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知识竞赛题以及答案参考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docx•文档编号:9666193•上传时间:2023-02-05•格式:DOCX•页数:16•大小:26.61KB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10、中国第一长洞是:D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A笙B笛C萧D芦笙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A5个B6个C7个D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A黄色B紫色C红色D蓝色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60岁B100岁以上C80---100岁D70岁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引导语: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多少关于民俗的国学知识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答案:C2.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答案: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答案:B4.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B、巫C、肖D、萧答案:C5.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答案:A6.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答案:C7.“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答案:C8.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答案:A9.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答案:B10.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 D 、喝雄黄酒答案:C11.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A、令爱B、令正答案:B12.唐代诗人卢照邻曾以诗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写了元宵节的盛况,请问诗中所描写的是哪个习俗?A燃灯 B放焰火答案:A13.小赵的日记中有一篇标题是今日上元飘大雪,寰宇皆白,这应该是什么时候写的?A元旦 B春节 C元宵节答案:C14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答案:B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 B巫 C肖 D萧答案:C16“乞巧节”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A、对月穿针;B、月下采摘;C、烙巧果子;D、包吉祥饺。

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

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

以下是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1.春节传统习俗中,以下哪个不是“贴春联”的寓意?A.迎接财神B.驱邪避灾C.增加喜庆氛围D.表达美好愿望答案:A。

2.在传统婚俗中,新娘盖头最初的作用是什么?A.遮羞B.辟邪C.防止新郎提前看到新娘长相D.遵循古老仪式答案:B。

3.清明节扫墓的主要意义是什么?A.纪念祖先,表达追思B.祈求祖先保佑C.完成家族任务D.遵循节日规定答案:A。

4.端午节吃粽子最初是为了纪念谁?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

5.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与下列哪个神话传说有关?A.嫦娥奔月B.牛郎织女C.后羿射日D.女娲补天答案:A。

6.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避灾祈福B.欣赏秋景C.锻炼身体D.寻找神仙答案:D。

7.在传统习俗中,除夕守岁的含义是什么?A.驱赶年兽B.迎接新年,为父母祈福长寿C.熬夜娱乐D.防止小偷入室答案:B。

8.传统的成人礼中,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分别象征着什么?A.男子可以娶妻,女子可以嫁人B.男子成年可以承担社会责任,女子成年可以谈婚论嫁C.男子可以参军,女子可以做家务D.男子可以继承家业,女子可以刺绣答案:B。

9.传统习俗中,小孩满月时送红鸡蛋的寓意是什么?A.祝福孩子健康成长,红红火火B.庆祝家族添丁C.告知亲友孩子性别D.表示孩子运气好答案:A。

10.传统葬礼中,披麻戴孝的主要意义是?A.表示悲伤B.遵循古老传统C.显示家族地位D.对逝者的敬重和追思答案:D。

11.传统习俗中,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是希望灶神做什么?A.保佑家庭平安B.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C.带来财富D.保佑灶火旺盛答案:B。

12.在一些地方的传统婚礼中,跨火盆的寓意是什么?A.烧去霉运B.婚后生活红红火火C.检验新娘胆量D.一种仪式表演答案:A。

13.寒食节禁火的最初目的是什么?A.纪念介子推B.防止火灾C.节约燃料D.一种宗教仪式答案:A。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科目:民俗第一部分明辨是非(判断题,每题 1 分,共20分)1.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①2. 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②3. 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

()解析:压邪驱鬼×②4. 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①5.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6. 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

()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7. 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

()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8. 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

()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9.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10. 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②11.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①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

()√②13. 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

()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14. 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①15. 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①1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①12.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 D 铜鼎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A隶书 B小篆C楷书 D行书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10、中国第一长洞是:D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A笙B笛C萧D芦笙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A 5个B6个 C 7个D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A黄色 B 紫色C红色D蓝色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 60岁B100岁以上C80---100岁 D 70岁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老式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有一种老式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一般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一种特殊旳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旳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旳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3、中华民族旳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旳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旳“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6、我们常说旳“鸿雁传书”源自于如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中文称作:BA隶书 B小篆C楷书 D行书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旳神圣领土,祖国大陆旳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旳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10、中国第一长洞是:D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 B 甘肃C陕西D山东13、苗族旳老式乐器是:DA笙B笛C萧D芦笙14、七夕节,中国人一般吃什么?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旳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种叫巾帼旳女子旳典故 D源于一种叫巾帼旳地方16、蒙古族旳那达慕大会是在:AA丰收年景旳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17、中国所有旳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种语系?AA 5个B6个C 7个D 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A黄色B紫色C红色D蓝色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D70岁20、我国是茶叶旳家乡,绿茶是最古老旳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旳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旳绿茶?D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旳艺术,我国旳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明显旳位置,其中“中岳”指旳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 铜鼎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10、中国第一长洞是:D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 甘肃C陕西D山东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A笙B笛C萧D芦笙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A 5个B 6个C 7个D 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A黄色B 紫色C红色D蓝色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 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 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诸多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下面为您准备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人物?()A 李白B 屈原C 杜甫D 王维答案:B解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们为了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尸体,纷纷投放粽子、蛋、酒等物品入江。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2、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A 歌剧B 芭蕾舞剧C 京剧D 话剧答案:C解析: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融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解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尊重和包容。

4、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聊斋志异》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解析: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不属于四大名著。

5、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贴春联,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春联起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此后春联逐渐普及。

二、填空题1、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

答案:切解析:中医通过望气色、闻气味、问症状、切脉象来诊断病情。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答案:指南针解析: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答案:王羲之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精湛,《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中国传统的武术流派众多,其中()以刚猛有力、气势磅礴著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知识竞赛题以及答案参考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

关于民俗也有很多 ___知识哦!下面是带来的关于民俗知识竞赛题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

其中最为我国人民熟悉的四大节日是:(D)
A、 B、春节清明
C、春节端午
D、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2、汪曾祺先生说:“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她里面保养着这个民族常绿的童心。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源头和文化意义。

下面所列内容,与中国传统节日 ___,关系最不密切的一项是:(B)
A、农事生产
B、宗教信仰
C、神话
D、名人
3、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古代常把这一天叫做。

元者始也,旦者晨也。

直到中国开始废除农历,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而把农历正月称为春节。

(A)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胜利
D、新中国成立
4、起初,由于各个朝代历法不一样,一年之首的日子也不一样。

汉武帝时期,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太初历》以的历法为基础,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的第一个月为正月,以后自汉朝到清末,历代都在沿用了。

(A)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5、我们习惯把每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可本来应当念成正大光明的“正”,却读成了“征”,据说这是念熟了,也就一直沿传到了后世。

(C)
A、商汤
B、周文王
C、秦始皇
D、汉武帝
6、我国古代过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就开始了,这一天也叫做“小年”,而人们通常用来祭祀灶王爷的食物是:(B)
A、元宵
B、麦芽糖
C、腊八粥
D、饺子
7、传说天帝怕妖魔鬼怪到人间作祟,派了两名神将神荼(读作“伸舒”)和郁垒(读作“郁律”)把住从仙山到人间的天然大门。

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用桃木刻上这两位神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以示去灾压邪。

到了唐代,门神换成了两位开国功臣的名字,他们是:(B)
A、尉迟恭长孙无忌
B、尉迟恭秦叔宝
C、长孙无忌秦叔宝
D、程咬金房玄龄
8、王安石写过有关春节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的“新桃”“旧符”指的是:(A)
A、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B、窗花
C、
D、门槛
9、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还要贴春联,这是从最初的桃符演变而来的,但真正普及到民间,是明代以后的事情。

因为明代一位皇帝非常喜欢贴春联和写春联,春联两字就是由他正式命名的。

这位皇帝是(A)
A、明太祖朱元璋
B、明成祖朱棣
C、明世宗朱厚熜
D、明思宗朱由检
10、由于春联在民间的普及,春联的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样。

不但有普通百姓贴的通用春联,还有反映各行各业特色的春联。

请你根据下面的,依次写出它所代表的行业店铺:(C) 往来尽是甜言客;谈笑应无苦口人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天外江山来笔底;胸中丘壑写毫端
扫去尘氛,万卷诗书供鉴赏;拨开云雾,两轮日月放光明
A、糖果店屠宰店文具店书店
B、茶馆木匠店画店眼镜店
C、糖果店屠宰店画店眼镜店
D、茶馆木匠店文具店书店
11、据说大家王羲之写在自己家门口的春联经常被人偷偷揭去,令他很是苦恼。

后来他在夜又写了一副,但只让家人贴出春联的上半截,春联居然没有被再偷,第二天他再接着贴上下半截。

这副春联的下半截分别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请问它的上半截分别写的是:(B)
A、春风春雨新年新岁
B、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C、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D、悠悠乾坤昭昭日月
12、古代人们过年,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欢贴年画。

这也使得年画成为我国一种古老的的民间艺术。

我国年画最有名的三大流派是:(D)
A、苏州桃花坞山东蓬莱广东佛山
B、四川绵竹天津杨柳青陕西凤翔
C、陕西凤翔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
D、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
13、春节也叫“过年”,传说和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有关。


们为春节所做的一些准备和活动,据说也和驱赶这种怪兽有关。


列活动和“年”这种传说无关的一项是:(D)
A、放爆竹
B、守岁
C、贴春联、挂年画
D、吃饺子
14、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
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A)
A、压邪驱鬼
B、望子成龙
C、祝福
D、招财进宝
15、北方人的年夜饭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6、因为节日大多是要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的一种愿望和企盼的,所以春节期间,除了各种祭祀和庆祝活动外,还有不少的禁
忌。

下列活动不在禁止之列的一项是:(C)
A、扫地
B、动刀剪
C、摔碗
D、动火
17、春节拜年的时候,人们大都会说“恭喜发财”,所以迎财神也是春节期间一项很重要的活动。

从民谣“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中我们可以得知,许多地方迎财神的活动是在这一天进行的。

(C)
A、正月初一
B、正月
C、正月初五
D、正月初十
18、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是:(A)
A、鸡
B、猪
C、牛
D、羊
1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源自古代老百姓对一位叫做田登的州官的讽刺。

他因为忌讳别人提到他的名字,于是在贴出告示说:“本周依例放火三日。


(B)
A、春节
B、元宵节
C、
D、端午节
20、元宵节还有一个名称叫上元节,这种称呼源出于道教。

在古代,除了上元节外,还有中元节和下元节。

这两个节分别在农历的和。

(B)
A、四月十五七月十五
B、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C、七月十五九月十五
D、六月十五九月十五
21、元宵节又被称作“灯节”,每逢节日,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

关于张灯之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源于道教
B、源于佛教
C、源于古时农家“照田蚕”的风俗、
D、源于汉文帝戡平诸吕
22、元宵节张灯之俗形成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盛事,唐宋两代尤其如此。

唐诗宋词里就不乏描写元宵节的诗篇。

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等。

这些诗句的作者依次是:(C)
A、杜审言温庭筠欧阳修陆游
B、苏味道李商隐晏殊辛弃疾
C、苏味道李商隐欧阳修辛弃疾
D、杜审言温庭筠晏殊陆游
23、常言道“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就凸显出节日内容的丰富多彩。

除了观灯、猜灯谜、闹社火、划旱船和吃元宵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活动。

下列活动中不在元宵节进行的一项是:(B)
A、耍龙灯
B、放风筝
C、舞狮子
D、踩高跷
24、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元宵也叫汤圆。

到了近代,还有一位 ___出于忌讳,下令不许老百姓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

这个人是:(A)
A、袁世凯
B、黎元洪
C、段祺瑞
D、张作霖
25、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6、苗族的传统是: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27、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28、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
2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30、三冥节指的是:B
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
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
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
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猜你感:
1.
2.
3.
4.
5.
6.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