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幽默、小故事
鲁迅搞笑故事

鲁迅搞笑故事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然而,除了严肃的文学作品外,鲁迅也有一些搞笑的故事,让人在读完后忍俊不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有趣的故事。
1. 鲁迅和南京阴阳先生在战乱年代,鲁迅去找南京的阴阳先生算命,想知道自己的命运。
阴阳先生拿起他的生辰八字,仔细观察了一会儿。
然后,他对鲁迅说:"你的面相不一般,将来一定会取得伟大的成就!"鲁迅感到有点意外,他问阴阳先生:"那我应该做什么才能实现这个预言呢?"阴阳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成为一个阴阳先生!"2. 鲁迅的晚饭问题有一天晚上,鲁迅和几位朋友一起在家里吃饭。
鲁迅突然对众人说:"我来问一个问题,如果你一个人在家只有一个鸡蛋,面前分别有一个糖和一个盐,你会选哪个?"朋友们纷纷表示选择糖,认为糖更好吃。
只有鲁迅自己选了盐。
大家惊讶地问他为什么。
鲁迅回答:"一个鸡蛋能撑得了多久?盐可以长久地增添美味,而糖只是一时的享受。
"3. 鲁迅和哑巴对话有一次,鲁迅在大街上遇到一个哑巴。
哑巴看见鲁迅后,非常激动,向他做了一个手势。
鲁迅理解到对方是在问路,于是他用手不停地指向一个方向。
于是,哑巴高兴地走了。
一个路人看到后,对鲁迅说:"你真厉害,怎么能用手指出来他要去哪里呢?"鲁迅笑着回答:"其实我只是随便指了一个方向,他自己觉得对了。
"4. 鲁迅与乞丐的对话有一天,鲁迅在街上逛着,突然有一个乞丐过来向他乞讨。
鲁迅看着他破烂的衣服和饥饿的样子,心生怜悯。
于是,他掏出一角钱给了乞丐。
乞丐接过钱后,疑惑地问鲁迅:"这是谁给我的?"鲁迅很睿智地回答:"这是傻瓜给的。
"5. 鲁迅和菜园鲁迅有一次在家中兴致勃勃地种起了菜园。
但是菜园里的一只兔子总是闯进来吃菜。
鲁迅的幽默故事

鲁迅的幽默故事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幽默的元素。
以下是一些关于鲁迅的幽默故事:1. 标点稿费:鲁迅早年经常给报社投稿,赚点稿费,可是稿子投上去了,编辑按字数算稿费时,却不给算标点符号的钱。
后来,报社再索稿时,鲁迅就送过去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稿件。
编辑表示很郁闷,请鲁迅补上标点再发稿。
鲁迅却说:“标点就不需要吧?为什么不给算稿费呢?”于是,编辑乖乖地给补上了标点符号的钱。
2. 有钱人的发言权:鲁迅曾在厦门大学任教,当时的校长林文庆很抠门,有一次开会,林文庆提出要把办学经费再砍掉一半,教授们都反对。
林文庆用手指点着桌子说:“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给出的,所以,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
”鲁迅听后随即站了起来,用怀里掏出两枚银元,“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很牛气地说:“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鲁迅话音一落,全场愕然。
3. 创刊号稿子:鲁迅在中山大学当教授的时候,有进步学生创办了一个“新中国”文学社,请鲁迅给他们“创刊号”写几篇稿子,好有卖点。
但鲁迅不肯给他们供稿,而是让他们自己创作,找销路。
学生们很悲观,说那样的话估计第一期就卖不动,更别说以后再出刊了。
鲁迅却给他们出了个点子,说:“要大卖也很容易呀,你们可以写文章来骂我,肯定很畅销!”。
4. 《红楼梦》课堂:鲁迅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评《红楼梦》时,突然向男同学发出提问:“你们爱不爱林黛玉?”台下学生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有一个学生反戈一击问鲁迅:“先生,您爱不爱呢?”鲁迅笑了笑,认真答道:“我不爱她哭哭啼啼。
”。
5. 油条与手稿:鲁迅对手稿的保存并不在意,常常乱丢手稿,有时还分发给来访的客人擦手,甚至当废品卖掉。
有一次,萧红在上海拉都路买油条吃,无意之中却发现那张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翻译《死魂灵》的手稿,萧红大为吃惊,当她告诉鲁迅后,鲁迅却不以为稀奇。
萧红无奈只得把这件事告诉了许广平,许广平听后为此狠狠地批评了鲁迅一顿。
朝花夕拾中的故事中有哪些幽默的情节

朝花夕拾中的故事中有哪些幽默的情节《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其中蕴含着许多生动幽默的情节。
下面,将从故事中选取几个幽默的情节进行介绍。
故事一:《一事如是》在这个故事中,鲁迅先生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乡村的骗局。
故事中的远房亲戚为了继承一块地,蓄意策划了一场假死骗局,并将自己埋在土里。
然而,在刚刚进行葬礼的时候,因为一只苍蝇的缘故,他提前醒来。
亲戚们为了掩饰这个尴尬的情况,竟然将自己装作旁人来询问假死者是否要复活。
最后,在幽默的对话中,亲戚们为了争夺那块地,竟然反反复复地夸下海口,而假死者也一直装作什么也不懂,耐心听完了他们的争吵。
这个故事中的情节充满了喜剧性和荒诞感,让人忍俊不禁。
故事二:《我们这一辈》这个故事中,鲁迅先生以自己年少时期的故事为引子,讲述了年轻一代的反叛心态和追求自由的愿望。
在故事中,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奋不顾身,即使遭受失败和挫折也不言放弃。
故事中,鲁迅先生描绘了一群年轻人在学校里表演专业戏剧的情节,他们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却遭到殴打和羞辱。
然而,他们并没有屈服,反而更加积极地追求着梦想。
这个情节中的幽默之处在于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坚持和乐观,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嘲讽。
故事三:《故事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鲁迅先生以幽默的笔调将故事铺展开来。
他在讲述自己童年时代的趣事中,插入了许多神话和传说中的情节。
他和姐姐一起去捉兔子的经历,却意外地遇到了玉兔,揭示了家人的宝贝小女儿。
这个故事中的幽默在于鲁迅先生巧妙地将现实和神话结合,通过夸张和荒诞的情节,让读者产生出意想不到的笑点。
总之,《朝花夕拾》中的幽默情节丰富多样,通过鲁迅先生细腻耐心的叙述和充满想象力的描绘,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生动趣味。
人物的言谈举止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表达出的幽默,给读者带来了欢乐和启发。
这些的故事情节,不仅仅是笑料,更是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对人性的思考,使得读者在欢笑中产生了对于生活的深思。
中国近代史鲁迅的有趣小故事

中国近代史鲁迅的有趣小故事1925年的时候,许广平给鲁迅先生写了第一封信。
鲁迅一开始并不知道和他交流的是一位比他小十几岁的女学生,因为许广平字里行间满是对生活的信任,像是一棵秋草,脱离了春夏的稚嫩,在面临秋寒之时满是对下一个季节的憧憬而显得可敬。
这文笔和态度绝不似一个二十左右的少女能够表现出来的。
如一代文豪也是走了眼。
许广平第一封信开头谦语就说过“受教的一名小学生”。
鲁迅以为是讽刺,却是没想到对面真的是“学生”,而且还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
就这样,被“套路”的先生和许广平之间开始了交流。
到后来,师生交流升级成了恋人交流。
频繁的书信代替不了“渴望爱情”的灵魂交流。
面对面的沟通才是通向心灵彼岸的平舟。
二人再次见面并坠入爱河。
许广平得到了恋人加精神导师。
鲁迅获得了知己兼支持者。
但,这份感情很快得到了考验。
彼时北方段祺瑞政府的黑暗统治已经蔓延至北方全境,上层争权夺利,中层贪污腐败,下层浑水摸鱼,看似不乱,实则一滩污水。
无奈之下,鲁迅接受了南方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了一直久待的北方,而许广平也随着鲁迅一同南下。
不过,鲁迅南下至厦门,而许广平南下到广州。
正如黑撒唱的那首《流川枫与苍井空》中的句子一样:一个去了深圳,一个去了成都,在新的世界里,每天茫然四顾。
鲁迅体会到爱情,在茫然四顾中每天想念,虽未曾相思成疾,但先生的烟头怕是堆成了山。
厦门大学里面不知何时种了一棵相思树,约莫有五六年的树龄。
鲁迅便以相思树为自己的爱情寄托,每日授课后总要在相思树下独坐好久。
中午小憩的时候也喜欢躺在这棵相思树下。
当时的厦大远不如现在这般阔气和发达,如同处在郊区农场一般的环境。
这一天,鲁迅又在相思树下小憩。
树条垂了下来,把学校圈养的猪吸引得“越狱”而出。
猪吃着树叶的哼唧声吵醒了正在歇息的鲁迅。
在他心中,相思树就是恋人,所以现在这头猪的行为不就是在“啃”许广平的发丝?当时的鲁迅爆发出旁人未曾见过的狠劲,和面前这头“威胁”自己爱情的猪扭打起来。
有关鲁迅的小故事50字

有关鲁迅的小故事50字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作家、思想家、文学评论家。
他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鲁迅的童年趣事丰富多样,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
鲁迅藏在了一个破旧的草堆里,结果被一个寻找他的小女孩误认为是一个大草堆,一脚踢了个洞,鲁迅因此被发现。
这个故事展示了鲁迅童年时期的机智和调皮。
在学习经历方面,鲁迅曾先后就读于江南高等学堂、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在日本学习期间,他目睹了一部影片《赴法留学的画家》,深受启发,放弃了医学专业,转而投身文学创作。
鲁迅的文学成就举世瞩目,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
这些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众的苦难生活,激发了人们的觉醒意识和民族自尊心。
鲁迅的影响和评价无法估量。
他的一生致力于文学事业,不仅为我国文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还培养了一批优秀文学青年。
鲁迅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巨匠”,他的思想和作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文学史上。
总之,鲁迅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故事激发了无数人追求真理、热爱文学的热情。
鲁迅幽默风趣的故事

鲁迅幽默风趣的故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
他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幽默风趣的故事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回顾一些鲁迅创作的幽默风趣的故事,以展示他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幽默的一面。
第一篇:《喷气式飞机》“锵锵”一声,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飞过了市中心。
人们纷纷抬头注视着这架划破天空的巨型飞行器,同时,也有许多人不禁感叹现代科技的发展。
这时,一个三轮车夫望着天空,向众人说道:“喷气式飞机,划时代的杰作啊!哎呀,真把马路都吹干净了!”这个故事以平凡人的视角,通过对喷气式飞机的形象描述,展现了鲁迅幽默的表达手法。
他以“划时代的杰作”来形容喷气式飞机,一时间将这创新科技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而“把马路都吹干净了”这样的描写则充满了夸张和讽刺意味,让人啼笑皆非。
第二篇:《薯条与深井冰》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有一天,村里的第一台薯条机终于安装完毕,大家纷纷前来尝试这美味的新鲜事物。
其中一位村民吃了一口薯条后,立刻吐了出来,脸色苍白地说:“这味道太冷了!”大家都纳闷不已,因为外面的天气极其炎热。
于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他回答道:“薯条吃起来和深井冰一样冷!”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把冷冻薯条和深井冰混淆了。
这个故事以一个村民的尴尬揭示了人们对新事物的陌生和误解。
通过对冷冻薯条和深井冰的比较,鲁迅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新技术的无知和草率。
这种幽默带有讽刺色彩,让人思考一下人类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和对新事物的盲从。
第三篇:《古人的眼泪》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著名文学家,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写作的指导。
文学家非常和蔼地接待了他,然后拿出一本文集,微笑着问:“你年轻人读过这本书吗?”年轻人摇摇头,诚实地说:“很抱歉,我还没有读过。
”文学家叹了口气,眼泪夺眶而出:“这些都是古人的辛苦心血啊!你居然连看都没看过。
”这个故事通过对古人和当代年轻人的对比,嘲讽了那些不重视历史和传统的人。
文学家的表演则体现了过分看重古人成就的态度,以幽默的方式使人们反思对待传统和文化的态度。
鲁迅成长经历中的小故事

鲁迅成长经历中的小故事我给你讲个鲁迅小时候的趣事。
鲁迅小时候呀,那可是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
他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先生有事出去了一会儿。
这可不得了啦,先生一离开,屋里就像炸开了锅。
那些小伙伴们开始叽叽喳喳,小动作不断。
鲁迅呢,他呀灵机一动,就和几个同学决定玩捉迷藏。
但是这是在书房呀,地方有限。
鲁迅就想了个妙点子,他藏到了一个桌子底下,还拉过旁边的布帘子遮了遮。
可谁知道呢,先生回来得比大家预想的快。
同学们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个个都装作在认真读书的样子。
先生一眼就看出来刚才屋里闹哄哄的,心里正生气呢。
他就开始四处查看,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鲁迅藏身的桌子旁边。
鲁迅心里那个紧张呀,就像怀里揣了只小兔子。
不过他可机灵了,偷偷地把自己的鞋子往后一缩,藏得更严实了。
先生没看到他的鞋子,居然就这么走过去了。
鲁迅可算是躲过了一劫,等先生又开始讲课的时候,他才悄悄地从桌子底下钻出来,继续认真读书。
你看,小时候的鲁迅是不是又聪明又有趣呢?还有啊,鲁迅小时候特别喜欢在百草园里玩。
百草园里那可真是个小乐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小虫子。
鲁迅常常在那里找蛐蛐儿,翻开草丛,眼睛瞪得大大的,就盼着能发现一只又大又壮的蛐蛐儿。
有时候为了捉一只蛐蛐儿,他能趴在地上半天,弄得一身泥也不在乎。
他还喜欢听长妈妈讲那些神神秘秘的故事,比如说美女蛇的故事。
晚上睡觉的时候,一想到美女蛇可能会从墙头上爬过来,心里就有点害怕,可又特别好奇。
这百草园的经历呀,对鲁迅后来的写作影响可大了,他把百草园描写得就像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一样呢。
鲁迅先生的三个有趣的小故事

鲁迅先生的三个有趣的小故事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和思想界。
除了写作外,鲁迅先生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鲁迅先生的三个有趣的小故事。
一、鲁迅先生的“水泥墓”
鲁迅先生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墓地自然也是备受关注的。
据说,鲁迅先生的墓地最初是由一位工人用石头筑成的,但由于石头容易被人盗走,后来鲁迅先生的墓地就改成了用水泥筑成。
这个被称为“水泥墓”的墓地,成为了鲁迅先生的标志之一。
二、鲁迅先生的“烟灰缸”
鲁迅先生是一个有着浓厚烟瘾的人,他几乎每天都要抽很多香烟。
据说,鲁迅先生的烟灰缸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他的烟灰缸不是普通的烟灰缸,而是一个由他自己设计的,可以旋转的烟灰缸。
这个烟灰缸不仅可以旋转,还可以自动清理烟灰,让他更方便地享受他的香烟。
三、鲁迅先生的“狗”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狗之人,他的家里曾经养过一只名叫“年糕”的狗。
据说,“年糕”是一只非常聪明的狗,它可以听懂人类的语言,并且能够按照人类的指令行动。
鲁迅先生非常喜欢这只狗,他甚至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爱我的狗,它是我的好朋友。
”
总之,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个性和思想,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他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的幽默
史飞翔
生活中的鲁迅不乏幽默、风趣,有时还很时髦。
鲁迅不太讲究穿着。
他爱穿长袍,经常不修边幅,穿着一件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有点像他笔下的孔乙己。
鲁迅不爱理发,一忙起来数月不理。
朋友开玩笑道:“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回答:“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
鲁迅爱吃零食,比如糖和小花生,他也常拿这些东西招待客人。
夫人许广平提到鲁迅的嗜好时说:“糖也喜欢吃,但是总爱买三四角钱一磅的廉价糖。
”一次,有朋友从河南给鲁迅带来两包柿霜糖,许广平告诉鲁迅,这糖用柿霜做成,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疮之类,用柿霜糖一搽就好。
鲁迅已经吃了一大半,听说后赶紧把剩下的糖收好,以备将来药用。
不料到了晚上,鲁迅又觉得生疮的时候毕竟很少,不如趁新鲜吃一点受用。
鲁迅在广州期间,寓所里备有两种烟,给自己备的是“彩凤”之类的次等货,给朋友或学生抽的却往往是“美丽”牌之类较好的香烟。
鲁迅经常请友人吃饭,且从不吝啬,他不看菜单一口气就点出“木樨肉”、“酸辣肚丝”、“炸核桃腰”、“三鲜铁锅蛋”、“糖醋软溜鲤鱼陪面”之类好几道菜来!
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兼职讲师,主讲“中国小说史”,后来根据讲义编成《中国小说史略》。
书出版后,鲁迅特地送给同在北大任教的友人川岛(章廷谦)一本,并在扉页上这样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
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川岛留了个学生头,所以人称“一撮毛”。
当时,川岛正在热恋中,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谈情说爱上,没心思搞教学和研究。
所以,鲁迅有这样的赠书题词,寥寥数语,诗情与友情、诙谐与雅趣以及鲁迅的才思与可爱,跃然纸上。
“女师大风潮”后,鲁迅在皮库胡同给离校的学生上课。
时逢女师大校庆日,这些被扫地出门的师生不肯示弱地聚集一堂庆祝,不擅长文艺的鲁迅被大家强迫表演节目。
无奈之下,鲁迅忽发奇想,表演单人舞。
当时40多岁的鲁迅抱着一条腿,在场内毫无节奏地乱蹦,全然不拘泥于老师或长辈的形象。
全场轰然大笑,鲁迅蹦得越发起劲,师生们足足笑了半个小时。
鲁迅是夜猫子,经常夜里写稿。
晚年在上海时,一天深夜,鲁迅正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50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鲁迅晚年爱看电影,1934年到1936年,几乎每周一场。
每次都是领着小朋友,数人驱车同去。
鲁迅看电影时完全放松,看到高兴处,好像吃到糖果的小孩子一样。
看后,还意犹未尽地给朋友写信,鼓动说“不可不看”。
鲁迅的小故事
1.理发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
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
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
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
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
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
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
”理发师听了大窘。
2.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
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
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3.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
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
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
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
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4.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
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
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
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
”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
呵呵!
5.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6. 戏弄特务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
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
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