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客观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摘要: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综述对主观幸福感念、结构、特点及研究的回顾与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综合述评。
通过述评,一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综合评价,丰富和深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综述目录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2)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2)三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 (3)五、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3)六、 (4)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主观幸福感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
这是Diener(1984)提出来的在心理学界得到公认的概念. 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是SWB有三个特点。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1.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Wilson(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
Die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重点转向内部因素,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了以自陈量表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兼顾负面指标的新格局。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主观幸福感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于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其主观幸福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涵盖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
个人因素方面,大学生的性格特质、自我认知、自尊水平等都会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积极情绪和乐观态度能够增强主观幸福感。
个人的目标设定和成就动机也会对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当大学生能够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时,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往往会得到提升。
家庭因素方面,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来自支持性和睦家庭的大学生往往具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父母的教育方式,如民主型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学校因素方面,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教学质量以及课外活动等都可能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同时,高质量的教学和丰富的课外活动也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社会因素方面,社会支持、文化价值观、就业压力等都会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例如,社会支持网络的广泛和稳定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从而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同时,积极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也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综合干预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如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等),也可以开展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以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心理概念,主要描述个体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平衡状态。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主观幸福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状况满意的程度。
它是人类普遍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主观幸福感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综述将介绍主观幸福感的定义、衡量方法、影响因素等内容,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简要概述。
一、定义和衡量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自己生命的感觉,包括情感、感知和认知方面。
其中,情感方面主要指人们对生活的感觉,包括快乐、满足、兴奋等;感知方面则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包括健康、财富、年龄等;认知方面则是人们对自身的评价,包括自尊、自信、成就等。
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可能受到日常经历和生活事件的影响。
主观幸福感的衡量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让被试者给自己的幸福感打分,常用的量表有生活满意度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正面情感量表等。
另外,也有研究采用自我报告方法,即让被试者自己描述自己的幸福感。
二、影响因素主观幸福感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 个体特征: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等方面。
研究表明,女性、年龄较大、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通常更容易体验到高的主观幸福感。
2. 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包括住房、工作、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
住房面积较大、职业稳定、家庭和邻里关系和睦的人通常更容易感受到高的主观幸福感。
3. 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包括收入、消费、失业等方面。
收入丰厚、不愁吃穿的人通常体验到高的主观幸福感。
4.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友谊、社交等方面。
亲密关系和良好的社交能力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
5. 价值观:价值观包括自我认知、宗教信仰、道德观点等方面。
具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价值观通常具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三、研究综述以往的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而且因为个体和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 幸福感的测量尺度:不同的测量尺度可能影响到研究结果,因此当前的研究关注于建立更准确的测量尺度。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摘要:通过检索国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以下几个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作用较大或相关研究较多:性别与身体形象、家庭状况、社会支持、人格、自尊、自我效能、应对方式。
通过相关研究对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提出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性评价。
具体来说就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情感反应的评估和生活满意感的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它由情感成分(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和认知成分组成。
主观幸福感既可反应心理健康水平,也可衡量生活质量和心理发展状态。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同时他们有比较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比较高的生活满意感。
可以认为这是和他们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有关。
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激情澎湃的年龄阶段,他们充满热情,对未来满怀希望;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社会相比更为和谐也更文明,因此他们对自我以及他人的看法也更加乐观和开朗。
一、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它们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系统共同作用于主观幸福感,目前有关对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研究,只是对个别因子或某几个因子进行的,而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这可能是因为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工具手段的缺陷所致。
纵观国内对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的研究资料,我们把这些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
(一)客观因素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性别与身体形象、家庭状况、社会支持。
1.性别与身体形象因素在关于性别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中目前并未形成一致观点。
张雯,郑日昌认为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另外,郑雪、严标宾等人研究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差异。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幸福感是一个个体对于自身生活从各种层面上的评价和感受。
主观幸福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经历的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
主观幸福感成为学术研究的对像,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热点。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个整体评价,包括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如个人成就感、人际关系、健康、收入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如何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 1950 年代,在那个时代,精神医学家认为幸福只是一种表现出来的情绪,是主观幸福感的状态下的表现。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学界逐渐从幸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入手,梳理了大量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
测量主观幸福感的方法也日趋丰富。
目前较为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幸福感量表”和“流程体验量表”两种。
其中,“幸福感量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工具,它包括正向情绪、满意度、意义感、自主感、哲学自我等方面的测量。
“流程体验量表”则聚焦于具体的生活体验,可帮助采集与幸福感相关的精细数据,包括情感、行动、认知等各个方面的体验。
在研究主观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方面,学界目前普遍认为,主观幸福感受人际关系、健康、经济收入、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其中,人们的人际关系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幸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健康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身体健康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正向情绪和幸福感。
与健康紧密相关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一定的经济收入水平对于维持行居安乐的生活质量有必要的保证。
除此之外,文化、教育水平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不尽相同。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中,人们之所以会感到幸福和不幸的原因也不同。
教育水平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从而提升自我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摘要: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广阔研究者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不同方面讨论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总结影响大学生主观性幸福感的因素,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四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大学生是社会团体中很重要的一局部,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社会未来开展中的主力军。
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这对社会开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在主观幸福感概念的研究方面,受到国内外大局部学者和专家认可的是Diener的研究。
他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某种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评估。
这是从心理方面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人口统计学变量是指大学生的性别、年龄、民族、家庭所在地等情况。
通过分析相关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仅仅使用人口统计学变量来反映主观幸福感是不完全、不科学的。
采集的样本数据不同,所显示的调查结果也不同,有些结果甚至是相反的。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关系。
家庭经济收入比拟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也相对较高,二者呈现出正相关的特征。
但是,有些调研的情况却与这个结果相反。
有些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家庭的大学生也同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二者呈现较少的相关性。
分析其内在的原因,这些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的大学生相比收入较高家庭的大学生,更容易满足目前的生活,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标准相对较低,同等消费水平下更容易感觉到幸福。
社会支持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起到的影响。
这种社会支持可能作用于客观因素。
比方,当人口统计学变量受到社会其他因素影响的时候,往往会对原有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产生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增强的,也可能是减弱的。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和情感体验,它反映了个体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和积极情感的体验。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主观幸福感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其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提升策略等方面。
由于主观幸福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提升策略的实效性等。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进行综述,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通过回顾和总结相关文献,本文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推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发展。
同时,本文也期望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提升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与重要性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一文中,我们首先需要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与重要性进行探讨。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内心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评价,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反应两个方面。
认知评价主要是指生活满意度,是对生活各个方面满意程度的整体评价情感反应则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往往具有更积极的心态,更能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主观幸福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自我成长。
主观幸福感还与大学生的社交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密切相关。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是一种情绪体验,是人们对自己整体生活感到满意或高兴的心理状态。
主观幸福感被认为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幸福和健康。
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呈现出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幸福感与健康、人际关系、工作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理解主观幸福感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一、定义主观幸福感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快乐感受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许等主观感受。
主观幸福感不同于客观指标,比如收入、职业地位等,它更多地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体验。
主观幸福感通常被测量为对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积极情绪的体验和评价。
主观幸福感也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整体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良好情绪状态的综合表征。
二、影响因素1. 个体因素个体的性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内心价值观和认知方式等都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研究发现,积极乐观、善于情绪调节和自我肯定的人更容易拥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质量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2. 物质条件物质条件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入水平、财富积累、住房条件等都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物质条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一定程度上的物质条件提升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是当物质条件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会递减,甚至消失。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社会文化氛围等都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会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而社会紧张、不安全的环境则会抑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4. 文化因素文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是值得重视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己的主观感知对其生 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Diener 等[1]认为主观幸福感 包括个体的情感反 应(包 括 积 极 情 感 反 应 和 消 极 情 感反应)、领 域 满 意 度 以 及 对 生 活 满 意 度 的 综 合 判 断.幸福是人们共 同 的 愿 望,目 前 国 内 外 学 者 已 从 主、客观方 面 证 实 了 大 量 影 响 主 观 幸 福 感 的 因 素, 如 :人 格 、经 济 因 素 、社 会 支 持 、生 活 事 件 、自 尊 等 ,在 客观因素方面,研 究 者 多 关 注 经 济 收 入、文 化 因 素、 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文 将用以“主 观 幸 福 感”(subj ective wel-l being )分 别 合并“经 济 收 入”(income)、“文 化 因 素 ”(culture)、 “生 活 事 件”(life events)、“社 会 支 持”(social support)为 检 索 词,在 中 国 知 网、Springer、Pubmed、 Elsevier Sciencedirct 4 个 数 据 库 上 检 索 2010 - 2 0 1 4 年相关文献及图书,进而着重 对 这 4 个 客 观 影 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 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
关于经济收入 如 何 影 响 主 观 幸 福 感,目 前 研 究 者并没有达成一致.国外大量研究将收入转化其对
【基金项目】 湖北医药学院 2 (K1 2 1 2 3 04)
【作者单位】 1 辽 宁 医 学 院 湖 北 医 药 学 院 研 究 生 培 养 基 地, 湖北 十堰,442 000 2 湖北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卫生事业发展研究 中心,湖北 十堰,442 000
3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既 可 以 为 他 人 提 供 物 质 或 信 息 的 帮 助,又可以在人们面 临 应 激 生 活 事 件 时 阻 止 或 缓 解
应激反应,增加健康的行 为 模 式[1 5]. 主 观 支 持 是 个 体体验到情感上的 支 持,能 使 老 年 人 在 社 会 中 产 生 被尊重、被理解的 情 绪 体 验,从 而 提 高 生 活 满 意 度. 研究表明,老年人社 会 支 持 各 维 度 与 主 观 幸 福 感 及 总幸福度呈显著正 相 关,主 观 支 持 能 显 著 预 测 老 年 人的主观幸福感[1 6];社会支持 对 老 年 人 主 观 幸 福 感 的影响从效果量值 上 看,主 观 支 持 及 其 利 用 度 与 主 观幸福感的关系比客观支持更密切[1 7].
【通 讯 作 者 】 刘 冰
数形式计算(利用 曲 线 作 用 可 表 现 经 济 收 入 对 幸 福 感影响的边际递减 效 应)收 入 与 幸 福 感 的 关 系. 有 研 究 表 明 ,在 给 定 时 间 内 的 国 家 水 平 和 个 人 水 平 ,收 入和幸福都呈正相 关,且 个 人 或 国 家 水 平 的 生 活 满 意度随收入变化的 梯 度 大 致 相 同;公 民 的 生 活 满 意 度也通常随国家经 济 水 平 的 增 长 而 提 升,经 济 增 长 越多的国家生活满意度提升也越多[2].这些结论 表 明了绝对收入对幸 福 感 的 影 响,主 观 幸 福 感 水 平 随 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但在发达国 家,国民收入的变化 和 幸 福 水 平 的 变 化 之 间 并 非 总 是 呈 正 相 关 ,一 旦 人 均 国 民 收 入 达 到 一 定 水 平 ,人 均 国民收入总体上的增加并不一定转化为主观幸福感 的大幅度增加[3].以上结论的差异除了与样本量 和 测量方法的不同有 关 外,也 可 能 因 为 作 为 衡 量 国 家 收入水平的 GDP 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家庭财富的平 均水平.
文化适应是指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 其当初生活不同的 异 质 文 化 中 后,个 体 基 于 对 两 种 文化的认知和感情 依 附 而 作 出 的 一 种 有 意 识、有 倾 向的行为 选 择 和 行 为 调 整[12]. 有 对 难 民 背 景 的 年 轻人(1 1 ~1 9 岁)定 居 墨 尔 本 前 3 年 社 会 心 理 因 素 的研究报道,他们经 历 的 社 会 包 容 或 排 斥 对 其 主 观 幸 福 感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在 社 区 中 的 主 观 社 会 地 位 、歧 视和凌辱是其主观幸福感 最 重 要 的 的 预 测 因 子[13]. 有对德国留学生的 文 化 适 应 策 略、主 观 幸 福 感 以 及 自尊之间关系的研 究 显 示,美 国、德 国、亚 洲 留 学 生 3 种不同的 文 化 群 体 在 隔 离、积 极 情 感、消 极 情 感、 生活满意感上的差 异 显 著,在 整 合、同 化、边 缘 化 以 及自尊上 并 无 显 著 差 异[14]. 个 体 文 化 受 到 价 值 观 念、社会支持网络、歧 视 与 偏 见、评 价 和 应 对 方 式 等 多 种 内 外 因 素 的 影 响 ,因 此 ,对 幸 福 感 的 影 响 机 制 有 很 大 差 异 . 综 上 所 述 ,文 化 是 一 个 多 维 概 念 ,不 同 文 化中幸福感的标准 与 来 源 存 在 差 异,文 化 性 应 激 源 对 幸 福 感 的 影 响 也 不 尽 相 同 ,因 此 ,未 来 主 观 幸 福 感 的跨文化研究应该综合考虑不同文化的影响.
近些年来,学者 转 向 将 社 会 支 持 结 合 与 其 他 因 素变量以分析它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研究在 探讨社会联系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中介作用的 结果表明,社会网络 特 点 (包 括 社 会 网 络 的 规 模、情 感亲密度和新联系 人 的 比 例)主 要 通 过 被 感 知 的 社 会支持与 主 观 幸 福 感 相 联 系[18]. 也 有 研 究 在 探 讨 社会支持、孤独、幸 福 感 关 系 时 发 现,在 情 感、信 息、 工具性支持中,情感 支 持 在 减 少 孤 独 和 增 加 幸 福 感 的作用最强,孤独可 以 在 减 少 社 会 支 持 对 主 观 幸 福 感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 介 作 用[1 9]. 还 有 研 究 发 现, 通过社会支 持-自 尊-孤 独-主 观 幸 福 感 的 路 径,自 尊 中介社会支持对主 观 幸 福 感 的 作 用,而 孤 独 中 介 自 尊与主观 幸 福 感 的 关 系[20]. 社 会 支 持 与 其 他 因 素 变 量 的 结 合 研 究 ,特 别 是 同 时 分 析 多 个 中 介 因 素 ,既 可探讨变量间的交 互 作 用,又 可 分 析 几 个 中 介 效 应 的交互作用,对未来 更 深 入 地 探 索 主 观 幸 福 感 的 影 响机制提供了更有效的研究思路.
. 362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 0 1 5 年 1 0 月第 3 2 卷第 5 期 Chinese Journal of Social Medicine,October 2 0 1 5 ,Vol.3 2 ,No.5
观幸福感产生中介影响.
2 文化因素与主观幸福感
H ofstede[8]认为文 化 不 是 一 种 个 体 特 征,而 是 一个环境中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 共有的心理程序.他将文化差异最终修订为 5 个文 化维度:权力距离、个 人 主 义 与 集 体 主 义、不 确 定 性 规避、男 性 化 与 女 性 化 倾 向、长 期 导 向 与 短 期 导 向[9].有学者 采 用 H ofstede 的 文 化 维 度 量 表 和 施 瓦茨的价值观量表 的 相 关 研 究 表 明,高 生 活 满 意 度 与 个 人 主 义 、精 神 自 由 和 情 感 自 由 、平 等 主 义 呈 正 相 关,而低生活满意 度 与 权 力 距 离、不 确 定 性 规 避、男 性化倾向、保 守 主 义、等 级 制 度 相 关[10]. 这 些 相 关 性 表 明 ,高 度 崇 尚 平 等 和 个 人 自 由 的 透 明 、公 平 的 文 化环境有利于人们保持高生活满意度.有研究探讨 澳大利亚华人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是否可归因于中国 文 化 影 响 产 生 的 文 化 反 应 偏 差 ,结 果 显 示 ,文 化 反 应 偏差影响从高到低 依 次 为 中 国 香 港 人、澳 大 利 亚 移 民 、第 二 代 澳 大 利 亚 人 ,文 化 反 应 偏 差 被 证 实 为 澳 大 利亚人 和 中 国 香 港 人 主 观 幸 福 感 差 异 的 影 响 因 素[1 1].文化也 可 统 分 为 个 人 主 义 文 化 和 集 体 主 义 文 化 ,有 研 究 表 明 ,自 我 中 心 取 向 是 个 人 主 义 文 化 中 个体主观幸福感的 重 要 来 源,而 他 人 中 心 取 向 则 使 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感.这一 结果充分证明了不同的文化会形成不同的个体文化 取 向 ,个 体 文 化 取 向 是 主 观 幸 福 感 的 重 要 影 响 因 素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 0 1 5 年 1 0 月第 3 2 卷第 5 期 Chinese Journal of Social Medicine,October 2 0 1 5 ,Vol.3 2 ,No.5
. 361 .
主观幸福感客观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徐曼1 , 杜海霞1 , 柴云2 , 刘冰2
【摘要】 提高主观幸福感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经济收入、文 化 因 素、社 会 支 持 和 生 活 事 件 4 个 客观因素着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将主观幸福感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 为 充 满 温 暖 的 幸 福 体 验 提 供 思路. 【关 键 词 】 主 观 幸 福 感 ; 客 观 因 素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5.05.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