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拔罐疗法PPT医学课件

拔罐疗法PPT医学课件
21

提示:操作完毕后,嘱患者穿宽松衣服,
避免摩擦患处,三小时内勿洗浴。

此法应特别注意火罐的清洁与消毒。
22
(四)咳嗽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 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28
5.如此往返推拉10~15次,反复操作,直至 皮肤深红或紫色为度。
6.然后于腰部脊柱两侧同法操作,起罐后, 擦净润滑剂。
7.1周1~2次,5次为一疗程。
*提示:适当可配合痛点刺络放血疗法,每
次以2~3点为宜。
29
谢 谢!
30
类病证。 *表现为肩背部重痛、酸麻、拘急,或麻木
不仁及不用。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背筋膜炎等。
27
常用走罐及留罐法。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皮肤充分暴露。 2.先在背腰部正中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 剂, 3.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罐扣在督脉上, 4.医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住火罐, 缓慢沿督脉推进或拉回,
7
闪罐:
将罐快速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 住,如此反复多次地吸拔5-10次,直至皮肤潮为 度。
8
刺络拔罐:
将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毫 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快速吸 拔在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加强刺血治疗的 作用。一般留置5~10分钟。
9
三、适应证
感冒、头痛、不寐、咳嗽、哮喘、胃脘痛、 呕吐、泄泻、眩晕、胁痛、水肿;落枕、颈椎病、 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 伤、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痹痛、痛经、牛皮癣、 带状疱疹等。

拔罐疗法 PPT课件

拔罐疗法 PPT课件

• 明代 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 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 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
• 清代 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 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 其次拔罐方法,有较大进步,出现目前 仍颇为常用的投火法; 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 为主的界限,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
二、器材准备
罐 、酒精 、棉球、 火柴 、酒精灯 长镊子、 毛巾 罐的种类 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三、治病机理
• 中医
中医学原理 1、疏通经络和调脏腑 2、平衡阴阳扶正祛邪 经络学说 1、经络的作用 2、运用经络预防和治疗疾病
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如由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可在疼痛部位 进
拔罐疗法
一、罐的种类(Types of cups)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多功能罐 替代罐
拔 罐
• 定义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 “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 用加热或抽吸的方法, 排除罐内的空气,使罐 内出现负压,促使其吸 着于皮肤,引起局部瘀 血,以达到治病目的的 一种方法。
四、拔罐原则
(一)就近拔罐 即在病痛处拔罐。这是由于病痛之所以 出现,是因为局部经络功能之失调,如经 气不通所致。在病痛处拔罐,就可以调整 经络功能,使经气通畅,通则不痛,从而 达到治疗疾病地目的。
(二)远端拔罐 就是在远端病痛处拔罐。这远端部位的 选择是以经络循环为依据,刺激经过病变 部位经络的远端或疼痛所属内脏的经络的 远端,以调整经气,治疗疾病。如牙痛拔 合谷,胃腹疼痛拔足三里,颈椎疼痛拔足 三里等。
操作方法
闪罐:
用闪法火将罐拔上 后,立即取下,如 此反复多次地拔住 取下,取下拔上, 直至皮肤潮红充血 为度。

拔罐法ppt课件

拔罐法ppt课件

拔罐法原理及适应症
拔罐法原理
通过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使局部毛孔、汗腺开放,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从而促 进体内废物、毒素的加速排出;同时,通过刺激体表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达到阴阳平 衡的状态。
拔罐法适应症
拔罐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头痛、风湿痹痛、腰背痛、腹痛、胃痛、泄泻、痢疾、痛经、中 风偏瘫等。此外,还可用于预防保健,如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等。
拔罐器具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检查
使用前检查拔罐器具是否完好无 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消毒处理
拔罐器具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以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烫伤
拔罐时应注意火罐的温般每次510分钟即可,避免长时间拔罐导
致皮肤损伤。
03
拔罐法操作技巧与步骤
拔罐法ppt课件
目 录
• 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拔罐器具介绍与选择 • 拔罐法操作技巧与步骤 • 拔罐法在临床应用及案例分析 • 拔罐法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 拔罐法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拔罐法定义及作用
拔罐法是一种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 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 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 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者的舒适度。
03
融合创新
拔罐法将与其他中医疗法和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形成融合创新的治疗
模式。例如,拔罐法与针灸、推拿等疗法的结合,可以形成综合性的治
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拔罐法创新点及研究方向
创新点
拔罐法的创新点主要包括拔罐器具的创新、 操作方法的创新、治疗领域的拓展等。例 如,开发新型拔罐器具,提高拔罐的舒适 度和安全性;探索新的操作方法,如动态 拔罐、穴位拔罐等,以增加拔罐法的疗效 和适应症;拓展拔罐法在治疗领域的应用, 如将拔罐法应用于美容、减肥等领域。

2024版拔罐法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版拔罐法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拔罐法课件课件完整版目录•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拔罐法常用器具及选材•拔罐法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拔罐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拔罐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拔罐法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01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拔罐法定义及作用拔罐法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

拔罐法作用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中风偏瘫等。

拔罐法原理与操作技巧拔罐法原理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操作技巧包括选穴、留罐时间、拔罐力度等。

在操作过程中,医者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以及拔罐部位的不同,灵活掌握拔罐技巧。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等局部病证,也可用于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等全身病证。

禁忌症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禁用;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禁用;孕妇腹部、腰骶部禁用。

02拔罐法常用器具及选材竹罐陶罐玻璃罐常用拔罐器具介绍采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经多种制作工艺后做成的管壁厚度约2~3分米的竹罐。

这种竹罐的优点是不易摔碎,取材容易,制作简便,价格便宜。

缺点是铁爆裂漏气。

由陶土烧制而成,口底平正,里外光滑,厚薄适宜。

此罐适用于火力排气法。

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形状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微厚而略向外翻,大小分3、4、5号。

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瘀血、出血等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治疗的程度。

拔罐疗法课件ppt课件

拔罐疗法课件ppt课件

注意保暖
拔罐后身体较为虚弱, 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 侵袭。
饮食调理
拔罐后饮食宜清淡,避 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 食物。
适当休息
拔罐后应适当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
提高拔罐疗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措施
专业培训
确保操作人员接受过专业拔罐培训,具备相 关技能和知识。
个体差异考虑
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进行,避免随 意性和不规范性。
注意事项
拔罐前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拔罐器具和拔罐方法;拔罐时要选择肌肉丰厚、没有毛 发和骨骼突出的部位;拔罐时要保持室内温暖避风,避免患者受凉;拔罐后要让患者休息片刻再走,不要 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或洗澡等。
03 拔罐操作技巧与规范流程
操作前准备工作
01
02
03
确定拔罐部位
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选 择合适的拔罐部位,一般 选择肌肉丰满、毛发较少 的部位。
03
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时,罐体在皮肤上产生的压力、牵拉力等机械刺激作 用,可以刺激皮肤和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疼痛 和肌肉紧张。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感冒、咳嗽、哮喘、颈椎 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同时,拔罐还可以用于预防保健和 美容美体等领域。
禁忌症
虽然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但也有一些禁忌 症需要注意。如高热抽搐者、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皮肤溃疡 或过敏者禁用拔罐疗法。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疾病和症状,也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拔罐治疗。
准备拔罐器具
检查拔罐器具是否完好, 有无破损或裂纹,确保拔 罐器具安全可靠。
消毒处理
对拔罐部位和拔罐器具进 行常规消毒处理,防止感 染。

拔罐技术ppt课件

拔罐技术ppt课件

贴棉法
将直径约为2厘米的95%乙醇棉球,贴 在罐内壁中段,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 部位。注意棉球上的乙醇量要适中,以免 滴下烫伤皮肤。本法多用于侧面横向拔罐。
投火法
将折叠的软质纸 卷(或95%乙醇棉球 ),点燃后投入罐内 ,迅速将罐扣在施术 部位。本法多用于身 体侧面拔罐。
架火法
取一不易燃烧及 传热的块状物,上置 95%乙醇棉球,放在 应拔的部位上,点燃 后迅速将罐扣上。
复习思考题
1.火罐的操作方法有哪几种? 2.拔罐法的临床应用有哪几种? 3.简述使用拔罐法应注意的事项。
返回
返回
优点:取材容易, 制作简便,轻巧价廉, 不易摔碎。
缺点:易燥裂而漏气。
玻璃罐
用透明玻璃制成,中 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 分大、中、小3型。
优点:质地透明,能直 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 等情况,吸附力大。
缺点:容易破碎。
陶罐
陶土烧制而成。罐口 平滑厚实,大小不一。
优点:吸附力大,易 于高温消毒。
拔罐法
概述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
义 抽气等方法造成罐的负压,使之吸附
施术部位通过负压、温热等作用治疗
疾病的方法。

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工 具: 罐
拔罐法
燃烧
方法
→ 形成负压 → 吸附皮肤
抽气
作 用:负 压、温 热 等 刺 激 目 的:治 疗 疾 病
第一节 拔罐的起 源与发展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
缺点:质重易碎。
抽气罐
由抽气唧筒和带有活塞 的透明塑料罐组成。
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 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
缺点:无温热刺激。

拔罐疗法ppt课件完整版

拔罐疗法ppt课件完整版
,明确推广方向。
多元化宣传手段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 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广告 、义诊活动等,提高拔罐疗法 的知名度。
合作与联盟
与相关医疗机构、保健中心、 养生会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推广拔罐疗法,扩大市场份 额。
打造品牌形象
通过优质的服务、专业的技术 和良好的口碑,树立拔罐疗法 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拔罐疗法安全性 及规范化研究
加强拔罐疗法安全性评估, 制定拔罐操作规范,提高拔 罐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推动拔罐疗法的标准 化和国际化发展,让更多人 受益于这种绿色、安全的中 医治疗方法。
06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与培训教育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策略
制定明确的市场定位
根据拔罐疗法的特点和目标受 众,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策略
操作规范
01
拔罐疗法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拔罐部位、拔罐时间、
拔罐力度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02
了解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和慎用情况,如皮肤破损、过敏体质、
孕妇等,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后果。
消毒与清洁
03
拔罐前需对拔罐器具和拔罐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防止感
染。
拔罐疗法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理论考试 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学员达到培训要求。
拔罐疗法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拔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临床治疗 和康复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用
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对于多种疾病 具有显著疗效,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腰痛等。同时,拔罐疗法还可以调 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拔火罐PPT共24张(2024)

拔火罐PPT共24张(2024)
拔火罐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
探索拔火罐与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的联合应用模式,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
拔火罐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将拔火罐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索其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前 景。
35
THANK YOU
2024/1/30
36
实践操作中的体验
在实践操作中,学员们亲身体验了拔火罐的独特魅力,感 受到了其在缓解疲劳、舒筋活络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学员们表示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医传统疗法,努力掌握更多 的技能和方法,为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3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医传统疗法的普及与推广
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中医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医传统疗法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
常用拔罐部位
背部、腰部、肩部等肌肉 丰厚处
2024/1/30
穴位选择原则
根据病情和经络理论,选 择相应穴位进行拔罐
常见穴位
大椎、肺俞、心俞、肝俞 、肾俞等
14
拔罐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拔罐器具准备
选择合适大小的火罐,检查罐 口是否光滑,有无破损
患者准备
排空大小便,穿着宽松舒适的 衣服,取适宜体位
拔罐时间,以减少不适反应。
2024/1/30
29
拓展应用范围,探索新领域
2024/1/30
拓展一
01
将拔火罐应用于美容领域,通过刺激面部穴位和经络,改善肌
肤状态。
拓展二
02
将拔火罐与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拓展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拔罐的方法
(一)拔火罐法
1.用物准备 罐 95%乙醇棉球或纸片 火柴 止血钳 弯盘
2.点火方法

(1)闪火法:用止血 钳夹住95%乙醇棉球, 用火点燃,在罐内中段 绕1-2圈后,立即退 出,迅速将火罐扣在应 选的部位上,此时罐内 已成负压即可吸住。 闪火法的优点是:闪 动火焰已离开火罐,罐 内无火,可避免烫伤, 优于投火法。
四、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和适当的体
位,冬季要注意保暖,留罐时,因盖好衣被。 2.根据所拔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罐口要 光滑、无裂隙。 3.拔火罐或水罐时,应避免烧伤火烫伤。若 起罐后出现水泡时,水泡较小,只需外敷无 菌纱布,以防止擦破;水泡较大,可用无菌 注射器抽出渗液,再外敷无菌纱布,以防感 染。
(2)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
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 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 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 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 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 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 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2.陶瓷火罐:使用
陶土,作成口圆肚 大,再涂上黑釉或 黄釉,经窑里烧制 的叫陶瓷火罐。有 大、中、小和特小 的几种,陶瓷罐, 里外光滑,吸拔力 大,经济实用,北 方农村多喜用之。 但易碎。
3.玻璃罐:是用耐热
硬质玻璃烧制的。形 似笆斗,肚大口小, 罐口边缘略突向外, 分1、2、3种号型, 清晰透明,便于观察, 罐口光滑吸拔力好, 因此,玻璃火罐,已 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 来了。但易碎。
走罐又称推罐:常选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
要求平滑。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 位,如腰背、大腿等部得麻木、风湿痹痛等 证。先在罐口或所拔皮肤涂一些凡士林或按 摩乳,将罐拔住,用手握住罐,上下往返推 移,直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时,将 罐起下。
(三)闪罐

将罐子拔住后,立即起 下,反复多次拔住、起 下,直至皮肤潮红、充 血或瘀血为度。此法适 用于局部疼痛、麻木等 证。
一、罐的种类


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 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 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 种,长短约8~10公分。口 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 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 关节部位。 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 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 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 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 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2.操作方法
(1)煮锅内放水或防水后加入中药包。
(2)煮沸后将完好无损的竹罐数个投入锅中。 (3)用长镊子夹住罐底,罐口朝下夹出,甩
去罐中水珠。迅速用湿冷毛巾紧扪罐口,立 即将罐扣在所拔部位。留罐10—20min。 (4)随时观察吸附情况,患者感到过紧、疼 痛时,应立即起罐,以免烫伤。
4.拔罐法禁忌证
(1)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拔
罐。 (2)皮肤有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出不宜 拔罐。 (3)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4)高热抽搐着不宜拔罐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 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 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二)拔水(药)罐法
又称煮罐法,一般使用竹罐。
1.用物准备 治疗盘、竹罐、长镊子、湿冷毛巾; 用纱布包好的中药; 煮锅内放水。
(四)留针拔罐

针刺得气后,留针,以 针为中心,拔上火罐。 留罐10—15min,然后 起罐起针,此法是将针 刺与拔罐相结合,起到 双重疗效。
(五)刺血(刺络)拔罐

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 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 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后, 将火罐拔于点刺的部位 上,使之出血,以加强 刺血治疗作用,一般留 罐10—15min ,起罐后, 消毒拔罐局部皮肤,盖 上无菌纱布。

(3)贴棉法:扯取大 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 棉一小块,薄蘸酒精, 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 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 在选定的部位上。此法 吸附力较强。
(4)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
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 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 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 在选定的部位上。
4.负压吸引罐(抽气 罐):用青、链霉素药 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 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 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 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 应用。 抽出罐内空气,产生负 压,吸附于皮肤上。 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 不易破碎。上置活塞, 便于抽气。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使用安全,可避免烫伤。

(三)穴位负压吸引拔罐法(抽气罐法)
1.用物准备:负压吸气罐(抽气罐)
2.操作方法: 选择部位后,扣罐于其上,连续捏像皮球数
次或抽气,吸牢后,留罐20—30min。 留罐时观察皮肤,如出现稍微红肿或有细小 出血点,无其他变化时,可增加负压,继续 留罐10min。
三、拔罐法的应用
(一)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留罐10-15瓦 书01 min 。待局部皮肤充血、出现皮下瘀血时, 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的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 使空气进入罐内,将罐取下。 如果罐吸附过强,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应以 轻缓为宜。 若罐大,吸附力强,可适当缩短留罐时间,以免起 泡。

(二)走罐
拔罐法
.
拔罐法又称吸筒法,古时 多用牛角做拔罐工具故又 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罐作工具,借 热力排出罐内的空气、形 成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 或应拔罐部位的体表,造 成局部皮肤充血、瘀血, 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技 术操作。

作用: 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 适应范围: 风寒湿痹之腰背酸痛、关节疼痛; 虚寒性咳喘 疮疡 毒蛇咬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