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选择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以下哪一项不是其主要观点?A. 教育应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B. 教育应满足社会的需求C. 教育应培养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D. 教育应完全以个体为中心答案:D2. 以下哪位教育家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A. 孔子B. 柏拉图C. 约翰·杜威D. 亚里士多德答案:C3. 在教育学中,"隐性课程"指的是什么?A. 学校正式课程之外的课程B. 学校正式课程之内的课程C. 学生在课堂之外学到的知识D. 教师在课堂之外教授的内容答案:C4. 教育学中的"教学相长"原则指的是什么?A. 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B. 教师和学生相互竞争C. 教师和学生相互依赖D. 教师和学生相互独立答案:A5. 以下哪一项不是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A. 诊断B. 激励C. 选拔D. 惩罚答案:D6. 教育学中,"教育公平"主要指的是什么?A. 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B. 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C. 教育过程的公平参与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在教育学中,"教育环境"通常包括哪些要素?A. 学校设施B. 教师C. 学生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教育学中"有效教学"的特征?A. 明确的目标B. 有效的互动C. 严格的纪律D. 灵活的教学方法答案:C9. 教育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依赖于什么?A. 外部奖励B. 内部兴趣C. 家长的压力D. 教师的期望答案:B10. 以下哪一项不是教育学中"教育创新"的范畴?A. 教学方法的创新B. 教育内容的创新C. 教育制度的创新D. 教育评价的保守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中,"教育的民主化"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教育机会的均等B. 教育过程的民主C. 教育结果的公平D. 教育管理的开放答案:ABCD2. 教育学认为,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A. 教师的素质B. 学校的设施C. 学生的背景D. 教育的政策答案:ABCD3. 在教育学中,"教育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教学内容的个性化B. 教学方法的个性化C. 教学评价的个性化D. 教学目标的统一化答案:ABC4. 教育学中,"教育的终身化"主张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教育的终身学习B. 教育的终身服务C. 教育的终身发展D. 教育的终身就业答案:ABC5. 教育学中,"教育的信息化"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B. 教学过程的网络化C. 教学评价的智能化D. 教学方法的传统化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学中的"教育公平"是如何实现的?答案:教育公平的实现主要通过确保所有学生无论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等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以及通过合理的教育政策和制度设计来减少和消除教育不平等。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与坐标》测试题-湘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与坐标》测试题-湘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当2<m<3时,点P(m﹣2,m﹣3)在第()A.一象限B.二象限C.三象限D.四象限2.在直角坐标系中,M(﹣3,4),M到x、y轴的距离与M′到x、y轴的距离相等,则M′的坐标不可能为()A.(﹣3,﹣4)B.(3,4)C.(3,﹣4)D.(3,0)3.若点(a,﹣3)与点(2,b)关于y轴对称,则a,b的值为()A.a=2,b=3B.a=2,b=﹣3C.a=﹣2,b=﹣3D.a=﹣2,b=3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Q(﹣1,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A.(﹣1,0)B.(﹣1,6)C.(2,3)D.(2,6)5.如果点A(2,﹣3)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A.(﹣2,3)B.(﹣2,﹣3)C.(2,﹣3)D.(2,3)6.如图,一个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做折线运动,即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1,1),第二次从(1,1)运动到(2,0),第三次从(2,0)运动到(3,2),第四次从(3,2)运动到(4,0),第五次从(4,0)运动到(5,1),…,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3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A.(2012,1)B.(2012,2)C.(2013,1)D.(2013,2)7.在y轴上,与点A(3,﹣2)的距离等于3的点有()A.1个B.2个C.4个D.0个8.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ABC的顶点A为(1,3)、C为(5,0),则B的坐标为()A.(6,3)B.(5,5)C.(4,3)D.无法确定9.如图,△AOB关于x轴对称图形△A′OB,若△AOB内任意一点P的坐标是(a,b),则△A′OB中的对应点Q的坐标是()A.(a,b)B.(﹣a,b)C.(﹣a,﹣b)D.(a,﹣b)10.根据指令[s,A](s≥0,0°≤A<360°)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如下动作:先在原地顺时针旋转角度A,再朝其面对的方向沿直线行走距离s.现在机器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且面对y轴的负方向,为使其移动到点(﹣3,0),应下的指令是()A.[3,90°]B.[90°,3]C.[﹣3,90°]D.[3,270°]二.填空题11.已知点A(2,3)在第一象限,则与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点A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若点A(﹣1,a),B(b,2)两点关于y轴对称,则a=,b=.13.点P(1,2)关于点Q(﹣1,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14.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对于点P(x,y),我们把Q(﹣y+1,x+3)叫做它的伴随点.如点(2,1)的伴随点为(﹣1+1,2+3),即(0,5).若点M的伴随点坐标为(﹣5,3),则点M的坐标为.15.将点N(﹣1,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其坐标变为.16.坐标系中M(﹣3,2),N(3,2)之间距离是.17.点M(﹣3,5)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M′的坐标为.18.如图,规定列号写在前面,行号写在后面,如用数对的方法,棋盘中“帅”与“卒”的位置可分别表示为(e,4)和(g,3),则“马”的位置可表示为.19.在x轴上与点(0,﹣2)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20.如图,直线OD与x轴所夹的锐角为30°,OA1的长为1,△A1A2B1,△A2A3B2,△A3A4B3,…,△A n A n+1B n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1,A2,A3,…,A n+1在x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排列,点B1,B2,B3,…,B n在直线OD上依次排列,那么B2020的坐标为.三.解答题21.自然数按如图规律排列,14这个数位于第4行,第3列,记作(4,3),那么124这个数记作什么?…12510……43611……98712….…16151413………………….2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a,2a﹣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a值并确定点P的坐标.23.已知A(0,0)、D(4,2)、E(6,6)、C(2,4),依次连接各点得到四边形ADEC,按要求绘制下列图形.(1)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以﹣1;(2)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3)横坐标都加2,同时纵坐标都减5;(4)如果坐标不变,纵坐标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同时再加上3,不画图,你能叙述图形的变化吗?24.点P(x+1,2x﹣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试化简:|x﹣3|﹣|1﹣x|25.如图,分别说明:△ABC从(1)→(2),再从(2)→(3)…一直到(5),它的横、纵坐标依次是如何变化的?26.当m为何值时,点P(3m﹣1,m﹣2)到y轴的距离是到x轴距离的3倍?求出此时点P到原点的距离.2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3,4),B(4,﹣2).(1)求点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点A、B关于x轴的对称点M、N,顺次连接AM、BM、BN、AN,求四边形AMBN的面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2<m<3时,∴m﹣2>0,m﹣3<0,∴点P在第四象限.故选:D.2.解:∵M点的坐标为(﹣3,4),∴M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4,3,而M到x、y轴的距离与M′到x、y轴的距离相等,∴M′到x、y轴的距离也为4,3,结合各选项A、B、C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4,3,D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0,3,故D符合题意.故选:D.3.解:∵点(a,﹣3)与点(2,6)关于y轴对称,∴a=﹣2,b=﹣3,故选:C.4.解:点Q(﹣1,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2,3).故选:C.5.解:∵点A(2,﹣3)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为(﹣2,3).故选:A.6.解:∵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1,1),第二次从(1,1)运动到(2,0),第三次从(2,0)运动到(3,2),第四次从(3,2)运动到(4,0),第五次从(4,0)运动到(5,1),…,∴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第几次横坐标即为几,纵坐标为:1,0,2,0,1,0,2,0 (4)个一循环,∵=503…1,∴经过第2013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3,1).故选:C.7.解:在y轴上,与点A(3,﹣2)的距离等于3的点有(0,﹣2),即只有1个点.故选:A.8.解:由题意得AB∥x轴,那么点A和B的纵坐标相等为3,∵OC=5,那么点B的横坐标为1+5=6.故选:A.9.解:∵△AOB与△A'OB关于x轴对称,∴点P(a,b)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b),∴点P的对应点Q的坐标是(a,﹣b).故选:D.10.解:根据点(0,0)到点(﹣3,0),即可知机器人先顺时针转动90°,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于是应下指令为[3,90°].故选:A.二.填空题11.解:∵点A(2,3)在第一象限,∴与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与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2,3),(﹣2,﹣3).12.解:∵点A(﹣1,a),B(b,2)两点关于y轴对称,∴b=1,a=2,故答案为:2;1.13.解:设点P(1,2)关于点Q(﹣1,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则=﹣1,=1,解得:a=﹣3,b=0,∴点P(1,2)关于点Q(﹣1,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3,0),故答案为:(﹣3,0).14.解:设点M(m,n),则它的伴随点为(﹣n+1,m+3),∵点M的伴随点坐标为(﹣5,3),∴﹣n+1=﹣5,m+3=3,解得,m=0,n=6,∴M(0,6).故答案为(0,6).15.解:点N(﹣1,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其坐标为(﹣1+3,2﹣4),即:(2,﹣2),故答案为:(2,﹣2).16.解:∵M(﹣3,2),N(3,2),∴MN∥x轴,∴MN=3﹣(﹣3)=3+3=6.故答案为:6.17.解:∵点M(﹣3,5)与点N关于直线x=1对称,而1×2﹣(﹣3)=5,∴点M(﹣3,5)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N的坐标是(5,5),故答案为(5,5).18.解:根据题意知“马”的位置可表示为(c,3),故答案为:(c,3).19.解:∵点在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距离(0,﹣2)的距离是4,∴所求点的横坐标为±=±2,∴所求点的坐标是(2,0)或(﹣2,0).故答案填:(2,0)或(﹣2,0).20.解:∵△A1B1A2为等边三角形,∴∠B1A1A2=60°,∵∠B1OA2=30°,∴∠B1OA2=∠A1B1O=30°,∴OA2=2OA1=2,同理可得,OA n=2n﹣1,∵∠B n OA n+1=30°,∠B n A n A n+1=60°,∴∠B n OA n+1=∠OB n A n=30°,∴B n A n=OA n=2n﹣1,即△A n B n A n+1的边长为2n﹣1,则可求得其高为×2n﹣1=×2n﹣2,∴点B n的横坐标为×2n﹣1+2n﹣1=×2n﹣1=3×2n﹣2,∴点B n的坐标为(3×2n﹣2,×2n﹣2),∴点B2020的坐标为(3×22018,×22018).故答案为(3×22018,×22018).三.解答题21.解:第一单元是:1,第二单元是:2,3,4,第三单元是:5,6,7,8,9,第四单元是:10,11,12,13,14,15,16,第五单元是:17,18,19,20,21,22,23,24,25,…,所以,124在第12单元,第3个数,即第3行第12个数,∴124这个数记作(3,12).22.解:∵点P(1﹣a,2a﹣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符合题的点P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1﹣a|=|2a﹣5|,∴1﹣a=±(2a﹣5)解得:a=2或a=4,则1﹣2=﹣1,2×2﹣5=﹣1,1﹣4=﹣3,2×4﹣5=3,所以P的坐标为(﹣1,﹣1)或(﹣3,3).23.解:(1)如图所示:四边形A′D′E′C′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四边形A″D″E″C″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四边形A1D1E1C1即为所求;(4)图形在原基础上各点向上平移纵坐标个单位后,再将整体图形向上平移3个单位.24.解:∵点P(x+1,2x﹣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x﹣1,﹣2x+1),而P′在第一象限,∴﹣x﹣1>0,且﹣2x+1>0,∴x<﹣1,∴|x﹣3|﹣|1﹣x|=﹣(x﹣3)﹣(1﹣x)=﹣x+3﹣1+x=2.25.解:(1)→(2)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加1,(2)→(3)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加1,(3)→(4)横、纵坐标都乘以﹣1,(4)→(5)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26.解:根据题意得到|3m﹣1|=3|m﹣2|,两边平方,解得m=因而P的坐标是(,﹣),则OP=.27.解:(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A(﹣3,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4);点B(4,﹣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4,﹣2).(2)根据题意:点M、N与点A、B关于x轴对称,可得M(﹣3,﹣4),N(4,2);进而可得四边形AMBN为梯形,且AM=8,BN=4.故四边形AMBN的面积为•(8+4)×7=42.。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及答案一、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岩石与土壤选择题1.有一种矿物,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为( )。
A. 硬B. 较硬C. 较软D. 软【答案】 D【解析】【解答】可以用指甲划出痕迹的矿物,其硬度为软。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我们可以利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将矿物的硬度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
2.某矿物不能用铜棒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 较软B. 软C. 较硬D. 硬【答案】 C【解析】【解答】某矿物不能用铜棒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较硬,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我们可以利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来划分矿物的硬度,共可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
3.金属、泥土、玻璃表面的反光按由强到弱排列应该是()。
A. 泥土、玻璃、金属B. 玻璃、金属、泥土C. 金属、玻璃、泥土【答案】 C【解析】【解答】金属、泥土、玻璃表面的反光按由强到弱排列应该是金属、玻璃、泥土,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的反光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
4.观察岩石的方法有()。
A. 用手摸B. 用放大镜看C. 轻轻敲打D. 以上都可以【答案】 D【解析】【解答】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用手摸、用放大镜看和轻轻敲打,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我们可以运用手摸的方法来判断岩石的表面粗糙程度,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成分,用轻轻敲打的方法比较岩石的硬度等。
5.铁是从( )中提炼出来的。
A. 铁矿石B. 黄铜矿C. 花岗岩【答案】 A【解析】【解答】A.铁是在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符合题意;B.黄铜矿中富含铜,不符合题意;C.花岗岩中富含长石和石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铁矿石有多种形式,包括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等,铁矿石富含铁,是我们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第3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审计的法律责任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则在()情况下很可能在诉讼中被判为重大过失。
A、注册会计师运用常规审计程序通常能够发现该错报B、审计人员确实遵守了审计准则,但却提出错误的审计意见C、注册会计师明知道存在重大错报但却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D、注册会计师基本上遵循了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2、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应收账款进行了大量的函证,仅发现一封回函声称与被审单位记录不同:该企业表示,其仅向被审计单位发出过定货单,但随即就收回了订货要求。
对此封回函,注册会计师只看了一半,因为接一个电话而没有看完,接完电话后误以为这是一封已看完的回函,便认可了该笔应收账款的存在性。
但后来查清,该笔应收账款是被审计单位虚构的。
你认为审计人员的这种作法属于()。
A、欺诈B、普通过失C、重大过失D、没有过失3、由于Q会计师事务所下属的各个分所均可以Q事务所的名义独立承揽业务,导致某分所为P公司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而Q所尚不知晓,给Q所带来严重影响。
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Q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严格遵循职业道德、专业标准的要求B、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C、与委托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D、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4、在注册会计师为避免法律诉讼而采取的以下具体措施中,()既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又可能在出现法律纠纷后作为减轻法律责任的抗诉理由。
A、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B、审慎地选择被审计单位C、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D、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5、注册会计师在认定了以下4个账户的情况后,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作进一步的审查,致相应于该账户的财务报表项目中存在重大问题而未被发现。
其中,最有可能被判定为欺诈的是()。
A、营业外支出账户金额不大,与以前5年情况基本一致B、应收账款账户余额异乎寻常地高,被审计单位不能加以合理解释C、累计折旧大幅度增加,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内部控制健全而有效D、实收资本大量增加,而被审计单位已出示了验资报告6、注册会计师在对ABC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按照函证具体准则对有关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并实施了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但最终仍有应收账款业务中的错报未能查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A6.C7.C8.D9.D 10.C11.B 12.B 13.C 14.A 15.B16.B 17.B 18.B 19.D 20.C21.D 22. A 23. C 24. A 25.C26.D 27. D 28.C 29. A 30. B 31. 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4. ABD5.BCD6. ABCD7. ABD8.ABC9.CD 10. ABD11. ABC 12.BCD 13.BCD 14.ABC 15.ABCD16.ABCD 17.ABC 18.AC三、简答题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参考答案: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答:历史进入20 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 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创作了《革命军》,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创作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软件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的作管理和数据维护 [单选题] *A.总账B.系统管理(正确答案)C.系统初始化D、UFO报表2.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建立账套(正确答案)B.修改账套C.年度账引入D.年度账清空3.若会计科目的编码方案为4-2-2,则正确的编码为()。
[单选题] *A.1001101B.1002002C.10010101(正确答案)D.10020214.“管理费用”科目通常设置的辅助核算是() [单选题] *A.个人往来B.部门往来(正确答案)C.项目核算D.客户行来5.()可以指定某账套的套主管。
[单选题] *A.财务主管B.软件作员C.系统管理员(正确答案)D.财务总监6.不属于建立账套时应建立的信息的是() [单选题] *A.设置账套信息B.设置单位信息C.确定核算类型D.编入期初余额(正确答案)7.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建立账套B.修改账套(正确答案)C.输出账套D.引入账套8.系统最多可以建立()套账。
[单选题] *A.996B.997C.998D.999(正确答案)9.建立套时,需要以()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单选题] *A admin(正确答案)B.财务主管C.账套主管D.财务总监10.一般来说,用友软件中可以为企业里每个独立核算的单位建立一个()[单选题] *A.账套(正确答案)B.报表C.账本D.账页11.对于收款凭证,通常选择()限制类型 [单选题] *A.借方必有(正确答案)B.货方必有C.凭证必有D凭证必无12.若会计科口的编码方案为4-2-2,则某会计科目的三级科目全编码为()。
[单选题] *A.100101B.10010102(正确答案)C.1001010101D.010113.对所管据的账套来说,()是级别最高的,拥有所有模块的操作权限。
计算机一级选择题练习题及答案_第 3 章

第三章选择题卷一及答案[8-1]下列光盘类型中数字音乐光盘的名称是。
[答] C,1.1A) CD-ROMB) DVDC) CD-DAD) CD-R解:CD-DA是Compact Disk Digital Audio的简写,意思为数字式激光唱盘。
[8-2]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对媒体的定义,图像编码属于。
[答] B,1.1A) 感觉媒体B) 表示媒体C) 显示媒体D) 存储媒体解:表示媒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人类“构造”出来的,用于研究、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的[8-3]在下列只读光盘中,存储容量最大的是。
[答] A,1.1A) DVD-ROMB) CD-ROMC) CD-DAD) VCD解:就目前而言,DVD是容量最大的一种光盘,因为它具有最高的道密度和位密度。
[9-1]音频数字化过程的步骤顺序是。
[答] B,1.1A) 采样、编码、量化B) 采样、量化、编码C) 编码、量化、采样。
D) 量化、采样、编码解:不论是音频信号还是图像信号,要将它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先进行的工作都是采样,即要把连续量转化为离散量,否则计算机内无法存储这些信息。
量化是将采样点上的声波幅度永数字大小来表示。
最后将经过采样和量化后的脉冲信号用一定的方式编码,来保存这些数据。
[9-2]我国的电视制式标准采用的是制式。
[答] A,1.1A) PAL B) NTSCC) SECAM D) 任意解:PAL[9-3]音频的采样是将模拟量在上的进行分割,将模拟信号变成离散的信号。
[答] A,1.1A) 时间B) 幅度C) 编码D) 频率解:采样就是在相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取点[10-1]图像的采样是在方向上进行,将模拟图像分割转换成离散的微小区域。
[答] A,1.1A) 水平与垂直B) 水平C) 垂直D) 三维解:图像是二维信息,必须用一组两个数字来表示图像的相对位置以及其他的数字来表示颜色(灰度)[10-2]如果一幅数字图像能够表示的颜色数量为65536种,则图像的量化字长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试题(附答案)一、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岩石与土壤选择题1.岩石风化后产生了( )。
A. 沙和泥土B. 水和泥土C. 水和沙D. 沙【答案】 A【解析】【解答】岩石经过风化后会产生沙和泥土。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风化作用是指地球和宇宙间、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作用的营力有太阳辐射、水、气体和生物。
按岩石风化的性质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
在岩石风化过程中,这两类风化通常是同时进行,而且往往是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的。
2.砾岩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粗糙B. 灰色C. 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答案】 C【解析】【解答】砂砾是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的。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砂砾的特点。
3.下列几种器官中,不适合用来观察岩石的是( )。
A. 听觉B. 嗅觉C. 味觉D. 触觉【答案】 C【解析】【解答】A.听觉可以用来观察岩石撞击的声音,符合题意;B.嗅觉可以用来观察岩石的气味,符合题意;C.岩石不能用嘴品尝,所以味觉不适合来观察岩石,不符合题意;D.触觉可以用来观察岩石的表面粗糙程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岩石的观察方法。
4.岩石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岩石的( )。
A. 光泽B. 透明度C. 颜色【答案】 A【解析】【解答】岩石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岩石的光泽。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泽是岩石的一大重要特征,其是岩石表面对阳光的反射形成的。
5.观察到一块岩石是黄色的,有很多小孔,手轻轻一摸就有很多颗粒散下来,该岩石可能是()。
A. 大理岩B. 砂岩C. 花岗岩【答案】 B【解析】【解答】岩石是黄色的,有很多小孔,手轻轻一摸就有很多颗粒散下来,该岩石可能是砂岩,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C前进论和倒退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3、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B宿命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C倒退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是唯物史观对()A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B哲学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C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D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5、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方面是()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6、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B人口增长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B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D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8、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9、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10、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B群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总汇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11、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表现为()A社会心理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B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总汇C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指导社会心理D社会心理以社会意识形式为基础并指导社会意识形式1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A两者相互并存B两者相互决定C两者相互制约D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13、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A人们的社会心理B前人留下的学说C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D人类的社会实践14、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A客观反映B真实反映C社会反映D主观反映15、“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A 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B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C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1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1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能起促进作用是因为()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它有相对独立性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8、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是()A人类的智慧B人类的文化C人类的思想D先进文化19、生产力是指()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B人们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C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力量D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20、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一切劳动产品二、多选题: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A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B根本否定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C 根本否定精神对历史发展的作用D根本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E明确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D生产关系性质E生产力水平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B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布C不同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D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E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4、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这是因为()()()()()A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变化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的制约E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关系的制约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A地理环境的优劣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地理环境的变化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地理环境的作用要通过社会的生产才能表现出来D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E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6、人口的数量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A两者成正比例B两者成反比例C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D人口数量适度则促进社会发展E人口数量不适度则会阻碍社会发展7、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这是因为()()()()()A生产方式是人类生活资料谋得的方式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8、社会意识形式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性的和非意识形态性的两大类。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一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
它们分别是()()()()()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C法律思想、逻辑学、哲学D技术科学、逻辑学、道德E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9、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各项反映两者区别的有()()()()()A前者错综复杂,后者简单清晰B前者有鲜明的阶级性,后者阶级性不明显C前者与实际联系紧密,后者往往脱离实际D前者不定型、不系统,后者已经系统化、理论化E前者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后者是对社会存在的间接反映。
10、进行某一项社会改革,实施某一项重大方针政策,都要考虑到“人心向背”和群众心理的承受能力,这说明()()()()()A社会心理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B社会心理关系到人们对某一社会改革的积极性问题C社会心理是影响群众情绪的较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形式D社会心理是关系到事情成败的决定性因素E社会心理决定群众的感情、习惯和信念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是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这是指()()()()()A社会意识永远落后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能任意超越社会存在而产生C旧思想意识在其物质基础消灭之后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D新的理论学说能预言未来社会存在的变化E新的或旧的思想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都是绝对不一致的12、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C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要发生相应变化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E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的制约而独立发展B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E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同步性14、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是()()()()()A实体性因素B主体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客体性因素E社会关系性因素15、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A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标志B生产关系中的决定因素C区分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志D衡量社会道德水平的客观标志E区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16、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产品的分配形式取决于()()()()()A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归谁所有B人们对消费的不同需要C人们创造财富的多少D国家政权在一定时期发布的政策E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7、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表现为()()()()()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产生后的发展方向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E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的状况18、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B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E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19、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丰富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个组成部分。
这两个部分是()()()()()A政治思想和制度B法律思想和制度C军事思想和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E观念上层建筑20、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前者是后者的保证B前者在后者的指导下建立C后者受前者的影响和作用D前者第一性后者第二性E后者属于观念范畴,前者属于政治范畴第三章参考答案(选择题)一、单选题:1C 2D 3D 4C 5C 6C 7D 8C 9A 10A 11C 12D 13D 14D 15D 16C 17D 18D 19C 20C 73C 74D二、多选题:1AD 2ABC 3ABCE 4BCDE 5ABC 6CDE 7ACDE 8AE 9DE 10ABE 11CD 12ABCDE 13BCDE 14AC 15BC 16AE 17ABCDE 18BCE 19DE 20ABCE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