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大纲(详细勘察)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GB 50021-2001)(2009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GB 50021-2001)(2009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制性条文1.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详细勘察)一、文字部分1、概述.工程概况(1)建设、设计及委托单位,工程地址,规划用地面积,场地整平标高,建筑物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建筑物名称结构类型层数及高度基础形式基础尺寸及柱网间距基础埋深(m)基础底面荷载或柱荷载(KN)地下室或设备基础尺寸(m)容许沉降量及倾斜值(mm、%)其他(2)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及据此确定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以及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环境类别。

勘察的目的、任务根据工程特点,已知地质条件,详勘及设计要求,提出主要目的,具体任务,以满足设计、规范及施工图审查要求。

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及资料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特点等资料及建筑、设计等单位提出的勘察要求,选择并列出应遵循的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

招标文件,已有地质资料等相关资料。

勘察工作简介1.4.1勘察方法、手段总述: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及建筑物性质选用相适应的勘察手段。

(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相结合)1.4.1.1钻探说明钻探设备型号,钻探方法,开、终孔直径,循环浆液,岩、土芯样采取率等。

1.4.1.2取样(含取水、土化学分析样)说明取土器型号、标准,取土方法,取土间距,土样等级,包装、贮存及运送防护措施等。

1.4.1.3原位测试(1)标准贯入试验(SPT)说明SPT的目的、贯入设备的型号、规格,试验方法及试验间距等。

(2)重型动探试验(DPT)说明DPT目的,动力触探的型号、规格,试验方法等。

(3)静力触探试验(CPT)说明CPT目的,静探设备型号、规格(微机采集系统、探头编号、探头圆锥锥底截面积、锥角,率定系数,试验方法等。

(4)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VST)说明VST目的,仪器型号,板头尺寸,率定系数,试验方法。

(5)平板荷载试验说明平板荷载试验目的,设备型号,设备自重,压板尺寸,试验方法(加荷方式,稳定标准,观测仪器等)。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详细勘察)一、文字部分1、概述1.1.工程概况(1)建设、设计及委托单位,工程地址,规划用地面积,场地整平标高,建筑物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及据此确定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以及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环境类别。

1.2勘察的目的、任务根据工程特点,已知地质条件,详勘及设计要求,提出主要目的,具体任务,以满足设计、规范及施工图审查要求。

1.3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及资料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特点等资料及建筑、设计等单位提出的勘察要求,选择并列出应遵循的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

招标文件,已有地质资料等相关资料。

1.4勘察工作简介总述: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及建筑物性质选用相适应的勘察手段。

(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相结合)说明钻探设备型号,钻探方法,开、终孔直径,循环浆液,岩、土芯样采取率等。

说明取土器型号、标准,取土方法,取土间距,土样等级,包装、贮存及运送防护措施等。

(1)标准贯入试验(SPT)说明SPT的目的、贯入设备的型号、规格,试验方法及试验间距等。

(2)重型N63.5动探试验(DPT)说明DPT目的,动力触探的型号、规格,试验方法等。

(3)静力触探试验(CPT)说明CPT目的,静探设备型号、规格(微机采集系统、探头编号、探头圆锥锥底截面积、锥角,率定系数,试验方法等。

(4)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VST)说明VST目的,仪器型号,板头尺寸,率定系数,试验方法。

(5)平板荷载试验说明平板荷载试验目的,设备型号,设备自重,压板尺寸,试验方法(加荷方式,稳定标准,观测仪器等)。

(6)钻孔波速试验测试说明波速测试目的,测试仪器型号,测试方法。

(7)其他原位测试(现场抽水试验,现场剪切试验,旁压试验等)说明测量仪器型号,定位方法,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引测依据(控制点位置及坐标)。

说明室内试验项目种类,目的、要求,试验方法(执行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大纲(详细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大纲(详细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大纲(详细勘察)1. 概述岩土工程勘察旨在确定工程施工时使用的地质构造、岩土层位和岩土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等,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建立地质模型、分析工程稳定性和判断工程可行性的基础。

2. 勘察对象详细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包括地质、地貌、地球物理、水文等因素。

2.1. 地质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岩石层位分布、裂隙、节理、岩体稳定性等方面。

2.1.1. 岩石层位分布确定地下岩石层位分布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之一,需要通过开采或钻探等方式对地下岩体进行详细勘测,从而了解地下岩体分布情况。

2.1.2. 裂隙、节理岩石中裂隙和节理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岩土工程勘察要求对地下岩体裂隙和节理进行测量和描述,并对其稳定性分析,以便对工程进行合理设计。

2.1.3. 岩体稳定性岩体稳定性是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问题,需要对岩体进行力学性质和稳定性分析,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不良影响。

2.2. 地貌地貌调查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变化趋势、地表水流动情况等方面。

2.2.1. 地形地形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详细岩土工程勘察要求对地表地貌进行勘测,测量高程和坡度等参数。

2.2.2. 地表水流动情况地表水流动情况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方面之一。

需要了解地表水体积、水流速度、流向等参数,便于对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

2.3. 地球物理地球物理调查主要包括地震波传播、地电、地磁、地应力等方面,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勘察方法详细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采用多种勘察方法,包括现场调查、钻探、取样、试验等。

3.1.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勘察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需要进行多次调查以获取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现场调查需要注意安全,合理利用工具设备和技术手段,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钻探钻探是详细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勘察方法之一,可通过人工或机械进行。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深圳市*****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一、前言(一)任务受深圳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对其拟建的深圳市****产业园工程场地进行了详细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二)拟建工程概况拟建深圳市****产业园工程场地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公常路南侧,北山奶牛场内,现北山奶牛场已搬迁拆除,场地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拟建建筑物包括有6栋3层生产厂房、1栋3层仓库、1层化学品库及污水处理站、2栋18层公寓、1栋12层与8层实验楼、1栋2层展示厅、1栋4层与6层办公楼,其中北侧两栋生产厂房拟改建为普通高层宿舍。

由于项目尚未进行设计,设计地坪标高未确定,经跟甲方商量,暂定设计地坪标高为35.0m,拟采用旋挖桩基础结合天然地基基础的形式场地公寓、实验楼建筑下拟设2层地下室,开挖深度约900-13.0m,底板标高约22.0m-26.0me(三)察目的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为满足设计提出的要求,主要内容有:1)查明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2)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3)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建筑村料的蚀性:4)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5)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6)对拟建场地及其周边的山体和边坡整体稳定性作出评价,并提出经济合理的整治措施7)提交相关电子文件。

(四)勘察技术要求1、勘探孔布置见附图,勘探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但应满足:控制性孔占勒察孔总数约1/3,取土样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察孔在平面上均匀分布,其数量占勘探孔总数为1/3~1/2。

2、钻孔深度般勘察孔的深度,由勘察单位根据当地土层情况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12002009版)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i172-2004定,控制孔深度宜到满足沉降计算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XXX省XXX市XXX院提交日期:20XXX-X-1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报告编写:XXX技术负责:XXX项目负责:XXX审核:XXX院长:XXXXXX省XXX市XXX院提交日期:20XXX-X-1X正文目录一.绪言(一)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二)拟建工程概况(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四)勘察等级二.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地形、地貌(二)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三)水文地质条件(四)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岩土物理力学特征(五)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六)地震效应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一)场地地基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二)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三)场地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四)基础类型及持力层选择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附表目录(附报告内)1、钻孔一览表2、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3、土壤室内试验成果表4、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成果表附图目录(附报告内)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5张)3、钻孔柱状图(共XXX张)附件目录(附报告内)1、勘察任务书一、绪言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位于XXXXXX以北,占地总面积约XXXXm2,层高为X层,框架结构,差异沉降敏感,拟采用桩基础。

受XX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XXX市XXX院承担了该工程项目场地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按照《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条件和要求》的要求,于20XXX年X月1日~X月X2日完成野外现场工作。

(一)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和要求1、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和要求依据勘察任务书及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及要求为:(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钻孔详见附件《钻孔平面布置图》,勘察单位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按(JGJ 72-2004)要求调整钻孔数量和位置。

勘探深度应满足(JGJ 72-2004)规范及其它专门规定要求。

挡墙勘察大纲

挡墙勘察大纲

湘江2000吨级航运建设一期工程株洲水上服务区岩土工程详勘勘察大纲(挡土墙)湖南省航务勘察设计研究院二○一二年七月目录1、任务依据 (2)2、工程概况 (2)3、勘察目的与任务要求 (2)4、勘察依据 (3)5、勘察工作概况 (3)5、1地形地貌 (3)5、2地层岩性 (3)5、3地震 (4)5、4勘察工作量 (4)6、勘察方法及手段 (4)6、1资料收集 (4)6、2工程测量 (5)6、3钻探 (5)6、4取样 (5)6、5现场原位测试 (6)6、6室内试验 (6)6、7岩土的定名和工程地质层的划分方法及原则 (6)6、8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值的统计与选取 (6)6、9岩芯的保留与存放 (7)7、勘察设备及人员组织 (7)7、1勘察设备 (7)7、2人员组织 (7)8、工程进度计划 (8)9、质量保证措施 (8)9、1技术管理 (8)9、2勘察质量监控管理 (9)10、预期勘察成果 (9)1、任务依据《勘察合同》及《株洲水上服务区勘察设计资料互提卡》(交计(2011)第34号)。

2、工程概况受湖南省株岳航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了株洲水上服务区挡土墙的岩土工程详勘任务,设计单位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拟建株洲水上服务区位于株洲县三门镇,距离株洲航电枢纽大坝上游约2km,本项目拟建2个2000吨级趸船码头。

陆域配套建筑物情况列表如下:约为7m,拟采用浅基础形式,根据总平面布置图,本次详勘在拟建工程区范围内共布置了10个钻孔,钻孔的具体分布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

3、勘察目的与任务要求本次勘察要求按施工图设计勘察完成。

其主要目的是为该工程挡土墙设计编制提供基础资料,根据委托单位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为:1、严格按规范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执行。

2、钻孔位置按钻孔布置图设于建筑物轴线上,建筑物定位尺寸及场地设计标高见附图。

(完整版)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完整版)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楼及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岩土工程详勘方案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第二章勘察依据和技术要求一、勘察依据二、技术要求第三章场地条件及其研究程度的简要说明一、地形地貌二、场地地层三、场区地下水四、本次勘察工作的思路及工作重难点第四章、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要求一、勘察点的布设及孔深要求(一)勘察点的布设与钻探顺序(二)勘察孔深度二、取样、原位测试(一)取样(二)原位测试第五章、勘察进度计划安排和保证措施一、勘察进度计划安排二、进度保证措施第六章、外业施工组织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一、施工组织管理图二、勘察项目实施流程图三、组织运行原则四、岗位职责五、外业工作质量承诺六、外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及内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二、内业工作质量承诺和保证措施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一、安全施工措施二、文明施工措施第九章、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附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一、建设单位: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二、工程地点: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45号三、工程性质: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四、工程概况: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楼及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勘察主要由1栋22层高层办公楼、以及5~10层业务用房组成,附有2层地下室。

第二章勘察依据和技术要求一、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8、《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2004二、技术要求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确定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对场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其施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___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大纲(详细勘察)勘察设计院2010-5-16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勘察工作(一)执行标准(二)勘察目的及任务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二)地质构造(三)地层(四)水文地质条件四、勘察方案(一)勘察情况分析(二)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三)勘察技术方法及手段(四)工作量概算(五)拟提交的成果资料五、施工组织及安全环保措施(一)施工组织管理(二)安全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三)主要人员(四)主要施工设备六、工程工期计划七、服务措施附件: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一、工程概况————————有限公司拟在成都市青白江————工程。

该工程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m 2,建筑总面积m 2。

该工程由6栋17~30层高层(框剪结构) 和4 栋4~6 层多层花园洋房(框架结构)组成,局部设立一层地下室,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基础形式估计为桩基础和筏板基础。

受————限公司的委托,本公司进行该项目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作为本工程的竞标文件,同时作为勘察工作的技术依据。

二、勘察工作( 一) 执行标准本项目的勘察执行以下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年版)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8、《四川省建筑结构设计统一规定》(GB51/50021—94)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11、《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二) 勘察目的及任务根据上述规范,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甲级,又根据本院掌握的场地情况,场地及地基等级均为二级,确定本项目岩土勘察等级为甲级。

本次勘察的目的及任务如下:1.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过程特性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着重查明基础下的软弱土层和坚硬土层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3.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渗透性、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并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作出合理评价,给出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水位;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对拟建物基坑开挖、坑壁支护及基坑降水进行评价,并提供方案设计所需的相关参数;6.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判明场地土类别、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所需的有关参数。

7.给出强风化和中风化岩层的等高线图。

8.对场地岩土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并对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建议。

9.当拟建物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时,应评价地基的均匀性,估算地基变形值,当采用复合地基或人工地基时,应针对不同地基方案进行评价,并提供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所需的相关参数。

10.当拟建物采用桩基础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桩基进行评价,建议最佳桩基类型,并提供桩基础设计所需的相关参数。

11.对拟建物修建及运行期间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及评价12.勘察工作同时需满足建设单位成都怡湖投资有限公司招标文件上面提供的勘察技术要求的规定。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位于成都市青白江,青白江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总体地势东南高(低山区),西北低(平原区),中部地形起伏不大(浅丘陵区),有从东南低山区向成都平原依次过度的特征,区境兼有平坝、丘陵、低山三种地形,西北部为平原,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海拔451〜480米。

(二)地质构造青白江区地处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成都坳陷,南靠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分界线的龙泉山脉断褶束,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上更新统风成地层、冰碛地层,白垩系上统夹关组,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构成,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没有发育大的断裂、褶曲。

在大地构造分区中,属扬子准台地中的四级构造。

成都坳陷北起安山,南抵名山,西以龙门山山前断裂,东以龙泉山为界,长轴走向N300~400E。

自“喜山”运动以来,成都坳陷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堆积物。

下、中更新统沉积巨厚,凤凰山~茶店子隐伏断裂活动较强烈,沉积厚度呈西厚东薄现象显著,而上更新统则呈薄层迭积于其上,全新统仅分布在现河床及西岸附近地区,厚度薄,分布面积狭小,说明成都坳陷在下、中更新世活动强烈,上更新世至今断裂活动在大为减弱。

青白江地区在“ 5.12”汶川大地震时震感强烈,但是地震烈度均在7 级以下,从区域地质分析该场地较为稳定。

(三)地层根据场地周边勘察成果,该区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耕土,以及第四系冲洪积层的粉质粘土、粉土、砂土和卵石土,下伏基岩埋深很大,估计在100 m以上,其主要特征如下:1 、人工填土、耕土层:杂色、灰黑色,以粘性土为主,厚度0.8~1.5m 。

2、粉质粘土:褐黄色,湿,可塑为主,厚度1 .0~2.5m 。

3、粉土:褐黄色,湿,稍密,厚度0.5~ 1 .5m 。

4、粉细砂:灰黄色,湿~饱和,呈透镜体状分布,最大厚度可达2.5m。

5、卵石土:杂色,饱和,以稍密~密实为主,层内夹砂或松散卵石夹层,卵石充填细砂、中砂。

该层为场地主要地基土层,其顶板埋深5.0m 左右,厚度超过50m。

(四)水文地质条件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型潜水,水量丰富,卵石土为其主要含水层。

根据调查,平水期地下水位埋深约4.5m,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2.0m。

本区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下潜流补给,通过地下水径流和蒸发方式排泄。

四、勘察方案(一)勘察情况分析根据现场调查,距离成都市中心区约23公里,占地约213亩,其中湖面积约70 亩。

该园于1986 年由青白江区建委动工兴建,地形平坦,无地下管网和老场地基础,勘察工作应在钻探测试基础上辅以现场调查,走访等多种途径。

(二)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1 、钻孔布置根据“ GB5002—2001 ”规范第4.1.17和“ JGJ72-90”的相关规定,勘探点沿拟建物周边、角点和柱列线布置,钻孔间距由12m~22m不等。

共布设钻孔总数为95个,其中控制性勘探孔数位22个,一般性勘探孔数为73 个,钻孔布置情况详见附图。

2、钻孔深度根据上述规范,对于高层建筑,一般性孔深度二基础埋深+(0.5~1.0) X基础宽度。

考虑到场地持力层及下卧层地层为卵石土,软弱夹层较多,高层建筑控制性钻孔深度20~25m平均估算深度为21m。

一般性钻孔深度15~18m平均估算深度为17m较为合理,当采用桩基础时应满足桩端持力层厚度为准,当遇软弱层时,钻孔深度应加深,直至稳定的硬层为止。

( 三)勘察技术方法及手段1 、工程地质调查收集本区气象、水文等资料,走访周边村民,了解场地地貌变迁情况以及沟、坑分布情况。

2、勘探点定位及孔口标高测量勘探点测放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相关规定,起算数以业主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的坐标及高程为准。

3、钻探采用SH30- 2 型冲击钻机,对上部土层进行取芯钻探,并在孔内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取原状土试样。

采用X-100型钻机回旋钻进,利用SM植物胶护壁,对布设的部分控制性个钻孔内卵石土进行全断面取芯观察,取样进行颗粒分析,并在部分孔内进行波速试验。

4、取样对场地粉质粘土、粉土采取原状土试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采取地下水试样进行简分析,对卵石土采取扰动样进行室内颗粒分析。

5、原位测试:对上部细粒土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以评价土层的力学性能,并作为判定粉土和砂类土是否液化的手段;对卵石土进行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作为评价卵石土物理力学性能的依据。

在高层每栋各作一个单孔波速试验,作为场地土类别、场地类别评价的依据。

6、在孔内进行地下水位量测,作为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的依据。

(四)工作量概算本项目勘察预计完成的各项工作量见表1。

概算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1(五)提交的成果资料文字部分(一)序言1、工程概况2、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二)勘察方法及勘探工作布置1、勘察方法2、勘察工作布置原则3、勘察工作量(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场地地形、地貌2、气象3、地层岩性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5、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四)场地与地基评价1、场地稳定性评价2、不良地质作用及其评价3、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4、地基土利用评价5、基础方案分析与评价6、基坑支护、降水评价(五)岩土工程问题预测防治(六)结论与建议1、结论2、建议附录部分附件:1、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2、勘探点数据一览表3、原位测试成果图表4、室内试验成果图表5、水质分析报告附图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工地现场照片五、施工组织及安全环保措施(一)施工组织管理1、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现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部,全面统筹管理现场工作,决策实施、监督、督促工程质量、工作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

2、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组成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作业班组。

3、公司质量技术部派员进行现场监督工程质量,生产、安全部门督促工程进度及安全生产工作。

4、实行项目技术负责下作业技术组长责任制,对工程技术质量层层把关,层层负责。

5、加强后勤管理,设置材料、维修专职人员,保障生产和生活物质的供应,以促进生产顺利进行。

6、加强职工遵纪守法和安全生产教育,搞好与各方面的关系,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团结协作,文明施工(二)安全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1、安全保证措施项目施工负责人对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负责。

领导安全活动小组开展安全活动,以保证安全生产,做到“五无四控制” 。

安全技术措施如下:①钻机场地必须平坦、稳固、适用,填方部分不能超过钻机地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并能承受全部负荷。

②立塔时应使钻塔一角对着主方向,根据地形摆设钻机,以安全、方便操作为宜。

③拆立塔必须在机长统一指挥下进行,不得上下同时作业。

④施工中要求穿戴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执行。

⑤做好防雷电、防雨、防火的预防工作。

⑥地质、测量等野外作业人员,一定要遵守野外作业安全规定,作好安全防护工作。

2、环境保护现场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及垃圾不能随地排放、丢弃,应集中堆放,及时处理,施工完成后,运至垃圾站,净化环境卫生,做到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三)主要人员按公司贯标IS09001质量认证体系质量及安全管理要求,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特点,为保证该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项目拟成立如下管理机构:具体人员数量配制如下:①项目经理:1 人(工程师)②总工程师:1 人(工程师)③技术负责:2人(工程师)④工程助理:1 人(工程师)⑤各类技术人员:4 人(工程师)⑥专职质检员:2人⑦专职安全员:2人(助理工程师)⑧材料员:1人(技师)⑨后勤人员:2人⑩钻探施工人员:20人⑪测量、岩土测试人员:4人(四) 主要施工设备根据勘察场地地质情况和工程特点,结合工期要求,拟配置如下勘察仪器和机械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