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_0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咏雪》导学案(附答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咏雪》导学案(附答案)

《咏雪》导学案【预习链接】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谢道韫(349—409),“”的起源,时期的。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的侄女,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将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2、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自主学习我能行】一、预习检测:1.放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给文章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掌握字音:谢太傅. ( ) 雪骤.( ) 差.可拟( ) 柳絮.( )王凝.之 ( ) 无奕.女( ) 道韫.( )3.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编者是,朝人,家。

4.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语内集:儿女(古今异义词):俄而:骤:欣然:拟:差:即:未若:因:文义:似: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等要素。

2.翻译课文【合作探究我快乐】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请给短文可分成三层并写出层意:2、《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3、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4、“雪骤”的作用是什么?5、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7、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8、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咏雪》中主人公的性格。

《咏雪》-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咏雪》-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中自然景物的描绘方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歌描绘自然的方法、分析其效果并尝试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和对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喻的图片展示和对仗的实例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咏雪》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诗中用了哪些比喻来描绘雪的美丽?”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学生尝试用比喻和对仗来创作自己的“咏雪”诗句。
(3)正确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和语气;
(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仿写或创作。
举例解释:
-针对意象和隐喻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和联想,降低理解难度;
-在把握诗歌整体境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标题、作者、背景、内容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逐步深入理解;
-针对朗读难点,教师可进行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咏雪》诗歌的背景和主题,掌握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如比喻、对仗等;
(3)学会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如“梁园”、“飞雪”等。
举例解释:
-通过对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人的赞美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直至背诵。

(重点)2.积累文言词语,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难点)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知识链接】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六朝(222–589年),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

即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高效课堂从预习开始)1.给加点字注音: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女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儿女: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咏雪》选自,组织编写者为,朝家。

该书是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师友合作读文译文】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师友朗读展示。

(学友先读,学师评价,学师再读)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师友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及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第1篇】《咏雪》教案[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

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要点]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习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习】(高效课堂从预习开始)1.给加点字注音:俄而()雪骤()差( )可拟 ( ) 无奕( )女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儿女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咏雪》选自,作者,朝家。

该书是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习过程:【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文中将雪比喻为“”和“”(用课文原句回答),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我认为一句更好,因为。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
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
儿无奕 C.
待君久不至,已去。

D.元方入门不顾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译:元方头也
不回地走了。

4.
翻译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未若柳絮因风起: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六、课后反思: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古文接触不多,是难点。

为了
从一开始让学生不要有害怕心理,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
很重要,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更是举足轻重。

我让学生
从注释中学习文学常识,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让学
生切实地知道怎样学习古文。

我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以
及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运用。

回顾这堂课从
准备到执教完,反省自己,有很多的疏忽和不足:1 、由于紧张的缘故,导致结尾一两个环节仓促,没
有达到预期效果。

2
、上课还是趋于传统和保守,在质疑与探究环节本可以放得更开,不要预设现有的题目,
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然天成,可能更好。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咏雪导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咏雪导学案

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利用注释读懂大意,用自己的话讲 故事。

疏通文意后反复朗读,读到流利为止。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

(讨论故事中读到了什么,再完成课后“思考探究” 第二题,最后与古代少年比拼一下,写一个喻雪美句。

) 二、自主探究:(一)自学方法:自学方法:三看一查一提问(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前预习提示和课后思考练习,查字典、词典与有关工具书,提出自己阅读时不清楚、有疑问、不会解答的问题)(二)自学方式:独立完成、同桌两人或前后四人协作皆可。

5 .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心情怎样?串译句子,准备用自己的话给同学讲故事。

(三)自学思考题:1 .作者、作品介绍:2 .字词读音及释义:(1)注音: 俄而( * 无奕女((2)解释: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公欣然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3 .文中有哪些人?4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雪骤( )王凝之( ■内集:儿女:俄而:欣:差:) 柳絮()骤:然: 拟: 欣然:£差可拟:时间:地点:事情起因:事情经过(发展):事情结果:6.给下文加上标点,朗读至流利。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三、讨论题:1.文中两个喻雪的句子哪一个更令谢太傅欣赏?你认为呢?2.你还有什么需要大家帮你解决的问题吗?。

七年级上册语文 《咏雪》导学案师用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咏雪》导学案师用有答案

七年级导学案时间:2020年9月编制:黄志萍《咏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并努力做到背诵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学习重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资料链接】1、题目解读《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咏絮之才。

这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学习起来不太困难。

2、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3、谢道韫(349—409),“__________”的起源,______时期的_____。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______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_______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________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4、将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放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掌握字音:谢太傅. ( ) 雪骤.( ) 差.可拟( ) 柳絮.( )王凝.之 ( ) 无奕.女( ) 道韫.( )3.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 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

4、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语内集:__________儿女(古今异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

俄而:__________-__骤:__________。

欣然:____________。

拟:_________差:__________未若: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5、用“/”给文章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师寄语:会听、勤思、敢说、善问,展示自我,体验成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习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
1.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习】(高效课堂从预习开始)
1.给加点字注音:
俄而()雪骤()差( )可拟( ) 无奕( )女
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儿女俄而雪骤
欣然差可拟未若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咏雪》选自,作者,朝
家。

该书是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习过程:
【呈现目标明确任务】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
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
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
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文中将雪比喻为“ ”和
“ ”(用课文原句回答),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我认为一句更好,因
为。

3.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我喜欢,因
为。

【生问师答定向释疑】(学则须疑)
提问向导:从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提问,提出小组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质疑。

【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1.请说出一句有关描写雪的诗
句:。

2.课堂小结: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仔细点、动动脑,相信你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
阅读《咏雪》,完成一至三题。

一、解释词语:(每词8分)
1.内集:
2.儿女:
3.俄而:
4. 差可拟:
5.未若:
二、翻译下列句子:(每句15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三、自己试写一句描写白雪的比喻句。

白雪纷纷,好像
(15分)
【小组评价师生反思】
单小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