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无机材料课件-材料的表征
无机非金属类功能材料简介-PPT课件

*
当光入射到由大量粒子所组成的系统时,光的吸收、
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三个基本过程是同时存在的。在
热平衡状态,高能级上的粒子数总是小于低能级上的
粒子数,产生激光作用的必要条件是使原子或分子系
统的两个能级之间实现粒子数反转。
★
1.激活离子
固体激光器材料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要在基质晶体中掺入适量的激 活离子。激活离子的作用是在固体中提供亚稳态能 级,由光泵作用激发振荡出一定波长的激光。目前 激活离子来自三价和二价的铁系、镧系和锕系元素。 激光的波长是由激活离子的种类决定的。
第三章 无机非金属类功能材料简介
3.1 光学材料简介
3.1.1 概述 材料的光学性质是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而使材料所 表现出的特性。如果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光强较弱, 场强的线性项起作用,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就产生各 种线性光学效应。如吸收、反射、全反射、透射、折 射、色散、散射以及各种现象中有关光偏振态改变的 效应等。这种利用线性光学效应传输光线的材料为光 学介质材料(optical medium materials)。
* 光导纤维种类繁多,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PPT课件

电子位移极化
弹性模型 +e
-e
建立牛顿方程: ma= -kx - eEoe it 电偶极矩: = -ex= Eoe it{1/[(k/m)o2- 2]}e2/m 弹性振子的固有频率 : o=(k/m)1/2 有: = e Eloc 得:
动态
e
e2 m
2 0
1
2
静态
e2 e2
e
m2 0
k
电子位移极化
+ 空腔表面上的电荷密度: -P cos 绿环所对应的微小环球面的表面积dS:
dS=2rsin rd dS面上的电荷为: dq= -P cosdS
根据库仑定律:dS面上的电荷作用在球心单位正电 荷上的P方向分力dF:
dF= -(-PcosdS/4o r2 ) cos
由 qE=F
1×E=F E=F
有立方对称的参考点位置,如果所有原
子都可以用平行的点型偶极子来代替,
则E3 =0。
Eloc=E外+E1+P /3o=E+P /3o
克劳修斯一莫索蒂方程
根据
D= o E+P
得
P =D- o E=( 1- o ) E
= o ( r- 1) E
由
Eloc=E外+E1+P /3o=E+P /3o
=E+ o ( r- 1) /3o
对具有两 种以上极化质点的介质,上式变为:
r r
1 2
1
3 0
nkk
k
三、介质的总极化
第一种,位移极化: 位移式极化------弹 性的、瞬间完成的、不消耗能量的极化。
第二种,松弛极化:该极化与热运动有 关,其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是非弹 性的,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功能材料第一章功能材料概论PPT

焊接加工
通过熔融连接将两个材料连接在一起,适用于金 属材料的连接。
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涂层技术
通过涂覆一层或多层涂层来改变 材料表面的性质,以提高耐腐蚀 、抗氧化、耐磨等性能。
表面改性技术
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改变材料表 面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表面 形貌等性质,以提高表面硬度、 降低摩擦系数等性能。
04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功能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需要更加注 重环保,如使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耗和排放等。
智能化
功能材料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如智能材料、自适应材 料等,这些材料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响应,具有很高的 应用价值。
复合化
多种材料的复合使用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不同材料的组 合,可以获得单一材料无法达到的综合性能。
未来发展方向
01
新材料研发
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功能材料,提 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环保化发展
注重功能材料的环保性能,推动其 可持续发展。
03
02
智能化发展
加强功能材料的智能化研究,开发 更多具有智能响应的材料。
复合化发展
加强多种材料的复合研究,获得更 多具有综合性能的材料。
04
THANKS
感谢观看
环保领域
总结词
功能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空气净化、水处理、土 壤修复等方面。
详细描述
功能材料如吸附剂、催化剂、光催化剂等,能够有效降低污 染物排放和提高环境质量,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具有重要 意义。
05
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高性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功能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更高的强度、硬度、耐热性、耐腐蚀性等。
材料的测试、表征方法和技巧ppt课件

红外光谱
光谱范围400-4000cm-1 分子振动谱 吸收,直接过程,发展较早
平衡位置附近偶极矩变化不为零 与拉曼光谱互补 实验仪器是以干涉仪为色散元件 测试在中远红外进行,不收荧光干扰
方法一: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横坐标为波长λ(m) 和波数1/λ,单位:cm-1 。可以用峰数,峰位,峰
形,峰强来描述。 纵坐标是:吸光度A 应用:有机化合物
的结构解析 定性:基团的特征
吸收频率; 定量:特征峰的强
度
6
方法二:纵坐标是百分透过率T%。百分透过率的定义 是辅射光透过样品物质的百分率,即 T%= I/I0×100%, I是透过强度,Io为入射强度。
峰数 峰数与分子自由度有关。无瞬间偶基距变化 时,无红外吸收
峰强 瞬间偶极矩大,吸收峰强;键两端原子电负 性相差越大(极性越大),吸收峰越强
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一个强的吸收峰, 基频峰
由基态直接跃迁到第二激发态,产生一个弱的吸收 峰,倍1频1 峰
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吸收
化合物红外光谱是各种基团红外吸收的叠加
各种基团在红外光谱的特定区域会出现对应的吸收 带,其位置大致固定
受化学结构和外部条件的影响,吸收带会发生位移, 但综合吸收峰位置、谱带强度、谱带形状及相关峰 的存在,可以从谱带信息中反映出各种基团的存在 与否
12
常见基团的红外吸收带
=C-H C-H CC C=C
O-H O-H(氢键)
C=O C-C,C-N,C-O
S-H P-H N-O N-N C-F C-X
《无机功能材料》PPT课件

但是,由于TiO2本身禁带宽,产生的电子-穴 对不仅极易复合而且寿命较短,光响应范围较窄,
使光催化活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且利用的光谱 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TiO2光催化活性的因 素很多,例如TiO2粒子的晶型、粒径、表面形态 等,实验表明,锐钛型纳米TiO2较金红石型纳米 TiO2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为了改善TiO2 光催化 活性,提高光催化效率,有关TiO2 微粒的制备方 法、掺杂金属离子、掺杂有机染料、催化剂载体、
❖1.2 光催化性
纳米TiO2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较 宽, ,当它吸收了波长小于或等于387.5nm的光 子后,价带中的电子就会被激发到导带,形成带 负电的高活性电子e-,在价带上产生带正电的空穴 h+。吸附在TiO2 表面的氧俘获电子形成·O2-空穴 则将吸附在TiO2表面的OH-和H2O氧化成具有强 氧化性的·OH,反应生成的原子氧、氢氧自由基 都有很强的化学活性,氧化降解大多数有机污染 物。同时空穴本身也可夺取吸附在半导体表面的 有机物质中的电子,使原本不吸收光的物质被直 接氧化分解。
纳米TiO2 的制备
气相法
物理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 法
液相法
胶溶法 、溶胶-凝胶法 、 沉淀法 、微乳液法 、中和水解法
无机材料化学(第7讲).ppt

感应-作用物理量的关系与材料性能
作用 感应 物理量 物理量 关 系 式
材料内部 的变化
材料性能 性能种类
应力
温差 t
形变
表面电 荷密度
D
形变
=S
D=C = t
原子发生 相对位移
原子发生相对 位移引起偶极 矩变化 原子发生位移
热量 Q Q=Ct 原子振动加强
温差电 V= t 载流子定向
动势V
激光作用。 声学性质:声吸收(反射、透射)、吸声系数、降噪系数。
化学性能:指材料对外界接触物的耐受性,即化学稳定性。
主要包括:材料的耐腐蚀性、耐酸性和耐热性。
耐腐蚀性:指材料抵抗大气和弱腐蚀介质(如水、水蒸汽) 腐蚀的能力。
耐酸性:指材料抵抗腐蚀介质(如酸、碱和盐溶液)腐蚀的 能力。
耐热性:包括材料的抗氧化性和热强性。 抗氧化性:指材料在高温或受热情况下抵抗气体氧化 腐蚀的能力; 热 强 性: 指随温度升高,材料保持其强度的能力。
温度一定,频率一定,与各频率对应的声子数目也一定; 温度变化,频率变化,与各频率对应的声子数目也发生
相应变化。
由N个原子构成的体系,就有3N 个振动频率,因此 格波是多频率振动的组合波。其中:
振动频率低的质点,彼此间位相差不大,相邻质点振动 方向相同,其振动称为“声频支振动”; 振动频率高的质点,彼此间位相差大,相邻质点振动方 向相反,其振动称为“光频支振动”。
相邻原子间振动的非简谐性使其作用力 并不是简单地与位移成正比。 在平衡位置r0两侧的合力曲线斜率并不 相等。 由于受力不平衡,原子振动时的平均位 置就不在r0处,而是右移使相邻原子平 均距离增大。
质点间引力--斥力曲线和位能曲线
振动位能曲线
功能无机材料课件材料的表征

材料微观分析技术绪论
材料研究与微观分析技术
*
材料科学的进展极大地依赖于对材料进行微观分析表征的技术水平
3
1
2
4
宏观上的性能测试和微观上的组成与结构表征,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材料的检测评价技术
材料设计的重要依据来源于对材料的微观组成和结构分析
材料制备的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材料微观分析的检验
*
回顾材料研究的四大要素?
*
第三章 材料的表征
BRAND PLANING
讲授:赵宏滨
*
形貌分析
表面分析 ☆
复习内容
结构分析
材料的结构表征
热分析的分类与应用
01
品牌介绍
02
产品展示
制备
表征
设计
材料研究
因此可以说,材料科学的进展极大的依赖于对材料结构分析表征的水平。
热分析
材料制备的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材料结构分析的检验
材料设计的重要依据
材料设计
传统的“炒菜”法
新材料 开发方法
发展方向
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决定了材料的固有性质
*
材料结构表征的基本方法
*
材料结构的表征目的:成分分析, 结构测定和形貌观察
元素组成 化合物组成 材料亚微观结构分析(形貌分析)
材料组成分析(化学成分分析)
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1nm尺度,原子及原子组合层次结构
*
岩石磨损工具
显微成像仪
穆斯堡尔分光光度计
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
*
材料微观分析技术的应用
*
材料微观分析技术的应用
*
材料微观分析技术的应用
*
*
材料微观分析技术的应用
功能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功能材料的制备和表征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材料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功能材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例如具有导电性、光学性、磁性、生物相容性等等。
本文将介绍功能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一、功能材料的制备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合成法、物理法、生物法等等。
其中,化学合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制备无机或有机小分子。
1.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在反应溶液中合成材料的方法。
常用的合成法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等等。
溶胶-凝胶法又可分为溶胶法和凝胶法两种。
溶胶法是将精细的氧化物粉末悬浮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经过初步处理后形成胶体分散液。
凝胶法是将精细粉末悬浮在水中,通过调节pH值和加入某些物质形成凝胶。
这种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催化性和光学性能。
水热法是将高度饱和溶液加热至较高的温度,在高温高压下经历多道物理化学反应过程,最终沉淀出所需的材料。
这种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晶体形态良好、分散度高、表面积大等优点。
气相沉积法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热分解、沉淀、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前体物质转化为薄膜、粒子、线条等形态的材料。
这种方法可制备出较好的单晶薄膜和纳米颗粒等。
2.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手段对材料进行制备,包括热处理、溅射、蒸发、溶液法等等。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金属或氧化物等材料。
热处理就是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上发生改变。
溅射是将靶材料置于真空先生的氩气中,通过放电将靶材料中的原子、分子抛出,沉积在试样表面形成薄膜。
蒸发是将易揮发的前体物质加热至高温,再使其冷凝成薄膜或粉末。
溶液法是将材料溶解在溶液中,然后在反应溶液中形成沉淀。
3.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是利用生物体制备材料,包括蚕丝蛋白、蛤田酸、DNA等等。
这种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易操作、制备成本低等优点。
二、功能材料的表征功能材料制备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表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组成
微观结构 相结构
晶粒尺寸 物
及分布
理
耐腐蚀性 性
杂质含量
质
结晶度分
子量及分
布
熔点 热性质
磁性质 力 光学性质 学 电学性质 性 重力性质 质
立体结构
晶体结构 空隙度
讲解:XX
拉伸性 韧性
延展性 疲劳度
硬度 蠕变性 延伸性 抗冲击性 压缩性 动态力学性质
模量
11
3/12/2021 6:22 AM
2021/3/10
讲解:XX
3
材料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材 料性能和其成分结构及微观组织关系的理解
什么是材料测试方法?
材料测试 = 材料分析 = 材料表征
2021/3/10
获取有关材料的组成,结构 和性能等相关信息
讲解:XX
4
3/12/2021 6:22 AM
分子结构与聚集态结构 (XRD、 IR、XPS、 ASS)
材料测试方法的概念与分类
被动式(无激发源式材料测试方法)
A. 直接获得有关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等固 有信息,如尺寸大小、状态、重(质) 量、颜色、形状、运动情况等等;
B. 亦可根据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差异间 接推断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信息,如色谱 分析法、原子力显微分析等。
2021/3/10
讲解:XX
8
讲解:XX
19
3/12/2021 6:22 AM
材料结构分析-直接法
硅纳米线的显微结构 高分辨电子显微像(HTEM)
(a)[111]带轴的硅纳米线的单 晶结构,它的生长方向为 [112]
(b)存在高阶孪晶的硅纳米线 (c)具有堆垛层错和孪晶等缺陷的
硅纳米线
2021/3/10
讲解:XX
20
3/12/2021 6:22 AM
2021/3/10
讲解:XX
16
3/12/2021 6:22 AM
形貌分析的图例
昆虫标本(500倍)
螺旋形碳管(9,157倍)
化学方法生长的ZnO纳米阵列 担载Pt金属颗粒的纳米碳粒
(100,000倍)
子(400,000倍)
2021/3/10
讲解:XX
17
3/12/2021 6:22 AM
材料结构分析
3/12/2021 6:22 AM
材料结构表征的基本方法
材料结构的表征目的:成分分析, 结构测定和形貌观察
材料组成分析(化学成分分析) 1. 元素组成 2. 化合物组成
材料亚微观结构分析(形貌分析) 微米或亚微米尺度,相层次结构
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0.1nm尺度,原子及原子组合层次结构
2021/3/10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决定了材料的固有性质
传统的“炒菜”法
新材料 开发方法
发展方向 材料设计
所谓材料设计,就是根据对材料的组成、微结构与性能关系
的认识(“炒菜”经验+材料微观分析),按指定性能“定
做”新材料,按生产要求“设计”最佳的制备和加工方法。
2021/3/10
讲解:XX
1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TEM) 场离子显微镜(FIM)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原子力显微镜(SFM) X射线衍射分析(XRD) 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SAXS)
2021/3/10
讲解:XX
18
3/12/2021 6:22 AM
材料结构分析—结果
2021/3/10
硅纳米线的不同形貌
(a)呈直线或弯曲状态,(b)呈螺旋结构, (c)呈辫子结构
热性能 (TGA,DSC)
材料测试 与表征
2021/3/10
力学、流变性能
万能材料试验机 冲击试验机,流变仪
讲解:XX
表面与界面 (SEM、TEM、AFM SPM)
5
材料测试方法的概念与分类
材料测试方法如何分类?
从功能上讲,可分为组成测试,结 构测试和性能测试三种方法
从技术上讲,材料测试方法可以分 成两类:主动式和被动式
2021/3/10
讲解:XX
6
3/12/2021 6:22 AM
材料测试方法的概念与分类
主动式(含激发源式材料测试方法)
激发源
(电磁波,粒子束,电场,磁场,热,力等)
数据采 集处理
2021/3/10
材料
与组成,结构,性能 等相关的某种响应
响应的传感与变换
讲解:XX
7
3/12/2021 6:22 AM
2021/3/10
第三章
材料的表征
讲授:赵宏滨
讲解:XX
1
材料的结构表征 热分析的分类与应用 形貌分析 表面分析 ☆ 结构分析
复习内容
2021/3/10
讲解:XX
2
设计
热分析 制备
材料研究
材料设计的重要依据
表征
成分分析 结构测定 形貌观察
材料制备的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材料结构分析的检验 因此可以说,材料科学的进展极大的依赖于对材料结构分析表征的水平。
3/12/2021 6:22 AM
材料微观分析技术绪论
材料研究与微观分析技术
宏观上的性能测试和微观上的组成与结构表征,这 两个方面构成了材料的检测评价技术
材料设计的重要依据来源于对材料的微观组成和结 构分析
材料制备的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材料微观分析的检验
材料科学的进展极大地依赖于对材料进行微观分析 表征的技术水平
2021/3/10
讲解:XX
9
3/12/2021 6:22 AM
回顾材料研究的四大要素?
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材料性 能和其成分结构及微观组织关系的理解
合成与加工
结
构
固
和
有
成
性
分
质
使用性能
2021/3/10
讲解:XX
10
3/12/2021 6:22 AM
材料的性质
化 学 性 质
2021/3/10
化合物组成分析方法
传统的化学分析技术 分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分子振动光谱(红外、拉曼光谱) 分子发射光谱(荧光光谱) 气相、液相、凝胶色谱
2021/3/10
讲解:XX
15
3/12/2021 6:22 AM
材料形貌分析
➢ 光学显微镜 ➢ 光学干涉仪 ➢ 激光散射谱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透射电子显微镜
材料结构分析-直接法
五次对称性镍钛准晶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像
2021/3/10
讲解:XX
21
3/12/2021 6:22 AM
材料结构分析-直接法
扫描隧道显微分析拍摄的硅片上的单个原子图像
2021/3/10
讲解:XX
22
3/12/2021 6:22 AM
讲解:XX
13
3/12/2021 6:22 AM
材料化学成分分析1
元素组成分析方法
传统的化学分析技术 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显微分析 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 质谱与二次离子质谱 核磁共振 电子自旋共振 光电子与俄歇电子能谱
2021/3/10讲解:XX Nhomakorabea14
3/12/2021 6:22 AM
材料化学成分分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