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古诗文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59首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59首

豆蔻梢头二月初。 卷上珠帘总不如。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8. 新雷 (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 千红万紫安排著,
每于寒尽觉春生。 只待新雷第一声。
9.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朱门几处看歌舞,
箫管迎龙水庙前。 犹恐春阴咽管弦。
10.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 莫嗔焙茶烟暗,
二月初惊见草芽。 故穿庭树作飞花。
14.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天意怜幽草, 并添高阁迥, 越鸟巢乾后,
春去夏犹清。 人间重晚晴。 微注小窗明。 归飞体更轻。
15.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16. 积雨辋川庄作 唐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阴阴夏木啭黄鹂。 松下清斋折露葵。 海鸥何事更相疑。
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 焜黄华叶衰。 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5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54. 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47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韧,
立根原在破岩中。 任尔东南西北风。
48.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不拘一格降人才。
49. 三衢道中 (宋)曾几
四百万人同一哭, 一腔热血勤珍重,
晴天摇动清江底,
去年今日割台湾。 洒去犹能化碧涛。

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必背古诗

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必背古诗

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必背古诗1.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作者:范成大(宋)内容: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四月农忙时的景象,男女老少都忙碌于农活,连小孩子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

2. 《稚子弄冰》作者:杨万里(宋)内容: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解析:诗人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他们在冬日里玩冰的欢乐场景,充满了童趣和天真。

3. 《村晚》作者:雷震(宋)内容: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傍晚景象,牧童横坐在牛背上,随口吹着短笛,充满了悠闲和自在。

4. 《游子吟》作者:孟郊(唐)内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赞美,通过慈母为游子缝衣的细节,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5. 《鸟鸣涧》(部分,可能作为课外拓展)作者:王维(唐)内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夜山谷的静谧和美丽,通过桂花飘落、山鸟惊鸣等细节,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6. 《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龄(唐)内容: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坚韧,他们身经百战,誓死保卫边疆,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7.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唐)内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通过清晨的细雨、青青的客舍和柳色等细节,展现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不舍。

8.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作者:陆游(宋)内容: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9.《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3.《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14.《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五年级语文古诗下册

五年级语文古诗下册

五年级语文古诗下册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小学必背古诗词五年级下册

小学必背古诗词五年级下册

小学必背古诗词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的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1.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悯农》 -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五年级下古诗词

五年级下古诗词

五年级下古诗词五年级下册的古诗词包括以下几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1、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piān)舟,一丈丝纶(lún)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zūn)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2、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xī)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3、竹枝歌【宋】杨万里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4、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cháo)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dī)。

5、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chóu chàng)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6、题都(dū)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岁暮【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8、山房春事二首【唐】岑参风恬(tián)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shù)枝门柳低衣桁(hãng),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huán)发(fā)旧时花。

9、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zhuó)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sàn)。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miǎo)云汉。

10、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kuī)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huán)。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yìng)闲。

11、己(jǐ)亥(hài)岁二首【唐】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qiáo)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一、《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夜半钟响初,
天明燕归来。

砧杵声相续,
一时多风起。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月光人何在?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四、《滁州西涧》
西涧青青柳,
杨柳垂残絮。

乌夜啼不住,
花間有幽香。

五、《琵琶行》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眼望花吹酒肠,应似雪里杏花红。

六、《昭君出塞》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七、《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下册《古诗文》游春曲(唐)王涯万树①江边杏,新开②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③,照在绿波中④。

【注释】①万树:指树很多。

②新开:刚盛开。

③深浅色:指花儿的颜色深浅不一。

④全句意思:(满园的花儿)都倒映在绿色的水波中。

冬日(宋)俞紫芝茅舍①竹篱短,梅花吐未齐②。

晚来溪径侧③,雪压小桥低。

【注释】①茅舍:茅草盖的屋子。

②吐未齐:花儿还没有开齐。

③溪径侧:溪边小路旁。

【提示】春天,杏花在春风里绽放,那颜色有深有浅的花朵倒映在碧绿的水波中,小朋友,春天多美丽!而在寒冷的冬日,茅舍、竹篱、梅花、白雪、小桥又组成了一幅幽静的冬景图,冬天原来也很美呀!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永远是绮丽多姿的。

鸡(唐)崔道融买得晨鸡共鸡语①,常时不用等闲啼②。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③啼一声。

【注释】①晨鸡:报晓鸡。

共鸡语:对鸡说。

②常时:平时。

等闲啼:随便啼。

③欲近晓天:黑夜快要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①随意移,山花红紫②树高低。

始知③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④啼。

【注释】①百啭千声:指画眉鸟纵情歌唱。

②山花红紫:指树林中山花鲜艳烂漫。

③始知:才知道。

④自在:自由自在。

【提示】小朋友,这是两首寓言诗,它们表面写的是动物,其实更是在写人:第一首是以鸡寓人,告诉我们“养兵千El,用兵一时”的道理,人才要在关键时刻起作用;第二首诗中的画眉鸟曾经向往过金笼,可是等它深陷其中,才知道失去的是最可贵的自由。

小朋友,读懂了吗?春宵①(宋)苏轼春宵一刻②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③。

歌管楼台声细细④,秋千院落夜沉沉。

【注释】①春宵:春夜。

②一刻:一忽儿。

“刻”是古代计时的单位,一天一夜为一百刻。

③阴:阴影。

这里指清寒的月光。

④歌管:指音乐和歌曲。

“歌”指的就是歌曲。

管:笙箫。

声细细:声音幽微清雅。

春夜(宋)王安石金炉香尽漏声残①,剪剪②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③,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释】①金炉:铜炉。

香尽:香烧完了。

漏声:漏壶滴水的声音。

更香和漏壶均是古代计时的工具。

②剪剪:形容风轻而略带有寒意。

③恼人:使人烦恼。

眠不得:不能成眠,睡不着。

【提示】春天的夜晚是多么美好!《春宵》表达的正是对良宵美景的珍惜,而《春夜》却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王安石因变法失败后的忧愁和孤独。

小朋友,虽然上面这两首诗的作者是同时代的,而且这两首诗也都是描写春天夜晚之景的,可是由于诗人写诗时内心的感受不同,两首诗读起来是多么不一。

台城①(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②十里堤。

【注释】①城:在今南京市,是六朝皇宫所在地,唐代就已荒废了。

②烟笼:像轻烟那样笼罩着。

泊秦淮①(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③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④。

【注释】①秦淮:秦淮河,流经今南京市区。

②烟笼:烟雾笼罩着。

沙:沙滩。

③商女:卖唱的歌女。

④《后庭花》:乐曲《玉树后庭花》,相传是陈后主所作,被称为亡国之音。

【提示】这两首诗都是感叹历史兴亡的作品,小朋友是否读出诗中饱含着深深的忧思?不过,第一首诗是以柳树的“无情”写出诗人的有情,表达诗人内心的伤感;第二首诗则借陈后主亡国的历史,来讽刺晚唐过着醉生梦死生活的统治者们。

扬州慢(宋)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注释】淮左名都:宋设置淮南路,后分为东、西两路,淮东称淮左,以扬州为首府。

竹西:竹西亭,因杜牧的诗《题扬州禅智寺》而命名。

初程:初次来到扬州。

春风十里:指先前十分繁华的扬州街道。

胡马窥(kuf)江:高宗建炎三年、绍兴三十一年,金兵两次犯扬州。

孝宗二年,再度侵犯。

词中指最近一次,在此词作前十余年。

废池两句:遭兵火之后,池台荒废,古木犹存,人们说到侵略战争至今犹感痛恨、厌恶。

清角:声音凄楚悲凉的号角。

这三句意思为,号角在黄昏中回响,声音凄清,似乎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

杜郎句:象杜牧那样喜爱游赏的诗人。

杜郎:晚唐诗人杜牧。

俊赏:指对风景有高度的欣赏能力。

算:料算。

纵豆蔻词工三句:即使杜牧有写“豆蔻梢头二月初,和“赢得青楼薄幸名”的好诗笔,倘若再来此地,看到这残破的扬州,也难以酝酿、写出华章来。

二十四桥三句:当年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所写到的桥、水、明月虽然都在,但如今繁华烟逝,只有波摇冷月,一片荒凉。

红药两句:经过动乱之后,桥边的芍药花年年都在春风中盛开,可是已无人去欣赏它了,花又为谁而生呢?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波上寒烟翠:远远望去水波映着的蓝天像翠云青烟。

黯(an):形容心情忧郁。

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追随。

旅思:羁旅之思。

夜夜两句:每天夜里只有做返回故乡的好梦时才得安睡。

【双调】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释】一点:指雨点。

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新丰孤馆:用唐初大臣马周的故事。

新丰:在陕西新丰镇一带。

马周年轻时,生活潦倒,外出时曾宿新丰旅舍,店主人见他贫穷,供应其他客商饭食,独不招待他,马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

二老:指年老的双亲.老子第一章道可道①,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②。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可以说出来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

“无”,是天地的初始状态;“有”,是世间万物产生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以说是很玄虚的。

玄虚再玄虚,就是一切变化奥妙的总门径。

注释:①道可道:道,指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化生万物的本源。

后一个道是“表达,说”的意思。

②万物之母:万物的本源。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③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丽的东西之所以是美丽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都知道善的东西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相对而生成,难和易相互完成,长和短相互形成,高和下相互包含,音和声相互调和,前和后相互随顺。

这是长久不变的道理,因此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用缄口不言来教导人,让万物兴起而不以言词倡导,生养万物而不将其拒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功业有成就而不以此夸耀自居。

只有不因功业有成而自居,他的功业成就才不会泯灭。

④注释:③斯恶:这就丑了。

已亦作矣。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②。

译文:天地长久存在。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天地能长生。

因此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吗?这样,反而能成就他自己追求的事业。

注释:①不自生:生存不为自己。

②其私:成就他自己追求的事业。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犹如水一样。

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斗,待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住善于选择地方,心灵善于保持渊深沉静,待人接物善于以诚相待,说话善于守信用,为政善于处理国事,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只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才能没有怨言与过失。

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①,贵②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④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惶失措,重视大祸患就像重视身体一样。

为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惶失措呢?宠爱是面向地位低下的人的,得到它感到惊惶失措,失去它也会感到惊惶失措,这就是所谓的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惶失措。

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身体一样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存在,等到我将身体置之度外,我又有什么大患呢?所以能够以对身体的态度去对待天下的,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愿意一对待身体的态度去对待天下的,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注释:①宠辱若惊: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惶失措。

②贵:重视。

③宠为下:受宠是卑下的。

④及:若,如果。

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繁星(节选)巴金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