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床上有几只脚
中班语言《床上有几只脚》

中班语言《床上有几只脚》一、引言《床上有几只脚》是中班儿童非常喜欢的一首语言儿歌。
儿歌是幼儿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简单易懂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对《床上有几只脚》这首儿歌进行剖析和解读,旨在为中班教师和家长提供有关儿歌教学的一些参考。
二、歌曲分析1.歌曲背景《床上有几只脚》是一首简单易唱、节奏感强、旋律流畅的儿歌,通常用于中班幼儿的语言教学和活动乐曲。
歌曲旋律较为明快,歌词简单易懂,节奏感强,具有很好的学习和表现效果。
2.歌曲歌词床上有几只脚啊?一只脚,两只脚,三只脚。
床上有三只脚啊!整首歌曲仅由四行歌词组成,简短明了。
从韵律感上,每一句歌词都以“啊”为韵母结尾,听起来非常流畅。
3.歌曲旋律及节奏《床上有几只脚》的旋律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整首歌曲节奏感强,适合儿童跟唱。
由于《床上有几只脚》的旋律简单易学,儿童很容易模仿并学会。
三、教学方法1.歌曲演唱教师可以用钢琴或吉他等乐器演奏伴奏,在儿童与教师的配合下,逐句演唱整首歌曲。
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还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道具或动作,比如用木偶或手偶扮演歌词中的“床”和“脚”,或者让儿童一起跳蹦床舞,互动性极强。
2.歌曲创编教师可以利用歌曲中的单词和节奏,引导幼儿创编自己的歌曲。
教师可以为幼儿简单介绍押韵、字谱等概念,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编写出自己的歌曲。
3.手工制作利用歌曲主题,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例如,可以让幼儿制作一只有趣的床或者鞋子,让他们在制作中学习有关物品的词汇和形态,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效果《床上有几只脚》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简单、节奏感强的儿歌,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中班儿童不仅可以认识相关词汇,学习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增强自信心、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受力。
此外,歌曲教学也有一定的社会性,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集体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中班教案《床上有几只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床上有几只脚》带反思中班教学计划《床上有几只脚》包括对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使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首先可以了解图片,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积极参与思考,回答问题,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床上有几只脚》包含对课程计划的反思。
活动目标:1,可以初步了解图片,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2.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
3.积极参与思考和回答问题。
4.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图片来分辨图片内容。
5,喜欢并尝试创造故事的结尾,并愿意与他的同伴一起学习。
活动准备:1,孩子准备一本小书就是一本书。
2.环境准备将地板垫放在地板上。
活动程序:一,进口活动1.比赛:几英尺。
(1)请4至6个孩子脱鞋,一个一个地来到垫子上。
每个孩子其他幼儿会聚在一起说:现在有几英尺。
(2)请孩子们一张一张地离开垫子。
每个小孩都在一起数数并说:现在有几英尺。
引导孩子从游戏中发现增加和减少英尺数的现象。
2.这个游戏有趣吗?在我手里拿着的书中,有一个孩子和家人一起玩游戏。
他们真的很高兴,让我们去看看吧!2.免费阅读1.老师发行一本书,孩子可以自由阅读小书。
幼儿可以自由阅读小书,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并与同伴讨论他们的想法。
2.交流讨论。
请一些幼儿回答:故事中有谁?你看到他们在做什么吗?鼓励幼儿讲这个故事,让其他孩子补充。
3.交流与分享1.看完这本书后您觉得如何?您认为这个故事会在您的家庭中发生吗?2.在周日早上与父母起床后,您会做什么?您是否愿意和家人一起在床上几英尺的地方玩游戏?结束活动交流总结,孩子们有条不紊地收到书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组织这些项目。
活动反思:这是我在幼儿园上的课。
我这周读了《床上有几只脚》公共课。
尽管上课前我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我还是反复交换了课程计划,并且还与其他老师进行了交流。
但是,我下课后发现了很多问题。
现在,我进行反思和总结。
首先,当我和年幼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床上有几只脚》时,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玩,每个孩子都想玩,但是孩子们上课时并不那么开心。
幼儿园中班语言《床上有几只脚》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床上有几只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会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能够数出故事中床上的脚的数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4.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会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能够数出故事中床上的脚的数量。
难点:1. 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床上有几只脚》2. 挂图:故事中的人物和床上的脚3. 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4. 小动物手偶:故事中的小动物5. 画纸、彩笔:供幼儿绘画使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故事里都有谁?他们在床上做什么?”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数一数故事中床上的脚的数量,并说出答案。
3. 学习数数和加减法: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学习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如“1+1=2”,“2+2=4”等。
4. 小组活动: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张挂图和一些数字卡片。
小组成员合作,用数字卡片摆出故事中床上的脚的数量,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五、作业:1. 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数一数家里的脚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2. 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并写上自己发现的数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故事内容和数学知识,以及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有提高。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重新演绎故事,加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小动物分类:教师准备不同种类的小动物手偶,让幼儿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如:有脚的小动物、无脚的小动物等。
3.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抓小猫”、“数字接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数数和加减法。
小班语言教案《床上几只脚》

小班语言教案《床上几只脚》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床上几只脚》【活动目标】1、爱好自己的家,能够大胆讲诉家庭生活中的温暖和快感。
2、认知故事内容,能够用连贯的语句讲诉画面情节的变化。
3、拼字重点字词:床、感觉、洗衣机、时间、早餐。
【活动准备工作】字卡、小图书。
【活动过程】一、trained活动:教师播出音乐,幼儿有序林士站。
二、小图书写作。
1、教师鼓励幼儿写作封二~p7。
(1)存有在床上?你们猜猜小朋友和爸爸之间说道了什么?(2)看看第三页,现在床上存有谁,你们也去数一数,床上存有几只脚?教师出具大字卡“床”。
(3)看看第4、5页,猜猜这就是谁去了?想要接下来的床上可以存有几只脚?(4)看看第6、7页,你看见这样的画面感觉就是怎样的出具字卡“感觉”。
阶段探讨:早上下班时,一家人挤到在一起数脚,你们真的他们在一起欢乐吗?你在家特别注意过这样的小事情?2、教师鼓励幼儿写作P8~P12。
(1)看看第8-9页,谁从床上下来了?为什么?现在床上的脚存有变化吗?(2)看看第10-12页,又有人离开了温暖的床,(屈老师)他们为什么必须跑呢?仔细观察它们的表情就是怎样的?教师出具字卡“洗衣机”“时间”。
阶段探讨:早上,大家一起躺者虽然很难受,但是大家都存有各自的事情。
所以都接着回去搞自己的事情回去了。
你们真的当其他人都跑了,altered小朋友自己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是怎么想要的?感觉可以怎样?3、教师和幼儿一起非常灵活图书第13页。
小朋友怎么?了他也离开了温暖的床,为什么?原来,就是刺鼻妈妈搞好的早餐的香味了,出具大字卡“早餐”。
现在床上除了脚吗?说道说道你自己的体会。
幼儿非常灵活图书,听到教师朗诵故事,完备观赏一遍。
4、教师播出录音,幼儿试者英语口语故事。
三、探讨交流。
1、恳请你说道说道这个故事里脑损伤的脚都就是怎样变化的?2、你讨厌这个故事吗?为什么?这个故事出现在一天的哪个?时间说道一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最开心的事情。
幼儿园中班语言《床上有几只脚》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床上有几只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会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能够数出床上的脚的数量。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会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能够数出床上的脚的数量。
难点:1. 学会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能够数出床上的脚的数量。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床上有几只脚》2. 数字卡片:0-103. 小动物手偶:兔子、猴子、小鸟4. 画有脚的图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动物手偶,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并邀请幼儿猜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2. 讲述故事: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内容。
故事讲述一只兔子睡觉时,猴子和小鸟偷偷跑到床上,教师询问幼儿床上有几只脚,引出数数和加减法的学习。
3. 互动环节: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数兔子、猴子、小鸟的脚,引导幼儿说出脚的数量。
4. 游戏环节:教师出示画有脚的图片,引导幼儿数出图片中脚的数量,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请幼儿向家人讲述故事《床上有几只脚》。
2. 家长协助幼儿进行家庭作业,巩固数数和加减法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故事讨论和数数游戏。
2. 评估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数出图片中的脚的数量,并完成简单的加减法练习。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向家人讲述故事内容。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兔子、猴子和鸟,亲自体验故事中的情节。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与幼儿一起进行数数和加减法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展示自己在家庭中完成作业的成果,鼓励幼儿分享和交流。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中班语言领域 床上有几只脚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床上有几只脚》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亿童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课程第四级第x册故事(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活动)《床上有几只脚》基于对幼儿的认识、纲要的理解和活动用书的把握,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阐述。
一、说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幼儿与他人交谈。
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能准确的理解语言内容,把握语言信息的重点和难点,幼儿语言的发展是渗透在其他活动中,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丰富幼儿的经验。
床上有几只脚这一看似简单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家庭的温暖和谐,勾画了一家人在早上这一时段的丰富生活,充满了生活情趣。
对孩子来说,每一天都充满着惊喜,每一个小细节都会触动他们创意的思维。
基于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基本动作的发展情况,我将本次的活动目标定位与以下三点。
1、首先是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回答故事的相关问题。
2、其次是技能目标:能初步看懂画面,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最后是情感目标:感受家庭中的快乐和幸福。
三.说活动重难点基于以上的设计意图,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和活动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为以下两方面,首先是活动重点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回答故事的相关问题。
【分析】中大班幼儿能够有意识的,集中注意的倾听,迅速准确的掌握别人说话的内容,从而正确理解,但是幼儿对语言使用的连贯性不够,基于以上,设此为定位为本活动的重点。
其次是活动难点能初步看懂画面,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活动难点:【分析】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班幼儿喜欢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语言美,但是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画面的异同不能很好地比较区分,无法用连贯语言说出来,因此,本次活动中我将此设为活动难点。
四.说活动方法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和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我将以提问、引导的方式贯穿始终,创设幼儿熟悉的教学情境,并采用以下教法,帮助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中班阅读活动《床上有几只脚》

中班阅读活动《床上有几只脚》《床上有几只脚》是一本中班适合阅读的儿童图书,由一只小动物床上的趣事讲述。
本书引导孩子们通过图画和文字的交互,培养阅读理解和想象力。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小鸟儿早早地唱歌儿,太阳也露出了它的笑脸。
小动物们醒来后,都要收拾自己的房间。
松鼠先换了衣服,然后整理好床铺。
小兔子将自己的衣服抖了抖,折叠整齐后放进衣柜里。
大家互相帮助,快快乐乐地完成了任务。
小动物们看见床上躺着一双小脚,大家都很好奇,纷纷上前打探。
小松鼠轻轻摸了一下,问道:“这是谁的脚?”小兔子看得眼热,回答:“应该是我的,因为我的脚最小。
”小鸟抬起了自己的脚,自豪地说:“不,不可能是你的,因为我的脚最美丽。
”小动物们争论不休,最后大家决定等一等,看看是谁回来了。
很快,弗兰克老鹰飞回来了。
大家都惊叹不已,说:“原来是弗兰克的脚。
”弗兰克还看见大家聚在一起,笑着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床上有什么好玩儿的?”小兔子笑着说:“是的,我们一直在等你,因为你的脚是最特别的。
”小动物们开始玩起了游戏,他们将弗兰克的脚当成了鸟巢,轮流在上面趟来趟去。
弗兰克也参与进来,大家欢乐地玩耍。
不知不觉中,床上的脚越来越多,每一个都是属于不同动物的。
松鼠笑着说:“你们看,床上的脚多了,我们可以玩更多的游戏了。
”小兔子抱起自己的玩具,兴奋地说:“没错,我们可以把它们当成木桩,来进行跳跃比赛。
”小鸟翻了个身,高兴地说:“还可以将它们当成楼梯,每个人都一个走一段。
”小动物们一致认为床上的脚非常有用,可以带来更多的乐趣。
时间过得很快,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不知不觉中太阳也下山了。
大家依依不舍地分散回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的床铺。
最后,大家都围成一圈,手牵手,传递着感谢和祝福,祝福明天会更美好。
《床上有几只脚》是一本温馨有趣的中班阅读书籍,通过小动物的互动和合作,传达了团队合作和友谊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中班的孩子们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想象力,并且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分享快乐。
床上有几只脚教案

床上有几只脚教案教案主题:床上有几只脚一、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活动认识1-10的数字,并能正确说出数字序列。
2. 认识脚的概念,能够辨别脚的不同数量。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动物卡片、床、麦克风、音乐。
2. 布置:房间中准备一张床,上面有放置好的动物卡片。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身体操活动,如挥手、摇头、拍手等,引导幼儿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认识和活动。
2. 游戏环节(15分钟)(1)游戏一:数数脚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依次说出数字,同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摆出相应的脚动作,如数字一对应抬起一只脚,数字二对应抬起两只脚,以此类推。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和记忆。
(2)游戏二:找动物脚将动物卡片发给幼儿,让他们找对应的动物脚,然后将动物脚贴在床上。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观察能力和对脚的辨别能力。
3. 单项活动(20分钟)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以下活动:(1)数数脚:教师给出数字,幼儿根据数字摆出相应的脚动作。
(2)找动物脚:教师说出动物的名字,幼儿通过观察床上的卡片找出正确的动物脚。
(3)数数动物脚: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幼儿说出相应动物的数量,并进行相应的脚动作。
4. 合作游戏(1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只动物,通过合作找出相应动物脚的数量,并将脚贴在床上。
最后每个小组通过展示自己找到的动物脚数量,并一起数数床上的脚。
5. 游戏总结(5分钟)教师统计床上的脚数量,并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幼儿对数字和脚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数数脚和找动物脚等活动,加强了他们对数字和脚的认识。
合作游戏中,幼儿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通过床上有几只脚的教学,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教案:床上有几只脚
中班语言教案:床上有几只脚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家庭生活的温暖。
2、能初步看懂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3、尝试用连贯语句讲述画面情节的变化。
4、认读重点字词:床、几只脚、洗衣机、早餐、闹钟。
活动准备:
教学读本4-6、大字卡第6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大字卡几只脚的图画面,引导幼儿猜一猜,引出故事。
图中共有几只脚?这些脚是谁的?有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家人正在玩数脚的游戏,他们玩的真开心,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阅读大书。
1、阅读第1页: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背景,并出示字卡床、几只脚带领幼儿认读。
教师:谁在床上?他们在干什么?小朋友和爸爸之间说了什么?(引导幼儿猜测)
2、阅读第2-5页:采用遮盖法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
教师:现在床上有谁?数一数,床上有几只脚?猜猜接下谁了,床上会有几只脚?床下有几只鞋?
3、阅读第6-7页,引导幼儿感受和家人在一起温暖感觉。
教师:早上起床时,一家人挤在一起,数数床上有几只脚,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一家人在一起,玩数脚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大家觉得幸福、温暖、快乐。
6、阅读8-13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变化,说说人物离开的原因,随机出示大字卡洗衣机、早餐、闹钟并认读。
8、教师:谁从床上下?为什么?床上的脚有变化吗?又有人离开温暖的床,他们为什么要走呢?最后床上还有脚吗?
三、总结分享。
1、教师:和同伴说一说这个故事里床上的脚都是怎么变化的。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从游戏中发现脚的数量递增和递减的现象
2、大家一起躺着虽然舒服,但是都会有各自的事情,所以都接着去做自己的事情。
四、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幼儿有序收书,师幼一起整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