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植物保护学》

附件5浙江农林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保护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植物保护学》考试是为招收植物保护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基础植物保护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植物保护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植物保护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植物保护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绪论考试内容1.植物保护学定义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历史3.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考试要求1.了解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与人类、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2.了解植物保护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
3.掌握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掌握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二)植物病害考试内容1.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类型2.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发生基本因素3.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和病征的概念;植物病害病状和病症的类型考试要求1.掌握基本概念,例如: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征、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病原真菌、病毒、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等等。
2.掌握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的四个阶段。
3.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例如柯赫法则的内容和其局限性,以及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与诊断,例如真菌、细菌、菌原体、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及诊断要点。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6年(缺2015年)802植物保护学

四、论述(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A century ago the science of plant pathology was just being born and L. R. Jones wondered, at a meeting in Atlanta (亚特兰大) in 1913, whether it was a good thing to separate plant pathology as a discipline(学科) from botany (植物学). This was only a few decades after the idea that fungi were causal agents of plant diseases had been accepted and that the concept of "spontaneous generation"(自然发生), which regarded fungi as symptoms(症状) on plants suffering from ba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ad been on its way out. This new concept of germs being causal agents of disease had its earliest supporters among plant pathologists like Tillet for bunt(腥黑穗病) in 1755, Prevost for smut(黑粉病) in 1807, Berkeley and deBary for the late blight(晚疫) fungus of potatoes in the 1850s. Unfortunately, the broader significance of these findings was not recognized, and it was only in the 1860s that the work of Pasteur and Koch on human pathogens(病原物) led to the break through of the germ theory(芽殖理论). Therefore,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standard of fungicides a century ago was very rudimentary(基 本的).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_803植物生理学2004--2007,2012--2014,2016--2017年

浙江农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植物生理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诱导酶;2.红降;3.CO2补偿点;4.生长;5.光周期诱导;6.代谢库;7.呼吸链;8.同化力;9.抗氰呼吸;10.植物细胞全能性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叶绿体色素包括、和三大类。
2.光合作用的碳同化途径有、和,其中是最基本形式。
3.夜间,CAM 植物的液泡内积累大量的。
4.和是根压存在的两种现象。
5.油料种子成熟时,累积的化合物主要是。
6.促使温带树木秋季落叶的信号是。
7.属于代谢源的器官是。
8.植物发生光周期反应的部位是,而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
9.将GA施于正在萌发的去胚大麦粒上,会诱导。
10.促进器官衰老、脱落的植物激素是和。
11.水分沿着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下端动力是,上端动力。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分化根或芽取决于培养基中下列哪两种激素的比例()。
A.CTK/ABA;B.IAA/GA;C.CTK/IAA;D.IAA/ABA2.下列生理过程中,无光敏素参与的是()。
A.需光种子的萌发;B.植物的光合作用;C.植物秋天落叶;D.长日植物开花3.南京大豆在北京种植,其开花期()。
A.推迟;B.提早;C.无变化;D.不开花4.无数原生质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依靠()。
A.微纤丝;B.微管;C.胞间连丝;D.细胞壁5.纤维素分子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半乳糖醛酸;6.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某些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其中含量显著增加的氨基酸是()。
A.脯氨酸;B.天冬氨酸;C.精氨酸;D.丙氨酸7.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
A.P680;B.P700;C.A0;D.Pheo8.能诱导果实发生呼吸跃变的植物激素是()。
A.ABA;B.IAA;C.ETH;D.CTK9.植物一生的生长进程中,其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是()。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试题2012、2014、2016、2019年(含标准答案)

(21)蛋白磷酸酶(22)PEP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或烯醇丙酮酸磷酸(23)CO2或二氧化碳(24)OAA或草酰乙酸(25)AMP(26)ATP(27)ADP(28)CTK或细胞分裂素(29)蛋白质(30)蔗糖(31)淀粉(32)纤维素(33)ETH或乙烯(34)CTK或细胞分裂素(35)IAA或生长素(36)GA或赤霉素(37)ETH或乙烯(38)细胞质(39)叶片(40)韧皮部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2. 二氧化碳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外界CO2浓度。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4. 组织培养:在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培养的技术。
5. 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6. Q10:由于温度升高10度而引起的反应速度的增加。
7. 长日植物:在一定的发育时期内,每天光照时间必须长于一定时数并经过一定天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8. 脱落: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
9. 胁迫: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
10. 光合磷酸化:利用贮藏在跨类囊体膜的质子梯度的光能把ADP和无机磷合成为ATP的过程。
四、问答题(40分)1.试述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1、种子吸水过程的变化。
种子吸水一般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急剧吸水的物理过程(鲜重增加),称吸胀作用。
由于这个阶段的吸水主要依赖种子的衬质势,因此不论是否休眠,是否具生命力,均能进行吸水。
其吸水量决定于种子的成分,而吸水速率与种皮的结构和组成成份有关,种皮致密富含蜡质、脂质的种子吸水慢。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考研真题试题2012、2014、2016年(含标准答案)

6.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前肠、中肠、后肠和马氏管。
()
7. 两性生殖又称为两性卵生,是昆虫常见的生殖方式。
()
8. 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病征,后者无病征。( )
9. 昆虫种群基数是估测某一时期种群数量变动的基础数据。
()
10. 农业防治是指利用人工或器械清除、抑制、钝化或杀死有害生物的方法。( )
3、非侵染性病害:是由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2 分),或由在生长环境中油
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2 分)。
4、病害循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 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2 分),
也称为侵染循环(1 分)。包括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
规律(1 分)和防治方法的一门科学(1 分)。
2、植物病害症状:是指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2 分)。其中,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
表现为病状(1 分),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1 分)。
或植物病害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终导致植物产生肉眼可见的病态称为植物病害症状(2
分)。症状是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构成(2 分)。
第 1 页,共 8 页
昆虫通过调整体内生理代谢(1 分),在一定时间内抑制自身的某个固定虫态的生命活动的 现象(1 分)。 或是昆虫在系统发育过程中(1 分)内部生理机能(1 分)与外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 果(1 分),它是一种稳定的遗传性(1 分)。 7、害虫种群:是栖息于某一地域的同种个体的集合(2 分)。害虫种群的数量动态是害虫 发生规律的中心问题(2 分)。 8、植物检疫:就是依据国家法规(1 分),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 理(1 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1 分), 是一种强制性的 防治措施(1 分)。 或是根据国际法律、法规(1 分)对某国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检验鉴定 与处理(1 分),以防止有害生物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1 分)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1 分)。 9、多型现象:同种昆虫(1 分)同一性别的个体(1 分)在身体大小、体色、结构等方面(1 分)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1 分)。 或在同一种群内(1 分)除雌雄差异外,在同一性别中(1 分)还有不同的类型(1 分), 称为多型现象。如稻飞虱的雌雄两性中各有长翅和短翅类型(1 分)。 10、农业防治:即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利用核改进耕作栽培技术(1 分),调节有害生物、 寄主及环境之间的关系(1 分),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鼠、草生长 发展的环境条件(1 分),从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为害,保护农业生产(1 分)。 或是指在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环境(土壤环境和小气候环境)和有害生物三者相互 关系的基础上(1 分),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耕作、栽培和田间管理措施(1 分), 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繁殖和为害的环境条件(1 分), 以达到控制其数量和为害,保护作物的目的(1 分)。
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89214c856a561253d36f56.png)
2010年浙江林学院336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土壤肥力 2 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 3 容重
4 土壤潜性酸
5 土壤剖面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比较以下两组矿物的异同。(5分) A正长石和斜长石 B白云母和黑云母
2 写出物理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其作用结果,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 素。(5分)
2010年浙江林学院336农业知识综 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4 同功器官
5 双名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是______。( )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2 通常情况下,木本植物的年轮包括两个部分,即______。( ) A.早材和晚材 B.心材和边材 C.硬材和软材 D.环孔材和散孔材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四2014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第1页,共5页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四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农村社会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
1.农民
2.农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进行的系统的实地调查。
A.《华南农村生活》
B.《沈家行实况》
C.《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D.《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2.农村家庭结构的类型中,(
)指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由两代或三代人组成。
A.单身家庭
B.直系家庭
C.核心家庭
D.联合家庭
3.农村剩余劳动力到本地小城镇就业一般归为()
A.离土离乡
B.离土不离乡
C.离乡不离土
D.既不离土又不离乡
4.人口的构成按不同性质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和人口的()。
A.地域构成
B.性别构成
C.年龄构成
D.民族构成
5.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古典社会学家()。
A.马克思
B.迪尔克姆
C.孔德
D.韦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_621植物学一2013--2014,2016--2017年

浙江农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植物学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辨析:(每题2分,共40分)1.传递细胞2.异面叶3.外始式4.同功器官5.无融合生殖6.双受精7.后含物 8.心皮 9.2-胞花粉 10.双名法 11.接合生殖 12.聚花果13.原植体植物 14.异形叶性 15.配子体 16.世代交替 17.无限花序18.颈卵器植物 19.髓射线 20.凯氏带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茎的次生构造中出现了初生构造中所没有的结构,它是…………… ( )A 髓射线B 维管射线C 维管柱D 轴向薄壁组织2.关于蕨类植物贯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孢子植物B 高等植物C 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D 维管植物3.多年生枝条上的通气结构是…………………………………………………()A 气孔B 皮孔C 穿孔D 纹孔4.在被子植物中,以下选项全部为单倍体细胞的是…………………………()A 伴胞、泡状细胞、生殖细胞B 助细胞、孢原细胞、造孢细胞C大孢子、反足细胞、花药的表皮细胞 D小孢子、反足细胞、生殖细胞5.梨属于哪种类型的果,食用的主要部分属于哪部分结构…………………()A 核果、真果;花托B 核果、假果;花托C 浆果、假果;内果皮和胎座D 浆果、真果;内果皮和胎座6. 花粉囊壁的绒毡层细胞是…………………………………………………()A 单核的单倍体细胞B 多核的二倍体细胞C 无核的单倍体细胞D 多核的单倍体细胞7.桃、毛竹、罗汉松的子叶数分别是………………………………………… ( )①1片②2片③多数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②③①8. 银杏种子外面包被的成分是…………………………………………………()A 花托B 假种皮C 种皮D 果皮9.一棵树茎高3m,在距地面2m处作一标记。
2年后这棵树长5m高,这时标记距地面应是……………………………………………………………………………( )A 4mB 3mC 2mD 5m10.具_____的子房为单心皮子房………………………………………………( )A 边缘胎座B 侧膜胎座C 中轴胎座D 特立中央胎座三、判断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1.传递细胞是一种分泌组织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植物保护学 第1页,共5页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植物保护学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第一部分 农业植物病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 分)
1.
病害大发生在历史上曾造成巨大的灾难,如1845年的爱尔兰饥荒即是由___(1)大发生导致的。
2.常见的植物专性寄生真菌有(2) 、(3)和锈菌。
3. 植物病害的病程分为接触期、侵入期、(4)和发病期。
4. 植物病害循环包括病原物越冬(夏)、(5) 、初侵染和再侵染3个阶段。
2. 蔬菜根结线虫病主要由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
(6)4种线虫引起。
3. 小麦三大病害指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 (7) 。
4. 水稻稻瘟病叶瘟病斑有4种类型,即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 (8) 。
5.
小麦锈病有叶锈、条锈和杆锈3种,它们共同的症状特点是具有铁锈状的夏孢子堆,它们症状的区别可总结如下: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 (9) 。
6. 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多集中在小麦的 (10)
,其产生的毒素DON 和ZEN 对人畜有剧毒。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植物病害:
2. 真菌的生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