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高效液相的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操作规程(配示差折光检测器RID)一、开机前准备1.检查桌面是否清洁、整齐。

2.检查设备是否清洁,连接管线是否正常,色谱柱是否需要更换。

3.检查电源线有无破损。

4.接通电源,检查插座上各插孔的指示灯是否显示正常。

5.准备好超声过的流动相和流路冲洗溶剂。

二、开机1.运行检查,打开仪器各部件开关,待机器自检,核实无异常。

2.打开电脑,并打开软件。

(连接仪器与电脑)3.设定柱温箱温度一般为30℃。

4.拧松脱气阀(大约1.5圈左右),设定purge程序约5min,停止后拧紧阀门。

5.执行自动进样器清洗的三个命令(灌注注射器/Prime Syrings、清洗缓冲环/Wash Buf fer Loop和清洗真外壁/Wash Needle Externally),并将进样阀切换至lnject的状态进行平衡(WPS带T的型号才可进行样品盘温度设置)6.打开示差折光检测器,设定purge程序约5min,停止后用配置好的有机相水溶液平衡30min。

7.监测基线,待平衡后开始测样分析。

三、关机1.关闭仪器各部件上的电源开关,并关闭电脑。

2.拔掉机器电源插头四、安全及操作注意事项1.流动相冲洗用的水,必须是重蒸水或2次蒸馏水,并用微孔滤膜过滤,而且要定期更换,防止长细菌堵塞仪器管路。

建议每周至少更换两次。

2.按比例配置流动相于一个泵中,并在测样时只使用一个泵中的流动相。

3.流动相中有盐或酸时,在流动相冲洗前后一定要用水冲洗流路,防止柱效下降、堵塞或柱塌陷。

4.设置梯度时维持同一梯度浓度至结束。

5.示差折光检测器对温度敏感,维持室内在一定温度。

6.仪器长期不用时,应用甲醇冲洗各流路。

高效液相操作流程简略

高效液相操作流程简略

高效液相操作流程简略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分离和分析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化。

2适用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检验操作全过程。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容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各组分在柱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4.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色谱柱径一般为3.9~4.6mm,填充剂粒径为3~10μm。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是适应小粒径(约2μm)填充剂的耐超高压、小进样量、低死体积、高灵敏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4.1.1.色谱柱反相色谱柱:以键合非极性基团的载体为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见的载体有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和聚合物等;常用的填充剂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苯基键合硅胶等。

正相色谱柱:用硅胶填充剂,或键合极性基团的硅胶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等。

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也可用作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柱: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手性分离色谱柱:用手性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色谱柱的径与长度,填充剂的形状、粒径与粒径分布、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载体表面基团残留量,填充的致密与均匀程度等均影响色谱柱的性能,应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品种正文中未指明色谱柱温度时系指室温,应注意室温变化的影响。

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温度,但一般不宜超过60℃。

残余硅羟基未封闭的硅胶色谱柱,流动相pH值一般应在 2〜8之间。

残余硅羟基已封闭的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或聚合物色谱柱可耐受更广泛pH值的流动相,适合于pH 值小于2或大于8 的流动相。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1开机先打开电脑,再依次接通2695分离单元、检测器和打印机的电源(注:在打开2424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源之前,先开启气体供应)。

接通2695分离单元后,约20秒仪器自检,约1分钟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待主屏幕上主标题区出现“Idle”仪器自检通过,进入待命状态。

2溶剂管理系统的准备2.1流动相的脱气确认所有溶剂管路都充满溶剂,按[Menu/Status],进入“Status(1)”屏幕,光标选“Degasser”按[Enter]显示选项屏幕,Mode为“on”。

2.2启动溶剂管理系统2.2.1干启动当溶剂的管路是干的或是需要更换溶剂时,在“Status(1)”屏幕下,按[Direct Function],光标选中“Dry Prime”,按[Enter],显示“Dry Prime”屏幕,按欲启动的溶剂管路的屏幕键,如[Open A],光标选“Duration”,按数字键输入时间(一般为5分钟),按[Continue],待限定时间结束后,重复操作,使实验所需的各溶剂管路均启动、排气并充满流动相。

2.2.2湿启动在“Status(1)”屏幕下,光标选“Composition”中欲使用的流动相,输入100%,按[Direct Function],光标选“Wet prime”,按“Enter”,显示Wet prime”屏幕,输入流速和时间(5ml/min和5min)按[OK]。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对每种流动相重复操作。

3样品管理系统的准备A管带黄色标记、B管带蓝色标记号、C管带红色标记、D管带绿色标记,绿色管为冲洗泵头用,白色管为冲洗进样器用,所用溶剂均为甲醇:水=50%(v/v)。

将样品瓶插到样品盘合适的位置,打开样品仓门,显示“Door is Open”屏幕,装入样品盘,按[Next],直至所有样品盘装毕,关仓门。

4编辑分析方法及执行样品分析表4.1创建项目双击电脑桌面图标“Empower”,用户名输入“system”密码输入“manager”选中操作项目和色谱系统→确定。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详细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详细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操作步骤一、泵操作面板PUMP:运行键 START:梯度运行键 PURGE:快冲键RESET:复位键 HOLD:程序暂停键 STOP:泵停止键TIME:程序开启键 FLOW:流速: RSVR: A B C PROG:程序 DEL:删除程序 PMAX:最大压力PMIN:最小压力 ENTER:确定TIME 0 FLOW ENTER (设置流速)TIME 0 RSVR ABC ENTER (设置溶剂)TIME 0 PROG ENTER (设置程序)TIME 0 % A 30 ENTER (设置比例)TIME 0 % B 30 ENTER (设置比例)TIME 0 % C 40 ENTER (设置比例)DEL PROG 1 ENTER (删除程序)1.对于梯度泵设定举例如下:(人参皂苷的梯度)TIME 0 PROG 1 ENTERTIME 0 % A 81 ENTERTIME 15 % A 81 ENTERTIME 60 % A 65 ENTERTIME 65 % A 0 ENTERTIME 80 % A 0 ENTERTIME 81 % A 81 ENTERTIME 100 % A 81 ENTER因为A+B之和始终是100%,所以B相就不用设了。

7.对于对照品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对照品的峰全部出完后按下RESET键等20分钟即可进第二针进完针后按START键运行梯度程序。

但是对样品来说一定要等峰出完后再按下RESET键等基线基走直才可进下一针。

二、检测器操作面板RESET:复位键 A/Z:调零键 WL:调波长 ENTER:确定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实验前流动相提前配好过滤脱气。

2、置换流动相时把泵的滤头从原来的流动相中换到新的流动相中滤头要轻拿轻放。

3、液路排气顺序:首先打开排气阀—按PURGE键进行排气结束后—按STOP键停止—再拧紧排气阀—按PUMP 键让泵运行。

4、打开检测器首先观察右上角氘灯指示灯确认氘灯是否点亮,按WL键调好实验波长后按A/Z键调零。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为了保证色谱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分析结果,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a. 首先,确保色谱仪及其附件的电源已接通,并确认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 检查溶剂桶内的溶剂是否充足并无杂质,并确认管路连接正常。

c. 检查流动相液位是否正常,并调整泵的流速和梯度程序参数。

2. 样品制备和准备a. 样品应充分溶解并过滤净化,以避免样品中的杂质对色谱分离产生干扰。

b. 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自动或手动),并根据进样方式调整进样器的参数。

3. 进样器操作a. 将样品注射器插入进样口,并注意不要损坏色谱柱。

b. 设置进样体积和进样速度等参数,并进行一次空白进样以清洗进样器。

4. 色谱柱准备a. 定期检查色谱柱是否损坏,并根据需要更换。

b.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注意记录色谱柱的批号和使用次数。

5. 柱温控制a. 根据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柱温,并使用温度控制系统保持恒定。

b. 注意避免温度突变和波动,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6. 检测器操作a.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紫外-可见光检测器(UV-Vis)、荧光检测器、电导检测器等。

b. 设置检测器的参数,如波长、增益和灵敏度,并进行基线校准。

7. 数据采集与处理a. 启动数据采集系统,并设置采集参数,如采样率、数据类型和运行时间等。

b.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峰识别、定量分析和峰面积计算。

8. 清洗和维护a. 实验结束后,关闭色谱柱和进样器的阀门,并用溶剂清洗色谱柱和进样器,以防止堵塞和降低杂质残留。

b. 清洗完成后,注意关闭色谱仪的电源,并按照要求对色谱柱和进样器进行维护和保养。

总结: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样品制备、进样器操作、色谱柱准备、柱温控制、检测器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清洗与维护等。

遵守这些规程可以确保色谱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分析结果,提高实验效率。

SSI高效液相的标准操作规程

SSI高效液相的标准操作规程

SSI高效液相的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此仪器者1.流动相的处理1。

1过滤溶剂溶剂在使用前一定要用0.5μm的过滤器过滤,如果使用固体化学试剂(缓冲盐)配制流动相,过滤特别重要,不能让固体微粒污染泵,阻塞进样器和柱头过滤片.本实验室有水溶性和有机性两种过滤膜供选择,过滤水溶性流动相时(如甲醇/水),先用1—2ml甲醇润湿过滤膜,有助于快速抽滤.1.2保持储液瓶的清洁用普通溶剂瓶作流动相储液器应不定期废弃瓶子,最后一次应用HPLC级的水或溶剂清洗,不能在清洗过程中留下污迹。

1.3保证溶剂的质量一定要用HPLC级的溶剂,水也应达到HPLC级,同样也要使用高纯度的缓冲盐.1.4 故障及解决方法1。

4。

1 流动相脱气不充分流动相受热,或者流动相不同组分混合时会有气体产生,气泡进入泵内引起压力波动,增加噪音,色谱图上出现毛刺。

可试用下列方法解决问题:流动相再脱气;采用更有效的脱气方法或两种方法配合使用;改系统内混合为系统外预混合. 1。

4.2 流动相供给不畅流动相用完,管道中吸入气体引起泵压力不稳.应经常观察储液器中流动相的量,加足流动相保证所有的样品分析完毕。

输液管上装溶剂滤头,既可使输液管沉至瓶底,又可过滤流动相,储液器盖上留一小孔正好夹住进液管,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溶剂滤头阻塞引起管道和泵腔空化,压力不稳。

溶剂滤头被微粒所阻塞或长霉,去掉溶剂滤头后如果系统运转正常,说明已找出问题,换上新的溶剂滤头则可。

有时候换上新的溶剂滤头仍然不畅,那就需要查查流动相的制备过程,或者换大孔径的溶剂滤头.不管如何,流动相都需要重新过滤。

流速过高、阻力大,造成空化现象,这是由于溶剂滤头孔径、管道内径、流速和溶剂黏度等引起的.如果流速大于10ml/min,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使用下列方法解决:(1)使用低流速;(2)换大孔径的溶剂滤头;(3)增加进液管道内径;(4)抬高或加压储液器;(5)不用溶剂滤头,但流动相一定要先过滤;(6)储液器盖子太紧,在储液器内形成真空,打出的流动相不连续。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规程1 定义及概述: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高压输液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

由于应用各种性质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

有的药品需要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

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填充剂是有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1.3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组成。

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或紫外—可见检测器。

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

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2.1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2.2 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渗漏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2.3 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3 操作前的准备:3.1 流动相的制备: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必要时照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溶剂检查,应符合要求;水应为新鲜制备的高纯水。

对规定pH值的流动相,应使用精密pH 计进行调节。

配制好的流动相应通过0.45µm适宜的滤膜滤过,用前脱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I高效液相的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此仪器者1.流动相的处理1.1过滤溶剂溶剂在使用前一定要用0.5μm的过滤器过滤,如果使用固体化学试剂(缓冲盐)配制流动相,过滤特别重要,不能让固体微粒污染泵,阻塞进样器和柱头过滤片。

本实验室有水溶性和有机性两种过滤膜供选择,过滤水溶性流动相时(如甲醇/水),先用1-2ml甲醇润湿过滤膜,有助于快速抽滤。

1.2保持储液瓶的清洁用普通溶剂瓶作流动相储液器应不定期废弃瓶子,最后一次应用HPLC级的水或溶剂清洗,不能在清洗过程中留下污迹。

1.3保证溶剂的质量一定要用HPLC级的溶剂,水也应达到HPLC级,同样也要使用高纯度的缓冲盐。

1.4 故障及解决方法1.4.1 流动相脱气不充分流动相受热,或者流动相不同组分混合时会有气体产生,气泡进入泵内引起压力波动,增加噪音,色谱图上出现毛刺。

可试用下列方法解决问题:流动相再脱气;采用更有效的脱气方法或两种方法配合使用;改系统内混合为系统外预混合。

1.4.2 流动相供给不畅流动相用完,管道中吸入气体引起泵压力不稳。

应经常观察储液器中流动相的量,加足流动相保证所有的样品分析完毕。

输液管上装溶剂滤头,既可使输液管沉至瓶底,又可过滤流动相,储液器盖上留一小孔正好夹住进液管,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溶剂滤头阻塞引起管道和泵腔空化,压力不稳。

溶剂滤头被微粒所阻塞或长霉,去掉溶剂滤头后如果系统运转正常,说明已找出问题,换上新的溶剂滤头则可。

有时候换上新的溶剂滤头仍然不畅,那就需要查查流动相的制备过程,或者换大孔径的溶剂滤头。

不管如何,流动相都需要重新过滤。

流速过高、阻力大,造成空化现象,这是由于溶剂滤头孔径、管道内径、流速和溶剂黏度等引起的。

如果流速大于10ml/min,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使用下列方法解决:(1)使用低流速;(2)换大孔径的溶剂滤头;(3)增加进液管道内径;(4)抬高或加压储液器;(5)不用溶剂滤头,但流动相一定要先过滤;(6)储液器盖子太紧,在储液器内形成真空,打出的流动相不连续。

应松开盖子或留有1mm的缝隙;(7)进液管道阻塞或弯曲使泵抽不到液,注意调整进液管道或更换新的。

其它问题包括渗漏或接头松动、泵部件损坏等,都能引起供液不正常。

1.4.3 流动相和储液器被污染由于污染,噪音越来越大,检测器基线上升。

污染物可能被泵以稳定的浓度打入系统,而再以稳定的浓度流出来,所以在色谱图中不出多余的峰。

用梯度洗脱时弱流动相可以使污染物聚在柱顶,流动相强度增加后污染物可能被洗脱出来一个大的伪峰。

有时基线噪音突然增大或突然提高,都是因为反复加进新的流动相或系统用得太久(通宵)所造成的。

新加进的流动相有污染物或者流动相长霉,繁殖了细菌。

脏的储液器会污染清洁的流动相。

每种流动相备有专用的储液器,或者定期报废储液器。

流动相污染来自这几个方面:试剂质量不高,玻璃器皿不合格;微生物的影响;配制流动相时操作不当等。

因此要求高纯度化学试剂和HPLC级溶剂。

玻璃器皿按规定清洗干净。

为防止微生物生长,每天要用甲醇清洗系统。

怀疑系统内生长了微生物,可用稀硝酸冲洗既可(注意不要损坏柱和管道系统),真空脱气时防止泵油带入流动相。

用清洁的惰性塞子、搅棒、溶剂滤头和玻璃器皿配制流动相。

已经污染的流动相一定要废弃掉。

2. 仪器组成及电源2.1 仪器组成本系统由SeriesⅢ泵,7725i 进样器,Model 500型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柱温箱(可选件),数据处理系统一套。

2.2 电源仪器使用时按泵、检测器、打印机和计算机的顺序,依次接通电源。

3. SeriesⅢ泵的操作3.1操作环境要求室内应保持环境清净、无尘,并且有恒温和恒湿设备。

一般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20%~90%之间。

3.2 溶剂使用注意事项除使用PEEK™泵头以外,Series III泵里面跟溶剂接触的所有部件的制造材料为316L不锈钢、蓝宝石、红宝石或聚合物材料。

这里面有一些材质对酸(包括路易斯酸)和卤化酰基非常敏感。

应避免使用以下溶剂:王水、溴、无水氯、氯化铜、氯化铁、氯化亚铁、氟利昂、胍、氢溴酸、盐酸、氢氟酸、过氧化氢、碘、氯化汞等。

注意,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会缓慢分解,产生游离的氯化氢(盐酸),会腐蚀不锈钢流路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

3.3前面板介绍3.3.1 Prime/Purge阀:这是一个高效的空气排放阀,当打开阀时,液体将从此出口排出,而该阀完全关闭时,液体将从Filter/Outlet出口排出,并进入系统。

当泵或者流动相入口管路有气泡时,打开这个阀,用一个大注射器插在阀口抽液,或者按泵前控制面板上的“Prime”键。

一般抽出20~30ml溶液即可。

(注意:当您拧开这个阀的时候,系统压力一定要在100psi以下)3.3.1.1 Filter/Outlet这是泵出口,内置一个高压在线过滤器(0.5um),该接口设计连接管路为1/16’’外径管(分析型泵)。

3.4控制面板介绍3位数字液晶显示器可以显示泵的流速,系统压力或者是用户设置的最高/低压力保护限,显示模式可通过按“MODE“键进行选择。

3.4.1 键盘:启动/停止键:数字增加键(设置时用):数字减少键Prime(排气键):按下这个键,泵将在最大流速下运行,按任意键停止。

(注意:在按下这个键时,必须确认“Prime/Purge”阀是完全打开的)Mode(功能键):按下这个键,可以循环选择四个显示模式:“流速、压力、最高压力限、最低压力限”。

3.4.2 LED状态灯介绍ML/MIN(流速显示):当这个灯亮时,显示的是当前的流速(ml/min),”进行调整PSI(压力显示):当这个灯亮时,显示的是当前系统的压力(psi)HI PRESS(高压限):当这个灯亮时,显示的是最高压力保护限,用户可进行调整LOW PRESS(低压限):当这个灯亮时,显示的是最低压力保护限,用户可进行调整PUMP RUN(泵启动显示):当这个灯亮时,泵正在运行中FAULT(错误提示):当这个灯亮时,说明系统有错误产生,泵将停止运行。

您可以在查清错误原因后,按任意键跳过错误检查并重新启动泵。

3.5运行泵调节好所需的流速后,按“RUN”键启动泵,泵工作时可使用它的自清洗功能,用自清洗液(水)在线清洗泵头。

3.6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4. 进样4.1 进样阀采用7725i手动进样器,进样环(loop)体积为20μl,上样量在10~20μl 时,进样体积必须大于loop体积的3-5倍,才能得到好的重现性,上样量小于10μl时,可以用10μl的微量进样器直接进样。

进样后,快速旋转进样器的把柄,直接把样品进到色谱柱的柱头。

4.2 标准曲线在做标准曲线时,进样浓度应由低到高。

5. 信号检测及数据处理本系统用Model 500型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波长范围在190-800nm。

在分析过程中测定吸收信号由计算机进行处理,显示色谱图,列出数据处理结果。

测量结束时按规定退出程序后关机。

Series III型泵故障快速检查与排除全面板显示正常,泵电机不转电机控制板保险丝熔断1. 电源问题.2. 内部短路1. 更换保险丝2. 联系维修.PEEK接头漏液. PEEK接头不能拧得太紧. 1. 接头表面密封不严2. 接头表面盐结晶.3. 接头表面有划痕1. 清理表面.2.如果有划痕,更换接头.自清洗泵头漏液. 清洗面密封不好.1. 大 (016) O型环不能密封.2. 泵头松动3. 表面划痕4.自清洗密封圈1. 更换大 (016) O型环2. 拧紧泵头.3. 更换划痕部件.500检测器的使用和维护图2.1:检测器前面板12 345678 9 10 11 12 13 14前面板见图2.1:以下控制和指示器位于前面板上:1)显示屏:A3 1/2数字显示器。

吸收值可显示到1.999AU。

当按下开关8(SAMP)时,这个显示屏显示样品相对光密度,当按下开关9(REF)时,这个显示屏显示参照光强度。

2)上升时间选择开关:一个四档旋转开关控制,能控制二级Bessel滤器的过滤强度。

可选择的上升时间有0.1,0.3,1.0和3.0秒四档。

上升时间等于2倍的时间常数。

(以秒为单位)3)灵敏度选择开关:十二档的旋转开关控制仪器背板上的输出口的输出电压范围。

可供选择的有2.0,1.0,0.5,0.2,0.1,0.05,0.02,0.01,0.005,0.002,0.001,和0.0005 AUFS。

这个开关不控制仪器背板上的1V/AU积分仪输出端口的输出。

4)波长选择器:连续波长旋钮,可调范围190-800nm。

顺时针旋转降低波长,逆时针旋转增加波长。

箭头指示波长增加方向。

注意:不要强力旋转旋钮,使波长值低于180nm或高于820nm这会损坏波长控制器。

5)波长指示器:一个三位的机械波长指示器,显示当前工作波长。

6)紫外(UV)灯指示器:绿色发光二极管亮表示氘(D2)灯装于设备内并且发光。

7)可见光(VIS)灯指示器:绿色二极管灯亮表明这个设备内装着一个钨灯并且发光。

8)样品光强度开关:按下这个瞬间开关,显示器显示样品室光敏二极管测到的样品光密度。

9)参照光密度开关:也是瞬间开关,按下此开关,显示器显示参照光敏二极管测到的参照光密度。

10)短路开关:瞬时开关,按下这个按钮,记录仪输出端电压降为零伏。

这个按钮必须持续按压一会才能发挥作用。

这个按钮用于调整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位置,但不影响积分仪输出。

11)标记开关:瞬时开关按下该开关可产生偏转度达20%的输出信号,该开关不影响积分仪输出。

12)等待状态指示灯:绿色LED指示灯,此灯亮表示记录仪输岀端正在输出一个恒定的零电压。

这种情况见于:a)刚刚开机时。

解决办法,按下自动回零开关--14,则记录仪归零,等待指示灯熄灭,记录仪输出端开始有电压输出。

b) 刚刚按下自动归零开关时。

这种情况到仪器完成信号处理时能自动恢复。

等待指示灯熄灭,记录仪输出端开始输出电压。

13)超限指示灯:绿色LED指示灯。

此灯亮表示样品流通池里的吸光度超过了自动归零电路的最大调整范围。

这时仪器仍可以正常输出记录电压,只是输出的电压存在一个偏差,即新基线和真正零基线之间的偏差。

例如自动归零电路己将0.002AU设置为零基线,那么新测得的所有数值都是在0.002AU的基础上的增加值。

在配备标准流通池的条件下自动归零电路最大可以将1.5AU的输出设为零基线。

14)自动归零开关:瞬时开关可以使高达1.5AU的电压回零,按下这个开关等待指示灯点亮,记录仪输出端电压归零。

大约三秒之内,这个仪器即可完成新零电位的记录并计算新电压相对值,等待指示灯自动熄灭。

当超限指示灯亮时表示样品流通池里的吸光度超过了自动归零电路的最大调整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