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件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 呢?还是有科学根据?
提示: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⑴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⑵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 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 ⑶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 缓慢地变化着。
三、板块的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 基础上提出的。
哥伦布(1451?~1506)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新航路的开辟
看图思考: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地球表面的海陆面 积比例: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图东 西 半 160°E 球 海 陆 分 布
20°W
160°E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东 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 西 半球。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 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 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 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 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 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 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 移的?”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 严密的论证呢?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
自然因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上升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考你?连连线: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底的 古河流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如填海造陆
地壳的变动
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 部分几乎吻合。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世界陆地和海洋PPT

B.港阔水深避风
C.地理位置优越
D.地形平坦开阔
4.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麦哲伦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三 陆地
1.概况 群岛 半岛 大陆 大洲 岛屿
三 陆地
1.概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或湖泊的部分,一面与
亚洲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大;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下
游。
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小; 东部有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 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
欧洲
平原面积广大; 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冰川地貌广布。
北美洲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分布; 大陆北部冰川广布。
二 海洋
3.海峡
土耳其海峡 大洲:亚洲和欧洲 位置:黑海→地中海之间(博斯普鲁斯海峡、
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的总称) 。 国家:土耳其 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 重要性: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表层洋流:黑海→地中海
二 海洋
3.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大洲:非洲和欧洲 位置: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
南美洲 西部为南北纵列的安第斯山脉;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大洋洲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
南极洲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大陆冰川广布。
三 陆地
3.岛屿
E F G
D
K H
A J B C
LH
三 陆地
3.岛屿
马来群岛 大洲:亚洲 位置:东南亚,主要包括苏门答腊岛、爪
大陆架 大陆坡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陆地与海洋PPT

大
区:西部低 润气流深入内陆,大陆
洋
矮的高原、 东侧降水较多,使气候
洲
中部平原、 呈狭长分布;西侧为背
东部山地 风坡,降水少
大 洲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 的影响
南
平均海拔最 平均海拔高,冰雪对阳
极
高的大洲; 光反射强烈,是酷寒的
洲
冰川广布 原因之一
• 【例】读“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
喀尔 巴阡 山脉
亚平 宁山
以平原和山脉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非洲地 形以高原 为主,有 高原大陆 之称
埃塞俄比 亚高原
德拉 肯斯 山脉
三大地形 纵列分布
西部高原 、中部平 原、东部 山地
三部分: 西部山地 、中部平 原、东部 高原山地
三大地形 西部山地 东部平原 高原相间分布
冰岛 纽芬兰岛
古巴岛
伊比里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
海地岛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巴尔干半岛
加里曼丹岛
日本群岛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中岛南半岛 菲律宾群岛
斯里兰卡
苏门答腊岛
火地岛
马达加斯加岛 新几亚岛(伊里安岛)
塔斯马尼亚岛
4.七大洲分界线
4、大洲分界线
大高加索山脉
土耳其海峡( 40°N、28°E)
霍尔木兹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曼德海峡
A:新几内亚岛 A:格陵兰岛 B:大不列颠岛
A:西西里岛
A:台湾岛
A:苏门答腊岛 B:爪哇岛
A:冰岛
A:新西兰北岛
A:巴芬岛
A:马达加斯加岛 A:斯里兰卡岛 A:塔斯马尼亚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课件 陆地和海洋

②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③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④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点拨】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
练能力
3.关于图2-1-10中字母所代表地理
事物属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a:半岛
B.b:海峡
C.c:岛屿
A.①是面积最大的洲 B.⑤位于西半球 C.④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⑥位于⑤的南侧
练能力
【点拨】图中所示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洲;⑤是非洲,主要位于东半球;④是南极洲,是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 洲;⑥是大洋洲,位于非洲的东侧。
练能力
6.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有( C )
练基础
3.[中考·兰州]读大洲轮廓示意图(图2-1-6),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C )
A.①是非洲 C.③是南美洲
B.②是亚洲 D.④是南极洲
练基础
[中考·聊城]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 面积达5 000多万平方千米。据此并结合图2-1-7,回答4题。 4.图中位于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和湖泊有( B )
人教版 七年级上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课件 陆地和海洋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核心笔记
一、地球?水球? 1.海陆面积比例
据计算,地球表面__1_.7_1_%___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___2_9_%___。概括地说,地球 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
2.大洲分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_乌__拉__尔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大__高__加__索__山脉、黑海、__土__耳__其__海峡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ppt课件

白令海峡
欧洲和北美洲分界线:
南北美洲丹分麦界海线峡:
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非洲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和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
17
亚非北南美 1、七大洲面积排序: 南极欧大洋 四
大洋面积排序: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
2、(1)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非洲 大陆和 南美 大陆,被赤道穿过的大洲 是 亚洲 、非洲 、 南美洲 和大洋洲 。 (2)没有热带的大洲是 欧洲和 南极洲。 赤道穿过 非洲的中部。地跨寒、温、热 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为 亚洲 和 北美洲 。
壳活跃。 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原因:位于亚欧 板 块、太平洋 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交界地
带,地壳活跃。 冰岛多火山原因:位于 亚欧 板块和
美洲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四川汶川地震原因:位于 亚欧 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
39
安第斯山
1、破译谜团:
科学考察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
的煤田,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32
英国
日本
日本与英国都是著名的岛国,为什么日本多火山
地震而英国却很少火山地震. ?
33
预知未来:
印度洋板块
缩小,可能消失
非洲板块与亚 欧板块. 挤压
继续长高
扩大成为新 的大洋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 非洲板块与
巧合吗?
古生物的相似性
.
26
似古 性老
地 层 的 相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
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
27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岩石圈由六 大板块拼合而成;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欧洲和北美洲分界线:
南北美洲丹分麦界海线峡:
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非洲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和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
17
亚非北南美 1、七大洲面积排序: 南极欧大洋 四
大洋面积排序: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
2、(1)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非洲 大陆和 南美 大陆,被赤道穿过的大洲 是 亚洲 、非洲 、 南美洲 和大洋洲 。 (2)没有热带的大洲是 欧洲和 南极洲。 赤道穿过 非洲的中部。地跨寒、温、热 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为 亚洲 和 北美洲 。
壳活跃。 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原因:位于亚欧 板 块、太平洋 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交界地
带,地壳活跃。 冰岛多火山原因:位于 亚欧 板块和
美洲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四川汶川地震原因:位于 亚欧 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
39
安第斯山
1、破译谜团:
科学考察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
的煤田,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32
英国
日本
日本与英国都是著名的岛国,为什么日本多火山
地震而英国却很少火山地震. ?
33
预知未来:
印度洋板块
缩小,可能消失
非洲板块与亚 欧板块. 挤压
继续长高
扩大成为新 的大洋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 非洲板块与
巧合吗?
古生物的相似性
.
26
似古 性老
地 层 的 相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
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
27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岩石圈由六 大板块拼合而成;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课件 陆地和海洋

2.海陆分布特点
半球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陆地 海洋
主要分布在___北___半球, 主要分布在 南极地区以_陆__地____为主 ____东____半球 主要分布在___南___半球, 主要分布在 北极地区以__海__洋__为主 ___西_____半球
全球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无论怎样平分半球,
结论 任意一个半球都是___海__洋___面积大于
练基础
3.[中考·兰州]读大洲轮廓示意图(图2-1-6),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C )
A.①是非洲 C.③是南美洲
B.②是亚洲 D.④是南极洲
练基础
[中考·聊城]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 面积达5 000多万平方千米。据此并结合图2-1-7,回答4题。 4.图中位于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和湖泊有( B )
A. a是大西洋
B.亚洲、欧洲、北美洲临d大洋
C.南、北美洲东临c大洋
D.b是印度洋
【点拨】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a)、 大西洋(c)、印度洋(b)、北冰洋(d)。
练能力
[中考·滨州]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 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扭曲。图2-1-11为“戴马克松地 图”,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结合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D.d:群岛
【点拨】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故a表示半岛;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b表示的是海湾,不是海
峡;c是面积较小的陆地,表示的是岛屿;d是许多岛屿的
集合,表示的是群岛。
练能力
4.下表是四大洋的代码与面积比较,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洋代码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34张PPT)

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
缓慢
大陆漂移→
2 亿 年 →→ 6500 万 年
前一块
前几块大
大陆
陆
→→
现在 四大洋
→→→?
七大洲 变化
反思与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
再见!
考题示范
例1 下列海陆变迁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A )
A、荷兰围海造田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 的运动之中。
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 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学以致用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__板块和亚_欧______板块相对运动印,度相洋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板块处在不断碰撞 之中,珠穆朗玛峰就会不断增高。
B、大西洋的形成
C、珠穆朗玛峰的形成 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解析】 地球表层的海陆变迁其能量有来自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如 地壳运动;也有来自于地球外部的能量吸收,如太阳辐射。地球上 许多高大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巨大的裂谷、深深的湖泊等形成与 变化均与地壳运动有关。
如:大西洋由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张裂形成;珠穆朗玛
【解析】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地过去曾经是海洋,后来,
海陆发生变迁,海洋变成了现在的陆地。
板块的运动:认识六大板块和板块的运动。
对比板块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吗?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结论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 由板块拼合而成。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
缓慢
大陆漂移→
2 亿 年 →→ 6500 万 年
前一块
前几块大
大陆
陆
→→
现在 四大洋
→→→?
七大洲 变化
反思与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
再见!
考题示范
例1 下列海陆变迁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A )
A、荷兰围海造田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 的运动之中。
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 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学以致用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__板块和亚_欧______板块相对运动印,度相洋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板块处在不断碰撞 之中,珠穆朗玛峰就会不断增高。
B、大西洋的形成
C、珠穆朗玛峰的形成 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解析】 地球表层的海陆变迁其能量有来自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如 地壳运动;也有来自于地球外部的能量吸收,如太阳辐射。地球上 许多高大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巨大的裂谷、深深的湖泊等形成与 变化均与地壳运动有关。
如:大西洋由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张裂形成;珠穆朗玛
【解析】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地过去曾经是海洋,后来,
海陆发生变迁,海洋变成了现在的陆地。
板块的运动:认识六大板块和板块的运动。
对比板块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吗?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结论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 由板块拼合而成。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2章 陆地和海洋 本章整合

专题归纳复习
【例1】 有关大洲、大洋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美洲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B.太平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印度洋在亚洲以南,非洲以西 D.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南美洲
专题归纳复习
解析:南美洲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 洋;印度洋在亚洲以南,非洲以东;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非洲。
2.菲律宾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知识建构导图
1 2345
3.北极圈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纬线。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大洋
是( D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知识建构导图
1 2345
4.下列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D )
A.太阳东升西落
B.四季变化
C.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D.台湾海峡的形成
知识建构导图
1 2345
5.下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关闭
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亚欧板块,不会消失;地中海位于亚
A欧.板阿块拉与伯非半洲岛板将块会的在碰地撞球挤压上处消,失其面积将会逐渐减小;阿尔卑斯山脉是 B.地中海的面积将会扩大 C由.亚阿欧尔板卑块斯与山非脉洲是板板块块碰碰撞撞挤压挤形压成的的结;红果海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关闭 D张C.裂红作海用的,会面不积断将扩会张缩。小
解析 答案
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和印度洋的一部 分
专题归纳复习
2.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地理现象
喜马拉雅 山脉“长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答案
名 称 主要范围
亚欧板块 亚洲的大部分,欧洲,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非洲板块 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一部分
美洲板块 南、北美洲,亚洲的东北部,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南极洲板块 南极洲,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南部
太平洋板块 太平洋的大部分
印度洋板块
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和印度洋的一部 分
本章整合
一、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陆的区别 大洲不等同于大陆,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世界 上有七大洲,但有五块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合在一起,称 为亚欧大陆,南、北美洲大陆合称美洲大陆。
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 (1)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非 洲和南美洲的大陆部分,穿过亚洲和大洋洲的岛屿部分)。 (2)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几乎全部位于寒带的大洲、大洋:南 极洲、北冰洋。 (3)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4)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非洲。 (5)北极圈、北回归线和赤道都穿过的大洲:亚洲。 (6)热带占大部分的大洲:非洲、南美洲。 (7)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8)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例1】 有关大洲、大洋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南美洲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B.太平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印度洋在亚洲以南,非洲以西 D.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南美洲
解析南美洲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印度洋在亚洲以南,非洲以东;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非洲。
答案A
二、六大板块 1.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A.太阳东升西落
B.四季变化
C.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D.台湾海峡的形成
1 2345
3.(2016四川凉山中考)读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 的是( C )
A.①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B.②大洲面积最大 C.③大洲位于南半球 D.④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②是亚洲,在七大洲中 面积最大;③是北美洲,位于北半球;④是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 圈之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1 2345
4.(2016山东滨州中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位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 则②大洲是( D ) A.欧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北美洲,②为南美洲,③为欧洲,④为非洲。
1 2345
5.(2016湖北鄂州中考)下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 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答案B
1
234
5
1.(2017甘肃白银中考)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地球表面三分是海洋,七分是陆地 B.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 D.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1 2345
2.(2017海南中考)下列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D )
关闭
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亚欧板块,不会消失;地中海位于亚
欧A.板阿块拉与伯非半洲岛板将块会的在碰地撞球挤压上处消,失其面积将会逐渐减小;阿尔卑斯山脉是 由B.亚地欧中板海块的与面非积洲将板会块扩碰大撞挤压形成的;红海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关闭 C.阿尔卑斯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张DC.裂红作海用的,会面不积断将扩会张缩。小
2.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地理现象
喜马拉雅 山脉“长 高”
红海面 积扩大
地中海 面积缩小
所处板 块位置
板块运 动
结
果
预言几千 万年后
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交界地带
碰撞挤 压运动
挤压迫使喜马 拉雅山脉抬高
海拔更高
非洲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交界地带
张裂运 动
张裂使红海面 积不断扩大
红海成 为新的 大洋
亚欧板块与非洲 碰撞挤 挤压迫使地中 地中
板块交界地带 压运动 海面积缩小 海消失
【例2】 2017年9月20日22时29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里氏5.5 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的地点位于( )
六大板块示意图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解析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 地震。
名 称 主要范围
亚欧板块 亚洲的大部分,欧洲,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非洲板块 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一部分
美洲板块 南、北美洲,亚洲的东北部,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南极洲板块 南极洲,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南部
太平洋板块 太平洋的大部分
印度洋板块
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和印度洋的一部 分
本章整合
一、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陆的区别 大洲不等同于大陆,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世界 上有七大洲,但有五块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合在一起,称 为亚欧大陆,南、北美洲大陆合称美洲大陆。
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 (1)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非 洲和南美洲的大陆部分,穿过亚洲和大洋洲的岛屿部分)。 (2)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几乎全部位于寒带的大洲、大洋:南 极洲、北冰洋。 (3)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4)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非洲。 (5)北极圈、北回归线和赤道都穿过的大洲:亚洲。 (6)热带占大部分的大洲:非洲、南美洲。 (7)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8)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例1】 有关大洲、大洋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南美洲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B.太平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印度洋在亚洲以南,非洲以西 D.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南美洲
解析南美洲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印度洋在亚洲以南,非洲以东;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非洲。
答案A
二、六大板块 1.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A.太阳东升西落
B.四季变化
C.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D.台湾海峡的形成
1 2345
3.(2016四川凉山中考)读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 的是( C )
A.①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B.②大洲面积最大 C.③大洲位于南半球 D.④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②是亚洲,在七大洲中 面积最大;③是北美洲,位于北半球;④是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 圈之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1 2345
4.(2016山东滨州中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位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 则②大洲是( D ) A.欧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北美洲,②为南美洲,③为欧洲,④为非洲。
1 2345
5.(2016湖北鄂州中考)下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 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答案B
1
234
5
1.(2017甘肃白银中考)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地球表面三分是海洋,七分是陆地 B.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 D.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1 2345
2.(2017海南中考)下列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D )
关闭
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亚欧板块,不会消失;地中海位于亚
欧A.板阿块拉与伯非半洲岛板将块会的在碰地撞球挤压上处消,失其面积将会逐渐减小;阿尔卑斯山脉是 由B.亚地欧中板海块的与面非积洲将板会块扩碰大撞挤压形成的;红海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关闭 C.阿尔卑斯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张DC.裂红作海用的,会面不积断将扩会张缩。小
2.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地理现象
喜马拉雅 山脉“长 高”
红海面 积扩大
地中海 面积缩小
所处板 块位置
板块运 动
结
果
预言几千 万年后
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交界地带
碰撞挤 压运动
挤压迫使喜马 拉雅山脉抬高
海拔更高
非洲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交界地带
张裂运 动
张裂使红海面 积不断扩大
红海成 为新的 大洋
亚欧板块与非洲 碰撞挤 挤压迫使地中 地中
板块交界地带 压运动 海面积缩小 海消失
【例2】 2017年9月20日22时29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里氏5.5 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的地点位于( )
六大板块示意图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解析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