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学生版+解析)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
2.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能够对照地围说出全球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
3.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
解读1:地壳变动的证据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解读2:火山、地震的发生、分布、防御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知识点01 地壳变动的证明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地壳变动的结果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二)地壳变动的速度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如火山喷发地震等),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如珠穆朗玛峰上升速度很慢)。
(三)地壳变动的信息自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例如,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能力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华山北坡大断崖、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即学即练1】(2021·江干模拟)以下证据中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①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知识精讲目标导航②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③江河的泥沙在中下游和河口沉积④采石场工人看到开采过后暴露出来的弯曲的岩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即学即练2】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________的作用下,或发生________,或引发________,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________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默写)

第三章默写1班级______姓名______组别____ 1、现在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地球是一个____稍扁、赤道____的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是____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__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哪些?★①____现象。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远去的帆船____先消失,归航的帆船先看见_____。
④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⑤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⑥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4、地球的内部结构:★①由外到内:____;____;地核(外地核、内地核)。
②岩石圈:____和____顶部,______以上部分。
③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____的发源地。
3.3组成地壳的岩石二、岩石的用途1、优质建筑材料:花岗岩、大理岩。
2、良好的工艺品材料:新疆的______、浙江的青田石。
3、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矿、石油、______等,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和____。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组别____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地壳变动的证明:悬岩峭壁上岩层的断裂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
①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资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________的结果。
②水平岩层在内力作用下,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____和____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地壳的升降运动是导致________的重要原因。
二、火山1、火山的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______、火山尘、火山弾等2、火山喷发物液体:熔岩流气体:______、二氧化硫3、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______。
地球内部的岩浆如果受到巨大的压力就会沿着地壳裂口或地壳脆弱的地方喷出地表。
活火山:_______、冰岛4、火山的类型死火山:大同火山群休眠火山:五大连池、_______5、世界火山分布:________的陆地和周围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
七年级初一科学上册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含答案2020

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基础闯关全练1.(2019浙江温州期末)自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进行,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可以证明地壳变动。
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存在变动的是( )A.板块交界处爆发火山B.高山岩石中有海洋生物化石C.我国南海进行填海造岛D.不断扩张的东非大裂谷2.下列情况中哪个不能作为地壳变动的证据( )A.台湾东部由于地震出现了一个约两米的断层小崖B.台湾北部白沙湾一带发现位于满潮线以上的大量珊瑚礁C.科学家在我国最高的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D.台湾的北滨公路水南洞附近的岩层因久雨造成山崩,交通中断一个月3.欧洲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在20世纪发生了六次大的喷发,推测它是( )A.休眠火山B.活火山C.死火山D.不能确定4.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所有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相似的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壳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没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5.在夏威夷的火山国家公园,有一群愿意与火山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在他们心里,火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海拔1 247米,活动极为频繁。
火山喷发的时候,熔岩像喷泉一样翻涌奔腾,气势汹涌,势不可挡。
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属于( )A.死火山B.活火山C.休眠火山D.不能确定6.(2015山东济南中考)图片显示的自然灾害是( )图3-4-1A.地震B.寒潮C.春旱D.台风7.火山喷发和地震的相同点是( )A.都对地形没有影响B.能量来自地球外部C.能量来自地球内部D.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8.下列事件中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的是( )A.感冒B.水灾C.海啸D.火灾9.(2019浙江杭州富阳期末)2017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B.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C.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D.所有的地震都会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10.火山喷发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陆地的城市中B.沙漠或荒野中C.基本上都在海中D.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能力提升全练1.图中插旗的小岛处由陆地变成了海洋,引起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图3-4-2A.地壳运动B.海平面上升C.海平面下降D.大陆漂移2.下列关于地壳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的断裂和弯曲是地壳变动留下的痕迹B.地壳的水平运动都会形成海陆变迁C.喜马拉雅山是陆地变成海洋的证据D.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来自人类3.温州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第二课时

生:尽可能的提出问题。
总结:
(1)火山由哪儿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
(3)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组织学生列举世界著名的火山(可在课上或课下进行),并说出火山的位置,富士山、艾特纳火山、白头山天池、五大连池火山等。
世界火山分布图
情境二:唐山地震的一段实例。
一位深夜出急诊的医生回忆:“间三时半,我有急诊外出,刚迈出门坎,地震就来了,先是晃,天旋地转,得人站不住,又挪不开,再就是颠,脚底像过电似的,紧接着房上的砖瓦飞了下来。
我心里发慌,那呜呜的声音,
骨惊然,四周一片漆黑,倒房坍屋的巨响和呛人的灰土味,使我跑了起来,是才跑了三四步就觉得不对劲。
一看,呀!我怎么已经上了房顶!”
震源:地震发生的源地。
震中:与震源对应的地表部分。
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等震线:距震中距离相等的点的连线。
情境五:读图3-36,总结中国和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
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脉,津唐地区,青藏高原及边缘的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可以用中国、世界地震分布图或投影片演示。
全球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情境六:(讨论)地震对人类的生活有何影响?
生:讨论。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火山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 其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火山口
岩浆通道 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锥
火山 火山锥
岩浆通道
火山灰和 气体 火山口
熔岩流
岩浆 软流层
3.4.1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火山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
其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岩浆通道
火山锥
喷发物
气态:水蒸气、二氧
化硫
液态:熔岩流
固态:火山灰、火山
3.4.1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The End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日本的富士山位于哪一火山带上?
3.4.1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火山
新疆阿什库勒火山
黑龙江五大莲池 火山
我国的火山主 要分布在哪里?
云南腾冲火山
吉林长白山天池 火山
台湾岛大屯 火山和龟山 岛火山
主要分布东北、 东南沿海、台湾、 云南、西藏和新 疆等地区。
海南琼北 火山
3.4.1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归纳总结
让我来整理一下 关于地壳变动的信 息。
3.4.1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归纳总结
地 壳 的 变 动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优秀课件)
3.4.1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0.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单元测评(二)

第三章单元测评(二)(检测内容: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3.5泥石流;3.6地球表面的板块;3.7地形和地形图)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 )A. 喜马拉雅山脉在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B. 水平岩层发生了弯曲或断裂C. 火山活动D. 海洋中潮起潮落2.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的崖壁上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状岩层。
这说明( )A. 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后来才下水B. 远古人类曾把螺蚌带上山崖C. 螺蚌可以在海中生活,也可以在山崖中生活D. 那里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3. 主要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灾害现象是( )A. “莫拉克”台风在台湾登陆B. 内蒙古遭遇沙尘暴袭击C. 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海地发生7.0级大地震D. 持续干旱肆虐我国云南、贵州等地区4. 近段时间内,地球活动比较剧烈,连续发生海地、智利等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
下列关于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A. 海地、智利等大地震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 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C. 烈度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等D. 地震是天灾,是上天对犯错的人的一种惩罚,不可预防5.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B.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C.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D. 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6. 如图是地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是震源,B是震中B. AB是震源深度C. BC和BD都是震中距D. 地震对C的影响大于对D的影响7.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地震至少造成11万以上的人死亡。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学ppt课件(优选)

+
9.特别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常常迸 射智慧 的火花 ,出现 精彩的 对答。 在这一 环节中 ,教者 的点拨 、引导 ,学生 的质疑 与解疑 ,师生 之间思 想的碰 撞,语 言的交 流,课 文内容 与表达 形式的 交融无 不令人 赏心悦 目。
+
10教者在其中并没有越俎代庖,而是 让学生 当主角 ,根据 课文脉 络层层 推进, 剥茧式 的教学 提升了 学生要 洞悉底 细的情 绪。在 不断探 究研讨 的过程 中,学 生充分 享受了 学习的 乐趣和 成功的 喜悦。
二、地壳变动的证明
地壳是在不停变动的
地壳 地幔 地核
1.说出地球的内部结构:
、
、
。
并说出它们各自的范围: 地壳:0~17千米
地幔:17~2900千米
地核:2900~6371千米
2.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圆柱的升降说明了什 么: 地壳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3.地壳变动有的很 缓慢 、有的很 激烈 、很 迅速 。
+
3.南 辕 北 辙 , 比喻 行动和 目的相 反,指 自身的 行动与 自己的 目的相 反。背 道而驰 :比喻 彼此的 方向和 目标完 全相反 ,是指 某人的 做法和 应遵循 的大众 化的目 标相反 。语境 是“与时 代的发 展”相反 ,据此 应该选 “背道 而驰”。
+
4、合作学习的培养。合作学习既是一 种方法 也是一 种能力 ,未来 社会的 人没有 合作的 态度是 不行的 。这节 课我要 求学生 合作学 习,培 养学生 的合作 意识。
+
5.分小组讨论是合作,表演课本剧更 是合作 的高级 形式, 在短短 的时间 内,同 学们要 把课文 内容以 课本剧 的形式 表演出 来,没 有合作 的精神 是不可 能完成 的。演 课本剧 不是一 件简单 的事情 ,这里 有导演 、演员 的分工 ,道具 的使用 ,等等 。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免费课件(第2课时)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 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学习聚焦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 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是 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
震源: 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 0-300千米处。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受地 震的影响最大
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中距: 地表某地距离震中的距离
鼠搬家四处逃,出现地光、地声。
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1)地震的前兆:如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吃食、井水喷 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 (2)借助于仪器的观测和观察自然界的异常现象
(3)进一步探索地震发生和分布的规律,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
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4)同时,建筑师们通过设计一些抗震建筑物来减少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地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 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 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 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专家们认为:大多数地震是有感或轻度破坏地震,所以遇地震 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
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地震的逃生方法 (1)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地快速撤离,以免 因慌乱生挤压、踩踏事故 (2)底楼: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
地震的分布
地震
火山
主要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由于火山和地震在成因上都和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有关, 因此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分布区是基本重合的。
地震的分布
中国地震带:东南部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脉,津唐地区,青 藏高原及边缘的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新教材
2012新教材
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下列哪 个做法是正确的?
1)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 灰土,保持呼吸畅通。 2)避开身体周围的危险物,设法用砖 头支撑断壁,以防余震时进一步被压。
3)高声呼救,直到有人发现时为止。 ×
2012新教材
练习1:下列地震发生时错误的做法是
2012新教材
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区别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 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 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 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 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 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 度,好是烈度。
2012新教材
地 震 分 布 图
2012新教材
二、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2、地震的预报 (2) 科学预报 当某一龙头张口吐 丸落在下面青蛙口 中时,说明该地方 向某地发生了地震。
张衡
候风地动仪
近代地震仪的工作原理与候风地震仪的工 作原理基本相似,但精确程度却要高得多, 能测出非常微弱的地震。
2012新教材
小结
地震成因
地
地震构造 地震分布 环太平洋沿岸
2012新教材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前兆来得早。 井水是个宝,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翻花冒气泡。 水位变化大, 有的变颜色, 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痴呆搬家逃。 有的变味道。 鱼儿惊慌水面跳,鸽子惊飞不回巢。 (仅作参考) 临震前,一瞬间, 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 迅速行动快避险。
家中
在家中选择结实的家具或柱子边, 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2012新教材
学 校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 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6、下列地区不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带的 是( DE )
A、台湾 B、天津 C、新疆 D、黑龙江 E、浙江
2012新教材
7、火山和地震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D )
A、它们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它们的分布有相同之处,即板块交界 处
C、火山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而地震则 发生在岩石圈 D、火山和地震都是剧烈的地壳变动,而 且现在都可以作出精确的预报
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害,1976年7月28 日我国河北唐山地区发生了7.8级地震,造成24万人 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2012新教材
地震
天府之国,风景如画 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先上下颠簸, 后左右摇晃。
2012新教材
二、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1、地震的防范 (1)室内来不及逃生可“伏而待定”
蹲下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震
地震危害 地震防范 地震预报和防范 地震前兆 科学预报
2012新教材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 地球内力 作 用下,发生 断裂或错位 而引起的震 动现象。
2.在地震发生时,受地震影响最大
震中地区 。 的是
2012新教材
3.关于地震强度大小的叙述,正确的 是( D )
A.与震中的纬度有关
——地震
2012新教材
1、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 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挤压或拉伸
形成褶皱
发生断裂或错 位,形成地震
2012新教材
2、地震构造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震中 震中距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 的垂直投影处 (与震源对应 的地表部分) 震中距: 某地距震 中的距离.
2012新教材
护顶
固定
有序逃生
2012新教材
二、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1、地震的防范 (2)室外远离玻璃幕墙、 楼房、电线杆、广告牌、 高压线等 (3)切记不要进入室 内抢救物品和救援他 人,以免无畏的牺牲 (4)设计抗震建筑物 来减少地震的危害
2012新教材
逃离楼房高度2倍远的 距离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惊慌出意外, 就地躲避好”,发生地震时,要快速离开房 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地方, 如卫生间、厨房、房角处和桌子底下躲避, 而不是跳楼。 2012新教材
1.环太平洋的陆地、周围海区 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2012新教材
火山的分布:
a、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2012新教材
b、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⒉将世界地震分布图和火山分布 图进行比较,你能发现它们的分 布特点有相同之处?
地震
2012新教材
火山
答:由于火山和地震在成因上 都和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 放有关,因此世界上火山和地 震的主要分布区是基本重合的。
2012新教材
我国主要地震带: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 南两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讨论: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对照上图, 看看你的家乡是否也处在地震带上。 2012新教材
4、地震危害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 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 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 财产损失
A.主动避开吊灯
B.躲在桌子下
C.避开滑坡 2012新教材
D.被掩埋后大声叫喊
×
二、地震的防范和预报2、地震的报阅读课本P104,说说民间流传的地震 发生前的预兆
(1) 地震前兆
a.一些动物行为失常,如:马不进圈、老鼠出洞、 鸡犬不宁、蜜蜂群迁 b.井水异常地冒出地面,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 c.地温升高,天气异常闷热。 d.出现地光。
B.与震中的远近无关
C.与震源的深浅有关 D.与震级大小有关
2012新教材
4.地震发生前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 是( D )
A.井水冒泡 B.发现地光
C.动物惊恐
D.气温骤降
5.发生地震时,我们不应该做的 是( A ) A.抢救贵重物品 B.快速离开房间 C.躲在桌子底下 D.躲进小房间里
2012新教材
震源
2012新教材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7级 8级以上
无感地震 无感地震 有感地震 有感地震 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 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 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 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2004年12月26日发 生在印度洋底的大地震,为9.0级以上 2012新教材
1~2度 人们没有感觉 3度 室内有人感到轻微的震动 4~5度 室内物件有些摆动,门窗作响 6度 人行走不稳,器皿倾倒,房屋可以 出现裂缝 7~8度 人站立不稳,大部分房屋遭到破坏, 高大烟囱可能断裂 9~10 房屋严重破坏,地表裂缝很多,铁 度 轨变形 11~12 房屋普倒塌,地面变形严重,造成 2012新教材度 巨大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