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混砂浆生产原理

合集下载

干混砂浆

干混砂浆

干混砂浆纤维素醚建筑级纤维素醚是碱纤维素与醚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系列产物的总称。

碱纤维素被不同的醚化剂取代而得到不同的纤维素醚。

按取代基的电离性能,纤维素醚可分为离子型(如羧甲基纤维素)和非离子型(如甲基纤维素)两大类。

按取代基的种类,纤维素醚可分为单醚(如甲基纤维素)和混合醚(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按可溶解性不同,可分为水溶性(如羟乙基纤维素)和有机溶剂溶解性(如乙基纤维素)等,干混砂浆主要用水溶性纤维素,水溶性纤维素又分为速溶型和经过表面处理的延迟溶解型。

纤维素醚在砂浆中的作用机理如下:1.砂浆内的纤维素醚在水中溶解后,由于表面活性作用保证了胶凝材料在体系中有效地均匀分布,而纤维素醚作为一种保护胶体,“包裹”住固体颗粒,并在其外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使砂浆体系更稳定,也提高了砂浆在搅拌过程的流动性和施工的滑爽性。

2.纤维素醚溶液由于自身分子结构特点,使砂浆中的水份不易失去,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释放,赋予砂浆良好的保水性和工作性。

(一)甲基纤维素MC1.甲基纤维素可溶于冷水,热水溶解会遇到困难,其水溶液在pH=3~12范围内非常稳定。

与淀粉、胍尔胶等以及许多表面活性剂相容性较好。

当温度达到凝胶化温度时,会出现凝胶现象。

2.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取决于其添加量、粘度、颗粒细度及溶解速度。

一般添加量大,细度小,粘度大,则保水率高。

其中添加量对保水率影响最大,粘度的高低与保水率的高低不成正比关系。

溶解速度主要取决于纤维素颗粒表面改性程度和颗粒细度。

在以上几种纤维素醚中,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保水率较高。

3.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甲基纤维素的保水率。

一般温度越高,保水性越差。

如果砂浆温度超过40℃,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会明显变差,严重影响砂浆的施工性。

4.甲基纤维素对砂浆的施工性和粘着性有明显影响。

这里的“粘着性”是指工人涂抹工具与墙体基材之间感到的粘着力,即砂浆的剪切阻力。

粘着性大,砂浆的剪切阻力大,工人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大,砂浆的施工性就差。

干混砂浆施工工法

干混砂浆施工工法

干混砂浆施工工法干混砂浆施工工法一、前言干混砂浆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砂浆施工方法,通过将砂、水泥和其他添加剂进行预先混合,形成干粉状的砂浆,然后在施工现场添加适量的水进行搅拌,最终得到可用于施工的砂浆材料。

本文将对干混砂浆施工工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工法特点1. 高效性:干混砂浆施工工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

2. 环保性:采用干混砂浆施工工法能够减少粉尘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3. 质量稳定性:由于干混砂浆是通过工厂预先配制而成的,可以保证砂浆的质量稳定性和均匀性。

4. 施工方便性:干混砂浆施工工法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技能的人员即可进行施工。

5. 耐久性:由于预先配制的砂浆材料中添加了一定的添加剂,使得砂浆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三、适应范围干混砂浆施工工法适用于墙体、地面、地下室、泳池、卫生间、厨房等建筑构件的砂浆施工。

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可以选择不同配制的干混砂浆材料,以满足不同施工需求。

四、工艺原理干混砂浆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将水泥、砂子和添加剂预先混合成砂浆干粉,然后在施工现场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

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和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地基情况,清理现场杂物,铺设防水隔离层等。

2. 搅拌砂浆:按照预定的比例将干混砂浆与适量的清水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直到砂浆均匀。

3. 砂浆的施工:将搅拌好的砂浆倒入施工面,并使用工具均匀涂抹,确保整体均匀。

六、劳动组织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确定所需的人员数量和配置,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分配,确保施工工作的高效进行。

七、机具设备本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搅拌机、输送带、施工工具等。

这些机具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应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进行选择和配置。

八、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包括控制砂浆的配合比例、保证搅拌均匀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等。

干混砂浆添加剂成分分析配方生产工艺

干混砂浆添加剂成分分析配方生产工艺

干混砂浆添加剂成分分析,配方生产工艺导读:砂浆添加剂是建筑助剂中的重要一族,本文详细介绍了砂浆添加剂的机理,组成,配方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列出配方表数据经过修改,如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与我们的技术工程师联系。

干混砂浆添加剂广泛应用建筑行业改善砂浆性能,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剖析技术,专业从事砂浆添加剂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专业为建筑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砂浆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砂浆的主要胶结料仍然是熟石灰。

水泥的出现,取代了熟石灰,成为砂浆生产的主要胶结料。

但是砂浆的生产方式一直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拌制。

建筑干混砂浆亦称预混砂浆、干砂浆、干粉砂浆、干拌砂浆等,它是在专业工厂将经干燥筛分处理的细料、无机胶凝材料、保水增稠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添加剂等经准确配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制成的一种颗粒或粉状混合物(即砂浆半成品),到施工现场只需加水搅拌即可使用。

干混砂浆的生产与应用,是建筑业和建材业的一次新技术革命,是未来材料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砂浆是各类建筑和构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材料,以其薄层发挥粘结、装饰、防护和衬垫等作用。

粘结功能为主的砂浆主要有砌筑砂浆、墙地砖粘贴砂浆、勾缝砂浆、锚固砂浆等;以装饰修效果为主的砂浆主要有各种抹面砂浆、内外墙腻子、彩色装饰砂浆等;起防护作用的有防水砂浆、各种耐蚀砂浆、地面自流平砂浆、耐磨砂浆、绝热保温砂浆、吸声砂浆、修复砂浆、防霉砂浆、屏蔽砂浆等。

干混砂浆的种类很多,其成份也比较复杂。

生产干混砂浆应尽量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和工业废渣,其原料组成一般如下:胶结料采用水泥、石膏、石灰等;主要集料有黄砂、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膨胀珍珠岩等;矿物掺合料主要是工业副产品、工业废料及部分天然矿石等,如矿渣、粉煤灰、火山灰、细硅石粉;另外还有保水增稠材料及各种外加剂等。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引进预拌砂浆技术,9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干混砂浆原理与配方指南

干混砂浆原理与配方指南

干混砂浆原理与配方指南
本书介绍了干混砂浆的原理、分类、配方及施工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干混砂浆的特性和性能,掌握合理配方的方法,提高砂浆质量和施工效率。

第一章为干混砂浆的概述,介绍了干混砂浆的定义、种类、优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为干混砂浆的配方原理,详细介绍了砂、水泥、石膏、膨润土、外加剂等原材料在干混砂浆中的作用、特性和适用范围,以及合理配方的要点和方法。

第三章为干混砂浆的配方设计,以具体的产品配方为例,介绍了干混粉状砂浆、耐磨砂浆、墙面腻子等常见砂浆的配方设计原则和步骤。

第四章为干混砂浆的生产工艺,主要介绍了干混砂浆生产的工艺流程、设备和生产要点,以及常见的生产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五章为干混砂浆的施工应用,介绍了砂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以及砂浆施工后的养护措施。

本书可供建筑工程师、施工人员、材料科学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 1 -。

干混砂浆的研制及性能研究共3篇

干混砂浆的研制及性能研究共3篇

干混砂浆的研制及性能研究共3篇干混砂浆的研制及性能研究1干混砂浆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具有简便易用、稳定性好、耐久性强等特点。

本文以水泥砂浆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干混砂浆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一、干混砂浆的研制干混砂浆的主要成分为水泥、砂和其他细颗粒材料等,在生产过程中还需添加适量的外加剂以提高其性能。

1. 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水泥是干混砂浆的主要基础材料,其品质的好坏对砂浆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砂浆的制备中应选择优质的水泥作为基础材料。

砂的粒径应均匀,颗粒较为圆润;细颗粒材料如石灰、轻骨料等应符合国家标准。

在配比方面,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强度要求合理调整水泥、砂和其他细颗粒材料的比例。

2. 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干混砂浆中的外加剂可改善砂浆的性能,增加其黏着力和韧性等,并具有减少开裂、防水、防冻等作用。

一般使用的外加剂有增塑剂、粘结剂、缓凝剂、水泥基础中和剂等。

添加剂的类型和用量的选择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3. 干混砂浆的生产工艺干混砂浆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搅拌、包装和运输等环节,其中搅拌工艺是最主要的环节。

目前,大多数干混砂浆的生产厂家都采用的是机械搅拌的方式,即通过搅拌机将原材料和外加剂混匀,形成均匀的干混料。

搅拌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左右,要求搅拌充分、均匀,确保干混砂浆有较好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之后将构成好的干混料装入袋子中,标明牌号、日期等相关信息,进行运输。

二、性能研究1. 强度试验干混砂浆的强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强度试验有压缩强度试验和抗拉强度试验。

在试验中,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选取合适的试件和试验条件,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堆积密度试验干混砂浆的堆积密度是研究其流动性和加工性的重要参数。

堆积密度试验应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试样大小和样品取样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拉伸粘结强度试验干混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是研究其黏着力的重要参数。

干混砂浆的定义及背景

干混砂浆的定义及背景

干混砂浆的定义干混砂浆是将水泥、砂、矿化粉、聚合物添加剂等在干燥状态下预混,并以干粉料形式包装的一类砂浆。

干混砂浆,是建材领域新兴的干混材料之一,其英文名称为dry mix,从字面上讲,就是干燥混合的意思。

预拌砂浆是指由专业化厂家生产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各种砂浆拌和物。

预拌砂浆分为预拌干混(又称干粉、干拌)砂浆和预拌湿拌砂浆两种,统称为预拌砂浆。

预拌干拌砂浆(以下简称“干混砂浆”)按德国标准定义(DIN1855-98)是一种针对不同施工环境要求配方,由胶凝材料、骨科(集料)和化学添加剂计量后混合的混合物,按规定的比例直接加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干混砂浆的生产方式是将精选的细集料经筛分烘干处理后与无机胶凝材料和各种有机高分子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颗粒状或粉状混合物,以袋装和散装方式送到工地。

如按照性能划分,干混砂浆分为普通和特种两类,普通干混砂浆主要用于地面、抹灰和砌筑工程用;特种干混砂浆有装饰砂浆、地面自流平砂浆、瓷砖粘结砂浆、抹面抗裂砂浆和修补砂浆等。

预拌湿拌砂浆生产方式类似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可以在现有搅拌站基础上改造即成,与干混砂浆生产工艺最大不同是砂子无需烘干,筛分后即可使用,产品为加水搅拌过的砂浆拌合物。

在生产时要加外加剂特别是缓凝剂,运输和预拌混凝土一样。

湿拌砂浆生产成本较干混砂浆低,但必须用量计算准确,否则就造成使用量的不够或浪费。

由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湿砂浆只能生产普通砂浆。

发展历程我国建筑砂浆完整经历了石灰砂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到干混砂浆的发展历程,中国推广干混砂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上海、北京就已经开始了干混砂浆研究工作,才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干混砂浆生产厂家。

上海、北京、广东是全国干混砂浆发展较快的地区,除此之外,江苏、天津、厦门发展也比较迅速,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11个城市下发了类似推广干混砂浆工作的通知。

至2005年,全国2万吨规模以上的干混砂浆企业131家,设计能力1854万吨,实际生产......背景资料(一)国外预拌砂浆发展概述干混砂浆起源于19世纪的奥地利,上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的干混砂浆迅速发展。

干混砂浆

干混砂浆

干混砂浆,是建材领域新兴的干混材料之一,据广东省标准「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J/T 15-36-2004」的定义为:干混砂浆系指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料与干燥筛分处理的细集料、矿物掺合料、加强材料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干混砂浆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欧洲建筑市场发展壮大起来的,如今在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家将干混砂浆作为主要的砂浆材料,仅德国就有年产10万吨以上的工厂200余家,平均每五十万人就拥有一个干混砂浆生产企业。

在亚洲,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干混砂浆发展也十分迅速,如香港建筑领域抹灰砂浆中超过三成是干混砂浆。

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干混砂浆发展已成燎原之势,广州地区推广使用干混砂浆已有六年,相应的指导政策与规范已逐步实施,北京市、上海市有关干混砂浆的应用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也已实施几年,青岛市、重庆市地方标准也在制定中。

本文将主要浅析普通干混砂浆相对于传统砂浆的优点,使读者加深对干混砂浆的认识并意识到随社会发展的需要干混砂浆取代传统砂浆已是必然。

编辑本段社会效益及技术优势随着工程质量、环保要求及文明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现场拌制砂浆的缺点及局限性越来越突出,而干混砂浆因在技术性能、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越来约多人的青睐。

2.1传统砂浆的缺点和局限性2.1.1很难满足文明施工和环保要求首先是各种原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石灰膏等)的存放场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其次在砂浆拌制过程中会形成较多的扬尘,如有关数据显示,广州城市的施工扬尘占了城区粉尘排放量的约22%,而水泥使用及其相关的总粉尘排放量占城区施工扬尘总量的约35%,因此,水泥使用过程中的粉尘排放量是施工扬尘的主要污染来源。

再者现场拌合砂浆的搅拌设备往往噪音大多超标,噪音扰民亦成城市一大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施工现场出现的上述种种环境问题,既有碍城市形象,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与时代的进步极不协调。

砂浆生产线的原理

砂浆生产线的原理

砂浆生产线的原理
砂浆生产线是用于自动化生产砂浆的设备。

其原理主要包括原料搅拌混合、砂浆成型、砂浆输送、砂浆包装等步骤。

首先,将砂子、水泥、添加剂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搅拌机采用强制式搅拌,通过旋转搅拌叶片使原料均匀混合,确保砂子与水泥等原料充分接触、反应,并形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砂浆。

混合好的砂浆会通过输送系统输送到成型机。

成型机一般采用模具来将砂浆进行成型。

成型模具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砂浆经过模具成型后会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并具有一定的强度。

成型后的砂浆会通过输送系统进行输送,一般会采用皮带输送机或气动输送系统。

输送系统可以将砂浆从成型机输送到砂浆包装设备的进料口,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最后,砂浆会进入砂浆包装设备进行包装。

包装形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般有袋装、散装等形式。

砂浆包装设备能够对砂浆进行自动化包装,提高包装效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卫生。

综上所述,砂浆生产线通过原料搅拌混合、砂浆成型、砂浆输送和砂浆包装等步骤,实现了砂浆的自动化生产。

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和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混砂浆生产原理
文章来源:立杰机械
使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干混砂浆设备,是生产高质量干混砂浆产品的基本条件。

干混砂浆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主要由原料的准备与输送、称量与配料、混料以及干混砂浆产品包装、码垛等生产工艺组成。

干混砂浆原料石英砂一般需经过专用的干燥设备处理,使其含水量低于0.2%,再经振动筛分为4~5种不同的粒径,用斗式提升机输送到相应的筒仓中备用。

水泥、石灰粉等胶凝材料和其他填充一般采用气力输送设备送入原料筒仓。

某些原料可能还需要经粉碎、研磨处理后,才能满足粒度的要求。

化学添加剂(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等)可用人工方式加入到小原料仓中,由控制系统自动按配方要求配料,也可以人工称量后,直接投入混合机(现在国内好点的干混砂浆生产厂家一般采用无重力混合机、犁刀式混合机)中使用。

目前国外先进的干混砂浆生产厂都是自上而下的工艺布局(塔式干混砂浆生产线,取决于干混砂浆生产厂家的场地等因素,有占地面积小的作用,但对干混砂浆生产厂家的厂房高度有所要求),将所有原料提升到原料筒仓顶部,依靠原料自身的质量自然从料仓中流出,经称量、配料、混合、包装等工序后成为最终产品。

全部生产是在现代化的微机控制系统操作下完成的。

操作人员只要确定产品的类型与数量,其余操作全部由控制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

全部采用密闭的生产系统设备,不但现场清洁,无粉尘污染,保证了工人的健康,
而且具有生产量大、配料精度高、使用灵活的特点。

因为生产线竖直架设并且原材料筒仓位于混合设备(混合机)的上方,所以大多数产量为40000吨~250000吨/年的现代化干混砂浆厂。

原材料在进行适当的质量控制后,通过接收系统运输到工厂顶部的不同筒仓中。

材料流动基本通过重力或其他的输送系统(如圆盘给料机、配料螺杆、气动方式等)传送到高精度的料斗秤称重系统中。

全部流程通过全自动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将特定干混砂浆配料所需的所有原材料注入到混合设备(混合机)中。

混合设备大多采用特殊的混合机(混合器),适用于不同的干混砂浆产品系列(从微粒到粗粒干混砂浆)。

混合设备具有不同的容量和结构,可以实现快速和均质的混合。

在整个混合过程中,干混砂浆的温度不应超过50℃,以避免热塑性和敏感的添加剂质量劣化。

对于高效的现代化混合设备,在混合3分钟~10分钟后,均质的干混砂浆即可排放到成品中间储藏仓中。

在进行质量控制后,干混砂浆被排放到运输筒仓或者传送到装袋设备或者码垛设备中,准备运输到建筑工地。

在干混砂浆的生产中,所用的原材料,特别是散装的无机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如果石英砂等集料不能满足质量的要求,那么干混砂浆生产厂必须配备研磨、清洗、干燥和筛分设备。

所有填料的残留湿度不得超过0.3%,并且在经过干燥处理后,砂的温度在使用之前不得超过60℃。

不同填料粒度的筛分曲线应该稳定而没有大
的波动。

原材料筒仓的设计、容量、数量以及整个混合和包装设备的设计取决于所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在干混砂浆生产厂的各种干混砂浆的数量、品种和体积。

对于石膏基产品,通常需要使用独立的生产线,以避免水泥基的产品与石膏接触或者混合后影响产品的质量。

干混砂浆生产的关键设备有石英砂干燥器(国内一般采用转筒干燥机)、筛分机、电子称量配料系统、混合机、包装机以及微机控制系统。

其他设备有原料气动输送设备、斗式提升机、自动码垛机、铲车、卡车等辅助设备,可根据需要选用。

一些简单的实验室分析仪器用于测试和控制干混砂浆产品的质量。

干混砂浆产品同水泥一样,成品一般采用散装,也可用袋装。

在东南亚市场最常见的是内衬塑料薄膜的纸袋包装干混砂浆产品,每袋一般重20千克~40千克。

还有大袋装,每袋一般重1000千克。

对于用量很大的产品,可用2千克~5千克的小包装。

干混砂浆产品的包装形式,不仅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包装设备的能力与形式。

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