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MR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脏超声诊断基础PPT课件

心脏超声诊断基础PPT课件
• EF=(EDV-ESV)/EDVx100% • =(119-76.4)/119=42.6/119=35.8% • 无FS
40
• FS:左室短轴缩短率,适用于无左室壁节段性运动。 • FS=(舒张期左室前后径-收缩期左室前后径)/舒张期左室前后
径X100% • =(43.8-26.9)/43.8x=16.9/43.8=0.385
与瓣环组成。 • 二尖瓣包括:前瓣,后瓣 • 三尖瓣包括:前瓣,后瓣及隔瓣
7
8
9
• 主动脉瓣:由瓣叶、半环、主动脉窦及主
动脉瓣下组织构成。包括左冠瓣,右冠瓣 及无冠瓣
• 1.先天性主动脉瓣叶畸形是胚胎期瓣膜发育障碍
所致。根据畸形的瓣叶数量分单叶瓣、二叶瓣、 三叶瓣及四叶瓣畸形。其中以二叶瓣畸形最常见, 单叶瓣畸形少见。本病男性多见,诊断主要依据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可清楚显示主动脉瓣数目、 部位、形态、活动等.发现主动脉瓣狭窄和返流时 也应仔细观察主动脉瓣数目.
51
• 3. (1)存在大动脉水平分流如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两端的收缩压差△P=AOSP-PASP

(AOSP:主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收缩压)。
• (2)在无左室流出道狭窄时,AOSP与肱动脉收缩压(BASP) 相近,可替代主动压力,这样

肺动脉收缩压PASP=AOSP- △ P=BASP-△P。
• 中度狭窄:30-50mmHg
重度狭窄:>50mmHg
44

肺动脉压的估测
•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 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
• 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力几乎等于右心 室收缩压。正常肺动脉压力15—30mmHg,>30mmHg为肺动 脉高压 。

核磁共振心肌延迟强化课件

核磁共振心肌延迟强化课件

MR心肌延迟强化特点及意义
3、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活性, 有延迟 强化即可认为存在心肌梗死,通常血管再 通术后心肌功能无法挽救。
MR心肌延迟强化鉴别诊断
心脏MR 有延迟强化通常认为存在心肌梗死。
但心肌延迟强化仅仅是一种影像学表现,不 仅见于心肌梗死,还可见于多种存在心肌受 累的非缺血性心脏病。
MR心肌延迟强化特点及意义
AMI 后对比剂增强图像分为4 型:
Ⅰ 型为非透壁型; Ⅱ 型为透壁均匀型; Ⅲ 型为透壁边强化特点及意义
1、Ⅲ型(透壁边缘型)强化常与大面积心 肌梗塞及缺少存活心肌相关, 其它各型常见 小到中等面积梗塞, 而且左室功能储备好
2、透壁强化范围与左室血流恢复和功能恢 复密切相关。
MR心肌延迟强化鉴别诊断
肥厚性心肌病 限制性心肌病附壁血栓 左心室占位性病变 心肌炎 心肌淀粉样病变
病变位置:前壁、室间隔、心尖 可定位到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MR显示近透壁样强化
左冠状动脉 前降支闭塞
总结
1、MR心肌延迟强化原理是病变心肌细胞 T1信号延迟
2、影像特点为透壁强化,根据其强化位置、 形态特点有助于临床推理及诊断。
核磁共振心肌延迟强化
目录
1、MR心肌延迟强化原理 2、MR心肌延迟强化特点及意义 3、MR心肌延迟强化鉴别诊断
MR心肌延迟强化原理
心脏MR 延迟扫描目前已被公认可用于评 价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活性
MR心肌延迟强化原理
原理为正常心肌在静脉注射造影剂时间段 造影剂已流出; 而梗死或其他异常心肌由于造影剂滞留和 流出延迟而使T1 时间缩短导致T1 加权成 像呈高信号。翻转恢复脉冲的作用抑制正 常心肌信号; 从而使正常和异常心肌信号对比增强

最新心脏正常超声表现PPT课件

最新心脏正常超声表现PPT课件
• 左室收缩包括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两个时 相。
• 从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这一时间间 期内,左室内仅有压力而无容量的改变, 因而称为等容收缩期。
• 从主动脉瓣开放至主动脉瓣关闭这一时间 间期内,左室内不仅有压力而且有容量的 变化,称为射血期。
左室收缩功能的测定
• 左室等容收缩期指标:左室压力最大上升 速率(dP/dtmax)
心脏常用超声切面
心尖左室两腔切面
探头置于心尖部,扫查方向与 左室长轴平行,在心尖四腔心 切面基础上转动探头直至右侧 心腔从图形消失。
主要用于观察
• 左室的长径,估计其大小; • 计算左心功能; • 探测室壁厚度、活动度、有无节
段性运动异常及室壁瘤形成。
1. 确定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和彩色多 普勒血流成像的变化,测定二尖 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的程度。
• 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是指 在左室压力曲线的上升支左室压力对时间 的一阶微分的最大值。
左室收缩功能的测定
• 左室射血期指标(常用):
• 左室容量(V):EDV、ESV。 • 心搏量(SV):指每次心动周期左室排出的血流量,是定量左室
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SV=EDV-ESV。 • 心输出量(CO):指每分钟左室排出的血流量。CO=SV×HR。 • 心搏指数:指心搏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 • 心脏指数:指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 • 射血分数(EF):M型、Simpson法。
EPSS?
正常M型超声心动图
• 左室腔M型曲线
在左心长轴切面上经 过二尖瓣腱索水平, 与室间隔及左室后壁 垂直。
此切面可以测量心 室腔的大小与心室 壁的厚度等。
心脏正常血流频谱特点
• 频谱型多普勒
PW:脉冲型多普勒 (所能测速度上限较低, 大约1.5~2m/s)

CT和MR在心脏大血管中的应用-精品医学课件

CT和MR在心脏大血管中的应用-精品医学课件

X线表现--多无异常
❖ 主动脉型心影或普大型 ❖ 心影不同程度扩大,尤以左心室为主 ❖ 左心缘搏动减弱或消失 ❖ 左心衰竭时,肺循环出现静脉压升高 ❖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炎,胸膜炎和肺炎
心血管造影表现
❖ 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 ❖ 冠状动脉分支,管腔和管壁病变 ❖ 痉挛,狭窄及侧枝循环形成 ❖ 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有无并发症及判断
心脏普遍增大X线表现
❖ 后前位:心影向两侧增大,横径明显增宽,各房
室轮廓消失,多数伴肺循环改变。
❖ 右前斜位、左侧位:心前间隙与心后间隙缩小 ❖ 左前斜位:支气管分叉角度增大
高血压性心脏病
❖ 心脏呈主动脉瓣型 ❖ 左心室增大 ❖ 主动脉扩张、延长、迂曲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
肺循环的改变
循环系统X线诊断
与二侧肺部形成自然对比 观察各房室大小、搏动、肺血管动态 仍有限度,需结合临床 结合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
循环系统检查方法
透视:多方位观察形态与功能 摄影:后前后(吞钡、加深、远距)
左侧位(吞钡、加深) 右前斜位(45°) 左前斜位(60°)
心血管造影
右心造影 导管置于右房、右室或肺动脉内 左心造影 导管置于左侧心腔 主动脉造 导管置于主动脉瓣上3-5厘米 冠状动脉造影 导管置于冠状动脉分支
女性 40岁,活动后心悸.气促12年,加重2年。PE:心尖部可闻及隆隆样 杂音,可触及震颤.
CT和MR诊断作用
❖ 显示瓣膜情况 ❖ 观察瓣膜运动情况 ❖ 作定量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意义
❖ 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已成为致死和致残的 主要病因之一
❖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本病变,其演变和发 展可引起心脏解剖与功能的改变

心脏MRI检查ppt课件

心脏MRI检查ppt课件

av RA
LV
Ao rpa lpa
LA
IVC
LV
43
心脏磁共振扫描层面的选择
心脏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众多,其特点是多层面、多方位, 目前尚未广泛一致的最佳方法。首先扫描冠、矢、轴 三个方向 的基本定位像。结合临床诊断疾病的需要选择。 应用较多的有 以下一些方法:
1. 横断面成像
9. 其他
2. 冠状面成像
膜功能,计算射血分数、每博输出量、室壁 收缩期增 厚率及心肌重量等) 心肌灌注成像:注射不同对比剂(了解心肌有无缺血或
梗塞并可行负荷试验) 血流扫描:血流通畅情况(流量及瓣膜返流定量分析)
10
冠脉成像:CT显示冠脉优于MR(三维重建显示冠脉主 干及分支全貌、钙化、软斑块)
对比剂三维血管成像:注射对比剂后通过不同重建技术 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显示血管及病 变( MIP ) 最大密度投影、( MPR ) 多平面重建、(SSD) 表面重建、( VR )容积重建、( VE )仿真内窥 镜技术)
4
1985, Denmark
5
问题:
心脏跳动、血管搏动、呼吸运动导致磁共 振信号大量丢失,成像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解决办法
心电门控 呼吸门控
屏气扫描 实时扫描
最佳解决办法 — 需要高性能的梯度场! 需要具有专用技术和成像序列的磁共振 扫描系统。
6
高性能的梯度场带来的结果
梯度场强度越大-切换率越快-爬升时间越短 工作周期 100 % 成像速度越快:最短TR 最短TE 最短采集时间 成像高分辨率:最大采集矩阵 最薄2D/3D层厚 最小扫描野 最大层面内分辨率
39
导航回波技术(Navigator Echo Acquisition)

心脏影像学的解剖学基础ppt课件

心脏影像学的解剖学基础ppt课件
左室及主动脉 造影侧面观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四心腔及大血管的相对位置关系——CT横轴位








室 主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⑸、心包积液
2). 右前斜位
前缘: 主A弓/升主A 肺A干 右心室 左心室—心尖 心前间隙 (胸骨后区)
后缘:
左心房 右心房 心后间隙—食管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黑 白
CT成像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灰阶图像 —反映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横断位成像 •多方位重建 •平扫、增强、造影扫描
磁共振成像(MRI)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医学课件)心脏磁共振

(医学课件)心脏磁共振
2023
《医学课件》心脏磁共振
contents
目录
• 心脏磁共振简介 • 心脏磁共振技术 • 心脏磁共振诊断 • 心脏磁共振治疗 • 心脏磁共振的展望
01
心脏磁共振简介
心脏磁共振的定义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CMR) 是指利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技术对心脏 进行无创影像检查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心脏磁共振在医学中的应用
心脏磁共振在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 心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 断。
心脏磁共振还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如心肌收缩功 能、心肌舒张功能等,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 度及预后。
心脏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对 心肌病变、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诊断具 有很高的准确性。
CMR可以评估心脏移植后的心肌重塑和功能 变化,预测患者的预后。
CMR可以指导CRT植入,评估其治疗效果和预 测患者的预后。
05
心脏磁共振的展望
心脏磁共振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创新,心脏磁共振成像将更加清晰、分辨 率更高。
应用拓展
心脏磁共振在临床应用中将会更加广泛,如评估心脏疾病严重程 度、预测治疗效果等。
心脏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心脏磁共振可以诊断多种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病、心肌 炎、心包疾病、心脏瓣膜病等。
心脏磁共振还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和整体心脏状态,以及识 别心脏肿瘤和转移瘤。
心脏磁共振对其他疾病的诊断
心脏磁共振不仅可以评估心脏疾病,还可以诊断其他器官的疾病,如:肺部疾病 、肝脏疾病、主动脉疾病等。
心脏磁共振检查技术 包括胸骨旁长轴切面 、心尖切面、左心室 短轴切面、右心室流 出道切面等技术。

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PPT课件)

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PPT课件)
14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前准备
做trufi_freqScout序列
15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前准备 1.呼吸屏气训练 2.心电门控的链接 3.操作流程的回顾
16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2.进行短轴位心脏电影序列扫描
17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参考序列: cine_tf2d12_retro_iPAT
38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39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40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41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42
• 心脏磁共振检查成功的关键
1.呼吸屏气训练 2.心电门控的链接 3.操作流程的回顾
43
Dr.Feng
44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谢谢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
医路顺风
1
• 随着MR技术的快速发展,心脏磁共振检 查正朝着更清晰、更精细、更精确的方向 发展。
2
• 回顾
1992年我院在GE Vactra 0.5T上就开展了心脏MR检查
参考文献:谢道海,丁乙,陈学仁,等.电影磁共振对正常人左心 功能的测定.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7):444-447.
10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短轴位上通过室间隔中点并垂直平分左右室定出准四腔心
11
• 扫描前心电门控补偿
12
• 磁共振心脏扫描 1.首先进行短轴位T1、T2、T2压脂序列扫描
T1
T2
T2 tirm
13
• 磁共振心脏扫描 参考序列: 1.T1: tse_9_db_ t1_iPAT 2.T2: tse_17_db_t2_iPAT 3.T2 tirm: tirm_15_db_t2_iPA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E-MRA (3Dfastspgr) 冠状位或矢状位 MIP多 角度重建
.
10
心脏扫描技术
首过灌注成像 • 延迟强化 • PC-Cine 用于流速,分流,返流量测定(必要时
做)
.
11
morphology
心脏 MR
流量流速
function & wall motion
angiography
灌注
.
22
心脏灌注.Fra bibliotek23.
24
流速流量
.
25
.
26
心脏MR应用
• 先天性心脏病
• 缺血性心脏病
• 心肌病
• 心包疾病
• 心脏肿瘤
• 心脏瓣膜病
• 大动脉病变
• 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
27
先心病MR诊断
• 1258例先心病MR检查 104例多层CT检 查
• 年龄3天~18岁 平均3.9岁 • 1999年~2003年5月 • 1258例均作了CE-MRA检查
.
4
磁共振成像的优点
磁共振成像具有无创伤、无射线、软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造影剂安全和能直 接三维成像的优点,同时还可进行功能 测量。近年来随着磁共振硬件和软件 的发展,磁共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于各种疾病病的形态与功能诊断
.
5
磁共振成像的缺点
• 磁共振成像技术也有不足之处, 如装有心 脏起博器者不能做磁共振检查, 检查价格 较贵, 时间较长, 声音很响, 对患儿镇静要 求较高,对重病患者如需抢救器械维持 者,则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 此外金属物 会产生伪影,对急性出血不敏感等也是 磁共振成像的不足之处
.
延迟增强
12
MR扫描技术
• GE Signa 1.5T • 儿童 10%水合氯醛 0.5ml/公斤体重,开
放静脉后口服或肛注
• 体线圈或TORSO线圈,小婴儿头线圈 • EKG或外周脉搏门控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MR扫描技术
• 造影剂 马根维显 0.4cc/公斤体重
• CE-MRA
.
6
磁共振的应用
颅脑、脊柱的先天性畸形,肿瘤,血 管性病变,感染,代谢性病变和慢性亚 急性外伤。
各种纵隔、心脏大血管病变。 各种盆腔、腹部病变。 各种骨骼、软组织病变。
.
7
心脏影像检查
MRI
Nuclear Medicine
Echocardiography
X-Ray Angiography
.
X-Ray CT
• 含水多少是磁共振图像形成不同的对比的关键
• 流空效应在心脏磁共振成像中起重要作用
.
3
磁共振进展
高场(3.0T)磁共振 梯度磁场和切换率提高,于1.5T磁共振机上,
梯度场和切换率已达到60mT/m 和200mT/m/ms 多通道阵列射频线圈 并行采集技术如SENSE 和ASSET技术,大幅度缩
短采集时间 门控与导航技术进步
心脏磁共振
上海新华医院放射科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影像中心
朱铭
.
1
磁共振设备
1973年Lauterbur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80年 代早期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 2003年 诺贝尔医学奖授于Lauterbur和Mensfield
磁共振设备主要包括磁体、梯度线圈、射频发 射器、信号接受器、模数转换器、计算机、显示
扫描步骤: 1. 确定四腔心层面 2. 获得左室短轴图像 3. 选择FGRET序列,按左室短轴位置定位,
扫描层数为系统允许的最大层数 4. 打药前扫描一次(5个时相),检测系统状态和扫描位置 5. 设置相同序列和位置(35-40个时相),完成预扫描 6. 指示病人深呼吸4次,然后尽量屏气1分钟左右.
• MR三种序列综合 诊断敏感度 96.5% • 同组病员心血管造影诊断敏感度 97% • 超声敏感度 86% • MSCT 91.2% • DSA>MR>MSCT>US
.
30
先心病MR检查指征
• 心外大血管异常或伴有心外大血管异常的 先心病,如COA,TAPVC等
• 复杂先心病 • 手术后先心病 • 对于单纯的房缺室缺不必作MR
屏不住时小幅度喘气
.
21
7. 屏气开始扫描(右图) 8. 第一幅图像出现后,高压注射器注入Gd-DTPA
(造影剂量:0.2ml/公斤体重; 注射速度4-5cc/秒) 9. 扫描结束后,记时并再次注入造影剂
(造影剂量:0.2ml/公斤体重; 注射速度1cc/秒) 10. 相同位置设置延迟增强序列,并在灌注结束后7-12分钟时扫描(下左图) 11. 如有必要,加扫左室长轴位延迟增强(下右图)
器和操作台等。磁体有常导型、超导型和永磁性 三种。磁场强度从0.15-3.0T(Tesla,特斯拉)。
.
2
磁共振成像原理
• 人体内有很多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如氢原子核, 有如一个小磁体, 在强磁场中,每个小磁体的自 旋轴将按磁力线方向重新排列,在这种状态下, 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 氢原子核即吸收能量,发生共振;停止发射射频 脉冲,氢原子核就把吸收的能量以射频脉冲的方 式发射出来,接收线圈接收这些信号并用计算机 处理即形成磁共振图像
8
心脏病实用MR的基本条件
• 能提供超声不能提供的信息 • 占用MR设备时间小于30分钟(与国情及
收费标准有关) • 不要求患儿屏气
.
9
心脏扫描技术
• 自旋回波 T1W, Double IR 横断位 长轴位 短轴位 四腔位
• 梯度回波 Cine , Fastcard 或Fiesta 横断位等 6-32幅/次心动周期
.
31
目前的磁共振设备 在先心病诊断方面的优势
• 非创性,无射线,视野大,造影剂安全 • 可进行一定的功能测量,可同时观察支
.
28
先心病诊断效果
• 心内结构异常 主要为间隔缺损与瓣膜 病变,如ASD,VSD,PS,TA等
• MR三种序列综合 诊断敏感度 86% • 超声 94%
• DSA 95.2% • MSCT 90.5% • DSA>US>MSCT>MR
.
29
先心病诊断效果
• 心外大血管异常 如 COA,TAPVC,LSVC, 外周PS,IAA,PAPVC,PDA等
3D-Fast SPGR, 层厚2-3mm翻转
角45°, 256x128 ZIP2重建, 冠状位或矢状位
• 静脉开始推注5-10秒后扫描, 15-20秒/次,连
续重复3-4次
• 图象于GE AW 3.1 , 4.0 工作站上重建,以多角
度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为主
.
19
.
20
首过法造影剂灌注及延迟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