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简单计算
初中化学常用公式

九年级化学常用公式
一: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
×100%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该元素的总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该元素的总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总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二:含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都是纯净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根据其化学式计算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反映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在实际生产中,原料和产品都不可能是纯净物,因此在计算中必须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转化:
(1) 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该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
=1-杂质的质量分数
(2) 该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混合物中该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3) 混合物的总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 ×100%。
初中化学计算公式

初中化学常用的计算公式,必须记!!九年级上册: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设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mBn1、计算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2、计算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3、计算A元素的质量分数=(A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100﹪4、计算化合物中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A元素的质量分数九年级下册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100%=纯物质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杂质的质量)×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1、物质的密度(p)=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体积(V)2、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密度(p)×物质的体积(V)3、物质的体积(V)=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密度(p)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浓:指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溶液;稀:指溶质质量分数小的溶液)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浓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剂的质量) ×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或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1、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00﹪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步骤:设、写、列、解、答。
初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初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重量(g) = 浓度(mol / L)×体积(L)×分子量(g/mol)
2、体积(L) = 重量(g)/(浓度(mol/L)×分子量(g/mol))
3、浓度(mol/L) = 重量(g)/(体积(L)×分子量(g/mol))
4、分子量(g/mol)= 重量(g)/(体积(L)×浓度(mol/L))
5、正价数=原子量/质子数+中性子数
6、质子数:在氢原子发生光解反应时,氢原子中的质子的数量
7、中性子数:在氢原子发生光解反应时,氢原子中的中性子的数量
8、原子量:元素原子核中所有粒子的质量之和
9、浓度比转换:C1V1/C2V2=n1/n2
10、摩尔比:根据物质的质量比,将反应物的量表示为摩尔的量
11、摩尔浓度:表示一定体积中其中一种物质的摩尔的数量
12、摩尔比转换:N1/N2=M1/M2
13、摩尔浓度公式:C=n/V=M/V×分子量
14、浓度的换算公式:C1V1/V2=C2
15、体积的换算公式:V1/V2=C2/C1
16、反应物当量比:指反应物所参与的反应量之比
17、活度比转换公式:假定A反应物的活度为X,B反应物的活度为Y,则有X/Y=N1/N2
18、浓度比转换公式:C1V1/C2V2=n1/n2
19、乙烯浓度换算公式:CxVx/CyVy=Cx/Cy
20、摩尔数换算公式:N1/N2=M1/M2
21、水滴的体积公式:V=4/3πr3
22、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公式:c=m/V。
初中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共31张PPT)

56
2
65
2
m
x
m
y
7、加热15.8g高锰酸钾,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的成分是( )
A
A.K2MnO4和MnO2
B.KMnO4、K2MnO4和MnO2
C.K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
思路:根据氧气的质量来求生成这么多氧气需要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要注意到15.8克
高锰酸钾有可能没有全部分解。所以15.8克这个数据在此不能直接用于计算。
316 ∶
197 ∶ 87 ∶ 32
65 2 14、有X、Y两种元素,12gX2与XY3反应生成24gC,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 + XY3 === 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
13g 2KClO3 ==== 2KCl + 3O2↑
X
(2)气体、液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气体、液体的质量。
65
2
5g-3.7g
X
65
2
1.3g = X
X = 0.04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克
4、把23克乙醇(俗称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27克水和44克二 氧化碳,由此推断乙醇由几种元素组成?
思路:乙醇中肯定有什么元素? 为什么有? 乙醇中的C元素、H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怎么计算?
C:44克× H 27克×
65
1
2CX.铁+ 生Y2锈=以=后= 2总Z2质K量M 比原n来O铁的4=加质==量热=大 K2MnO﹢4 MnO2﹢ O2
该 A.物煤质燃中烧碳后、剩氢余元2煤素×渣的的1质质5量8量比小为于3煤︰的1 质量
32
6g A.CH4 B.C2H2 C.CH3OH D.C2H5OH
【初中化学】化学式简单计算(含答案)

1. 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
2.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
A.
B.
C.
D.
9. 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1)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下发生如图所示反应,该反应中两种氧化物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10. 阿司匹林(化学式为
),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
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
15. 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清洁、高效的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年
月我国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学名天然气水
合物,其化学式为
,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常温常压下“可燃冰”可迅
速分解转化为甲烷气体和水。
(1)可燃冰
中 、 、 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________。
7. 乙硫醇是 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收录的最臭的物质。空气中仅含五百亿分之一的乙硫醇时,
其臭味就可嗅到,通常被加入液化石油气中做臭味指示剂。乙硫醇的化学式为
,请回答下
列问题:
(1)乙硫醇中碳、氢、硫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8.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功能,请回答:
初中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计算题及答案初中化学计算题及答案一、质量计算1. 物质A的质量为25g,物质B的质量为40g。
试计算A、B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
答:A物质的质量比 = (A物质的质量) / (B物质的质量)= 25g / 40g= 5/82. 将5g的氧气气体和10g的氢气气体反应生成水。
求生成水的质量。
答:由于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根据摩尔比,可得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
因此,氧气的摩尔质量为 2 x 16g/mol = 32g/mol氢气的摩尔质量为 2g/mol根据质量比,氢气的质量为 10g则氢气的摩尔数为 10g / 2g/mol = 5mol氧气的质量为 5g则氧气的摩尔数为5g / 32g/mol ≈ 0.15625mol由于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故氢气的摩尔数应为氧气的一倍。
但氢气的摩尔数为5mol,氧气的摩尔数只有0.15625mol。
根据反应生成物生成的相对量,可得出生成水的量应以氧气的摩尔数为准。
所以,生成水的摩尔数为 0.15625mol。
生成水的质量 = (生成水的摩尔数) × (水的摩尔质量)= 0.15625mol × 18g/mol≈ 2.8125g二、浓度计算1. 已知某溶液中含有10g的NaOH溶质,稀释成1000mL溶液。
求此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已知溶质的质量为10g,溶液的质量为1000mL。
1mL的水的质量为1g,1000mL的水的质量为1000g。
溶液的质量分数 = 10g / (1000g + 10g) × 100%≈ 0.99%2. 已知某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需要取出10mL 的溶液。
求这10mL溶液所含NaOH的摩尔数。
答:摩尔数 = (浓度) × (溶液的体积)已知浓度为0.1mol/L,溶液的体积为10mL。
初中化学计算公式

初中化学计算公式
1.摩尔质量计算公式
摩尔质量(M)是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Ar)的单位为g/mol。
计算公式为:
M=m/n
其中,M为摩尔质量,m为物质的质量(g),n为物质的物质量(mol)。
2.摩尔浓度计算公式
摩尔浓度(c)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mol)。
c=n/V
其中,c为摩尔浓度(mol/L),n为溶质的物质量(mol),V为溶液的体积(L)。
3.溶液稀释计算公式
溶液稀释是指将一定体积浓溶液中的溶质的浓度调低或调高的操作。
稀释后的溶液浓度(c2)与初始浓溶液浓度(c1)和体积(V1、V2)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c1V1=c2V2
4.摩尔比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计算公式如下:
摩尔比=反应物的摩尔数/生成物的摩尔数
5.反应物质量计算公式
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已知一个反应物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质量:
质量(g)=摩尔数×摩尔质量
6.气体压力计算公式
气体的压力与其温度、摩尔数、体积和理想气体常数有关。
计算公式为:
P×V=n×R×T
其中,P为气体的压力(Pa),V为气体的体积(m³),n为气体的摩尔数(mol),R为理想气体常数(8.31 J/(mol·K)),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K)。
这些是初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关于化学计算的问题,可以再告诉我,我会尽力解答。
初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和方程式

初中化学一. 常用计算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5)纯度(6)溶质的质量分数(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二. 化学方程式:(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3)磷在空气中燃烧(4)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5)硫在氧气中燃烧(6)铁在氧气中燃烧(7)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8)高锰酸钾受热分解(9)氧化汞受热分解(10)电解水(11)锌与稀硫酸反应(12)镁与稀硫酸反应(13)铁与稀硫酸反应(14)锌与盐酸反应(15)镁与盐酸反应(16)铁与盐酸反应(1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8)氢气还原氧化铜(19)木炭在空气不足时不充分燃烧(20)木炭还原氧化铜(21)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2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2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24)碳酸分解的反应(25)煅烧石灰石的反应(2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27)泡沫灭火器的原理(2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3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33)甲醇在空气中燃烧(34)铁与硫酸铜反应(3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36)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37)硝酸银与盐酸反应(38)氧化铁与硫酸反应(39)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40)氯化钡与硫酸反应(41)氧化锌与硝酸反应(42)氢氧化镁与硝酸反应(4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4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45)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46)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47)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48)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49)氧化钙跟水反应(50)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51)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52)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53)硫酸铜粉末吸水(54)硫酸铜与锌反应(55)硝酸汞与铜反应(56)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57)氢氧化钠与硫酸铵共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计算(思路清晰,计算简单)(一)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一)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1、C2、C3、B4、A5、A6、B7、B8、B9、B1、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将5g铁和5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将a克KClO3与b克MnO2混合物加热到完全反应,可得到c克KC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氧气的质量为()A.(a﹢b)克B.(a﹢b-c)克C.(a-c)克D.(a﹢b﹢c)克3、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含有的元素无法判断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解:柠檬醛中含C质量:22g×(12/44)=6g含H质量:22g×(2/18)=0.8g∵7.6g-6g-0.8g=0.8g∴柠檬醛中含O(若求解柠檬醛的化学简式,可计算如下:∴柠檬醛的化学简式为:C10H16O )4、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⑥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④⑤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将无色气体充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7.2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8.8g.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和H2B.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C.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O和H2D.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6、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45 36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C.表中“待测”值为16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反应后质量(g)待测 2.56 7.2 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 :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解:选B。
待测为3.84 gD正确的原因: a A + b B == c C2a b6.4 g-3.84 g 3.2 g-2.56 g 解得:a :b = 2 :18、金属M的样品中含有不与盐酸反应的杂质,取样品20g投入适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Cl3和2g 氢气,测知生成的MCl3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9.8%,样品中M的质量分数为()A.30% B.90% C.80% D.95%解:选B。
9、将CO通入盛有12g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A.2.4 g B.5.6 g C.8.4 g D.9.6 g解:选B。
12g-9.6g=2.4g Fe2O3中被还原掉的O元素质量。
(二)有关混合物的计算(二)有关混合物的计算1、B2、A3、B4、D5、C6、C7、B8、C9、C 10、A1、有两种金属混合物共30克,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1克氢气,则这种混合物可能组成是()A.Al 和Mg B.Fe和 Zn C.Fe 和Mg D.Fe 和 Al解:2Al ~ 3H2 Mg ~H2Fe ~H2Zn ~H254 : 6 24 : 2 56 : 2 65 : 2通分 9 : 1 12 : 1 28 : 1 32.5 : 1要想得到30:1,大小都要有。
所以选B.Fe和 Zn。
2、26g某金属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2g氢气,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Mg和Zn B.Fe和Zn C.Zn和Cu D.Cu和Fe3、向含有杂质的大理石9.8克.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放出的二氧气化碳气体为4.4克,则大理石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Na2CO3 B.MgCO3C.K2CO3D.CuO4、不纯的铁片5.6g与足量的HCl反应,放出0.21g氢气,则铁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金属杂质为()A.Zn B.Ag C.Cu D.Mg5、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2种,取5.6克样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0.2克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组成是()A.Mg和Cu B.Zn和Al C.Mg和Al D.Zn和Mg6、现有一包由氧化铜、氢氧化铜、碳酸铜组成的混合物5g,向其中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A.6.5g B.8.2g C.8g D.10g7、已知水垢中一定含CaCO3,可能含MgCO3、Mg(OH)2等.取5.78g该水垢样品灼烧后,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CaCO36.0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样品一定不含有MgCO3B.该样品一定含MgCO3C.该样品灼烧后的固体产物中仅有CaO D.该样品一定含CaCO3、MgCO3、Mg(OH)28、某K2CO3样品,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几种杂质.取该样品6.9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 2.2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B.NaCl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9、Fe2O3、ZnO、CuO的固体混合物ag,在加热的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二氧化碳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A.7.41 B.3.59 C.3.21 D.2.46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CO2中的O原子一半来源于CO,另一半来源于金属氧化物,故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2=0.8g。
所以金属氧化物的质量为2.41g+0.8g=3.21g,即a=3.2110、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在高温下缓慢通过足量的氧化铁后,再把得到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过滤,干燥,得到30g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CO 和 CO2的质量比为()A.14:11 B.7:11 C.2:1 D.1:2解:选A。
①与石灰水反应的CO2质量:②还原反应中气体增重质量与CO的关系如下;CO2~CaCO3CO ~O (根据方程式得)44 100 28 1613.2g 30g 5.6g 13.2g-10g=3.2g(三)有关字母型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题(三)有关字母型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题1、B2、C3、D4、B1、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
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5∶2解:选B 。
A + B + C → D第一次开始 15g 15g 15g 0第一次结束①15g ④9g ④6g 30g第二次参与/生成 25g 15g ③10g ②50g解题关键:由“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可推知有15gA在第一次参加了反应。
在“①”处填15gA,接着按照: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成固定质量比的基本定理,计算出后续步骤的答案。
2、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
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16∶22 B.8∶11 C.10 ∶ 11 D.11∶10解:选C。
2A + 5B = 2C + 2D①2×13 ②5×16 2×9 4×222.6g 8.8g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5×16):(4×22)=10:11而B与D的相对质量比为: 16:22=8:113、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19 B.3:5 C.1:3 D.2:174、在反应A+3B=2C+3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22:9.若4.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C,则此反应中B与C的相对质量比是()A.12:11 B.8:11 C.16:9 D.44:23(四)有关溶液的计算题:(四)有关溶液的计算题:1、D2、C3、D4、D5、A1、将100g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 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B. 加入10g10%的M的溶液C. 加入10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D. 加入10g水2、在20℃时,将一种可溶性盐与一种不溶性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30g,投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剩余固体15.6g,此15.6g固体加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还剩余5g固体,则该可溶性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A.26.5g B.31.25g C.36.0g D.无法计算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B.某KNO3溶液在室温下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一定相等C.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溶液,加水的质量与所取浓硫酸的质量一定不相等D.已知Mg(0H)2和MgO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4g4、(拆分法)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可用于医疗消毒.某瓶双氧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0,则该瓶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3.1% B.30% C.35.2% D.38.6%解:设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是1,氧元素的质量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