双调,有41字、42字、43字诸体。

⑵月转乌啼:表明夜深。

⑶画堂:古代宫中彩绘的殿堂。

⑷宫徵:这里泛指音乐。

宫: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

徵(zhǐ):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级。

⑸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⑹褪:脱落。

⑺嗔(chēn):发怒。

⑻搵(wèn):揩拭眼泪。

⑼残妆:被侵乱过的妆颜。

赏析上片,写歌女们在夜深人静时的遭遇。

第一、二句点明时间“月转乌啼”,更暗示了此时是歌女们的凄凉酸楚的生活时刻。

在一种正常人休息的正常时刻,却从“画堂”里传来了离情别恨的音乐声,可以窥见歌女们怀念家人的伤心碎腑之苦痛。

第三、四句进一层写美人“愁闷”。

不仅仅在于娱乐皇公贵族,而且还在于歌女顾不上去脱“罗衣”,早已被皇帝皇后脱下了,自然人格上受到侮辱。

“画堂”,腐朽淫威的殿堂,哪能容得下纤弱“美人”。

苏轼愤然而诉:“画堂”里充满了音乐传递的“离恨”和“愁闷”。

下片,特写歌女们的泪斑与残粉。

第一、二句“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写斑斑血泪变“清泪”,泪向肚里流,这种“离恨”的表现。

挥泪痛断柔肠,痛向心里藏,这种“愁闷”的心情。

最后三句更进一层,突出两个典型细节:一是不愿旁人细问,二是背着灯暗暗地揩拭泪水,直至揩尽被皇公贵族们所侵染过的残妆和脂粉。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点绛唇》原文及赏析(15篇)《点绛唇》原文及赏析1【仙吕】点绛唇_咏教习鼓诉作者:孙叔顺咏教习鼓诉冤每日学按龙韬,演习虎略。

初开教,若论功劳,则俺先来到。

【混江龙】助威声号,将我先鸣三擂发根苗。

渐渐的排成戈戟,纷纷的收聚枪刀。

则这两片皮常与军官为耳目,一生心不离了小校做知交。

虽是我有声难说,有运难消,又不比鸣廉击柝喝号。

摇铃向军前,则我为头儿闹。

面皮上常过了无数,助罗边不住的频敲。

【油葫芦】怎比恁那悠悠吹画角,也每不汤着不动着,教瞒儿满腹中恶气怎生消。

夜阑时直捶到金鸡儿报,早晨间直熬的金乌落。

他每都披着纸甲,挂着战袍,番来覆去由闹,早难道杀气阵云高。

【天下乐】却什么三十年学六韬,好教我逐朝心内焦,他每没一个有才能有机谋有智略。

每日加空虚了五六番,干盘了十数遭,恰便似一场家杂剧了。

【醉中天】想当日两军闹,起全翼赴宣朝。

将我击破花腔,它每都哭破眼胞。

可正是发擂催军校,不付能勾引的离城去,又将他黎民掳掠,这的是恁破黄巢头件功劳。

【金盏儿】他每哭声苦,可教我怨声高。

被我将他众英雄引上阴陵道,他每教场中胆气更那里有分毫。

都不肯一心于国死,则待半路里转身逃。

早难道养军千日,又得用在今朝。

【赚尾煞】将我击发,便声扬额闲下无声哨。

旧声价,如今都坏了,谁敢向雷门行过一遭。

则为我乱军心,将果报先招。

自量度,天数难逃。

若是再瞒上,将来又吃搞。

终身累倒,皮鞚零,再怎敢军中一面骋英豪。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2点绛唇·闺思宋朝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一作:芳)《点绛唇·闺思》译文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

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倚遍栏杆,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

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点绛唇诗词鉴赏

点绛唇诗词鉴赏

点绛唇诗词鉴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点绛唇诗词鉴赏点绛唇诗词鉴赏点绛唇诗词鉴赏1古诗原文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点绛唇》全词翻译赏析

《点绛唇》全词翻译赏析

《点绛唇》全词翻译赏析《点绛唇》全词翻译赏析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译文] 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渔村上空袅袅升起。

[出自] 北宋王禹偁《点绛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释:佳丽:指景色秀美。

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孤烟:炊烟。

行(音“航”)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凝睇:凝视。

睇:斜视的样子。

会:理解。

译文1:细雨蒙蒙,云雾弥漫,使人顿生愁意。

这江南景色,却依旧是那么秀美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袅袅,冉冉腾起。

天边鸿雁,远远看去,一行行飞过,排列整齐。

想起平生遭遇,此时禁不住注目凝视。

面对振翼搏击长空的万里征鸿,谁能理解我凭栏远眺的心意!译文2:阴雨浓云令人添恨生愁,这江南的秀美风光依旧被称为天下的佳丽之地。

傍水的村庄繁华的渔市,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在村落里。

天边的鸿雁向远方急飞,遥望整齐的雁行连缀在一起。

回顾一生经历,此时凝神注视着万里征鸿,谁能知道这凭栏望远的心意。

译文3:绵绵细雨恨意难消,灰色的云块彷佛郁结着层层愁闷,但江南的景色依旧美丽。

(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

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从远处辨明像是连在一起飞行。

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事业:官职和抱负),此时此刻(我)双眼凝视(恨不能像天边的征鸿一样,施展双臂尽情飞翔),却是没有人能领会我凭阑远眺的心情!赏析:这首词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雨景,含蓄地表达了用世的抱负和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愁闷。

借景抒情,缘情写景是诗词惯用的手法。

景是外部的客观存在,并不具备人的感情。

但在词人眼里,客观景物往往染上强烈的感情色彩。

此即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谓“以我观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

本词劈头一句“雨恨云愁”即是主观感觉的强烈外射。

云、雨哪有什么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

点绛唇姜夔翻译赏析

点绛唇姜夔翻译赏析

点绛唇姜夔翻译赏析前言在中国文学史上,点绛唇(dian3 jiang4 chun2)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自唐代张籍创作以来,已经经历了千年的时间。

一直以来,这首诗歌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被视为情感与节操的象征。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赏析及其翻译的难点。

点绛唇诗歌原文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点绛唇诗歌解读背景点绛唇是一首唐诗,由唐代诗人张籍所作。

根据史书记载,张籍是唐朝宰相,也是唐高祖李渊族人。

在唐朝盛极一时的文化氛围下,他成为了一位善于写诗歌的文人。

解析点绛唇是一首以“销魂”为题材的诗歌,张籍通过对花、风、人三个维度进行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痴情以及对青春的感伤。

首先,诗歌的开头用了“莫道不销魂”这句话,意味着作者的心灵已经被某种美好的事物所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然后,张籍以帘卷西风这个场景,传达出秋天的感觉,或许是两情相悦的时候,这个季节更加美丽。

最后,张籍用人比黄花瘦来形容自己的心魂,贴切地表现出当自己感情受到了挫折时,精神上的痛苦。

总的来说,点绛唇这首诗传达出的情感非常真挚,同时又表达出了唐代士人们对青春逝去的感叹以及对爱情的向往。

点绛唇翻译难点分析点绛唇这首唐诗的翻译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需要将古代汉语的语言表达转化成现代英语。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出现翻译难点的分析:篇名点绛唇这个词是一个成语,原本是用来描绘女人红唇的状态。

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准确传达这个意思,同时保持诗歌凝练的特点。

词语和意象的转化唐代汉语的词汇和现代英语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帘卷西风”这个意象,传达的是风吹帘子的声音和震动;“人比黄花瘦”这句话,用了黄花比喻人,用瘦来形容他的痛苦。

将这些意象转化为英语时,需要用相近的意象和词汇表达出作者的意思,同时又要保留原有的诗歌布局及节奏。

修辞的思维方式唐诗在表达情感方面以修辞手法为主,张籍也是如此。

他对词汇运用和语言的表达十分精妙。

英语在表达修辞方面与汉语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中需要注意如何传达这种修辞的思维方式,保持这种艺术手法的独特性。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草一作:芳) 1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赏析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

“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

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

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

中国古典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

这里词人“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

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

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然而望到尽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点绛唇·离恨翻译赏析
《点绛唇·离恨》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月转乌啼,画堂宫征生离恨。

美人愁闷。

不管罗衣褪。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

嗔人问。

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前言】《点绛唇·离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上片描写歌女们在夜深人静时的遭遇,下片特写歌女们的泪斑与残粉,全词成功塑造了一位“泪美人”的形象,并为婉约词提供一种经过“雅化”的新风貌。

【注释】⑴点绛唇:词牌名,出自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

又名《点樱桃》,双调,有41字、42字、43字诸体。

⑵月转乌啼:表明夜深。

⑶画堂:古代宫中彩绘的殿堂。

⑷宫征:这里泛指音乐。

宫: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

征(zhǐ):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级。

⑸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⑹褪:脱落。

⑺嗔(chēn):发怒。

⑻搵(èn):揩拭眼泪。

⑼残妆:被侵乱过的妆颜。

【翻译】月转换下沉了,乌鸦啼叫起来,华丽的堂室里响起了传递离情别恨的音乐。

美女们愁苦烦闷,竟然顾不上罗衣被脱下来。

清亮的斑斑泪,挥洒后而柔肠寸断。

憎恶人们发问,只好背着灯光暗暗地把泪水擦掉,连同脸上的化妆粉揩干净了。

【赏析】上片,写歌女们在夜深人静时的遭遇。

第一、二句点明时间“月转乌啼”,更暗示了此时是歌女们的凄凉酸楚的生活时刻。

在一种正常人休息的正常时刻,却从“画堂”里传来了离情
别恨的音乐声,可以窥见歌女们怀念家人的伤心碎腑之苦痛。

第三、四句进一层写美人“愁闷”。

不仅仅在于娱乐皇公贵族,而且还在于歌女顾不上去脱“罗衣”,早已被皇帝皇后脱下了,自然人格上受到侮辱。

“画堂”,腐朽淫威的殿堂,哪能容得下纤弱“美人”。

苏轼愤然而诉:“画堂”里充满了音乐传递的“离恨”和“愁闷”。

下片,特写歌女们的泪斑与残粉。

第一、二句“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写斑斑血泪变“清泪”,泪向肚里流,这种“离恨”的表现。

挥泪痛断柔肠,痛向心里藏,这种“愁闷”的心情。

最后三句更进一层,突出两个典型细节:一是不愿旁人细问,二是背着灯暗暗地揩拭泪水,直至揩尽被皇公贵族们所侵染过的残妆和脂粉。

从清泪、柔肠、嗔人、偷搵、拭残妆这些行为的表现,将被压迫、被侮辱的歌女形象活脱脱地推向世人面前,不得不为歌女感到同情和爱怜。

该词的艺术贡献,在于塑造了一位成功的“泪美人”形象,并为婉约词提供一种经过“雅化”的新风貌。

苏轼写歌女不同于其他词家,重在写“神”和内心的“凉”,具有超脱尘俗、高洁晶莹的美感,是寻常的“宫体词”不能比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