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期末总复习
大一大物期末考试知识点

大一大物期末考试知识点随着大一学期的结束,许多大一学生即将面临大物期末考试,考试需要对大物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掌握。
本文将简要罗列大一大物期末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力学部分在力学部分,我们需要重点复习牛顿三定律、功、能量与动量等概念和公式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到弹性力、无摩擦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特点和作用。
在牛顿三定律方面,首先要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定律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其次,要能够应用这些定律来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比如在斜面上的物体滑动问题、受力平衡问题等。
功与能量这一部分是大物考试中的重点,需要对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同时,要注意各种能量转化的问题,如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动量在力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动力学方程的使用。
另外,还需要理解并能解决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等动量守恒问题。
二、热学部分在热学部分,我们需要掌握温度、热量、热平衡等基本概念。
此外,要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等重要概念的应用。
温度是热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摄氏度与开尔文温标的换算关系,并能够应用温标进行计算。
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此外,还需要了解热传导中的热传导定律和热传导的计算方法。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掌握它的表达式和应用。
另外,还需要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等重要知识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我们需要了解它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此外,还需要应用它来解决热量转化和功转化等问题。
三、电学部分在电学部分,我们需要掌握电荷、电场、电势、电流和电阻等基本概念。
此外,还需要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磁场等重要知识点的应用。
电荷是电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我们需要了解电荷的基本特性和电荷守恒定律。
还需要了解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大学物理期末备考要点

大学物理期末备考要点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a.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b. 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关系c.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 动能与动量a. 动能定理b.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c. 动量守恒定律3. 万有引力与重力a. 万有引力定律b. 重力加速度c. 重力势能d. 行星运动4. 平衡与静力学a. 平衡条件b. 杠杆原理c. 原则与应用5. 力学中的摩擦a. 特点与原因b.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c. 摩擦力的计算与应用二、热学1. 热与温度a. 热量的传递方式b. 温标与温度转换2. 热力学第一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内能变化与热交换c. 等容、等压、等温过程3. 热力学第二定律a. 热机与卡诺定理b. 极限温度与热机效率c. 热力学不可逆性4. 热力学第三定律a. 绝对零度的定义与测量b. 熵及其性质c. 热力学函数及其应用5. 气体状态方程a. 状态方程的表示与转换b.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 一般气体状态方程三、电磁学1. 静电学a. 电荷与电场b. 电场强度c. 高斯定理d. 电势与电势能e. 电容与电容器2. 电流与电阻a. 电流的定义与测量b. 电阻与电阻器c. 欧姆定律d. 串、并联电路3. 磁场与电磁感应a. 磁场的产生与性质b. 电流产生的磁场c. 安培环路定理d. 磁感应强度e.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4. 电磁波与光学a. 电磁波的性质与传播b. 光的传播与反射c. 光的折射与色散d. 几何光学5. 电磁波谱a. 可见光与光学仪器b. 红外线与微波c. 紫外线与X射线d. γ射线与辐射治疗四、量子物理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a. 波粒二象性的实验证据b. 普朗克常数与光子能量c. 德布罗意假设与波长2. 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a. 波函数的本质与物理意义b. 波函数的概率解释与测量c. 薛定谔方程及其应用3. 稳定原子结构a. 氢原子能级与能量b. 多电子原子的壳层结构c. 系统的波函数与能量4.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a. 原子、分子与化学键的关系b. 电子云模型与共价键c. 键的强度与化学键理论5. 核物理与放射性a. 原子核的组成与性质b. 放射性衰变与半衰期c. 核反应与核能的利用五、相对论与宇宙学1. 狭义相对论a.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b. 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c. 相对论动力学与质能关系2. 广义相对论a. 弯曲时空与引力b. 爱因斯坦场方程c. 引力透镜效应与黑洞3. 宇宙的结构与演化a. 宇宙学原理与宇宙模型b. 宇宙的膨胀与暗能量c. 大爆炸理论与宇宙学红移以上为大学物理期末备考的要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量子物理、相对论与宇宙学的基本知识。
大物期末总复习资料演示课件.ppt

(A)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B)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C)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
(D) 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
[A]
21.一倔强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
统 量的为12振m动周的期物为体T,1.则若系将统此振弹动簧周截期去T一2等半于的长度,下端挂一质
v p O2 / v p H2 =1/4.
O
v
(C)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v p O2 / v p H2 =1/4.
(C)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
v p O2 / v p H2 =4.
13、一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若t 时刻波 y
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
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 mm,
√ 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A) 2 m.
(B) 1 m.
(C) 0.5 m.
(D) 0.2 m. (E) 0.1 m.
.
15、波长λ=55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 数d=2×10-4 cm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 大级次为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18. A、B 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B=2mA,两者用一 轻弹簧连接后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用外力
将两木块压近使弹簧被压缩,然后将外力撤去,则此后两木
块运动动能之比EKA/EKB为
mA
mB
(A) 1/ 2 (B) 2 / 2 (C) 2 (D) 2
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轻弹簧上,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则弹簧
大物期末复习资料课件

全息显示、全息存储、全息干涉计量 等。
全息照相的特点
能够记录物体的三维信息和立体感, 图像清楚度高,能够进行动态和静态 记录。
05
量子物理
黑体辐射与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黑体辐射
描述物体吸取和发射电磁辐射的能力 ,普朗克假设电磁辐射能量只能以离 散的量子情势发射或吸取。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能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单位,物体在吸 取或发射能量时,只能以能量子的整 数倍进行。
大物期末复习资料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力学 • 热学 • 电磁学 • 光学 • 量子物理
01
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01 02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称为惯性,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将 保持其原始状态,即静止的物体继续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继 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
、意义和应用。
03
电磁学
电场与高斯定理
总结词
理解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高 斯定理的应用。
详细描述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具 有力和能的性质。高斯定理是描述电 场散布的重要定理,通过它可求解电 荷散布的问题。
磁场与安培环路定律
总结词
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
详细描述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03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动量与角动量
动量
一个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 为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 向相同。
角动量
一个物体相对于某点转动时,其 动量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 该物体的动量称为角动量。
大学物理期末总复习

第六章
静电场
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概念和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一 、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概念和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了解用电场线形象描述静电场强分布的方法, 二、了解用电场线形象描述静电场强分布的方法,理解真 空中静电场高斯定理的内容和用高斯定理求场强分布 静电场高斯定理的内容和用高斯定理求场强分布的条件和 空中静电场高斯定理的内容和用高斯定理求场强分布的条件和 方法. 方法 理解静电场环路定理的内容. 静电场环路定理的内容 三、理解静电场环路定理的内容 四、掌握静电场的电势概念和叠加原理 掌握静电场的电势概念和叠加原理. 静电场的电势概念和叠加原理 五、了解用等势面形象描述静电场电势和场强分布的方法 了解用等势面形象描述静电场电势和场强分布的方法. 静电场电势和场强分布的方法 六、能计算简单问题中的场强分布和电势分布. 计算简单问题中的场强分布和电势分布 简单问题中的场强分布和电势分布 七、了解电偶极矩的概念,能计算电偶极子在均匀电场中 了解电偶极矩的概念, 所受的力和力矩. 所受的力和力矩
6. 行星运动问题
——机械能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机械能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机械能守恒; ⑴行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动——机械能守恒; 行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动 机械能守恒 ⑵行星受力始终指向地心 ——行星关于地心的角动量守恒。 行星关于地心的角动量守恒 行星关于地心的角动量守恒。
1 2 Mm 1 2 Mm mυA − G = mυB − G rA rB 2 2 rA mυA = rB mυB
八、了解静电感应现象,了解导体静电平衡条件,了解静 了解静电感应现象,了解导体静电平衡条件, 导体静电平衡条件 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和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分布, 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和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分布,了解 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和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分布 有导体存在时静电场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有导体存在时静电场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九、了解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均匀介质极 了解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化对场强分布的影响. 化对场强分布的影响 了解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了解计算平行板、 十 、了解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了解计算平行板、圆柱形 和球形电容器电容的公式. 和球形电容器电容的公式 能利用相关公式讨论平板电容器两板间场强、 十一 、 能利用相关公式讨论平板电容器两板间场强、电势 等物理量的变化。 等物理量的变化。 十二、了解电容器的储能公式,了解电场能量密度的概念, 电容器的储能公式 十二、了解电容器的储能公式,了解电场能量密度的概念, 了解利用电场能量密度计算电场能量的方法. 了解利用电场能量密度计算电场能量的方法
大学物理I期末总复习

)
A.A比B的动量增量少
B.A与B的动量增量为零
C.A比B的动量增量大
D.A与B的动量增量相等
冲量等于动量增 量
B
吊车地板给物体的冲量,是支持力,所以加速度 a=10+2=12m/s^2
D
所谓冲量即动量增量,0-2*10=|-20|
A
所谓冲量即动量增量,0-2*5=|-10|
C
0.01*900=9, 240/60=4,4*9=36
dt
4
a d 2x 40 2cos(40 ) 2.79 102 m s2
dt 2
4
例2.简谐振动方程 x Acos(t ) ,求 t T (T为周期)时,物体的速
3.简谐振动的动力学、运动学的表达式。运动方程 x Acos(t )
4.振幅、角频率和初相三个量可以完全确定一个简谐振动,称为简谐振 动的特征量。
5.相位(t )是决定简谐振动的物体任一时刻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6.对于给定的振动系统,周期(频率)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而振幅
和初相则由初始条件决定。
6.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任何一方不能孤立地存在。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其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7.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力学的核心,只适用于质点的运动,所表示的 合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瞬时对应的关系。 8.冲量是表征力对时间累积效应的物理量,功是表征力对空间累积效 应的物理量。 9.冲量的方向一般并不与动量的方向相同,而与动量增量的方向相同。 10.只有外力才对系统的动量变化有贡献,而系统的内力是不能改变 整个系统的动量的。
二、作业及练习题复习
1. 已知质点运动学方程,求轨迹方程、速度、加速度和判断运动情况等。
期末复习 —— 大物公式总结

Δx ′ =
Δx − uΔt
1− u2 c2
Δt ′ =
Δ t − uΔ x
1−
u c2
c 2 时间膨 2
胀
Δt =
τ
u2 1− 2 c
τ为原时
l = l0
u2 1− 2 c
l0为原长
质速关系
m=
m0 v2 1− 2 c
E = mc 2 − − − 总能量 E 0 = m0 c 2 − − − 静能 E k = mc 2 − m0 c 2 − − − 动能,v << c时,E k →
七、循环:1、正循环:
η=
Q A Q1 − Q2 = = 1− 2 Q1 Q1 Q1
2、逆循环: w =
Q2 Q2 = A Q1 − Q2
T2 T1 w= T2 T1 − T2
3、卡诺循环:η = 1 −
*八、熵及其计算: ΔS = S B − S A =
∫
dQr A T
B
第三篇
一、
电磁学
v v F q v ˆ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E p = = r 2 q0 4πε 0 r
∑m r
i
2
i i
连续质量分布的刚体
J = ∫ r 2 dm P59 表格 3.1
平行轴定理: J = J c + mh 2 刚体的角动量: L = Jω 刚体角动量守恒: M = 0
r
r
v
v Jω = 恒量
六、洛仑兹变换:
x′ =
x − ut 1− u2 c2
t′ =
t − ux
c2 u2 1− 2 c
n2 , 反射光为线偏振光,角i0 称为布儒斯特角 n1 2π 2π *七、晶片与波片: δ = no − ne ⋅ d 相应的相位差 Δϕ = δ = no − ne ⋅ d λ λ 当入射角满足 tani0 =
大学物理(64学时)期末复习及答案.docx

2016大学物理(64学时)期末复习复习一、刚体部分一、选择题1. ()两个匀质圆盘A 、B 的密度分别为和且Q A >Q B ,质量和厚度相同•两圆 盘的旋转轴均通过盘心并垂直于盘面,则它们的转动惯量的关系是: A 、J A <J B B 、J A =J B C 、J A >J B D 、不能判断2. () 一力矩肱作用于飞轮上,飞轮的角加速度为河,如撤去这一力矩,飞轮的角加速3. () A 与8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球用一根不能伸长的绳子拴着,8球用橡皮筋拴着,把它们拉到水平位置,放手后两小球到达竖直位置时,绳子与橡皮筋长度相等,则6. 银河系有一可视为球体的天体,由于引力凝聚,体积不断收缩。
设它经过一万年体积收缩 了 1%,而质量保持不变.则它的自转周期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能判断7. () 一子弹水平射入一木棒后一同上摆.在上摆的过程中,以子弹和木棒为系统,则总 角动量、总动量及总机械能是否守恒?结论是: A 、三量均不守恒 B 、三量均守恒C 、只有总机械能守恒D 、只有总动量不守恒度为— 02,则该飞轮的转动惯量为: M A 、 A nMB 、—AC 、M A - Pi此时两球的线速度 A 、匕〉% B 、匕 <%c 、V A =V B D 、无法判断4. ()用一条皮带将两个轮子A 和8连接起来,轮与皮带 间无相对滑动,8轮的半径是A 轮半径的3倍.如果两轮具有 相同的角动量,则A 与B 两轮转动惯量的比值为: A 、 1:3 B 、 1:9 C 、 3:1 D 、 9:15. ()某滑冰者转动的角速度原为口°,转动惯量为人,当他收拢双臂后,转动惯量减少 了 1/4.这时他转动的角速度为:8.()长为乙的均匀细杆。
肱绕水平。
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今使细杆从水平位置开始自由下摆,在细杆摆动到铅直位置的过程中,其角速度②,角加速度〃如何变化?A、勿增大,月减小B、©减小,0减小C、勿增大,0增大D、刃减小,0增大9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运动,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卫星的动量P,角动量乙及卫星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E是否守恒?A、P不守恒,乙不守恒,£不守恒B、P守恒,乙不守恒,E不守恒C、P不守恒,乙守恒,&守恒D、P守恒,乙守恒,&守恒E、P不守恒,Z守恒,&不守恒10.()如图2所示,A和8为两个相同绕着轻绳的定滑轮,A滑轮挂一质量为肱的物体,8滑轮受拉力尸,A Q H而且F = Mg,设A、B两滑轮的角加速度分别为尸A和尸B,不计滑轮轴的摩擦,则有A、P A =P BB、P A > P BC、/3A<D、开始E A=伉,以后M < 0B二、解答题1.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和两根长均为/的细棒刚性连接成如图3所示的形状,假定小球和细棒的质量均为计算该装置绕“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波动光学(38分)
一、干涉(小题2题6分大题一题10分共16分) 1、劈尖干涉、薄膜干涉是重点,牛顿环也做考试要 求 2、干涉装置、条纹的形成、条纹的分布、条纹间 距公式、条纹变化是基础
3、牢记两种干涉原理对应的两个光程差公式及形成 明暗条纹的条件
4、掌握有无半波损失的判断方法
5、一维无限深势阱、描述氢原子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及取值要求
二、衍射(小题2题6分大题一题10分共16分)
1、光栅衍射是重点 2、衍射装置、条纹的形成、条纹的分布、条纹间 距公式、条纹变化是基础 3、牢记单缝衍射的原理及形成明、暗条纹的条件 4、掌握多光束干涉主极大方程(光栅方程)
三、偏振(小题2题6分) 1、掌握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第三部分 相对论(17分) 一、运动学(小题2题6分大题一题5分共11分) 1、两条基本原理和洛仑兹变换是基础
v0 0
t 0
A
o Ax
2 0
3、方程
xAc( o st) A
x02
v02
2
4、两同方向同频率振动的合成
2 k A A 1 A 2
(2 k 1 )
图解法 AA1A2
A
A A 1 A 2
t 0
A1
A
o A x A2
5、谐振子振动的能量
Ep1 2kA 2co2(st)
EK1 2kA 2si2n(t)
2、长度收缩、时间膨胀(时钟变慢)是重点 二、动力学(小题2题6分)
1、质量公式是基础 2、动能公式和能量动量公式是重点
第四部分 量子(小题4题12分大题一题5分共17分)
1、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氢原子光谱(包括波尔理论)
2、德布罗意波长、测不准关系的计算 3、波函数(物理意义、满足的条件) 4、哈密顿算符、薛定谔方程、定态薛定谔方程
EEk
Ep1kA2 2来自二、波动(小题4题12分大题一题10分共22分)
1、波长和波速是描述波动的两个重要物理量 (有别于振动)
2、波形曲线和振动曲线并存是波的描述的一大 特点。
3、行波和驻波是我们研究的两种波动形式
4、波动方程(五要素)、波的干涉(极值条件)是重点 5、驻波是难点
6、五要素的求解是基础 7、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的关系及波的初相的 确定是解题的关键之一。(例1:一、12) 第一部分 难点:已知量为曲线
期末总复习
第一部分 振动 、波动(34分) 一、振动(小题4题12分) 二、波动(小题4题12分大题一题10分共22分) 第二部分 波动光学(38分)
一、干涉(小题2题6分大题一题10分共16分) 二、衍射(小题2题6分大题一题10分共16分) 三、偏振(小题2题6分)
2、初相φ
A
x0 Acos v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