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合集下载

物理动力学三大定律五大定理

物理动力学三大定律五大定理

物理动力学三大定律五大定理牛顿三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描述: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合外力为零)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解读: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直至受到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外力为止。

意义:.它的否命题揭示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一定律帮助人类正确认识了力的效果,将长期以来人类对力的初级认识“力维持物体的运动”彻底推翻;.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系的概念;.第二、第三定律以及由牛顿运动定律建立起来的质点力学体系只对惯性系成立。

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缺少的,是完全独立的一条重要的力学定律,是三大定律的基础,也是物理力学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描述: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原始表述:动量为的质点,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同该质点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并与外力的方向相同;解读:.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质点的运动;.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只适用宏观问题,解决微观问题必须使用量子力学;.只适用低速问题,解决高速问题必须使用相对论.常用表达式为:,这是一个矢量方程,注意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意义:.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定义了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²加速度的力,叫做1N;即1N=1kg·m/s²;.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定量地说明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对它作用的力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读:.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1)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在两个物体上,一定是同性质力。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 ,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公式牛顿的三大定律,真是经典中的经典!咱们先聊聊第一定律,也就是那句听起来很酷的“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这句话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在沙发上窝着,看电视,一点儿不动,那就是因为你懒得动。

而如果有一天有人敲门,你不得不站起来,那就是外力作用了,哈哈!所以,咱们生活中总是被外力推着走,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爱情,都是这样。

要不,你怎么会突然想去健身,或者决定学习一门新技能呢?第二定律,哦,太有意思了!这就是“加速度等于作用力除以质量”,也就是常说的F=ma。

听起来像是在上数学课,但其实这就告诉我们,想要快速移动,就得使出浑身解数。

比如说,想让你的车子飞起来,那可得加足马力,不能指望风儿来帮忙。

质量越大,越难推哦,真的是“欲速则不达”。

你试试把一块大石头推到一边,肯定是力不从心,嘿嘿。

所以,生活中的事情也是一样,做事得讲究方法,不能光靠蛮力,聪明的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最后来聊聊第三定律,听着就让人想笑,什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就意味着你推我一下,我就会推你一下,简直是“你来我往”的节奏。

想象一下,两个人在沙滩上打水仗,水花四溅,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你推我,我推你,玩的不亦乐乎。

生活中也是,越是对别人好,别人回馈你就越多。

就像交朋友一样,真心付出才能换来真心回报。

不过,有时候反作用力也会让你哭笑不得,比如说,你闹着要减肥,结果别人请你吃好吃的,那可真是叫人伤脑筋!牛顿的定律不只是公式,它们其实都隐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中。

你在追公交的时候,那种急速奔跑的感觉,恰好就是第一和第二定律在发挥作用。

而且当你在排队等餐时,也许就在感受第三定律带来的默契。

生活就像一场实验,不断探索与尝试。

你会发现,每一个行动都有它的理由,每一个结果也都在提醒你,别忘了那些小道理。

回想起小时候上科学课,老师教我们这些定律,觉得有点遥远,但长大后才明白,这些其实和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

第1讲 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关键能力 · 突破
1.判断下列说法对错。
(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 ✕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动。( ✕ ) (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
✕ (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 )
✕ (5)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解析 设雨滴下落时受到的阻力为f=k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v=
ma,则雨滴下落时,随着速率的增加,加速度逐渐减小,则达到最大速率前,所有
雨滴均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当a=0时速率最大,则vm=
mg k
,
质量越大最大速率越大,选项B错误,C正确;较小的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最大速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3)适用范围 a.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的参考系。 b.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 宏观 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 低速 运动(远 小于光速)的情况。 2.力学单位制 (1)单位制:由 基本 单位和 导出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2.[定律的理解]如图所示,一对父子掰手腕,父亲让儿子获胜。若父亲对儿子 的力记为F1,儿子对父亲的力记为F2,则( B ) A.F2> F1 B.F1和F2大小相等 C.F1先于F2产生 D.F1后于F2产生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通关锦囊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分别是什么 哪个难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分别是什么 哪个难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分别是什么哪个难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分别是什幺,哪个难,
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各是什幺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
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
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
定律三条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 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
总结提出。

其中,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
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各定律互相独立,且内在逻辑符合自洽一致性。

其适用
范围是经典力学范围,适用条件是质点、惯性参考系以及宏观、低速运动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阐释了牛顿力学的完整体系,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
动规律,在各领域上应用广泛。

1 牛顿力学的所有公式牛顿第二定律:F=ma
牛顿第三定律:F=-F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及应用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及应用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及应用2023年了,我们依旧需要牛顿的三个定律。

这三个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石,无论是在科学实验室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它们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介绍一下牛顿第一定律,即牛顿惯性定律。

这个定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物体为什么会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不变的运动状态。

简单来说,任何一个物体都会一直保持它原来的状态,除非外部力强制将其改变。

这个定律对于我们理解万物的运动规律非常重要。

这个定律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说,在车辆行驶中,车内乘客不带安全带会因为车辆急停而继续向前运动,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即受力定律。

它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成正比。

即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m 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定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我们平时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靠我们所受到的力来驱动的。

而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如何计算物体所受的力量大小和方向,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运动的规律。

比如说,在钓鱼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定律,调整杆的倾斜角度,并选择不同的浮子和鱼饵,以控制杆子上钓的鱼的大小和数量。

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物体施加的力都会引起同等大小且相反方向的力。

这个定律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运动中摩擦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各种运动场合中,如汽车刹车,保持剧烈转向和过弯等。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平衡和控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以确保安全和顺利的运动。

总之,牛顿三定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各种环境和领域,几乎无处不在。

它们无疑是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基石,通过依赖于这三个基本定律,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开发出更有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及内容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及内容

牛顿三大定律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定性的描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但改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定量的计算力与运动的关系,F=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础。

惯性定律表述如下:一个物体若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条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性。

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惯性定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静止状态的保持: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保持: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继续保持这一运动状态。

惯性定律也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惯性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是指一个相对于其他物体没有加速度的参考系。

在这个参考系中,牛顿第一定律总是成立的。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力学中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核心定律,表述如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m a ]其中,( F )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 m ) 表示物体的质量,( a )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从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1.力的作用:力是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原因。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了外力,它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将会发生改变。

2.质量:质量是物体对加速度的抵抗程度。

质量越大,物体对加速度的抵抗越大,即相同的力作用在质量大的物体上,其加速度会比质量小的物体小。

3.加速度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意味着,如果外力改变了方向,加速度也会相应地改变方向。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关于力的相互作用定律,表述如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力,且这些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的相互作用性。

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墙时,我们的手感受到了墙的推力,而墙也感受到了我们手的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热身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
质叫做惯性 B.物体只有处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
有惯性 C.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只有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只有相互作用的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
能力·思维·方法
【解题回顾】此题属于已知受力求运动情况的题型, 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解题关键是把生活 实际现象去抽象或转变成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再应用运动学公式求 位移.
能力·思维·方法
【例2】据报道,一辆轿车高速强行超车时,与 迎面驰来的另一辆相同轿车相撞.两车相撞后连 为一体,两车身因碰撞挤压,皆缩短了约0.5m, 据测算相撞时两车速均约为109km/h,试求碰撞 过程中车内质量为60kg的人受到的平均冲击力约 为多少?(运算过程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两车相碰时认为人随车一起做匀减速运动 直到停止,此过程位移s=0.5m,设人随车做匀减速 运动的加速度为a,初速为v0≈30m/s, 则有v2 0 =2as,得a=v2 0 /(2s)=302/(2×0.5)=900m/s2. 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设人受车的冲击力为 F)∴F=ma=60×900N=5.4×104N.
(3)为了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最好把公式写成 a=F/m.
要点·疑点·考点
3. 定正方向或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各力分解,然后
4.解方程、检验.求出结果后,要养成检验的好 习惯,看看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或实际情况.
能力·思维·方法
【例1】跳起摸高是现今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 小明同学身高1.8m,质量65kg,站立举手达到 2.2m高,他用力蹬地,经0.45s竖直离地跳起, 设他蹬地的力大小恒为1060N,则他跳起可摸到 的高度为多少?(g=10m/s2)
3.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独立的定律,绝不能简单看成是牛顿
4.牛顿定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得
要点·疑点·考点
四、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 2.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即F=-F′
要点·疑点·考点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 在两个不同的物体
课前热身
1.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2N、3N、4N 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 是(ABC)
A.0 B.2m/s2 C.4m/s2 D.5m/s2
课前热身
2.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 合外力方向的关系是:(BD)
A.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外力方向三者总 是相同的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而平衡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是同时的,且同时消失、 同时变化,而一对平衡力,当其中一个力变化时,另一个
能力·思维·方法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E)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物体只有受外力做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的速度大时惯性大 D.力是改变惯性的原因 E.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人要起跳,先是重心下降,用脚蹬地后重心 上升,在蹬地过程中人的受力为重力和地面给人的支 持力(大小等于人蹬地的力). 由牛顿定律得:F-mg=ma, ∴a=(F-mg)/m=(1060-65×10)/65≈6.3m/s2. 由v=at=6.3×0.45=2.8m/s2.即为人离开地时的初速度. 离地后人做竖直上抛运动,其重心上升高度 h=v2/(2g)=2.82/(2×10)=0.4m. 故其跳起可摸到的高度H=2.2+0.4=2.6m.
B.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 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C.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外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 方向可能和合外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外力方向之间可
课前热身
3.把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在 电梯中看到弹簧秤的示数为3N,g取10 m/s2,则 可知电梯的运动情况可能是(BC)
2. 离出来(隔离法),抓住力的本质特征,按顺序分析受
要点·疑点·考点
2.表达式:F=ma 注:(1)定律的表达式虽写成F=ma,但不能认为 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与物体
(2)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 F是某一个力或某一方向的
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该力单独产生的或者是在某
要点·疑点·考点
一、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 3.
要点·疑点·考点
二、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
2.意义: (1) (2)它指出了力不是使物体运动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换言之,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能力·思维·方法
【例2】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情况中, 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C)
A.A对B的压力和B对A的支持力 B.A对B的压力和桌面对B的支持力 C.A受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 D.B受的重力和桌面对B的支持力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课前热身 要点·疑点·考点 能力·思维·方法 延伸·拓展
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C.只有两个物体质量相同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
小才相等 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若它们的运动状态不同,
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一定不同
课前热身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 C.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以4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以4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4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以4m/s2
要点·疑点·考点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 外力的方向相.
要点·疑点·考点
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步骤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