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在临床中的运用精讲
拔罐疗法在临床中的运用讲义

❖ 2、哮喘、素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风寒,饮食不 当,生气着急,痰气交阻,气道不利而导致。
取穴:定喘、肺俞、脾俞、肾俞、丰隆、膻中、天突;
使用留罐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次留罐10~ 15分钟。
2020/11/4
16
❖ 8、神阙穴拔罐治疗湿疹、荨麻疹
主穴:神阙、大椎、血海
配穴:背俞穴及发病部位阿是穴。
神阙穴先用大号火罐拔罐5分钟,中间起罐一次, 再拔5分钟,如此反复拔3次,也可用闪罐法反复 拔罐至穴位局部充血。大椎、血海留罐10-15分 钟。治疗期间禁食发物及刺激性食物,10次为一 疗程,每疗程休息2~3天,
2020/11/4
6
❖ 3、闪罐法: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地 拔住起下,直至皮肤潮红。如面瘫时在面部闪罐治 疗。
❖ 4、血罐法:又称刺血拔罐法,在所拔部位或穴位 上点刺放血,再将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 刺血后拔罐10-15分钟。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 发热、疼痛等。如大椎穴点刺放血拔罐治疗发热。
取穴:局部阿是穴,病变局部腧穴为主,实证采用刺血 拔罐法,虚证加灸。
颈椎病:取穴:颈部夹脊穴、肩井、肩外俞、大椎、天 宗
肩髃、手三里。采用留罐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疼痛甚者者,夹脊穴、阿是穴刺血拔罐,约出血3~5ml, 多收立竿见影之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 承山,留罐法,每日一次。疼痛甚者选椎间盘突出相应 节段夹脊穴及委中穴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后加拔罐,约 出血3-5ML,疼痛立减。
❖ 5、针罐法: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
心的部位,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时,将
拔罐疗法在临床中的运用PPT课件

六、常见疾病的拔罐方法
1、感冒:外感风寒、风热邪气、邪伤肺卫所致。
外感风寒取穴:大椎、肺俞、身柱、大杼。使用留罐法,
留罐10~15分钟,咽痒、咳嗽加天突、膻中穴。 外感风热取穴:大椎、风门、身柱、肺俞,采用刺血拔 罐法,刺血隔日一次,拔罐每日一次,退热效果明显;
2、哮喘、素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风寒,饮食不 当,生气着急,痰气交阻,气道不利而导致。
3、闪罐法: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地 拔住起下,直至皮肤潮红。如面瘫时在面部闪罐治 疗。 4、血罐法:又称刺血拔罐法,在所拔部位或穴位 上点刺放血,再将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 刺血后拔罐10-15分钟。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 发热、疼痛等。如大椎穴点刺放血拔罐治疗发热。 5、针罐法: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 心的部位,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时,将 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如呃逆时在膈俞穴采用针 罐法治疗。
四、拔罐的治病原理
根据现代临床研究,拔罐可使局部组织处于
高供氧低消耗状态,促使局部血液循环,改 善缺氧状态,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和白细胞吞 噬能力。
五、注意事项
1、拔罐可使局部出现一些局部反应,阳证,热证、 实证,多呈鲜红色淤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多 呈紫红色、暗红色瘀斑反应;寒证、湿证多呈水泡 水珠;虚证多呈潮红、淡红色;局部无淤血反应, 或虽有潮红现象,起罐后立即消失,提示病邪较轻, 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2、拔罐的禁忌症:皮肤有溃疡,水肿,高热抽搐 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 亦不宜拔罐。 3、避风,室温适宜,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 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4、治疗时应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痕,棉球 湿度适宜,防止烫伤皮肤。
《拔罐疗法讲稿》课件

减肥瘦身拔罐
原理:通过拔罐刺激穴位,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 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拔罐工具,在腹部、腿部等部位进行拔罐 效果: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塑造完美身材 注意事项: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与慎用症
皮肤病患者:如湿疹、皮炎等,拔罐可 能会加重病情
身体虚弱者:拔罐可能会导致身体更 加虚弱,应慎用
心脏病患者:拔罐可能会引起心脏负 担加重,导致心律失常
糖尿病患者:拔罐可能会导致血糖波 动,应慎用
孕妇:拔罐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应 避免使用
凝血功能障碍者:拔罐可能会导致出 血不止,应慎用
常见病症拔罐疗法
感冒:拔罐可以缓解感冒症状,如 鼻塞、头痛等
颈椎病:拔罐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 的疼痛和僵硬
腰痛:拔罐可以缓解腰痛,如腰椎 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
消化不良:拔罐可以促进消化,缓 解腹胀、腹痛等
失眠:拔罐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 解失眠症状
皮肤病:拔罐可以治疗皮肤病,如 湿疹、荨麻疹等
拔罐疗法与其他疗法的结合
拔罐与饮食结合
拔罐后饮食禁忌:辛辣、油 腻、刺激性食物
拔罐后饮食原则:清淡、易 消化、营养丰富
拔罐后饮食推荐:蔬菜、水 果、瘦肉、鸡蛋等
拔罐与饮食结合的好处:促 进身体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拔罐疗法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拔罐疗法的优势
疏通经络:通过 拔罐可以疏通经 络,促进气血运 行
祛风散寒:拔罐 可以祛风散寒, 缓解风湿、类风 湿等疾病
拔罐在临床中的应用

拔罐在临床中的应用拔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中医疗法,最早起源于中国。
随着中医理念和技术的传播,拔罐疗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应用于临床。
拔罐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患者体表施加负压,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调整气血平衡,以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
本文将从拔罐的应用范围、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拔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一、拔罐的应用范围拔罐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不适,例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感冒、哮喘、痛经等。
在中医看来,拔罐可以调整人体经络气血的流动,促进经络通畅,消除淤血瘀滞,调整气血失调等问题。
因此,拔罐被广泛应用于骨科、内科、妇科等不同科室,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二、拔罐的操作方法拔罐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罐具、酒精、棉签等工具,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拔罐。
2. 清洁皮肤:用酒精或温水清洁皮肤,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3. 点火或用吸盘:点火罐(传统方式)或使用吸盘,使罐与患者体表贴合,形成负压。
4. 观察患者反应: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反应等情况,适时调整罐的位置和负压力度。
5. 拔罐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为10-15分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
6. 拔罐后护理:拔罐后,患者的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瘀斑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局部护理,避免感染或皮肤损伤。
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但在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力,避免烧伤、皮肤损伤等意外发生。
三、拔罐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拔罐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避免在皮肤破损、溃疡、湿疹等病变部位进行拔罐,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感染。
2. 患者应保持放松,避免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免影响拔罐效果。
3. 不宜在空腹、过饱或疲劳时进行拔罐,以免影响身体的吸收和排泄功能。
4. 拔罐后患者应避免受风、感冒、过度劳累等情况,注意保暖、休息。
5.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拔罐疗法,避免不良反应。
拔罐疗法讲义 PPT

• 拔罐得作用就是多方面得,但如能与别得治法如温 与灸、帖敷、按压等结合起来,那么临床作用与治 疗效果必将大大加强,其应用范围也将大大扩展。
拔罐法得操作流程
一、操作流程
1、定穴: 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 位与拔罐方法。
操作流程
2、拔罐:
(1) 检查罐口有无缺损 裂缝。
(2)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 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 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 周后迅速抽出,将罐口扣在 选定部位(穴位)上不动,待 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
• 二、祛除浊气法
•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涌泉穴位于足心,就是足少阴肾经得井穴。肾为“先天 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 生殖,就是人体得生命之源,肾气充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 盛,反之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肾为主水之脏,肾得生 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 得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 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 内得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 肾气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体精力充沛,进而延缓衰 老,体质康健。
• 六、预防胃肠道疾病
• 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就是人体极重要得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 良好得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得背俞穴, 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得调节脾胃 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得发生。
拔罐讲课_范文

拔罐时,应选择适当的拔罐 器具,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
情选择合适的拔罐方法。
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为宜,避免时间过长
导致皮肤损伤。
拔罐后,应让患者休息片刻, 避免立即洗澡、吹风等,以
免受凉。
拔罐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 止拔罐,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拔罐基础知识
01
拔罐原理:利用负压吸附皮 肤,促进血液循环
演讲人
目录
01. 拔罐疗法 02. 拔罐讲课内容 03. 拔罐讲课技巧
拔罐原理
01
利用负压原理,使 罐吸附在皮肤上
02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和疲劳
03
调节免疫功能,增 强抵抗力
04
排除体内湿气,改 善亚健康状况
05
缓解肌肉紧张,促 进组织修复
拔罐方法
选穴:根据 病症选择合 适的穴位
消毒:用酒 精棉球擦拭 拔罐部位
03
互动环节:邀请观 众上台体验拔罐, 讲师进行指导
04
解答观众疑问:针 对观众提出的问题 进行解答,加深观 众对拔罐的理解
拔罐:将罐 子吸附在拔 罐部位,留 罐5-10分钟
起罐:用一 只手固定罐 子,另一只 手轻轻按压 罐口边缘, 使空气进入 罐内,然后 慢慢取下罐 子
处理:拔罐 后,用棉球 擦拭拔罐部 位,避免感 染
01
02
03
04
05
拔罐注意事项
拔罐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身 体状况,避免在皮肤破损、 过敏、皮肤病等部位拔罐。
互动环节
提问:向学生 提问,了解他 们对拔罐知识
的掌握程度
演示:通过实 际操作,展示 拔罐的正确方
法和技巧
讨论: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讨 论,分享拔罐
拔罐疗法讲稿ppt课件

02
CATALOGUE
拔罐器具种类及使用方法
常见拔罐器具介绍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采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 损的细毛竹,截成6~10厘米 长,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 罐口,口径有3、4、5厘米 不等。用前将竹罐在温水或 药液中浸泡几分钟,使罐内 气温增高,然后用镊子或止 血钳夹住罐口甩几下,迅速 将罐扣在应拔部位上。
拔罐疗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探讨拔罐疗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点和应用前景,如将拔罐疗法应用于现代医学的康复治疗 、疼痛管理等领域,以拓展拔罐疗法的应用领域和提高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咳嗽
对于外感咳嗽,可以在背部膀胱经、督脉进行走罐,以宣肺 止咳;对于内伤咳嗽,可以在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进行 拔罐,以培土生金、补肾纳气。
颈肩腰腿痛等运动系统病症治疗方案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颈肩部进行拔罐,重点在风池、天 柱、肩井等穴位,可以配合刮痧和艾 灸。
在腰部和患侧下肢进行拔罐,重点在 肾俞、腰阳关、环跳等穴位,可以配 合牵引和理疗。
贴棉法
将一块0.5~1cm见方的脱脂棉 片浸少许酒精,贴在拔罐部位 上,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上。
走罐法
在拔罐部位上涂抹润滑剂,用 火罐吸附皮肤后,手握罐子在 皮肤上往返推动。
拔罐后处理及保养
起罐
一手握住罐子,另一手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子边缘的皮肤,使空气进 入罐内,即可将罐子取下。
处理拔罐部位
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拔罐部位上的水珠、血迹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观察反应
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如出现水泡、破损等应及时 处理。
注意事项
拔罐后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片刻,避免受风着凉;24小时内不要洗澡 或游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中医护理八大基本操作之一拔罐疗法讲课PPT课件

史拔 及罐 特疗 点 法 书房的角落,挺立着一株虎尾兰。它没有牡丹的高贵,没有百合花的幽香,更没有玫瑰花那样高傲,它除了平凡,还是平凡。以至于客人来访,也无一夸赞过它,更没有谁欣赏它。
书房的角落,挺立着一株虎尾兰。它 没有牡 丹的高 贵,没 有百合 花的幽 香,更 没有玫 瑰花那 样高傲 ,它除 了平凡 ,还是 平凡。 以至于 客人来 访,也 无一夸 赞过它 ,更没 有谁欣 赏它。 书房的角落,挺立着一株虎尾兰。它 没有牡 丹的高 贵,没 有百合 花的幽 香,更 没有玫 瑰花那 样高傲 ,它除 了平凡 ,还是 平凡。 以,挺立着一株虎尾兰。它 没有牡 丹的高 贵,没 有百合 花的幽 香,更 没有玫 瑰花那 样高傲 ,它除 了平凡 ,还是 平凡。 以至于 客人来 访,也 无一夸 赞过它 ,更没 有谁欣 赏它。 书房的角落,挺立着一株虎尾兰。它 没有牡 丹的高 贵,没 有百合 花的幽 香,更 没有玫 瑰花那书样房高的傲角,落它,除挺了立平着凡一,株还虎是尾平兰凡。。它以没至有于牡客丹人的来高访贵,,也没无有一百夸合赞花过的它幽,香更,没更有没谁有欣玫赏瑰它花。那 样高傲 ,它除 了平凡 ,还是 平凡。 以至于 客人来 访,也 无一夸 赞过它 ,更没 有谁欣 赏它。 书房的角落,挺立着一株虎尾兰。它 没有牡 丹的高 贵,没 有百合 花的幽 香,更 没有玫 瑰花书那房样的高角傲落,,它挺除立了着平一凡株虎,尾还兰是。平它凡没。有以牡至丹于的客高人贵来,访没,有也百无合一花夸的赞幽过香它,,更更没没有有玫谁瑰欣花赏那它样。高傲 ,它除 了平凡 ,还是 平凡。 以至于 客人来 访,也 无一夸 赞过它 ,更没 有谁欣 赏它。 书房的角落,挺立着一株虎尾兰。它 没有牡 丹的高 贵,没 有百合 花的幽 香,更 没有玫 瑰花那 样高傲 ,它除 了平凡 ,还是书平房凡的。角以落至,于挺客立人着来一访株,虎也尾无兰一。夸它赞没过有它牡,丹更的没高有贵谁,欣没赏有它百。合 花的幽 香,更 没有玫 瑰花那 样高傲 ,它除 了平凡 ,还是 平凡。 以至于 客人来 访,也 无一夸 赞过它 ,更没 有谁欣 赏它。 书房的角落,挺立着一株虎尾兰。它 没有牡 丹的高 贵,没 有百合 花的幽 香,更 没有玫 瑰花书那房样的高角傲落,,它挺除立了着平一凡株虎,尾还兰是书。平房它凡的没。角有以落牡至,丹于挺的客立高人着贵来一,访株没,虎有也尾百无兰合一。花夸它的赞没幽过有香它牡,,丹更更的没没高有有贵玫谁,瑰欣没花赏有那它百样。合高花傲的,幽它香除,了更平没凡有,玫还瑰是花平那凡样。高以傲至,于它客除人了来平访凡,,也还无是一平夸凡赞。过以它至,于更客没人有来谁访欣,赏也它无。一夸 赞过它 ,更没 有谁欣 赏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穴:背俞穴及发病部位阿是穴。
神阙穴先用大号火罐拔罐5分钟,中间起罐一次,
再拔5分钟,如此反复拔3次,也可用闪罐法反复 拔罐至穴位局部充血。大椎、血海留罐 10-15分 钟。治疗期间禁食发物及刺激性食物,10次为一 疗程,每疗程休息2~3天, 神阙穴拔罐具有调气的功能,尤其降气作用突出, 用于肝胃气机上逆所致呃逆和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效果甚佳。方法:用闪罐法和留罐法(3~5分钟) 交替使用,直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大约需要 10~30分钟。
方法:疼痛轻者直接拔罐,留罐10-15分钟。疼
痛较重者可采用刺血拔罐法或走罐法。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肩周炎的拔罐治疗,取穴:肩髃、肩贞、天宗、
曲池,采用留罐法,留罐5~10分钟,每日一次。 容易出现肿账现象,不易消退,注意掌握拔罐时 负压的大小,,虚证不宜频繁拔罐,可隔日一次, 肩部肿胀疼痛明显而瘀阻浅表者用皮肤针叩刺, 使局部皮肤微渗血,再加拔火罐,瘀阻较深者用 三棱针点刺2-3针,再加拔火罐,使淤血外出, 每周两次。 风湿性疾病多采用药罐法,加入祛风活血药物 (羌活、独活、当归、红花、麻黄、艾叶、木瓜、 川椒、川乌、草乌)与竹罐同煮,吸拔在穴位上。
适应症:
1.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痛、 软组织损伤、伤风感冒、 咳嗽、哮喘、腹痛。 2.痈肿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 性排毒。
一、罐的种类
1、玻璃罐:是临床中最为常用的拔罐工具,
优点可以观察罐内情况。 2、竹罐:多用药水煮后使用。 3、抽气罐:操作方便,适用于儿童及家庭保 健。 4、陶罐:易碎,已不常使用。
6、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病理机制主要在于劳 逸过度,情志内伤或复感外邪,致肝、脾、肾功能 失调,阴阳失衡。采用平衡拔罐法进行治疗。
拔罐部位: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肾俞。
具体操作方法: (1)、闪罐法:在背部两侧膀胱经分别闪罐三个来回,一个从 上往下,一个从下往上,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 拔住起下,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2)、滚罐法:闪罐至火罐温热时,将火罐沿督脉及膀胱经走 向来回滚动三次。 (3)、走罐法:亦称推罐法。先在所拔的皮肤上涂一层刮痧油, 再将罐拔住,吸力适中,沿背部督脉及膀胱经向上下部位往返推 动,顺序先中间后两边,以皮肤起红为度。 (4)、抖罐法:沿背部两侧及膀胱经来回抖罐三个来回。直至 出现皮肤潮红、充血。搽静背部。 (5)、坐罐法:根据不同的病种在大椎穴及背部坐罐5分钟,可 取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操作过程中随 时观察患者病情,询问患者感觉。
用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处的络脉,使自然出血, 待血色转淡后,再以闪火法拔罐,2-3日一次。
11、扭伤:采用刺络拔罐法,取扭伤部位相
应腧穴或阿是穴,先用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 重叩出血,然后再加拔火罐。适用于新伤局 部血肿明显;陈伤淤血久留,寒邪袭络。 12、落枕:多由睡眠姿势不当,或枕头高低 不适,引起颈部气血不和,筋脉拘急而致。 取穴:大椎、肩外俞、天宗、阿是穴
六、常见疾病的拔罐方法
1、感冒:外感风寒、风热邪气、邪伤肺卫所致。
外感风寒取穴:大椎、肺俞、身柱、大杼。使用留罐法,
留罐10~15分钟,咽痒、咳嗽加天突、膻中穴。 外感风热取穴:大椎、风门、身柱、肺俞,采用刺血拔 罐法,刺血隔日一次,拔罐每日一次,退热效果明显;
2、哮喘、素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风寒,饮食不 当,生气着急,痰气交阻,气道不利而导致。
三、拔罐方法
是治疗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留罐法: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 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常用的一种方 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单罐、多罐均可使用 走罐法: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或精 油,再将罐拔住,用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往 返推动。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 腰臀、大腿部位。
。
7、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肠中积热、
损伤津液;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血虚津枯, 大便失润;久病气虚,排便无力。
取穴:肺俞、脾俞、肝俞、肾俞、大肠俞留罐或
走罐治疗,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的循行线上,足 阳明胃经在小腿部位的循行线上,走罐治疗。
8、神阙穴拔罐治疗湿疹、荨麻疹
主穴:神阙、大椎、血海
取穴:定喘、肺俞、脾俞、肾俞、丰隆、膻中、天突;
使用留罐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次留罐10~
15分钟。
3、面神经麻痹:中医学认为机体正气不足,脉络 空虚,风寒或风热邪气乘虚而入中面部经络,致气
第一步:地仓、颊车、颧髎、太阳、阳白,按顺序依次
闪罐5~6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第二步:患侧完骨、肩井、大椎刺血拔罐,留罐5~10分 钟; 第三步:用闪火法吸拔肺俞、脾俞、肾俞,留罐10分钟。 急性期每日一次,后改为隔日一次,可配合针刺治疗。 顽固性面瘫根据久病多瘀的理论,采用刺血拔罐法,在 太阳、阳白、颊车采用血罐法,五日一次。
四、拔罐的治病原理
根据现代临床研究,拔罐可使局部组织处于
高供氧低消耗状态,促使局部血液循环,改 善缺氧状态,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和白细胞吞 噬能力。
五、注意事项
1、拔罐可使局部出现一些局部反应,阳证,热证、 实证,多呈鲜红色淤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多 呈紫红色、暗红色瘀斑反应;寒证、湿证多呈水泡 水珠;虚证多呈潮红、淡红色;局部无淤血反应, 或虽有潮红现象,起罐后立即消失,提示病邪较轻, 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2、拔罐的禁忌症:皮肤有溃疡,水肿,高热抽搐 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 亦不宜拔罐。 3、避风,室温适宜,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 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4、治疗时应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痕,棉球 湿度适宜,防止烫伤皮肤。
5、中风后遗症:中风的病机虽然复杂,但不
外乎本虚标实,本虚指气虚、肝肾阴虚,标 实指风、火、痰、气、瘀五个方面。
取穴:大椎、肝俞、脾俞、肾俞、关元俞、督脉
经穴、手足三阳经穴。方法:沿督脉由上向下走 罐5-6次,以皮肤潮红为度。背俞穴及三阳经穴 坐罐10-15分钟,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注意:肢体出现硬瘫,肌张力高时,上肢拔伸肌 部位腧穴,下肢拔屈肌部位腧穴。
二、罐的吸附方法
火吸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
水吸法:将竹罐放在锅内,加入药水煮沸,
Hale Waihona Puke 将罐口朝下用镊子夹出,迅速用凉毛巾紧扪 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抽气吸法:现在常用的真空罐。 拔罐时掌握负压的大小,是拔罐的关键,应 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情选择负 压的大小,一般通过火种在罐内的停留时间 来掌握负压的大小。
拔罐疗法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 临床运用
登封市中医院 王莉红
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
医常用外治法之一,古称“ 吸筒疗法”,又 称“角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气等方 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 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充血、淤血, 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具有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祛风散寒 的作用。
4、痛证:“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多由外感风 寒湿热邪气,或外伤劳损,或姿势不当,导致气血 运行不畅,痹阻不通而痛,或年老体虚,经脉失养 而痛。
取穴:局部阿是穴,病变局部腧穴为主,实证采用刺血
拔罐法,虚证加灸。 颈椎病:取穴:颈部夹脊穴、肩井、肩外俞、大椎、天 宗 肩髃、手三里。采用留罐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疼痛甚者者,夹脊穴、阿是穴刺血拔罐,约出血3~5ml, 多收立竿见影之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 承山,留罐法,每日一次。疼痛甚者选椎间盘突出相应 节段夹脊穴及委中穴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后加拔罐,约 出血3-5ML,疼痛立减。
3、闪罐法: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地 拔住起下,直至皮肤潮红。如面瘫时在面部闪罐治 疗。 4、血罐法:又称刺血拔罐法,在所拔部位或穴位 上点刺放血,再将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 刺血后拔罐10-15分钟。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 发热、疼痛等。如大椎穴点刺放血拔罐治疗发热。 5、针罐法: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 心的部位,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时,将 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如呃逆时在膈俞穴采用针 罐法治疗。
9、带状疱疹:急性期在疱疹头、尾部用三棱
针点刺出血,疱疹带用皮肤针叩刺出血,然 后加拔火罐,以使热毒外泄,一般1-2次即可
疱疹后遗神经痛,在局部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后拔
罐,3-5日治疗一次。
10、痤疮:多由肺经血热郁于肌表,或脾胃
湿热上蒸头面、脊背而成。
取穴:大椎、肺俞、膈俞、胃俞,每次选 2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