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doc
土壤肥料复习思考题共21页文档

土壤肥料复习思考题(按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2、土壤肥力;3、肥料;4、土壤生产力二、填空题1、土壤肥力可分为和。
2、施肥能,提高,改善,增加。
3、绿色植物的生活要素有、、、和。
二、思考题1、土壤和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有什么重要意义?2、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何作用?3、土壤肥力的几种观点是什么?4.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作用?5. 土壤肥力与肥料的关系?6.土壤科学与期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章土壤固相组成一、名词解释1、土壤母质;2、岩石风化;3、同晶替代4、原生矿物;5、次生矿物;6、土壤粒级;7、土壤质地;8、有机质的矿质化;9、有机质的腐殖化;10、C/N、11、化学风化、12、风化作用、13、物理风化14、矿化率15、腐殖化系数二、填空题1、土壤腐殖质由、和三大部分组成2、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有机体,在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3、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
4、土壤基本物质组成包括、、、。
5、自然成土五大因素指、、、、。
6、土壤质地分为、、三大类别。
7、常见的粘土矿物有、、,北方土壤富含。
8、土壤颗粒分为石砾、、和4个不同级别。
9、高岭石是型的黏土矿物,蒙脱石是型的黏土矿物。
三、思考题1、为土壤主要的成土矿物和岩石有哪几种?2、主要次生黏土矿物有几种?有什么区别?3、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有几种类型?4、岩石、母质、土壤之间有何差异联系?5、母质在土壤形成中有何作用?6、为什么说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7、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有什么影响?8、简述土壤形成因素的作用?9、不同质地土壤的主要肥力特征是什么?10、各级土粒的理化特性有什么不同?它们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有何差异?11、土壤质地改良措施有哪些?12、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作用?13、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作用?14、怎样合理调节土壤有机质?四、计算题某地区耕地土壤中有机质的矿化率为3%,耕层土攘有机质含量为2%,每亩耕作土壤重35万公斤,新施入耕地土壤有机质矿化率为5%,求每年每亩施入土壤中有机物多少,才能维持土壤中原有有机质含量?(拓展)第二章土壤的物理性质一、名词解释1、土壤密度;2、土壤容重;3、土壤孔隙度;4、土壤结构体;5、土壤结构性;6、土壤黏结性;7、土壤黏着性;8、土壤可塑性;9、土壤耕性;10、少耕与免耕二、填空题1、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包括土壤的、、和,影响土壤的。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word精品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绪论名词解释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
填空题1.土壤由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 5 种物质组成。
(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空气)2.土壤肥力分为__________ 和 ________ ,或 _______ 和_________ 。
(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__ 。
(水肥气热)问答题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
第二章名词解释粒级: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
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内(一般为一年)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
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物质数量。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土壤肥料学》绪论 思考题解析

《土壤肥料学》绪论课后思考题解析1、如何理解土壤肥料在农林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是所占有的位置和所应有的作用?土壤肥料是农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制定农林业技术措施的依据;土壤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是陆生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要素。
2、什么是土壤和肥料?土壤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存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肥料是指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土壤的本质特征:“陆地表层”说明土壤的位置,“疏松”指其物理状态,区别于坚硬整块的岩石。
土壤之所以“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主要由于土壤具有肥力。
任何一种土壤都有一定的肥力,只是高低不同,所以,土壤的概念与土壤肥力的概念是分不开的,肥力是土壤的本质。
3、怎样区别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土壤养分是指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是评价土壤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是土壤本身的属性。
4、李比希、法鲁和道库恰耶夫对土壤肥料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李比希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作物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土壤中的矿质成分以及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矿物质,只有不断地向土壤归还和供给矿质养分,才能维持土壤肥力。
推动了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土壤科学的发展;法鲁提出了“土壤矿质淋溶学说”,认为土壤是岩石矿物的风化碎屑,土壤中可溶性物质在风化作用下会不断淋溶丧失,土壤肥力不可避免地要逐渐下降。
推动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库恰耶夫从土壤发生学观点来研究,认为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其主要观点在土壤学的发展史上有积极的影响。
5、土壤肥料在未来面临哪些主要任务?有7大任务。
进行土壤普查的土壤普查成果应用;测土配方与合理施肥;重点搞好中低产田的利用和改良;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持生态平衡;增辟肥源和调整氮磷钾比例;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滥占耕地;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壤肥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doc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撒施、条施、等;给果树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沟施肥等。
2、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o3、不同矿质养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异很大,导致其再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钙是典型的元素(难移动或易移动),再利用程度较—(高或低)。
4、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必要性、、。
5^ 土壤中养分迁移的方式主要有截获、、°6、土壤孔隙类型中,砂土中孔隙较多,粘土中孔隙较多。
7、土壤导热性最好的措施为调节土壤中的含量;在相同含水状态下,砂土与粘土相比其昼夜温差__________ (大或小)。
8、农业土壤最理想土壤结构体为 ,中性土壤的pH值为°9、在我国北方地区,花岗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石灰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 o10、土壤水分含量测定的经典标准方法是 , 土壤pH测定方法有—等。
11、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包括离子、两个过程。
12> 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截获、和 3种途径。
13、有机物质的C/N值为小于等于时,比较容易被分解。
14、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和速效性钾三种15、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o16、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两个过程:和 O17、土壤孔隙据大小和水分的有效性,分为三级、和无效空隙。
D.锌5、 B.缓效钾C.速效钾18、 在土壤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水分运动:、水汽移动。
19、 土面蒸发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水汽扩散阶段。
20、与 矛盾的统一是自然土壤形 成的基本规律。
二、选择题1、 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缺磷现象时,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较好()A.增加磷肥用量 B.施用生理碱性肥料 C.施用中性肥料 D.配合施用有机肥料2、 下列哪组肥料的混合是最不合理的()。
A.硫铉一过磷酸钙B.硝酸铉一新鲜厩肥C.氯化钾一硝酸铉D.磷矿粉一硫酸钾3、 小麦后期追施氮肥往往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质含量,籽粒品质() A.却不一定提高B,却不受影响 C.提高 D,反而降低4、 作物生长停滞,老叶呈现紫红色,此时植物可能缺乏()A.铁B.硼C.磷 作物苗期钾营养不足,主要是因为土壤中()含量少而引起的。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土壤矿物质-课后思考题解析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土壤矿物质课后思考题解析1、试比较不同类型风化作用的特点。
物理风华是指岩石因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但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过程。
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
物理风化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改变,而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有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和改变,直至形成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矿物。
引起化学风化的因素有水、CO2和O2等大气因素。
经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等作用后,进一步分解岩石,彻底改变原来的岩石内部矿物的组成和性质,并产生一批新的次生黏土矿物。
生物风化是指岩石和矿物在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的变化。
特点是植物营养元素在母质表层集中,同时积累了有机质,发展了肥力。
2、试述岩石、母质、土壤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岩石是指由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母质是指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
土壤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架。
岩石经风化作用后形成母质,继续在有机物作用下形成土壤。
3、试比较不同土壤质地分类和特点。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是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种粒级的含量将土壤分四类12个质地名称。
卡钦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黏粒的含量以及不同土壤类型将土壤划分为三类9级。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经过进一步演变,将土壤类型分为三类12级。
4、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砂质土捍卫砂粒多,黏粒少,粒间多为大孔隙,透水排水快,因而土壤持水量小、抗旱能力差;主要矿物为石英,养分贫乏,因缺少黏土矿物,保肥能力弱,养分易流失。
黏质土含砂粒少,黏粒多,毛管孔隙特别发达,大孔隙少,土壤透水通气性差,排水不良,不耐涝,因水分损失快而耐旱能力差;含矿质养分较丰富,保肥能力强,养分不易淋失,肥效来得慢,平稳而持久。
壤质土由于所含砂粒、黏粒比例较适宜,因而既有砂质土的良好通透性和耕性,发小苗等优点,又有黏土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长的优点。
土肥思考题及复习题

土肥思考题及复习题论述题答案只是要点,供同学们参考。
答案若有错误,要更正过来。
望大家认真复习,考出好的成绩!绪论一、名词解释:土壤—地球陆地上能产生植物收获物的疏松物质层。
土壤肥力--土壤不断供给和协调植物生育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
二、填空1.自然界土壤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
肥力2.四大肥力因子是。
水肥气热3.土地日是每年的。
6月25日三、问答题★1. 简述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50%固相(矿物质、有机质、生物)、25%-30%液相(土壤水)和25%-30%气相(土壤空气)★2.简述城市绿地土壤的特征。
自然土壤层次紊乱;外来侵入体多;人为践踏,物理性状差;有机质缺乏,养分少;市政管道设施多等。
第一章土壤矿物质土粒一、名词解释:成土母质-岩石、矿物风化的碎屑物质;土壤质地-土壤小土粒的比例组合;土宜-适宜作物种植的土壤状况。
二、填空1.矿物按成因分为()和()。
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2.根据成因将岩石分为()、()和()三大类。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岩石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和()三大类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4.近代气候下形成的母质按其搬运方式和堆积特点,可分为母质和母质。
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5.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和()。
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6.一般将土粒分为、、和四个基本粒级. 砾、沙粒、粉粒和粘粒7.现代科学将土壤分为、和三种质地类别。
沙土、壤土和粘土8.土壤物理性粘粒和物理性沙粒的分界点是mm。
0.019.土壤矿质土粒的元素组成以、、、为骨干成分。
O Si AI Fe三、单项选择1.下列风化过程不属于化学风化的为():A、溶解B、水解C、水化D、水蚀2.自然界最难风化的矿物种类是():A.辉石B.方解石C.白云母D.石英3.下列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为()。
A.石英 B.正长石C. 角闪石 D. 方解石4.影响土壤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 结冰C. 流水D. 风蚀5.影响土壤化学风化的主要因素是()A.溶解B. 水化C. 水解D. 氧化6.分布最广的成土岩石是()。
《土壤肥料学》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思考题解析

《土壤肥料学》第二章土壤有机质课后思考题解析1、什么是矿质土壤和有机质土壤?矿质土壤简称矿质土,主要是由矿物质组成的、其特性主要由矿物质所决定的土壤.通常含有不到20%的有机质,具有30厘米厚的有机质表土层.有机质土壤是指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
2、不同土壤中的有机质的来源途径有哪些?对于原始土壤来说,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最早来源;自然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地面植物残落物、根系残体和根系分泌物,其次来源于生活在土内的动物和微生物。
农业土壤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入土壤的各种有机肥料,植物遗留的根茬、还田的秸秆以及翻压的绿肥等有机物质。
3、什么是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土壤腐殖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不仅可以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可以重新合成更为复杂而且比较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物,即腐殖质。
4、含氮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具体阶段的条件、过程、结果如何?含氮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水解过程、氨化过程、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
水解过程是,蛋白质在微生物所分泌的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简单的氨基酸类含氮化合物。
氨化过程是经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的过程,条件是在好气、厌氧条件下均可进行,只是不同种类微生物的作用不同。
硝化过程是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氨化作用产生的氨气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氧化成硝酸。
反硝化过程是硝态氮在土壤通气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受反硝化细菌作用还原成气态氮(N2,N2O)的过程.5、土壤腐殖质的形成经历哪几个阶段?土壤腐殖质的形成经历两个阶段,为动植物残体分解阶段和新高分子有机物合成阶段。
6、土壤腐殖质酸的组分和性质如何?腐殖酸的主要组成是胡敏酸和富里酸,通常占腐殖酸总量的60%左右。
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 2018.05

一、名词解释
肥料利用率
植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所施肥料中总养分的百分数。
肥料三要素
植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较大,但土壤中含量又比较少,常常需要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的需要,因此,常把氮、磷、钾叫做肥料三要素。
复合肥料
同时含有氮、磷、钾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叫复合肥。
(1)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性不因植物对其需要量的多少而有差别,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
(2)各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其独特专一功能,其它必需营养元素不能代替。
磷肥按其水溶性可分为哪三种类型?举出各类的代表品种。
磷肥按其水溶性可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三类。
水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普通过磷酸钙
土壤都是由粒径不同的各种土粒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百分率的组合叫土壤质地。常见的土壤质地类型有砂土、壤土和粘土。
什么是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和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植物吸收的养分能产生最大效率的时期叫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上虽不多,但很迫切。这个时期缺少这种养分时,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纠正或弥补,这个时期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土壤胶体具有哪些特性?
(1)有巨大表面积和表面能。
(2)带有电荷。
(3)具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土壤是由哪三相物质组成的?各相都包括什么?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是土壤水,气相是土壤空气。
通常采用什么措施来调节土壤水分?
(1)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包括合理耕翻,等高种植,改良表土质地和结构等。
简述防治土壤沙漠化的主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肥按其水溶性可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三类。 水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一普通过磷酸钙
弱酸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钙镁磷肥
难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一磷矿粉
施用微杲兀索肥料时应注 意哪些问题?
(a)有很强的针对性,植物缺什么施什么。
(b)施用前应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索的丰缺状况及植物对微最元索的反应。
土壤胶体具有哪些特性?
(1)有巨大表面枳和表面能。(2)带有电荷。(3)具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土壤是山哪三相物质组成 的?各相都包括什么?
土壤是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 是土壤水,气相是土壤空气。
土壤水分包括哪些类型? 为什么说毛管水最重要?
土壤水包括(1)毛管水(2)吸湿水(3)膜状水(4)重力水四种类型。 靠土壤毛管引力而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叫毛管水,它运动较快,不再受 土粒引力作用,是可以移动的自山水,是植物用水的主要來源,因此对植物來 说它最重要。
A.容易移动B.不容易移动C.植物不能吸收D.易挥发
B
绿肥最适宜的翻压期是()。
A・成熟期B.苗期C.开花期
C
沙化土壤的特点是()。
A.土壤板结B.土壤有机质含最低C.土壤质地细
B
施用微量元索肥料的主要原则是()。
A.缺什么施什么B.种类越全越好C.一次用足,以后就不施了
A
土粒粘着于外物的性质称为土壤的()。
简述我国土壤资源的特 点。
我国耕地只有19.5亿亩,人均只有1.5亩。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3。草地面积 也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林地血积只有世界人均平均值的1/5。人均资源最 少。
而且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不断胡加。土地退化严重,土壤沙漠化、草地退 化严匝,水土流失及土壤污染的面积也很大。
简述植物营养兀索的同等 重要和不可代替律内容的 含义。
选择题
答案
当植物缺氮 磷钾时,一般缺素症从()开始表现。
A.下部叶片B.上部叶片C.茎I).果实
A
当植物缺饮、锌时,一燉缺素症从()开始表现。
A.下部叶片B・上部叶片C.茎I).果实
B
堆肥时调节原料的()最重要
A.有机质含最B. C./N C.堆放次序
B
复合肥料要求肥料屮同时含有()。
A.氮、磷、蚀屮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B.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索
A.碳酸氢钱B.尿素C.硫酸钱D.硝酸钱
C
以下四种土壤有机质存在形态中,以()对土壤最重要。
A.新鲜有机物B.半分解有机物C.腐殖质D.动植物活体
c
以下土壤结构屮,对农业生产有良好作用的是()。
A.块状结构B.柱状结构C.片状结构D.团粒结构
D
以下土壤水类型屮,对旱地作物以()水最重要。
A.毛管水B.吸湿水C.膜状水I). 1E力水
简述防治土壤沙漠化的主 要措施。
(1)250mm以下降雨地区还林还草。
(2)生物改良措施:固沙植被、防沙林
(3)工程措施:沙障
(4)化学固沙技术:使用有机或无机、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胶结物质。
简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首先是露出地表的岩石,在各种自然因索 (如日晒、风吹、雨淋、冰冻、根系穿插等)的作用下而发生变化,形成大小 不等、形状各异的矿质颗粒,即“成土母质”。岩石风化为母质后,变得疏松 多孔,具有了通气透水和保水等性能,也逐渐释放出某些可溶性物质,为低等 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成土母质进一步在自然成土因素生物、气候、地形和 时间的作用下,特别是在以生物为主导的综合因索作用下,逐渐释放和积累了 各种养分,逐渐形成了自然土壤。
植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不论其在植物体内含最的多少,它们对植物的作用 是同等更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功能都不能被另外一种元素所代替。
包含2方面含义:(1)各种营养元索的垂要性不因植物对其需要最的多少而有 差别,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2)各种必需营养元索都 有其独特专一功能,其它必需营养元素不能代替。
(4)是经济有效的施肥方式。
缺点:吸收量少,根外营养只能是根部营养的辅助方式,不能完全靠它來满足 植物的需要。
什么是逆境土壤?它包括 哪些种类?
存在着对植物生长污染土壤。
什么是土壤背景值? 了解 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来受到污染的土壤,其元索组成和含量即为土壤环境背景值。只有了解了土壤 环境背景值才能判断土壤是否存在污染及污染的程度。
什么是土壤质地?常见的 土壤质地类型有哪些?
土壤都是山粒径不同的各种土粒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帛刁分率的组合叫 土壤质地。常见的土壤质地类型有砂土、壤土和粘土。
什么是植物营养的最大效 率期和植物营养的临界 期?
植物吸收的养分能产生最大效率的时期叫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植物生氏发 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上虽不多,但很迫切。这个 时期缺少这种养分时,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纠 正或弥补,这个时期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A.上部新叶B.根系C.下部老叶D.果实
C
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
A.施肥要首先满足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
B.施肥要首先施土壤中绝对含最最小的养分
C.施肥要首先施植物需要最最少的养分
A
三、简答题
氮肥可分为哪些类型?举 出各类的代表品种。
氮肥的种类:
(1)钱态氮肥,代表品种如硫酸钱
(2)硝态氮肥,代表品种如硝酸钠。
缓释氮肥
是指山化学或物理法制成能延缓养分释放速率,可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 氮肥。
绿肥
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金部或部分绿色体,宜接耕翻到土壤屮作吧 料,这类绿色植物体称之为绿肥。
土地
土地是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之上的江河、湖泊等水面,是有山 空气、土壤、水文、地质、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A.粘结性B.粘着性C.可塑性D.耕性
B
土壤的热容最大小主要决定于()。
A.土壤空气含量B.土壤含水最C.土壤有机质含景
B
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是()。
A.地下水位高且含盐B.降雨量少C.土壤母质中含盐【).土壤肥力低
A
土壤微生物中,数最最多的是(3)。
A.真菌B.放线菌C.细菌D.藻类
C
下列氮肥屮适宜做种肥的是()。
靠土壤毛管引力而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叫毛管水,它运动较快,不再受 土粒引力作用,是可以移动的自山水,是植物用水的主要來源,因此对植物來 说它最重要。
垂力水可以被植物吸收,但很快会下渗,因此不能持续被植物吸收利用。
简述我国土壤的分布规 律。
东南沿海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长江流域有黄壤,华北平原的褐土, 东北的黑土、黑钙土,辽宁、山东的棕壤,西北的黄土、灰漠土。
土壤环境容量
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 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护农产品的生物学产最与质最,也不使环境系 统污染时,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最。
土壤缓冲性
土壤溶液抵抗酸碱度变化的能力叫土壤缓冲性。
土壤孔隙度
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土壤毛管水
(c)要与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大量元素肥料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d)准确的施用浓度和施用量,防止屮毒。
什么是根外营养?它有什 么优缺点?
植物通过根以外的器官吸收养分叫植物的根外营养。
优点:
(1)直接吸收,防止养分在土壤屮的固定、损失。
(2)供给养分及时,体内运转快。可及时防治某些缺索症。
(3)促进根部营养。
《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肥料利用率
植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所施肥料中总养分的百分数。
肥料三要素
植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较大,但土壤中含量又比较少,常常需要通 过施肥來满足植物的需要,因此,常把氮、磷、钾叫做肥料三要索。
复合肥料
同时含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屮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叫复合肥。
四问答题
氮肥有哪些种类?简述各类使用时
应注意的问题
氮肥的种类:
土壤质地
土壤都是山粒径不同的各种土粒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百分率的组 合叫土壤质地。
团粒结构
土壤中近于圆球状的小团聚体叫团粒结构,其粒径为0.25-10mm
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上虽不多, 但很迫切。这个时期缺少这种养分时,对植物生长发冇所适成的损失,即 使以后补施也很难纠正或弥补,这个时期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土壤
土壤是陆地表面山矿物、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 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的吸收性
土壤吸收和保持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的性能叫土壤的吸收性。
土壤肥力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水分、空气、热最、扎根条件及无毒害物质的 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土壤环境背景值
未受到污染的土壤,其元素组成和含量即为土壤环境背景值
C.含多种营养元素I).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A
果树缺()元索时,枝条顶部呈簇状“小叶病”。
A.锌B.铜C.铁D.链
A
黑土形成的原因是山于()。
A.积累了大量腐殖质B.土壤屮含大量黑色矿物C.长期淹水D.气候干燥
A
红、黄壤是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A.湿润且寒冷B.高温多雨C.干旱少雨D.寒冷且干旱
B
磷肥在土壤中的特点是()。
植物莒养元索的同等重要和不 可代替律
植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索,不论其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它们对植物的 作用是同等匝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索的功能都不能被另外一种元索所代 替。
最小养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