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重点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现代审美倾向与应用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现代审美倾向与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更是一种传递文化、反映社会价值观的载体。
因此,设计师们需要了解和把握现代审美倾向,将其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
一、现代审美倾向的特点1. 简洁与清晰: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也要求简单高效。
因此,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简洁、清晰的表达方式备受青睐。
设计师们注重使用简洁明了的线条、色彩和形状,以便于用户直观理解和接受。
2. 个性与表达:现代社会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表达欲望。
人们追求与众不同,希望通过文化创意产品来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设计师们需要在产品设计中注重个性化的表达,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3. 可持续性与环保意识: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们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应该关注环保材料的选择、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以及再利用等方面,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可持续性和环保意识的需求。
二、现代审美倾向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 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审美倾向要求设计师们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兼顾传统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意味着设计师们要深入了解文化背景、符号和价值观,将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追求的产品。
同时,设计师们也要创新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让文化创意产品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
2. 多元文化的融合: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特点要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能够融合不同文化的元素,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传统元素和符号,将其巧妙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打造出独特而又具有广泛吸引力的作品。
3.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设计师们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将科技元素与艺术品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又具有现代感的作品。
设计美学_艺术与技术结合之美

17艺术与设计摘 要:设计,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设计。
这些好的设计作品都无一不是在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下生成的。
在产品设计中,技术与艺术是最重要的二因素。
因此,研究产品的设计之美,就应该先从这二者和设计的关系上开始研究。
关键词:设计 技术 艺术 石器 古代铸造 索尼 结合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mankind,design developed year after year as also.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thereused to be many outstanding design works.In the technical sphere, these good design works are all the perfectcombina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As we all know that technology and ar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industrial design area. Therefore, if we want to study the Aesthetic concept of product design, it should startwith the research of the two facts in design.Key words: Design, technology, arts, stone, ancient casting, Sony, combination Internet 检索:http://www.artdesign.org.cn/设计美学——艺术与技术结合之美Aesthetic Design ——The CombiningBeauty of Art Technology一“设计”一词在如今是很时尚的词语,它存在在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
产品设计笔记

专业设计综合一、产品设计要则一产品设计创新1、以人为本、求新求美的“需求-美学性”原理2、注重价值、经济实用的“经济-价值性”原理3、科技先导、实施转化的“科技-人性化”原理4、关注生态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性”原理二设计以人为本1、需求的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2、在社会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产品的功能性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产品所附加的精神价值就成了设计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3、在开始进行创意设计前应充分了解用户,包括用户的年龄层次、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时代概念、心理需求等,并且应充分了解用户的使用环境,以便设计出的产品能够真正融入到用户的生活和使用环境中;其次,思考对造型、色彩、材质等产品构成要素对目标用户的心理影响4、设计同样需要对许多弱势群体加以关怀与重视5、设计师为人的设计,人士设计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设计师只有用心去关注人、关注人性,才能以他的设计去打动人三产品功能1、功能创新的原理:功能的延伸、功能的放大、功能组合、变换功能目标、功能开发四产品形态1、产品形态创新原理✓把握产品本质功能,合理规划产品的内外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求有说服力的产品形态表现方式✓产品形态必须满足基本的美学法则:变化统一,既有变化,又整体协调✓将产品的形态创造作为一个生命体加以表现,是实现产品形态创新的捷径2、产品的形态类别:具象形态、模拟形态、象征形态、抽象形态二、产品设计思维与方法一设计思维的模式1、仿生型✓仿生是一种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设计思想✓仿生型设计思想是排斥重复自然的创造性设计思想2、继承型✓继承型设计思想不同于“复古主义”,后者明显的是保守、复旧的同义词✓继承型强调批判、扬弃、跟进、推陈出新的成分,反对照搬陈旧的,主张推出时代的和民族的设计风格3、变革型✓变革型设计思想有显着的反传统性,往往指向与传统截然相反的方向,具有独特的新颖性以及不稳定性二辐散思维与辐合思维1、辐散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具有开放性和开拓性✓突破常规、多想开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辐合思维是单向展开的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核心是选择✓往往按照“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互相转化方式进行3、创造性思维✓凡是具有合理性,又有与他人不同风格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创新三、产品设计开发程序一产品开发八大特征1、产品开发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2、产品开发是一个信息选择、加工、转化的过程3、产品开发带有冒险的同时,具有可观的回报4、产品开发成功的前提在于把握机遇5、产品开发的精神在于创新6、产品开发的动力在于团队合作7、产品开发的中心是用户,用户利益最大化是评判产品的标准8、产品开发的结果是新产品的问世,其研制过程的重点不在产品实体,而在产品以外的各种要素的研究认识二采用“S-E-T”产品策略宏观识别产品机遇1、成功识别产品机会缺口是艺术与设计结合,它要求不断对社会趋势、经济动力和先进技术三个主要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即Society社会-Economic经济-Technology技术三产品设计程序1、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初步阶段、设计深入阶段、设计完善阶段、设计完成阶段五个阶段2、设计准备阶段✓主要目标:接受设计任务、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设计目的、确定设计方向✓调研是有效把握设计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同类产品市场销售情况、流行情况以及市场对新产品的要求✧现有产品存在的内在与外在质量问题✧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区消费者的购买力,以及对产品形态的喜好程度✧竞争对手的产品策略和设计方向,如产品的规格品种、质量目标、价格策略、技术升级、售后服务等等✧国内外的相关期刊资料上,对同类产品的报道,包括产品的最新发展动向、相关厂家生产销售情况以及使用者对产品的期望,等等3、设计初步阶段✓针对产品概念,收集关于解决问题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系统地整理、消化、吸收✓资料:关于使用者的资料;关于使用环境的资料;关于人体工程学的资料;关于使用者动机、需求、价值观的资料;有关设计使用功能资料;有关设计物机械装置的资料;有关设计物材料的资料;相关的技术资料;市场竞争的资料;其它有关资料✓设计草图:记录草图和思考草图4、设计深入阶段✓围绕“创新”的目的进行,按照一收一放、再收再放的方式深入发展5、设计完善阶段✓产品的适用性:产品与人的统一✓产品的时代性:产品与环境的统一✓产品的科学性: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感性和理性统一、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协调✓产品的艺术性:依据美学法则处理产品各要素的整体统一✓产品的经济性:经济性综合统一,低消耗、高质量、低成本、多功能6、设计完成阶段✓主要工作:将设计转变为具体的工程尺寸图纸,将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工程尺寸图纸:正投影法绘制的产品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或右视图等✓报告书:设计任务简介、设计进度规划表、产品的综合调查以及产品的市场分析、功能分析、使用分析、材料与结构分析、设计定位、设计构思和方案的展开、方案的确定、综合评价等四产品设计的典型程序1、从产品入手开展重新设计2、立足需求的新产品开发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定义问题究竟是什么-概念设计提出构思、发展变化-评价提出限定、筛选构思、系统研究-设计继续发展与创造、形成模型-评估发展结果的评估-制造指导品质及经济的转化-推入市场价值的回收四、产品功能设计原理一功能系统分析包括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和功能计算等内容,前两者定性、后者定量二功能系统分析的作用1、功能系统分析的作用:明确用户的功能要求、转向对功能的研究分析产品所有的功能系统而非结构系统三功能定义1、目的:明确解释产品本质,明确用户要求的功能,便于确定功能结构,便于进行功能评价,便于设计创新、开阔新思路2、对象:产品的总体、产品的各有关零部件3、步骤:明确产品目的基本需求-明确产品整体功能最基本功能-逐级为产品的各构成要素明确功能定义-找出受使用条件、使用时间、使用环境等限制而派生的次要功能4、功能定义要求:简明准确、便于测定名词量化、适当抽象动词抽象、一一对应和系统全面四功能整理1、目的:明确功能类别、确认必要功能、掌握功能区域、完善功能定义、明确设计构思2、逻辑体系:作为目的的功能称为上位功能,作为手段的功能称为下位功能3、方法:FAST法功能分析系统技术,绘制功能系统图五功能计量1、首先应按照使用者的功能要求,确定对象总体功能的数量标准,并测算其现有功能量,然后按功能系统图的层次,依次确定各级分功能、子功能的数量标准五、产品形态设计原理一产品形态设计的重要因素1、产品功能与形态结构:合理性、宜人性,均衡、稳定、秩序、轻巧等2、单元形态:协调和统一3、尺度比例:以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以数理逻辑理论为依据4、材料选择:为产品形态的多方案设计提供各种可行性的依据5、表面处理:进一步提高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6、信息采集二产品形态设计的基本原理1、极限原理✓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产品组件到一定极限来改变产品的使用特性和形态结构;可以通过产品内部结构的变化来改变产品的形态✓产品的极限状态:形态方面的曲直、厚薄、粗细、长短、高低;体量方面的轻重、大小;功能方面的多少、运动距离、速度快慢、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等2、反向原理:逆向思维3、转换原理:联想、借鉴、类比、模拟等手段4、综合原理:主题附加、异类综合、同类综合、重新综合三产品形态的创造法则1、变化与统一2、对称与均衡:视觉与心理上的完美、宁静、和谐之感✓形式:对称平衡、散射平衡、费对称平衡3、比例与尺度✓几何分析法:产品的整体,特别是外轮廓以及内部各主要分割线的控制点,凡符合或接近圆、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具有确定比率的简单几何图形,就可能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相似形求得和谐统一:周边长比为1:、1:、1:的长方形等✓黄金分割:1:,其连续性构成一种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均衡4、对比与协调:体量、形状、线条、虚实、方向、肌理与质感、色彩✓形状:用光滑曲面连接曲面与平面、曲面与曲面;当球体或者柱体与长方体相连接时,沿其切线或者对称地连接;用神色材料、色带或者凹槽将它们分离开✓肌理、质感:宜人性、准确地反应产品本身的特征、真实地反映材料本身的特性、必须使加工工艺方便✓色彩:某种颜色与中性色对比;灰色系列对比;局部点缀5、节奏与韵律✓节奏: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韵律:连续、渐变、起伏、交错6、普遍法则✓形体组合:堆砌、接触、连续、渐变、贴加、镶嵌、贯穿✓形体与空间的组合:贴合凸起、内含凹下✓形体的过渡:密切、自然、协调四产品形态符号的组织构成特征1、一个对象越隐含有秩序,越容易被识别,也就越容易引起愉悦,产品越具有秩序,看起来就越显得简洁而完美2、产品形态秩序的分类✓同一形态符号或相似形态符号的反复出现✓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呼应,使形态更为整体、有机✓功能与形式的和目的性,形态体现功能的内在逻辑✓产品形态呼应以往经验,通过已经获得的经验帮助理解现在的变化五产品形态符号主题1、产品“工具性”主题✓词汇:功能性、功效性、高效性、未来性、科技性、安全性;有逻辑的、有力量的、有速度的、兼顾的、耐用的、实用的、精密的;简洁的、规则的、几何的、单一的、有机的、明确的、和谐的;硬的、结实的、弹性的、张力的、棱角的;单调的、乏味的、冷冰冰的、刻板的、无生气的、机械的、粗糙的2、产品“人性化”主题✓宜人、舒适、温馨的特点✓满足人对尊严、地位、身家、个性的需要✓对趣味的诠释遵循快乐原则,营造充满乐趣的轻松氛围✓词汇:关爱人的、宜人的、让人亲近的、熟悉的、温暖的、温馨的、柔软的;包容的、包围的、体贴的、受到保护的、舒适的、适度的、适合的;有生命力的、活力的、现代的、理想的、未知的;科学的、理性的、革命的、鲜艳的、响亮的、让人注目的;独特的、反叛的、与众不同的、青春的、活力的、冲动的;变化的、不稳定的、无规律的、不成熟的、短暂的、易遗忘的3、产品“文化性”主题4、产品“社会意义”主题✓产品包装,模块化设计,可拆卸、可回收5、产品“营销战略”主题✓品牌含义的6个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用户✓品牌战略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之一是PI,即产品识别✧基本内容:理念指导、整体风格和经典局部六、产品设计商品化一设计与市场推广1、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因素:新色系、新功能、新型号等✓阶段:推介、成长、成熟、保和、衰退2、市场增长与份额矩阵✓现金牛Cash Cow:带来一些较容易和惯性的收入,低增长率、高份额✓问题儿童Problem Child:机构中较难取舍的一些高增长产品,高增长率、低份额✓狗Dog:低增长率、低份额✓明星Star:高增长率、高份额✓策略性产品:主要来自于“问题儿童”区域,应尽量将这类产品转移至“明星”区域继而转移至“现金牛”区域✓辅助性产品:在“狗”区域,应把产品提升至“明星”区域或主动中断其生命周期3、设计管理策略✓重心:沟通,使管理层与设计师之间有着共通的目标,可借设计管理使设计成为企业内的重要资源✓动机:开创新产品和市场✓SONY的SAB方程式✧S:星,新纪元的设计✧A:能力和认知度,以全球性市场为目标,以搞应用效能和广泛的市场为基础,占市场的首位✧B:商业,利润的来源二设计行业背景1、知识经济的特点✓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与通讯处于中心地位✓服务也成为重要角色✓人力的素质是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设计产业必须重视穿心和经验的积累和升华;知识和经验并重,紧跟时代变化;重视信息管理,捕捉各种趋势;重视人才,个人与集体共同发展2、设计行业的服务特征✓设计服务的无形性✓设计服务的参与性✓设计服务的差异性✓设计服务品质:可靠性、及时性、可信性、同理性、有形性3、设计行业的公司文化✓追求品质第一,顾客满意没有好的设计就没有好的市场,没有好的市场反应就称不上好的设计✓建立公司内部创新机制✓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建立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体制4、设计行业的行销程序和策略✓一般程序:状况分析-建立目标-服务市场策略-决定预算-行销方案服务、定价、渠道、推广、其它-效绩评估✧建立行销目标的三大策略:顾客导向、竞争导向、形象导向,长用到市场细分与定位的行销观念✧推广策略:广告、公共报道、人员推销、促销。
第七课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产品设计-人美版《设计》教案

第七课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产品设计-人美版《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产品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结合;2.掌握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3.运用设计思维,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
二、教学重点1.产品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结合;2.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3.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产品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产品设计中,艺术和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艺术指的是产品的外观、形态、色彩、纹理等方面,技术指的是产品的功能、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
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能够使产品更完美、更具有艺术感和文化感。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该注重将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进行到极致,从而达到商业价值最大化的效果。
2. 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产品设计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市场研究与需求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目标用户及其需求;2.前期调研与灵感汇聚:包括对市场、竞争对手、用户等的深度调研,从而汇聚出一些潜在的灵感;3.概念设计:基于前期调研和灵感汇聚,形成初步的设计理念,并进行初步的设计方案;4.确认设计方向:评估和筛选概念设计,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5.详细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设计评估优化;6.制造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原型制作并进行调试;7.推广上市:根据市场状况及反馈信息,不断优化产品并推广上市。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常规的流程,还可以运用设计方法,比如设计思维、用户体验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等多种方法,在创意涌现、设计实现等方面有所支持和帮助。
3. 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创意涌现:运用设计思维方法,进行头脑风暴、直觉发散等创意涌现训练,激发创意,并汇聚形成创新的设计方案;2.解决复杂问题:运用设计思维方法,了解和掌握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和心理特征,制定可行的方案并解决问题;3.创新推陈出新:在产品设计的流程中,运用设计思维方法,发掘问题和机会,将其转化为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不断推陈出新。
试论产品设计中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

试论产品设计中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摘要】产品设计中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是当前设计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科学技术在产品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实现产品功能的优化和创新。
艺术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同样至关重要,它能够为产品赋予美感和情感,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二者相互结合可以实现更加完善的产品设计。
本文通过分析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两者的结合方式,探讨产品设计中平衡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方法。
最终得出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相互促进,创新性产品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应更加多元化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科学技术、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相互关系、互补关系、创新性、平衡、方法、案例分析、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品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的结合体,而其中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产品设计的质量和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现的可能性,而艺术设计则为产品赋予了情感、美学和人文内涵,使产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的相互融合已成为企业在产品设计领域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在产品设计中,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合作并非易事。
科学技术注重理性、功能和实用性,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的提升;而艺术设计则注重情感、美感和审美性,强调个性化、情感共鸣和品味体验。
如何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平衡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使二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成为了当前产品设计领域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相互关系,分析二者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和互补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案例中将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有机结合,提出平衡二者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相互促进的重要性和创新产品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的综合研究,促进产品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当艺术与技术相互融合,它们的巧妙结合不仅令人惊叹,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美好和创新。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仅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相互促进、互相深化的新境界。
在这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无疑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创造力。
在过去,艺术和技术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艺术注重创作、表达与感受,而技术则侧重于应用、实用和功能。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艺术和技术开始向对方靠拢。
艺术家们开始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来创作,借助技术来扩展和表达他们的创意。
同时,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也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将艺术元素引入到技术产品中,使其更具有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带来了无数令人惊艳的艺术作品和技术创新。
从音乐、电影、绘画到舞蹈、建筑和设计,艺术家们运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高新技术,不仅丰富了创作的表现形式,还使作品更加生动、立体,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
同时,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借鉴了艺术的设计理念,使产品更加人性化、美观和实用。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使人们体验到了更广阔的审美和创造空间。
艺术作品中的技术元素赋予了作品更多的表现力和情感共鸣。
比如,在现代舞蹈中,舞者通过灯光、投影、音乐等技术手段,创造出令人震撼的舞蹈效果,使观众沉浸其中,产生共情和共鸣。
而在数字艺术中,通过交互式的展示方式,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其中,与艺术作品互动,激发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艺术创作的效率和便利性。
传统的艺术创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家们可以借助数码设备和软件工具,快速实现创意的表达。
数字绘画软件让艺术家能够在屏幕上随意涂鸦,无需纸张和颜料。
3D打印技术使得设计师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原型。
虚拟现实技术则让观众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亲临名画名作的世界,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
产品设计中的技术美学与艺术美学

造 物 伊 始 ,人 们 对 产 品 的形 式 主要 是从 功 能 需 求 的 角 度 着 技知识 分子的大量增加 ,等等 。当然 ,总体表现 为社会成 员生
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的社会意识形态不断 出现 , 新 人 活水平 的大幅度提高 。 们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 对产 品的形式有了进 一步 的艺术需 技 术美学正是以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 明创新 为基础的 , 科学 求, 即对美的需求层次越来越 高。 人们对 美的需求 已经不仅仅是 技术 的创新 是推动现代工业文 明的基础 。 艾萨克 ・ 牛顿 于 18 67 制造一件满足功能的产品 , 而是深 入到对生命的建构 , 对人与 自 年在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上发表的万有 引力定律 和三大运 然界关系的建构 , 对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 系的建构 。 这种建构要 动定律 ,揭示了 自然界及物体 之间相互作用 的规律 , 从而 宣告 求表达人们的感性生活 , 改善人们的生 活方式 。 同工蜂制造房 了科学 时代的来临 , 如 为近代科学 领域 的发展铺平 了道路 。 因此 , 屋是属于 自然界的规定性 , 而人制造房屋则是设计 一种居住的生 许 多历史学家认为 ,如果从近 代科学的角度看 ,正是 牛顿开启
一
工场模式 向工业工厂模式 的转 变 ,被称为工业革命 的标志 , 而 瓦特也被誉 为 “ 工业革命之父” 正是这一系列新技术 的不断发 。 明 ,推动 了产品设计的不断进步 。而设计作为科学技 术得 以应
、
产 品设计 中的技术 美学
技 术美学是研究物质生产和器物文化 中有关 美学 问题 的应 用和体现 的载体 ,反过来也在不断 促进 科学技术的进步 。所 以 用美学学 科。它作为一 门独立 的现代美学应用学科 , 诞生于 2 说 ,技 术美学是现代生产 方式 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的产物 ,是 0
设计—现代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设计—现代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黑龙江省七台河职业技术学院张秀丽摘要:当今世界设计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沟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使人类自身生理和心理机能得以延伸。
同时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综合学科,由于科学的进步又促进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品质提升。
现代艺术设计同科学技术的结合、利用,从设计三要素角度如何在设计领域里将人体工程学与现代科技实施密切的合作,本文做了论述。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体工程学科学技术设计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人类不断地反思自身行为。
设计往往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使自己能力得以扩展,将自身生理和心理机能得以延伸的系统。
一切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是为了人们更舒适、更便利,更能被社会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另外,设计同科学与艺术自觉的结合,艺术设计涉及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艺术等诸多文化层面,并依赖于实用功能、材料学、技术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市场学等非艺术因素使设计的领域蔚蔚宽阔,从飞机、火箭到钢笔文具,从摩天大楼到口红化妆品的包装,无一不是设计的领属地。
现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是由人为单元组成的,社会又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统一体,就象有机分子结构关系那样,形成一个具体而活泼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构成文明与进步的因素是信息。
难怪有些人称影视视觉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信息化的社会,使人类深感一切都是快节奏,而推动快节奏的就是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的背后是巨大的商机源。
设计是整个市场营销活动中针对具体的受众群体,所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产物质和精神的一个细胞。
因此,现代艺术设计离不开市场,离不开欣赏的消费源。
这一点明确了,对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成就了第一认识。
(二)我们居住的建筑和用来作为移动空间的马路、铁路、广场、港湾、桥梁、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宗教建筑,都是人类生活延伸的设施。
“民本思想”的设计理念,保护环境,利用环境,追求可持续性发展是每一位设计者首先要在可移动的设计空间领域应该思考最多的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专业解析
产品设计是什么?
产品设计是一个将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具体的载体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元素如线条、符号、数字、色彩等方式的组合把产品的形状以平面或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产品设计无处不在。
例如,一把勺子,是什么材质,羹匙与长柄的比例,怎样的弧度更容易盛取食物;一组移动抽屉,如何合理的搁置文件、档案、文具及隐藏纠缠的电线;一件珠宝,从首饰表现方式,到雕蜡、加工、镶嵌、金工制作,都是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能表现出产品功能上的优越性,而且便于制造,生产成本低,从而使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得以增强。
所以说产品设计是集艺术、文化、历史、工程、材料、经济等各学科的知识于一体的创造性活动,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经济、技术和文化水平。
由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合并而来
产品设计所包含的范畴非常广,与生活有关的各种器物都存在设计的需求。
小如杯盘、刀叉、电子产品,大至家具、汽车、轮船、各类机械等。
而根据性质和用途的不同,产品设计被划分为很多种类,如手工艺设计和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等。
事实上,在专业目录修订之前,很多院校没有“产品设计”这个专业名称,而是叫“艺术设计”或“工业设计”。
直到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出台后才统一改为“产品设计”。
现在的“产品设计”专业是由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和部分“工业设计”专业合并而来。
产品设计学什么?
产品设计专业主要课程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思维与创意、设计概论、表现技法等。
由于产品设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校的课程设置根据培养方向和教学特点也有所不同:有的偏重于家居装饰,有的偏重于纺织,有的偏重于陶瓷,有的侧重于公共设施设计,有的侧重于工业产品的外观。
考生可具体查看开设该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
如中国地质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就偏重于珠宝首饰设计方向。
主要课程有:构成、素描和色彩、设计概论、设计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工制作基础、镶嵌、雕蜡、玉雕加工、珠宝概论、珠宝首饰设计、珠宝首饰表现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关于更多专业的介绍可登录土木文化网,使用土木文化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专业解读版块进行查看。
二、专业与就业
各行各业都需设计人才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着产品的发展和演化,而设计则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
近几年,许多企业已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
今天的文化、
艺术、食品、汽车、手机、电脑市场中,各企业越来越关注设计问题,谁的设计有创新能取胜,谁就能赢得市场。
美国一位画家,只是把橡皮用铁皮固定在铅笔上,变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带橡皮的铅笔。
这一设计在办了专利手续后,卖了55万美元。
苹果产品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鲜明的印记,它以优越的性能、独特的外形和完美的设计,一度成为“酷”和“时尚”的代表,风靡全球。
同样国内的很多大企业如海尔集团,也高薪聘用了多名外国工业设计专家,每年投入的开发设计费达8000多万元。
目前,我国的产品设计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折点上。
各种新产品都希望以新颖独特的外观和性能,吸引大众的目光。
各行各业对设计人才的需
求日渐凸显。
学习产品设计的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很多:如可以在互联网、手机、电子、纺织、机械、仪器仪表、交通、家居、家用电器、奢侈品、装饰品、手工艺品、生活用品、食品、旅游产品等行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展示设计、交互设计、设施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产品开发相关的媒体、印刷、包装、广告、营销等研究与管理工作;还可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产品研究以及顾问等工作。
就业与行业背景相关
产品设计专业就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就业与所依托的产品行业背景密切相关。
产品设计师可以延伸到各个设计领域当中去,当然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就业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现在很多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课程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行业背景和教学优势,展示了不俗的就业实力。
例如,中国地质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就是以培养高端珠宝首饰设计人才为主要目标。
据珠宝学院王鼐老师介绍,该校这类人才在当前的需求中非常稀缺,近十余年来,首饰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就业前景非常可观。
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与珠宝首饰相关的大型珠宝首饰公司或者高端珠宝首饰会所或工作室。
有的已成为相关公司的设计总监、设计师等,还部分人员选择了自主创业,在业界也具有良好的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该专业毕业生大多在机械、交通、轻工、环境、纺织、电子信息、环境等行业从事创新设计工作,就业单位包括:德国保时捷公司、韩国现代汽车、北京汽车研究院、洛可可设计集团、品物设计集团、北京东道设计公司、英皇集团等。
就业率近年一直保持在100%。
苏州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染织美术、家纺、服装等单位的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就业率达98.5%。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产品设计既是艺术设计,又是技术设计,同时还是文化的设计。
产品设计师是一个新型的综合体。
那么,具备哪些能力的产品设计师更受企业的青睐呢?
业内人士表示,设计能力、绘画基础、创造能力、规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是产品设计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设计能力和图画是设计师的语言,虽然现在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工具等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表达设计师的构思,但纸笔作画仍是最简单、直接、快速的方法。
最重要的想象、推敲过程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简单的纸和笔来进行的。
同时,缜密的思维能够提升产品的严谨性,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开拓新产品和新的市场格局。
在谈到产品设计专业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时,中国地质大学王鼐老师说:“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造型、色彩表达等能力和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
当然,思维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动手能力也是必备素质。
”
乔布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设计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一些人认为设计意味着外观。
但是,如果你深入地考虑话,设计意味着工作性能。
如果想把产品设计得很好,这一点必须考虑到。
你必须对于它的一切心领神会。
真正彻底地理解一些东西是需要热心奉献精神的,细细咀嚼,而不要囫囵吞枣。
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费时间。
创造伟大的产品一需要耐心,二要专注于你的强项。
”
三、报考指南
开设院校多培养方向不同
产品设计专业是艺术向其他行业延伸的代表专业之一,也是艺术类各专业中专业方向较多,覆盖行业较广的专业。
产品设计专业最早开设在艺术院校,重在产品的外形设计。
后来部分理工科院校也开设了产品设计或工业设计专业,并将其并入机械学院,重在产品的功能实现。
虽然是艺术类专业,但目前依然有不少院校的产品设计隶属于机械、机电、珠宝等不同的学院,同时也体现出各校不同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据土木文化了解到,目前,全国本科阶段开设产品设计专业的院校有340余所。
有的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侧重于工业产品及外观,如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的设
计;有的侧重于家居环境,如家具装饰、公共设施设计等;有的则偏重于珠宝首饰设计、手工艺、染织、家纺、陶瓷工艺品的设计。
例如,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隶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开设有产品造型设计、展示展览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方向等四个培养方向。
中国地质大学产品设计专业隶属于珠宝学院,设有珠宝首饰设计方向。
主要培养从事首饰设计与工艺、品牌首饰的规划与设计、艺术首饰设计、宝石琢型设计、珠宝包装-展示与广告设计、珠宝企业形象设计、珠宝设计及工艺专业研究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和设计人才。
天津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为天津市品牌专业,以工业产品的外观与功能设计及人——产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方向。
江南大学本科产品设计专业是由原工业设计调整而来,是国内该领域中创建较早的专业之一,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重点专业类建设专业。
主干学科有产品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学等。
景德镇陶瓷学院该专业是江西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设有产品设计和产业陶瓷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浙江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就设有纺织品艺术设计和家具设计等方向。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数情况、整体实力等综合考量,选择报考。
#p#分页标题#e#要依据相关要求报考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改变了艺术类专业限于美术、音乐、舞蹈领域的局面,艺术类考生可以选择的专业及方向增多了,那些擅长美术,同时又在理科学习方面有优势的同学,可以借助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当然,报考艺术类专业需按照艺术类专业相关要求,取得省统考合格证,有的还需要参加各校组织的校考。
注意了解所报院校对专业是否有特殊的规定,如身体
条件、文化课成绩、录取方式等要求。
考生最好详细阅读所在省份当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及院校简章。
另外,根据教育部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文化成绩的要求,近两年,提高艺术类专业文化成绩已是大势所趋,很多艺术类院校已经提高了文化课成绩在招生录取中的权重。
考生在关注艺术类专业课考试的同时,也不能落下文化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