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学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学理论》科目考试大纲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学理论》科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全面系地掌握建筑学中关于建筑建筑史、建筑技科学中的基本理,掌握基本的建筑学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推理、社会等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具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具有的合研究的能力为3小时(三)试卷内容结构1、建筑及其理2、建筑历史与理论(20分)3、城市4、建筑技科学5、?(20分)6、综合应用(40分)前五个部分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可以选择三个题进行解答,最后综合应用为必答。
(四)试卷题型结构题型结构为论述题。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内容侧重从创作主体的建构、创作过程的解析和建筑本体的意义等几个方面,了解建筑实践创作建构方法论层面的相关理论;掌握从建筑学派、建筑美学、建筑技术、建筑批评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建筑认识论;掌握建筑创作过程中思维表达。
2、建筑历史与理论内容侧重建筑形式、结构、装饰和观念、意向等方面的建筑艺术特征。
在了解建筑史沿革的同时,考生需熟悉各时期建筑艺术的各种基本概念、主要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结构、同建筑有关的哲学、宗教与科学思想、对建筑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以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涵盖原始社会到清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城市、园林等内容。
3、城市规划与设计内容侧重以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为核心,融合建筑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类型学、城市生态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掌握城市空间更新理论及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理论和组织手法。
4、建筑技术科学内容侧重建筑构造技术及节能技术,重点掌握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与适宜技术、低碳建筑设计策略以及北方绿色生态建筑模拟与量化技术等概念与理论。
5、现代建筑理论内容当代现代建筑理论为主,掌握建筑各阶段出现的建筑思潮及相关的哲学背景,掌握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建筑符号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具体实例。
6、综合应用掌握建筑学科包含的核心内容,了解建筑前沿理论,能够针对当前的建筑现象或建筑思潮进行中外的对比分析与阐述,具有独立见解。
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矩阵论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矩阵论主要考查学生对矩阵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矩阵论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考查学生对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知识和证明方法的掌握,其次考查学生对矩阵的变换、Jordan标准型和矩阵分解的掌握,最后考察学生运用矩阵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线性空间的概念及性质;基变换与坐标变换;子空间的基与维数;线性空间的同构;内积空间、正交基的概念;Schmidt 正交化方法;
线性变换的概念与性质;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多项式矩阵与史密斯标准型;不变因子与初等因子;矩阵的相似对角型;Jordan标准型;最小多项式;
向量范数;矩阵范数;矩阵的Kronecker 积;矩阵的微分与积分;
矩阵幂级数;矩阵函数;矩阵函数在微分方程组中的应用;
矩阵的LU分解及QR分解;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矩阵的满秩分解;
广义逆矩阵与线性方程组的解。
三、考试的题型
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等。
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生态学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不同尺度的生态学,理解其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过程特征、基本功能;掌握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的生态关系,对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掌握恢复生态学的思想、概念和方法;掌握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概念和方法;了解生态学、生物学、环境学以及生物能源等专业的科学研究、经典论著;了解相关领域的时事热点,能够透过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本质,能够用生态学的思想分析和提出解决的办法。
二、考试的内容1.对生态学的基本认识生态学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例如过程、格局、尺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的内容与任务;生态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生态学的主要定义。
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功能;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陆地和水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生态平衡概念;平衡失调原因;生态平衡的维护与恢复;能量的基本概念;生物能量的来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动态和储存;能量流动的研究方法;以能量为依据的生态系统分类;植物体内的养分元素;物质循环的三种基本形态;三种主要元素的循环;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生物生产的概念;初级生产、次级生产、全球初级生产量及其分布;生物生产力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3. 非生物因子及其与生物的生态作用环境的概念;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其分类,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及其限制因子、生态幅的概念;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及其生态类型;光、温度、水、土壤、大气CO2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特点;气候及其生态作用;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途径;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全球变化的基本概念,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及其减缓途径;土壤环境;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生态意义;土壤生物性质及其生态意义;土地污染;土地污染的处理处置和恢复;非生物因子及其与生物的生态作用的基本试验研究方法。
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超导技术及应用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超导技术及应用》主要介绍超导物理中一些较为成熟和先进的内容。
了解超导体的基本性质,掌握解释超导电性的Ginzburg-Landau (GL)唯象理论和微观Bardeen-Cooper-Schrieffer(BCS)理论,详细了解第二类超导体、超导电子的隧穿效应等基本概念。
掌握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理论,描述多粒子体系及超导电性的对哈密顿量,变分原理及应用,Hartree-Fock自洽场方法。
了解二次量子化方法,包括产生、消灭算符的引入及其性质,单体、二体算符的二次量子化表示。
同时了解高温超导电性以及超导技术的若干实际应用,包括在核物理、高能物理加速器、探测器、等离子体磁约束、超导储能、极弱磁场探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二、考试的内容1.超导体的基本性质:超导现象、二流体模型、伦敦方程、超导电动力学、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的唯象解释。
2.GL唯象理论:超导相变和热力学量、相变和对称性破缺、超导序参量和超导相变理论。
3.超导微观BCS理论:电声相互作用和二次量子化、BCS模型和费米面失稳、BCS超导的自洽平均场理论、有限温度的BCS理论及自洽平均场方法。
4. 第二类超导体:概念、混合态的特征、表面能、磁通线的结构、钉扎与磁通运动。
5. 超导电子的隧穿效应:隧穿的概念、Josephson效应及Josephson方程、超导干涉、隧穿电流和超导相位、SQUID简介。
6. 高温超导电性:高温超导体材料、晶格结构、相图、反常特性、若干高温超导机制、铁基超导体。
7. 超导物理的若干应用:超导技术在核科学与工程领域、交通、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介绍。
三、考试的题型证明题、叙述题、计算题四、参考书目1. 张裕恒. 超导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72. J. R. Schrieffer. Theory of Superconductivity. Westview Press,19713. 得热纳著,邵惠民译. 金属与合金的超导电性.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 章立源. 超导物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19875. 韩汝珊. 高温超导物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 时东陆,周午纵,梁维耀. 高温超导应用研究.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 金建勋. 高温超导储能:原理与运用. 科学出版社,20118. 唐跃进,任丽,石晶. 超导电力基础.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

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xx入学考试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控制论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描述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的控制理论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优化设计。
二、考试的内容
1、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
2、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以及数学模型之间的转换(能根据系统方框图求出状态空间表达式)。
3、典型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4、可控性、可观性定义;根据定义能分析(或计算)出系统的可控、可观性。
5、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义;根据定义能分析(或计算)出系统的稳定性。
6、控制系统状态方程的数值解。
7、状态反馈、输出反馈控制的概念及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8、状态观测器的概念及其设计方法。
9、极点配置的概念及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三、考试的题型
1、分析题
2、设计题
3、计算题
四、参考书目
1.刘豹编著,现代控制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胡寿松编著,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第六版.。
2020年北京邮电大学复分析博士生考试大纲

2208复分析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学生对复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和方法解决计算机科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复数和复变函数
1)复数代数及几何表示
2)解析函数的概念3)
幂级数的基础理论
2、作为映射的解析函数
1)初等点集拓扑,共形性
2)线性变换
3)初等共形映射
3、复积分
1)复积分基本定理,柯西积分公式及其应用
2)孤立奇点,零点和极点
3)解析函数的局部性质,最大模原理及其应用
4)柯西定理的一般形式
5)留数定理和幅角原理
4、级数与乘积展开
1)幂级数展开式,魏尔斯特拉斯定理,泰勒级数和洛朗级数2)
部分分式与因子分解
3)整函数,Jensen公式,Hadamard定理4)
正规族相关概念和定理
5、共形映射
1)黎曼映射定理
2)多边性的共形映射
三、试题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2、题目类型:计算题、简答题和证明题。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3008科目名称:啮合原理与承载能力分析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参考书目:吴序堂.齿轮啮合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朱孝录.齿轮承载能力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00分考试范围:一、平面啮合的基本原理齿形啮合基本定理,共轭齿形的形成及求法的基本概念,轮转曲线与卡姆氏定理,平面坐标变换,共轭齿形的求法-齿形法线法,根据已知的啮合线求共轭齿形,平面啮合共轭齿形的曲率及其关系,博比利厄法则及其应用,平面啮合的滑动系数。
二、齿轮的动载荷名义载荷与当量载荷的计算,齿轮载荷系数的组成、含义、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轮齿的刚度分析。
三、齿轮传动的类型、材料及润滑形式按齿轮传动轴线方位齿轮传动类型及特点,齿轮常用材料的种类及其机械性能。
润滑的功用,齿轮传动的润滑的方式。
四、变位齿轮变位齿轮的定义,变位齿轮参数的计算,在齿轮传动中采用变位齿轮的原因。
五、齿向载荷分布按照ISO观点载荷分布系数的物理意义,齿轮载荷计算引入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的原因,影响载荷沿齿向分布不均的因素,改善齿向载荷分布的措施。
六、齿间载荷分配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的定义,齿轮载荷计算引入齿间载荷分布系数的原因,影响齿间载荷分配的主要因素,改善齿间载荷分布的措施。
七、齿面接触强度分析齿面接触应力计算,许用接触应力,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按接触强度齿轮承载能力的计算,提高齿面接触强度的措施。
八、轮齿弯曲疲劳强度分析齿根应力分析,许用齿根应力,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措施,按弯曲强度齿轮承载能力的计算。
九、轮齿胶合承载能力分析齿轮产生胶合的原因,提高齿轮的抗胶合能力的措施,齿面胶合、齿轮胶合计算的闪温法、齿轮胶合计算的积分温度法的定义。
十、齿轮轮齿的损伤分析齿轮轮齿损伤的目的及测试检查方法,齿轮轮齿损伤的主要形式、影响因素及计算准则,每种齿轮损伤的特征、产生原因及对策,轮齿损伤分析方法。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doc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3011科目名称:企业资源计划ERP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参考书目:《ERP原理设计实施》罗鸿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00分考试范围:一、ERP理论的形成基本MRP、闭环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管理理论二、基本概念物料编码、物料清单(BOM)、工作中心(WC)、提前期与计划展望期、工艺路线三、销售管理销售环境与生产类型、销售管理业务概述、销售系统功能四、主生产计划(MPS)主生产计划定义与作用、粗能力计划(RCCP)、主生产计划理论五、物料需求计划(MRP)定义与作用、计算模型、MRP报表六、能力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的概述、能力需求计划的分类、能力需求计划的计算方法、能力需求计划的平衡与输出七、采购管理采购业务的作用、采购业务概述、采购子系统的运作、采购子系统与其他业务子系统的关系八、库存管理库存的分类、库存的作用与弊端、库存量的控制、库存管理策略、库存作业与信息处理九、车间管理车间管理概述、车间工作任务、加工单、派工单与作业排序、投入产出控制、成组技术十、JIT准时生产制造生产管理JIT工作特点、JIT系统的实现、JIT系统的运行、使用流程十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业务概述、标准财务电算化的实现、集成化财务的实现十二、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业务管理概述、固定资产的增减、固定资产业务处理十三成本管理成本构成、ERP的成本计算、成本类型与成本计划、成本差异分析与成本控制十四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设备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十五质量管理质量标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分析十六分销资源计划分销资源计划管理、解决的问题、分销架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销售计划、分销网络财务政策与核算十七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计划管理(HRP)、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计划、绩效评估、报酬管理、人力资源的测评十八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形成、如何构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十九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客户关系管理的实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0年博士招考改革“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的文件精神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招考改革“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为深化和完善招生选拔办法,强化对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考察,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020
科目名称:机械振动学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
参考书目:《机械振动学》许福东, 徐小兵, 易先中.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
1. 机械振动学基础知识
1.1 机械振动定义;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常参数系统与变参数系统、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确定系统与随机系统等振动系统的分类;自由振动、强迫振动、自激振动、参数振动的特点及区别;振动系统自由度的定义;
1.2 振动系统的基本集中参数元件(质量、弹簧与阻尼)及特性;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参数及表示法;
2.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理论及应用
2.1 单自由度系统受力分析;无阻尼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建立与求解;简谐振动振幅、振动速度、固有频率等振动特性参数的计算;
2.2 应用能量法求解简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应用瑞利法求解自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弹簧的串并联时等效刚度的计算;
2.3 阻尼的作用与分类;有阻尼自由振动方程的建立及其求解;小阻尼情况、临界阻尼情况、大阻尼情况的定义;
2.4 简谐激励下强迫振动方程的建立及求解;周期激励的响应计算;任意激振下的响应计算;
3. 多自由度线性系统的振动
3.1 多自由度系统的受力分析;无阻尼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振动系统弹性耦合与惯性耦合的概念及证明;
3.2 影响系数法建立作用力方程和位移方程,推导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
3.3 频率方程表述与求解;固有频率与主振型的计算方法;主振型向量正交性的证明;
3.4 系统对初始条件和激励条件下的响应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典型两、三自由度系统固有特性与响应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