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修订版)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修订版)

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选题1.C2.B3.D4.B5.C6.C7.C8.A9.B 10.C 11.A三、多选题1.ABCD(题目中的“五个”应去掉)2.ABE3.BDE4.BE5.AC6.AC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2. ×3. ×4. ×5. √6.×7. ×8. ×9. ×10. √ 11. ×12. × 13. ×14. √ 15.√二、单选题1.B2.C3.C4.C5.C6.D7.D8.C9.D 10.D 11.D 12.C 13.A 14.C15.A 16.B 17.A 18.B 19.A 20.D三、多选题1.ABCDE2.ABE3.BDE4.ABCD5.ABCDE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2.×3.×4. √5.√6.√7.×8.×9.×10.× 11.√12.√二、单选题1.B2.B3.B4.A5.A6.C7.D8.C9.B 10.C 11.D 12.B 13.B三、多选题1.ADE2.CDE3.ABCD4.CD5.ACD6.ABCD7.CDE8.BC9.BCE四、计算题1.某班学生英语考试成绩频数分配表考试成绩学生人数(人)频率( %)60 分以下(不及格)37.5060— 70(及格)615.0070— 80(中)1537.5080— 90(良)1230.0090— 100(优)410.00合计40100.002.某生产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频数分配表零件数(件)工人人数(人)频率(%)组距组中值25—30717.50527.530—35615.00532.535—401127.50537.540—45717.50542.545—50922.50547.5合计40100.00——第 4 章综合指标一、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三、单选题1. B2. D3. C4. D5. C6. D7. C8. D9. B10. A11. D12. B1. ACE 5. BCD2. ABC6. ABD3.BD7. BCDE4. BCD8. ACE五、计算题1. ⑴企业2008 年2007 年实2008 年销售计划实际完成计划际销售额额为 2007 年销售额比重销售额比重( %)的百分比( %)( %)(%)甲120030122430.911021100111.27乙100025102625.91102.6900114丙180045171043.189********.27合计40001003960100993640108.79⑵ 略2.⑴ 计划完成程度26272728108 % =100100 %⑵ 设在第五年第二季度提前天X完成,则:23752791X100X9191X 45 . 5(天)即提前两个季度( 6 个月)又 45天半完成 5 年计划。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第三章计算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第三章计算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各章计算题解答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第三章 综合指标1. 见教材P4322. %86.1227025232018=+++=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3.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1.85%完成。

4. %22.102%90%92(%)(%)(%)===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2.22%完成计划。

5.6. 见教材P432%85.011100%8%110%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1.94%%94.101%103%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

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

个月零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

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

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x7. 见教材P433)/(2502500625000)/(2702500675000亩千克亩千克乙甲======∑∑∑∑f xf X xm m X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B.编制统计表C.统计汇总问题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A.及时性B.正确性C.全面性D.系统性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A.等距式分布数列B.单项式分布数列C.开口式数列D.异距式数列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A.随机变量B.确定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离散型变量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C.各组分布的次数D.各组分布的频率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B.J型分布曲线C.右偏分布曲线D.左偏分布曲线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A.交叉B.不等C.重叠D.间断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A.统计分组B.逻辑检查C.数据录入D.统计汇总E.制表打印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A.组类B.组限C.组距D.组中值E.组数据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A.钟型分布B.χ型分布C.U型分布D.J型分布E.F型分布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A.组距数列B.品质数列C.单项数列D.变量数列E.开口数列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A.粮食平均产量的分布B.零件公差的分布C.大学生身高的分布D.商品市场价格的分布E.学生成绩的分布6.下列变量呈J型分布的有()A.投资额按利润率的分布B.60岁以上人口按年龄分组的分布C.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D.不同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分布E.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三、填空题1.分布在各组的_______叫次数(频数)。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答案

9. 解:某工业系统所属企业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表 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组(%)各组企业数占总数的比重(系数)f 组中值XXf 95~100 0.12 97.5 11.7 100~105 0.56 102.5 57.4 105~110 0.24 107.5 25.8 110~115 0.08 112.5 9 合计1.00—103.9所以企业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9.10300.19.103===∑∑fXf X13. 解:某地区水稻收获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平均差计算表(1)中位数的位置=30026002==∑f,由向上累计次数可知,中位数在275~375组距内,水稻收获量(千克/亩) 耕地面积(亩)f 组中值X向上累计次数X f X 2 X 2f fX X -150~175 18 162.5 18 292526406.25 475312.5 2085 175~200 32 187.5 50 6000 35156.25 1125000 2906.666667 200~225 53 212.5 103 11262.5 45156.25 2393281.25 3489.166667 225~250 69 237.5 172 16387.5 56406.25 3892031.25 2817.5 250~275 84 262.5 256 22050 68906.25 5788125 1330 275~300 133 287.5 389 38237.5 82656.25 10993281.25 1219.166667 300~325 119 312.5 508 37187.5 97656.25 11621093.75 4065.833333 325~350 56 337.5 564 18900 113906.25 6378750 3313.333333 350~375 22 362.5 586 7975 131406.25 2890937.5 1851.666667 375~425 10 412.5 596 4125 170156.25 1701562.5 1341.666667 425~500 4 487.5 600 1950 237656.25950625 836.6666667 合计 600 — —167000—4821000025256.66667由公式可得:亩千克/3.28325133256260027521=⨯-+=-+=-∑d f S fX M mm L e1Q 的位置15046004===∑f,由向上累计次数可知,1Q 在225~250组距内,亩千克/0.242691034600225411111=-+=-+=-∑f S fX Q Q L ;3Q 的位置4504600343=⨯==∑f ,由向上累计次数可知,2Q 在300~325组距内,亩千克/8.312119389460033004331333=-⨯+=-+=-∑f S fX Q Q L ;次数最多的是133,对应的组距为275~300,则众数就在275~300组距内,亩千克/5.29425)119133()84133(84133275211=⨯-+--+=∙∆+∆∆+=d X M L o 。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解:(1)按职称编制的分配数列2.解: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最新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习题答案

最新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习题答案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判断题部分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各章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2.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工作3.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信息职能5.统计设计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6.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同质性7.总体单位名称总体单位8.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标志值9.可变的数量标志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10.数量指标质量指标11.统计指标体系12.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范畴具体数值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C 5.C 6.B 7.D 8.D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C三.多项选择题1.A E 2.ABCDE 3.ACD 4.ABDE 5.BCEF6.ACDE 7.DE 8.BDF 9.BC 10.ACE四.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对五.论述题1.答:对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从指标所反映现象的数量性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从指标的计算形式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从指标的作用和功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描述性指标、评价性指标和预警性指标三种。

2.答:指标和标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所有统计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未必都可量,其中品质标志就不可量。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承担者是统计总体;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其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③指标具有综合性,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而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能。

指标和标志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指标的数值以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为基础,是由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经过综合汇总而得到的,没有单位的标志表现,就没有总体的指标数值。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部分题目有答案。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部分题目有答案。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C >b5E2RGbCAP每个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称为组中值,对于开口组的组限是按相邻组的组距来计算的,所以末组开口组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限/2=200+<200-170)=230p1EanqFDPwA260 B 215 C 230 D 185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品质标志是说明事物的性质或属性特征的,它反映的是总体单位在性质上的差异,它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D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A >A变量分组 B属性分组 C分组体系 D复合分组10.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C >A各组频数之比 B各组频率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 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11.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A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B各组变量值构成情况C各组标志值分布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12.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B >A上限所在组 B下限所在组C任意一组均可 D另设新组1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B >A正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乘积关系 D毫无关系14.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C >A标志 B总体单位 C统计指标 D统计对象15.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A >A左方 B上端中部 C右方 D下方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BCD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2.指出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所属的类型(ABC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 C分组数列 D异距数列 E等距数列3.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品质分组( ABCD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E宾馆按星级分组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CDE>A总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 D横行标题 E宾词7.按主词是否分组,统计表可分为( AC >A单一表 B简单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E综合表9.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BCE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C 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11.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等五个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资料整理第三章判断题部分一.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2: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 ∨( 可称为次数分布。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12.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B )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2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必须取整数、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C D。

的是( B )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家庭按年收入分组、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C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B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作为上限的那一组两组都可以 D8060—70或70—C、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

分组属于( 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6:、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A.D、组数的多少不同、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C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A )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B.等距分组A.单项式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C.不等距分组8:在分组时, 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

一般是(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另立一组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C.)次数分配数列是( D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A.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 ) 10:、间断、不等 D、重叠 A B、相近 C11: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

C ()D:第四种第二种 A:第一种 B: C:第三种以下以下以下 80%-89% 80% 80% 85% 90%-99% %-90% 80%-90% 85%-95%100%-109% %-100% 90%-100% 95%-105%%-110% 100%-110% 105%-115% 以上 110% 115%以上110% %以上以上)。

复合分组是( C 12: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C 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

对总体按某个标志进行分组,得到的统计表属于( A )13:、整理表 C、简单表 DA、分组表 B、复合表三.多项选择题( A D E )统计整理的方法是: 1 C、检验统计资料库 BA、统计分组、划分经济类型、编制表统计、统计汇总 ED)BCD:统计分组是(2 A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A C E :统计分组的作用是(3、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B、划分社会经济类型A.、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C、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A BD E 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 A、 D、就是组平均数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在开放式分组中 C D E )5:在次数分配数列中(100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A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E A C D ) (: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可分为6、单一表、复合表 D B、一览表 C、分组表 DA、简单表 E )C、D、(7: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人口按地区分组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 A C D 8:下面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E C D、工人按产量分组、职工按工龄分组9: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哪些是正确的?)C 、 A(.D、第四种、第二种 C、第三种A、第一种 B以下 80 % 以下 85%80 % 100% 以下以下 100% ~110% % ~ 90 % 80% ~ 90 % 85% ~ 95%% ~ 100% 90 % ~ 100% 95% ~ 105% 以上 110% % ~ 110% 100%~ 110% 105% ~ 115%以上以上 115% % 以上 110%):次数分配数列( A C D E 10、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A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11:下列数列属于( B C D E(%) 企业数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80─90 1590─100 30100─110 550 计合、变量分配数列、品质分配数列B A、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C D、等距变量分配数列、次数分配数列E.四.填空题部分1:统计整理实现了个别单位的()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过渡。

指标值标志值答案:)。

),与其对应的标志称为(2:分析分组的分组标志称为(结果标志答案:原因标志3: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变量分组答案:品质分组4:社会劳动力资源按学历程度不同分组,属于(),按劳动生产率。

水平分组属于()变量分组品质分组答案:5: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复合分组答案:简单分组6:离散变量分组中,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时,应采取(),如变。

)量值变动很大,项数很多时则采取(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答案:)两个要素。

:统计分布主要包括()和(7各组单位数统计分组答案:。

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和() 8:答案:品质分配数列变量数列9: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

的比重称()頻率頻数答案:10:累计()和累计()可以更简便地概括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特征。

頻率頻数答案:)两个条件。

)和(: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 11 100%)各组頻率之和等于1(或答案:各组頻率大于零)两种。

统计表中宾词配置可有()和(:12层叠配置答案:平行配置五.简答题部分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1:答案:统计分组就是把总体按某一标志来分门别类,选择不同的标志就有不同的分组、不同的分组体系。

(2分)分组标志是作为现象总体划分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

(2分)所以,统计分组的关分)1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

(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2:答案: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2分)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

(1分)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

(1分)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分)1组。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3:答案: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2分)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分)2用。

(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4.答案: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

(2分)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1分);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1分)按分组标。

分)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1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5答案: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

(3分)统计分布包括的两个要素是:)(2一是总体按某标志分的组;二是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