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经典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小王同学为了测定某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g该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400g澄清石灰水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每次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如表。
请计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澄清石灰水100100100100的质量/g生成沉淀的质量0.4m 1.0 1.0/g(1)表中m的值为_____。
(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0.8 10.6%【解析】【分析】第一次生成沉淀0.4g,而第三次不到0.4g的3倍,则第二次应该为0.4g的二倍,所以m=0.4g×2=0.8g,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m=0.4g×2=0.8g设原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106100=10g?x 1.0gx=10.6%答:(1)表中的m的值为 0.8。
(2)原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2.将含有杂质(不溶于水)的氯化钡样品12.5g放入39.6g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过滤。
取20g滤液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得到4.66g沉淀。
请计算:①配制的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答案】20.8%;83.2%【解析】【详解】①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x 。
2244BaCl +H SO =BaSO +2H 208233x4Cl.66g208233=x 4.66gx= 4.16g则配制的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16g20g×100%=20.8% ②由于20g 溶液中含有4.16g 氯化钡,则可设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为y 。
则4.16g y=20g-4.16g 39.6gy=10.4g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10.4g12.5g×100%=83.2%答:①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②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83.2%。
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含答案及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必考经典》计算题大全(含答案及解析)1.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分析并计算:(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
(2)当pH=7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质量为_____g。
(3)计算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答案】Na+、H+、SO42- 0.8 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5%。
【解析】【详解】(1)由图示可知,在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NaOH完全反应,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Na+、H+、SO42-;(2)由图示可知,在溶液的pH等于7,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溶质的质量为:16g×5%=0.8g;(3)10g稀硫酸样品含有H2SO4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2NaOH+H SO=Na SO+2H O2424280981420.8g x y解得:x=0.98g y=1.42g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5%。
2.某小组同学将530 g碳酸钠溶液加入到280 g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2%【解析】【详解】设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Na2CO3+ Ca(OH)2=CaCO3↓+ 2NaOH106 100 80X则解得x =10.6g所以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3.取一定量的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一定量的水配成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直至恰好反应,共消耗稀盐酸50g。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1. 假设有一块铁块,其质量为56克。
求该铁块中含有的铁原子数。
解答:我们需要知道铁的摩尔质量。
铁的摩尔质量约为56克/摩尔。
因此,该铁块中含有的铁原子数为56克 / 56克/摩尔 = 1摩尔。
由于1摩尔物质中含有6.022 x 10²³个原子,所以该铁块中含有的铁原子数为1摩尔x 6.022 x 10²³个/摩尔= 6.022 x 10²³个。
2.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化学计量比为2:3。
如果反应物A的质量为24克,求反应物B的质量。
解答:我们需要根据化学计量比计算出反应物B的质量。
由于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化学计量比为2:3,所以反应物B的质量为24克x (3/2) = 36克。
3.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氧气与一定量的氢气完全反应,了36克水。
求反应中消耗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
解答:我们需要根据水的化学式H₂O计算出水的摩尔质量。
水的摩尔质量为2 x 1.008克/摩尔 + 16.00克/摩尔 = 18.016克/摩尔。
因此,36克水的物质的量为36克 / 18.016克/摩尔 = 2摩尔。
由于水的化学计量比为2:1,所以反应中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摩尔,质量为2摩尔 x 2.016克/摩尔 = 4.032克。
同样,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质量为1摩尔 x 32.00克/摩尔 = 32.00克。
4. 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如果该溶液的质量为500克,求溶质的质量。
数为10%,即溶质的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10%。
因此,溶质的质量为500克 x 10% = 50克。
5.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氢气和一定量的氧气完全反应,了水。
如果反应中消耗的氢气的质量为2克,求反应中消耗的氧气的质量。
解答:我们需要根据水的化学式H₂O计算出水的摩尔质量。
水的摩尔质量为2 x 1.008克/摩尔 + 16.00克/摩尔 = 18.016克/摩尔。
化学初三经典试题及答案

化学初三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氧气B. 氢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答案:C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什么?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是单质?A. 铁B. 铜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4. 以下哪种物质是化合物?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氧化物?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碳酸钙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学中,元素的最小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原子2.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为_________。
答案:二元化合物3. 根据化学式,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答案:H2O4.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还原剂5.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___性。
答案:正价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答案: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向正向进行,也可以向逆向进行,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描述一下什么是化学平衡。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3.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反应中,酸提供氢离子,碱提供氢氧根离子,两者结合生成水。
4. 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在这类反应中,某些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如果反应中消耗了8克氢气,求生成水的质量。
初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空气C. 纯碱D. 食盐水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B. 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C. 反应生成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D. 反应生成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3. 某化合物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CH2OB. C2H5OHC. CH4OD. C3H8O3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的原因是()A. 元素的原子数不变B. 元素的原子种类不变C. 元素的原子质量不变D. 元素的原子质量比不变5.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6.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C. 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D. 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7.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Na2CO3,它属于()A.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8. 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3 + 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B.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C.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氧气D.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氧气9.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C. 水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D. 水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10. 某化合物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CO2B. CH4C. C2H6OD. C6H12O6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水分解时,每2个水分子分解会生成____个氢分子和____个氧分子。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为了测量铁锈(Fe2O3·xH2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________________(4)铁锈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答案】 FeCl3、HCl 150g 21.4g 画图 56.0%【解析】(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由于盐酸足量,所以反应后溶质为FeCl3、HCl;(2)氢氧化钠优先与盐酸反应,使溶液的pH值变大为7,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不变,所以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200g-50g=150g;设生成沉淀的质量是xFeCl3+3NaOH═Fe(OH)3↓+3NaCl;120 107150g×16% xx=21.4g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1.4g;(3)所以产生沉淀的曲线为;(4)所以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56%。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 g,再用100.0 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求:(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答案】65% 19.6%【解析】试题分析:(1)铜锌合金与稀硫酸反应,其中只有锌与硫酸反应,故固体减少的量即为锌的质量=10g-3.5g=6.5g,则Zn%=6.5g/10g×100%=65%(2)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Zn+H2SO4=ZnSO4+H2↑65 986.5g 50gx65/98=6.5g/50gxx=19.6%答:锌的质量是65%;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考点:合金、化学方程式计算3.某炼铝工厂想测定铝土矿中A1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且不含铝元素),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反应的物质质量关系如坐标图所示:(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步实验铝土矿中参加反应的A12O 3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铝土矿样品中A12O 3的含量_____;(4)坐标图中B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5)在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6)用1700t 此铝土矿冶炼得到540t 的铝,则在冶炼中,铝土矿的利用率是_____。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20篇(附带答案解析)1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20篇(附带答案解析)1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向13.6g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滴加稀盐酸,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1)10.6克(2)10%(3)17.9%【解析】试题分析: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NaCl 的质量为z。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106 2×36.5 2×58.5 44x y z 4.4g得x=10.6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质量分数2.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 MnO2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质量为 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答案】 5.2【解析】解法一: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y,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关系式:①y-90g=x,②y89.5%=x+90g100%,x=5.2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
解法二:可根据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则:根据题意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90g100%(1-89.5%),生成氧气的质量=90g100%(1-89.5%)-90g=5.2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
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
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1g。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尿素CO(NH₂)₂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00%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尿素的化学式为 CO(NH₂)₂,其中氮原子个数为 2。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 16 +(14 + 1×2)×2 = 60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2)÷60×100% ≈ 467%解析: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用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再除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后乘以100%。
在尿素中,明确氮原子的个数以及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按照公式准确计算即可。
2、已知氧化铁(Fe₂O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0,求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答案: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铁原子个数)∶(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6,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氧化铁中,铁原子个数为 2,氧原子个数为 3。
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2)∶(16×3)= 7∶3解析: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同样要依据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
先分别算出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然后相比得出质量比。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加热分解 63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答案: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x。
2KMnO₄=△= K₂MnO₄+ MnO₂+ O₂↑316 3263g x316 / 63g = 32 / xx = 064g解析:首先写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高锰酸钾与氧气的质量比,然后设出未知量氧气的质量为 x,列出比例式进行求解。
2、实验室用 10g 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多少克二氧化碳?答案: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2.25 9:1
。
【解析】
【分析】
根据加入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氧化亚铜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
比值以及画图。
【详解】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24.5%×50g=12.25g;故填:12.25
(2)设原混合物中 Cu2O 的质量为 x,生成的铜的质量为 y。
Cu2O+ H2SO4 ═ CuSO4 + Cu +H2O
8.把 2.4g 镁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中,反应完毕后,向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一段时间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 NaOH 溶液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
(1)计算与 2.4g 镁反应的 H2SO4 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 程) (2)加入 NaOH 溶液____g 时,开始生成沉淀;图中 a 的数值为____。 (3)利用上述计算结果,若将 NaOH 溶液改用 Ba(OH)2 溶液并逐滴加入上述镁与硫酸反 应后的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____g。 【答案】9.8g 80 160 52.4 【解析】 【分析】
故填: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 过程要完整。
3.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 其组成. (查阅资料)(1)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 价的可溶性金属硫 酸盐和氢气. (2)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Zn﹣65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 8.0g 放入烧杯中,将 140.0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
x=2.2g, 则氢气的质量为:2.6g-2.2g=0.4g, 故填:0.4. (3)设铁的质量为 y,
x=11.2g, 混合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混合固体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69.1%.
5.工业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氯化铁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 HCl 的含量进行 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 100 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测得加入 NaOH 溶 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分析:(1)混合物中 Cu 的质量分数=
(2)设该金属 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第 4 次反应的稀硫酸质量为
反应的总稀硫酸质量是 35g×3+ =
M+H2SO4═ MSO4+H2↑ X 98
8g﹣4.2g ×14%
X:98=3.8g: ×14%
X=24 所以该金属是镁. (3)设所得溶液中 MgSO4 的质量为 y,生成 H2 的质量为 z Mg+H2SO4 ═ MgSO4+H2↑ 98 120 2 105g×14% y z 98:120═ 105g×14%:y y=18g 98:2═ 105g×14%:z z=0.3g MgSO4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8g/(105g+3.6g﹣0.3g)×100%≈16.6% 答: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52.5%;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金属镁;第三次 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6.6%.
CaCl2 +Na2CO3 =CaCO3 +2NaCl
111
106
100g y 10.6g
,解得 y=11.1% 答:(1)m 点的数值是 7。 (2)a﹣b 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盐酸反应。 (3)b 点的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 (4)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6%。 (5)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 CaCl2 的质量分数为 11.1%。 【点睛】 反应开始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当盐酸反应完毕,然后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 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 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现将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 滤得到 284.7 g 滤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 23.3 g。(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解析】 试题分析: 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 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 y。 H2SO4 质量为:10 0g×9.8%=9.8 g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8 98 233 y9.8 gx 233/98 =x/9.8x=23.3 g 208/98 =y/9.8y=20.8 g (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
2.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 Cu2O 和 Cu 的固体混合物 20g 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24.5%的稀硫酸 50g,恰好完全反 应。已知:Cu2O+H2SO4═ CuSO4+Cu+H2O.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 Cu2O 与 Cu 的质量比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在图中画出向 20g Cu2O 和 Cu 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 24.5%的稀硫酸至过量,铜的 质量变化曲线_____。
Na 2CO3 106 50g?x
+2HCl
=2NaCl
+H2O
+CO2 44 2.2g
106 = 50g x 解得 x=10.6% 44 2.2g
由于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247.8g﹣147.8g=100g,则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
为 100g×10.6%=10.6g
设原混合溶液中 CaCl2 的质量分数为 y
(1)利用化学方程式: Mg+H2SO4 ==MgSO4 +H2 ,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参
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2)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与 镁反应的稀硫酸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 淀。由图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80g 时才开始形成沉淀;根据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 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3)氢氧化钡既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硫酸镁反应,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和硫酸 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产生的沉淀的质量。 【详解】 解:(1)设与 2.4g 镁反应的 H2SO4 的质量为 x,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 y;
解得 x=2.4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
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0g×20%=32g
解得 y=29.2g
该工业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是:
=29.2%
故答案为:
(1)2.14;(2)NaOH+HCl═ NaCl+H2O;FeCl3+3NaOH═ Fe(OH)3↓+3NaCl;(3)
【解析】 【详解】 反应开始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所以 pH 值慢慢增大,当盐酸反应完毕,此时 pH=7,然 后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pH 保持不变,氯化钙反应完毕后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 pH 继续变大,所以 m=7。a﹣b 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 HCl 反应。b 点是盐酸和碳 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尚未参加反应的氯化钙。设参加反应的 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 147.8g 时,共消耗碳酸钠 溶液的质量为 50g,即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50g,而溶液质量变化量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 量:100g+50g﹣147.8g=2.2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4.向一定质量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共收集到 2.6g 混合气 体。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 5g 白色沉淀。 (1)混合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g; (2)2.6g 混合气体中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3)求混合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已知: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Fe +2HCl=FeCl2+H2↑) 【答案】5 0.4 69.1% 【解析】 【详解】 (1)因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和铁和碳酸钙的混合固体中碳酸钙 的质量相等,因此混合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5g. 故填:5. (2)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144 9864来自x 12.25gy
144 = 98 = 64 解得:x=18 g;y=8g; x 12.25g y
原混合物中 Cu2O 与 Cu 的质量比为 18 g:(20 g﹣18 g)=9:1;故填:9:1 (3)没加入硫酸时,铜的质量为 2g,加入到 50g 稀硫酸时铜的质量为 2g+8g=10g。如下 图所示;
29.2%。
6.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镁样品 30g 溶于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 滴入 2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杂质不含镁元素且不与 NaOH 溶液反应)。实 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7.欲测定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 100g 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一),并不断测定 锥形瓶中溶液的 pH.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 pH 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二所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