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第一课:光的传播和反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条直尺、两个小凸透镜、一个导光板、一只小灯泡。
2. 将直尺竖立起来,将小灯泡放在直尺的一侧。
3. 用一个小凸透镜将光聚焦到导光板上,导光板上的光会继续传播。
4. 用另一个小凸透镜在导光板上方放置,观察到光会被小凸透镜反射回去。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光在直尺中传播时没有发生弯曲现象,而在小凸透镜处发生了反射现象。
说明光会按直线传播,在遇到透明介质时可能发生折射,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可能发生反射。
第二课: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水的沸腾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锅、一瓶纯净水和一个温度计。
2. 将锅放在炉子上加热,将温度计放入水中。
3. 当水温超过100摄氏度时,观察到水开始沸腾,有气泡冒出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升温,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就会开始沸腾,水中会产生气泡并冒出来。
说明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当水中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开始变成气体,形成水蒸气。
第三课:电的传导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电的传导现象,了解电的传导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电源、一个导电线、一个灯泡和一个开关。
2. 将灯泡、导电线和开关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
3. 打开开关,观察到电流从电源开始传导,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当电路闭合时,电流会从电源开始传导,经过导电线流向灯泡,并使灯泡亮起来。
说明电流会沿着导电线传导,电能会转化为光能使灯泡发光。
第四课:空气的膨胀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膨胀现象,了解空气的膨胀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玻璃瓶、一块橡皮膜和一只打火机。
2. 将橡皮膜拉紧覆盖在玻璃瓶的口上。
3. 使用打火机加热玻璃瓶的底部,在瓶内产生热空气。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计划: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组织结构与功能实验一:探究人体的骨骼系统目标: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结构和功能,认识骨骼系统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实验材料:实验骨骼模型、X光片、实验者的手腕、手臂、手指等身体部位。
实验步骤:1.观察实验骨骼模型,了解人体的骨骼结构。
2.观察X光片,认识骨骼系统的作用。
3.实验者用手腕、手臂、手指等身体部位进行灵活活动,以感受骨骼系统的作用。
4.小组讨论,总结骨骼系统对身体的重要性,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5.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概括和解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实验二:探究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目标:通过实践探究,了解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认识植物器官的作用。
实验材料:牛蒡苗、鲜芹菜、玻璃盆、尖头镊子、手电筒。
实验步骤:1.观察牛蒡苗的根、茎、叶的结构特点。
2.用尖头镊子将牛蒡苗的根挖出,观察并描述根的结构。
3.用手电筒照射鲜芹菜茎部,观察茎的结构和贮藏功能。
4.观察牛蒡苗的叶片结构和功能。
5.小组讨论,总结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6.教师进行实验内容的梳理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二单元: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实验三:探究物质的变化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学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材料:苏打粉、醋、塑料袋、小碗。
实验步骤:1.在小碗中放入适量的苏打粉。
2.将适量的醋倒入塑料袋中。
3.将塑料袋口与小碗中的苏打粉接触。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小组讨论,总结实验中物质的变化过程,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6.教师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概括,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实验四:探究热的传导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热的传导过程,认识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质。
实验材料:铁质导热棒、木质导热棒、蜡烛、手套。
实验步骤:1.在蜡烛上点燃火焰,让其燃烧一段时间。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计划:科学上册一、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二、实验教学内容(按课时分):1. 第一课:物的不断变化实验一:观察燃烧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燃烧的现象,认识燃烧的特点。
实验步骤:准备一根蜡烛、一根细木棍,点燃蜡烛后靠近木棍,观察燃烧现象。
实验结果:蜡烛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木棍靠近火焰处变黑变软,说明燃烧会产生光和热。
2. 第二课:用什么消除垃圾实验二:观察与洗涤剂搭配的清洗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洗涤剂的清洗能力,认识洗涤剂的作用。
实验步骤:准备一杯水和一小块油脂,先将油脂放入水中观察,然后将几滴洗涤剂放入水中再观察。
实验结果:油脂放入水中不易分散,加入洗涤剂后,油脂被分散并悬浮在水中。
3. 第三课:电流形式实验三:制作简易电流表实验目的:了解电流的存在形式,制作简易电流表。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实验步骤:准备一块铜板、一块锌板,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并加上指针,观察。
实验结果:电池正负极之间有电流通过时,指针会偏转。
4. 第四课:电能的探索实验四:电能与汽水灯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实验步骤:准备一瓶汽水、一颗锌片、一些铜片,将锌片和铜片放入汽水中,观察发生了什么。
实验结果:锌和铜在汽水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和电流,转化为电能。
5. 第五课:力的作用和体积的变化实验五:气体的压强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气体的压强与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准备一个小球和一个大球,将两个球充气,对比两个球的体积变化。
实验结果:充气后的小球比大球更有弹性,说明气体的压强与气体体积有关。
三、实验教学方法:1. 说明实验目的和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实验预期结果;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3. 帮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4. 实验后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3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3篇)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
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
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
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
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3篇)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实验一:物体的反射和折射教学目标:了解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掌握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内容:用小镜子、白纸、手电筒等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实验步骤:1. 把小镜子竖起来,放在桌子上,用手电筒照在小镜子上。
2. 把白纸放在桌子上,调整小镜子的角度,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3. 把小镜子倒置,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4. 运用所学的光的传播规律,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了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二: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及原因,能够区分水的三态。
实验内容:用火炉、水和冰块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火炉,将火炉加热至适当温度。
2. 将水放在锅中,加热至100摄氏度,观察水的变化。
3. 将锅中的水冷却至0摄氏度,观察水的变化。
4. 将冷却后的水放入容器中,放在冰箱中冷冻,观察水的变化。
5. 运用所学的水的三态变化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及原因,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了水的三态变化原理。
实验三:电流的通路与开关的作用教学目标:了解电流的通路和开关的作用,掌握电流的流动规律。
实验内容:用电池、灯泡、导线和开关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的通路和开关的作用。
实验步骤:1. 连接一个电池、一个灯泡和导线,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2. 在导线上设置一个开关,接通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3. 断开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4. 运用所学的电流的流动规律,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电流的通路和开关的作用,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了电流的流动规律。
实验四:空气的压力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压力及其变化,掌握空气压力的实验方法。
实验内容:用吸管和水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压力变化。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吸管,用手封住一个开口,将吸管的其他一端放入水中。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实验目标本科学实验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内容本科学实验教学计划将涵盖以下内容: 1. 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 2. 实验二:研究气体的流动 3. 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 4. 实验四:研究水的循环过程三、实验目的和原理1. 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的原理和特性。
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具有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的特性。
2. 实验二:研究气体的流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气体的流动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气体的流动遵循流体力学原理,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气体流动的速度、方向和压力等特性。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和特性。
实验原理:动物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实验四:研究水的循环过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水的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的循环等过程,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水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过程。
四、实验步骤和方法1. 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实验步骤: - 将一个光源放置在一个封闭的黑暗室内。
- 在黑暗室内设置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直线、凹面镜、凸透镜等。
- 观察物体对光的传播的影响,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2. 实验二:研究气体的流动实验步骤: - 准备一个封闭的容器和一定量的气体。
- 在容器上设置不同形状的孔,如圆孔、方孔等,以及可控制的压力差。
- 观察气体在不同形状孔的流动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步骤: - 准备显微镜和动物组织样本。
- 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调整合适数目,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
- 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细胞结构的特点。
2024年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希望学生能够:1.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的基本原则;2.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等;3.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1)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3)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2.生命科学:(1)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2)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3)动植物的繁殖与生长过程;(4)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3.物质科学:(1)物质的性质和分类;(2)常见物质的变化和混合过程;(3)溶液和溶解过程;(4)化学能与能量转化。
4.地球科学:(1)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2)岩石和矿物的特征;(3)大气与气象;(4)水资源和水循环。
三、教学安排:1.课程设置:本学期的科学课程共设16节课,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1节课)第二课时: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节课)第三课时: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1节课)第四至第六课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节课)第七至第九课时: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3节课)第十至第十一课时:动植物的繁殖与生长过程(2节课)第十二至第十三课时: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2节课)第十四至第十六课时:物质的性质和分类、常见物质的变化和混合过程(3节课)第十七至第十八课时:溶液和溶解过程、化学能与能量转化(2节课)第十九至第二十课时: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岩石和矿物的特征(2节课)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课时:大气与气象、水资源和水循环(2节课)2.教学方法:本学期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观察、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能力。
3.教学资源准备:为了有效开展教学,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课本及练习册;(2)实验用具和实验材料;(3)PPT课件和多媒体设备;(4)相关知识的补充资料和参考书籍。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和参与度;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学期将安排以下实验教学内容:1. 实验一:磁铁的特性和吸引力;2. 实验二:静电的实验探究;3. 实验三:光的传播和折射;4. 实验四:物体的浮力和密度;5. 实验五:声音的传播和音调的变化;6. 实验六: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具体实验教学计划如下:实验一:磁铁的特性和吸引力时间安排:2节课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特性和吸引力,并学会利用磁铁做一些简单实验。
实验内容:1. 观察磁铁的特性和吸引力;2. 用磁铁吸引小物体;3. 利用磁铁做简单实验;4. 总结磁铁的特性和吸引力。
实验二:静电的实验探究时间安排:2节课实验目的:了解静电的实验现象和原理,学会利用静电做一些简单实验。
实验内容:1. 观察静电的实验现象;2. 进行摩擦实验,观察静电的产生;3. 利用静电做简单实验;4. 总结静电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实验三:光的传播和折射时间安排:2节课实验目的: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原理,学会利用光做一些简单实验。
实验内容:1. 观察光的传播和折射;2. 进行简单的光的折射实验;3. 利用光做简单实验;4. 总结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原理。
实验四:物体的浮力和密度时间安排:2节课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浮力和密度的原理,学会利用物体的浮力和密度做一些简单实验。
实验内容:1. 观察物体的浮力和密度;2. 进行物体的浮力实验;3. 进行物体的密度实验;4. 总结物体的浮力和密度的原理。
实验五:声音的传播和音调的变化时间安排:2节课实验目的:了解声音的传播和音调的变化的原理,学会利用声音做一些简单实验。
实验内容:1. 观察声音的传播和音调的变化;2. 进行声音的传播实验;3. 进行音调的变化实验;4. 总结声音的传播和音调的变化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标、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要真正作到面向全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
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期初,实验教学领导小组根据教研中心的配备要求,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配备标准,实验教师要严格按照配备要求组织好实验教学。
教学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教研活动。
抓好实验的备课,课前仪器准备和实验,课堂实验组织与实施、课后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实验教学。
根据教学要求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师要明确几种类型实验的基本要求:(1)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重点突出、操作规范、准备安全(2)学生分组实验:A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B实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正确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了解实验反馈和动态,检查实验效果;C总结阶段写出实验报告,整理仪器,课外实验加强引导,提高兴趣。
3、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教材的内容,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前要填好实验通知单,送交仪器室,实验教师协助任课教师配备仪器,器材和药品。
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课的配档,充分利用好实验器材,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实验教师要提高组织实验教学能力,让学生养成实验完毕后整理,清点,清洁回放原处的良好的实验习惯,注意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
分管领导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检查督导,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发展,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以此为方针,保证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得顺利完善!
三、试验计划进度表:
见附页
二○一二年八月
实验教学计划进度表
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实验类别:演示
实验教学计划进度表
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实验类别: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