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搏及逸搏心律 PPT

合集下载

《逸搏及逸搏心律》课件

《逸搏及逸搏心律》课件

常见的逸搏心律
房颤
心房快速而不规则地收缩,导致 心跳不稳定。
室速
心室快速而不规则地收缩,心脏 泵血功能减弱。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过慢,可能导致头晕、乏力 等不适。
逸搏心律的临床意义
1
可能病因
逸搏心律常伴随其他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2
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逸搏心律的类型和频率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
3
治疗选择
针对不同类型的逸搏心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结论和要点
逸搏与逸搏心律
逸搏是心脏节律异常的一种类型,逸搏心律是正常节律被逸搏心跳打断。
诊断与治疗
心电图等工具可以用于逸搏与逸搏心律的诊断,治疗方法因情况而异。
临床意义
逸搏与逸搏心律对心脏健康评估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逸搏及逸搏心律》PPT 课件
逸搏及逸搏心律:探索心脏节律异常的奥妙。
逸搏的定义
1 逸搏的定义
心脏节律异常中的一种类型,它对正常的心跳节律发生了干扰。
2 引发逸搏的原因
多种原因引发逸搏,如心脏电气异常、药物作用等。
3 检测和诊断
通过心电图等工具来检测和诊断逸搏的存在和类型。
逸搏类型
窦性逸搏
由窦房结起搏,心脏节律基本 正常。
室性逸搏
由室上性起搏点起搏,常见于 心脏病患者。Fra bibliotek房室逸搏
由房室结连续地起搏,常见于 心脏传导系统异常。
逸搏心律的定义
1 逸搏心律的概念
心脏节律异常中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正常节律被逸搏心跳打断。
2 逸搏心律的特征
逸搏心律的心跳节律不规则,时间间隔不一致。
3 临床症状
逸搏心律可能导致疲劳、胸闷、心慌等症状。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_课件模板
简介:
如果房室交接区也受到与窦房结等相同原 因的影响,不能发出逸搏时,则心室起搏 点即发出激动来控制心室,形成室性逸搏 (ventricular escape)。连续3个或3个以 上的室性逸搏,即构成室性逸搏心律 (ventricular escape arrhythm)。
内科学疾病部分: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内科学疾病部分: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诊断: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鉴别诊断_如何 诊断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1.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与室性逸搏心律鉴别 交接区逸搏心律伴 室内差异性传导时的心室率为40~60次 /min,QRS波呈轻度畸形,多呈右束支传 导阻滞图形,时限<0.11s。多无室性融合 波。室性逸搏心律时
内科学疾病部分: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病因: 有时逸搏心律可转变为室性心动过速、心 室扑动、心室颤动等。
内科学疾病部分: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症状及病史: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症状_室性逸搏 及室性逸搏心律有什么症状
由于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为20~40次 /min,心率缓慢,血流动力学常有改变。 故可出现胸闷、头昏、无力等症状。由于 它可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 颤动、心脏骤停,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 竭、阿-斯综合征。尤其是发生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
心律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别名: 室性自搏心律,室性自身心律,室性自主心 律。
内科学疾病部分: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身体部位: 胸部。

逸搏及逸搏心律

逸搏及逸搏心律

反复心律或反复搏动的电生理基础是房室交界区内 村相爱双径路传导。
有时交界性逸搏或交界性心律时动逆行上传的过程中,可以在房 室结内折返,又下传心室。
当折返激动传抵心室时,如心室已脱离前一个交界性
搏动引起的不应期,便可以产生一个QRS 波群,因此, 反复心律是“折返激动”的一个类型。
房性逸搏较少见。
1:房性逸搏心律:
心房内分布着许多潜在节律点,频率多位50-60 次/分,略低于窦房结,右房上部的逸搏心律产生的P 波与窦房心律的P波相似;节律点在右房后下部者变 现为1及aVR导联P波直立,AVF导联P波倒置,PR间期 >0.12s,有人程伟冠状窦心律。
节律点在左房者,称左房心律。
是最常见的逸搏心律,见于窦性停搏以及三度房室 传导阻滞等情况,其QRS波群呈交界性搏动特征,频 率一般为40-60次/分,慢而规则。
3.室性逸搏心律:
多见于双结病变或发生于束支水平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其QRS波群呈室性波形,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可以不 十分规则。
4.反复心律:
来自左房后壁者,1,V6导联 p波倒置,V1导联P波直
立,具有前圆顶后高尖特征;来自左房前壁时,V3V6导联P波倒置,V1导联P波浅倒或双向。
如果P形态,PR间期,甚至心动周期有周期性变异,
称为游走心律,游走的范围可达房室交界区而出现导 致的逆行P波。
2.交界性逸搏心律:
如果两个QRS波之间夹有一窦性P波,属于伪反复心律,
应称为逸搏夺获心律。
连续3个以上成为逸搏心律。
根据异位起搏点所形成的起搏部位为房性,房室交界
性和室性逸搏。
逸搏QRS波群的形态和特点与各相应的的期前收缩相

内科学_各论_疾病: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
病因:
接区,其间歇超过交接区组织内后备起搏 点的自律性周期的时限时,此后备起搏点 即发出冲动,若由此引起一次异位心搏, 即称为交接区逸搏。
2.交接区性逸搏心律的发病机制 与 房室交接区逸搏相同。经典的交接区逸搏 心律是指心房与心室同时由交接区组织内 发出的冲动所激动的一种心律。但更常见 的是仅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
治疗:
提示有心肌损害。交接区逸搏心律本身无 重要意义。发生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 性停搏、窦房阻滞者,一方面提示基础心 脏病严重,一方面提示预后较差。偶发于 窦性心动过缓者预后较好。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
预防:
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预防_房室交 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怎么调理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
病因:
生交接区逸搏。心肌病、心肌炎等患者也 有发生。
(2)窦性停搏:在一个较长的窦性停 搏后,可发出交接区逸搏。此见于心肌炎、 电击复律后、某些药物作用等。
(3)窦房传导阻滞:如心肌炎、心肌 梗死、洋地黄中毒等。
(4)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见于三度以 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
症状及病史:
流动力学障碍。多数患者出现的症状系原 发性心脏病所致。如心悸、气短等。体检 心率为40~60次/min,第1心音强度无明 显变化。如系过缓的交接性心律,心率 <40次/min,可有头晕、心悸、晕厥等症 状发生。
交接区逸搏本身是一种继发的生理现 象,具有保护作用。过早(短于1.0s)或过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

逸搏和逸搏心律讲义

逸搏和逸搏心律讲义

如果P形态、P-R间期,甚至心动周期有周 期性变异,称为游走心律,游走的范围可达房 室交界区而出现倒置的逆行P波。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P波形态及振幅逐渐发生变化,R-R间期相等,无逆 行P波。提示: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本例心电图P1~5均直立,P波形态、幅度均略有不同,P-R间期 均大于0.12秒,P-P间期亦有轻度不等,心率为43次/分。提示: 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P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3
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 P2、P3明显延长达2.8秒,与基本窦性周期0.9秒不成倍数关系, 提示窦性停搏。第3次心搏是在较长的间歇后出现,QRS波群 形态正常,前后均无P波,提示:交界性逸搏。逸搏后有提前 出现的窦性搏动下传,故为心室夺获。
异位起搏点被动性起搏时仅发生1~2个 搏动称为逸搏,连续3个以上称为逸搏心律。
逸搏和逸搏 心律
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 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或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窦房结或房 室传导阻滞),或其他原因造成长的间歇时 (如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等),作为一种保 护性措施,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 的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 第3、4、5次心搏节律缓慢,QRS宽大畸形,R-R间期相等,在 QRS前后均无明显P波。提示:室性逸搏心律
本例心电图为V1导联,QRS波群前无P波、呈rS型,时限0.08秒, R-R间期规整,频率为58次/分。在ST上均可见一窦性P波,由 于这些P波都落在交界区的生理性绝对不应期,故发生完全性 房室干扰而不能下传。因此,本例心电图应诊断为窦性心律、 交界性逸搏心律、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逸搏和逸搏心律及反复搏动PPT课件

逸搏和逸搏心律及反复搏动PPT课件
较长后逐渐加快达到恒定状态,所谓起步现象。
逸搏和逸搏心律
临床意义 1.逸搏与逸搏心律多为继发现象是被动的,是一
种代偿机制,免受停搏而危害生命 2.逸搏与逸搏心律暂短出现无临床意义,但持久
出现提示心肌严重损害 3.缓慢逸搏可出现阿—斯综合症,如合并心衰难
以控制 4.偶发心动过缓和早搏之后,一般良好,如发生
反复搏动Biblioteka 反复搏动反复搏动 房性反复搏动心电图表现为: 激动起源于心房形成P-QRS-P形式,起始P
为房性,PR延长,下传QRS正常,逆传P表现 倒置
房性反复搏动

房性反复搏动
交界区反复搏动
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是最为常见的心电 图表现为:
1.QRS — P — QRS形式,亦可由一度房室 阻滞引起,
2.R-P大于0.20秒,R-R大于0.50秒 3.第一个QRS正常,第二QRS可正常,可伴
室内差异传导而增宽
交界区反复搏动
交界区反复搏动
室性反复搏动
室性反复搏动 激动点产生于心室心电图表现为: 完全反复呈QRS-P-QRS形式,第一个QRS宽
大畸形,第二个QRS可正常 多由于室早或插入性室早逆传心房引起 不完全反复:呈QRS—QRS形式,当存在逆
逸 搏 逸 搏 心 律和 反复搏动
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 尹学智
逸搏和逸搏心律
产生机理
正常情况下,心脏活动由最高起搏点窦房结控制, 潜在起搏点处于被抑制状态。当高位起搏点起搏 形成障碍(如窦性停搏或窦性心动过缓)或传导 障碍(窦房阻滞或房室阻滞)时,则潜在起搏点 按固有的频率发放冲动控制心脏活动,1~2次称逸 搏,连续3次以上称逸搏心律,它对人体生理功能 到起保护作用。与早搏不同,后者是主动的,前 者是被动的,在长间歇之后出现。

内科学_各论_疾病: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
治疗:
的治疗,也应密切观察病情及心律失常的 变化。
(二)预后 房性逸搏及房性逸搏心律是一种生理 性保护机制,多继发在各种缓慢性心律失 常后,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后及时出现逸搏 或逸搏心律可避免心脏停搏时间过长。只 要针对引起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的病 因进行诊断和治疗,其本身可自行消除, 故其本身预后良好。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
病因:
动,使心脏避免过久的停搏,此系一种生 理性代偿机制。心动过缓时在长间歇后延 迟出现的被动性异位搏动称逸搏,起搏点 在心房称房性逸搏,在房室交界区称房室 交界区性逸搏,在心室者则称室性逸搏。 如果逸搏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即成为 逸搏心律。通常较窦性频率为慢。比窦性 心率稍快的逸搏心律,则称加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
病因: 速性逸搏心律或称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
症状及病史:
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症状_房性逸搏 和房性逸搏心律有什么症状
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多继发在有 房室传导阻滞者,在一天的任何时间都可 发生。在无房室阻滞,窦房结起搏与传导 功能良好者,在活动与清醒状态下少见, 主要发生在晚间睡眠或午休时。
谢谢!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
心律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
身体部位: 胸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
科室: 心血管内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

心电图4分析课件

心电图4分析课件
6.参阅心电图申请单,注意患 者、年龄、性别、用药及诊断。 试将前五项的初步诊断与临床资 料进行联系,作出心电图诊断。
二.心电图报告书写
1.心律类别. 2.是否有心电轴左或右偏. 3.心电图是否正常.
在判定心电图是否正常这一项 下,我们的分类法是将心电图归 纳为四大类:
⑴正常心电图. (2)心电图大致正常. (3)心电图可疑. (4)心电图不正常.
1.CMV5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平第5 肋(即V5位置),负极置于胸骨右侧.
2.CMV1导联:正极置于胸骨右缘4-6肋 间(V1位置),复极置于胸骨偏左侧.
3.CmavF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910肋,复极置于左锁骨下凹外侧.
二.临床应用:
1.适应症:
⑴对心悸、头晕、晕厥性质的鉴 别.
经食道心房调搏
采用经鼻腔插入食道电极,一般 深度40cm左右将导联接于心 电图胸导联上.
一.窦房结功能测定:
方法:一般采用逐级递增刺激法, 频率为70.80.90.10 0.110.120.130.1 40,150bpm.每次刺激持 续时间为30-60s.然后骤停, 在停止刺激5s开始描记Ⅱ导联心 电图.测量最后一个刺激脉冲s1 到第一个窦性P波之间的时间.
3.药物影响:奎尼丁、乙胺碘呋 酮、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或 中毒。
4.电解质紊乱:见于各种原因所 致高钾血症。
心电图的分析与报告书写
一.心电图分析步骤:
1.一份完整心电图,首先作一全面检查, 注意有无伪差,导联有无错误,各导联 中定标电压,走纸速度是否正确,个别 导联有无减半电压等,对正确判断是很 重要。
1.正常值:SNRT≤1600m s.如>2000ms具有定性诊断 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逸搏QRS波群的形态和特点与各相应的期 前收缩相似,二者的差别是期前收缩属提前发 生,为主动节律,而逸搏则在长间歇后出现, 属被动节律。
临床上以房室交界性逸搏最为多见,室性 逸搏次之,房性逸搏较少见。
1、房性逸搏心律: 心房内分布着许多潜在节律点,频率多为
50~60次/分,略低于窦房结。右房上部的逸搏 心律产生的P波与窦性心律P波相似;节律点在 右 房 后 下 部 者 表 现 为 Ⅰ 及 aVR 导 联 P 波 直 立 , aVF导联P波倒置,P′R间期>0.12秒,有人称为 冠状窦心律。
10mm/mV 25mm/秒

1.00秒
1.05秒
本例心电图:窦性基本心动周期为1.0秒,第3次心搏为一次 室性异位搏动,由于其出现的异位心动周期长度为1.05秒, 长于窦性基本心动周期。提示:室性逸搏
本例心电图为标肢导联,可见第2、7次心搏提前出现,QRS波 群宽大畸形,前无P波,为室性早搏。在这两次早搏之后,均 有较长的代偿间歇,长间歇后都有一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前无P波,其形态与早搏形态一致。提示:室性逸搏(考虑该室 性逸搏起源点与早搏为同源) 室性早搏

P2
P3
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 P2、P3明显延长达2.8秒,与基本窦性周期0.9秒不成倍数关系, 提示窦性停搏。第3次心搏是在较长的间歇后出现,QRS波群 形态正常,前后均无P波,提示:交界性逸搏。逸搏后有提前 出现的窦性搏动下传,故为心室夺获。
异位起搏点被动性起搏时仅发生1~2个 搏动称为逸搏,连续3个以上称为逸搏心律。
本例心电图录自于一例55岁男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显示: P波为窦性,频率88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R-R间期相等, 心室率缓慢,频率为33次/分。P-R间期绝对不等,房率明显快 于室率。提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逸搏心律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
根据异位起搏点所形成的起搏部位分为房性、房室 交界性和室性逸搏。

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 第3、4、5次心搏节律缓慢,QRS宽大畸形,R-R间期相等,在 QRS前后均无明显P波。提示:室性逸搏心律
本例心电图为V1导联,QRS波群前无P波、呈rS型,时限0.08秒, R-R间期规整,频率为58次/分。在ST上均可见一窦性P波,由 于这些P波都落在交界区的生理性绝对不应期,故发生完全性 房室干扰而不能下传。因此,本例心电图应诊断为窦性心律、 交界性逸搏心律、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如果P形态、P-R间期,甚至心动周期有周 期性变异,称为游走心律,游走的范围可达房 室交界区而出现倒置的逆行P波。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P波形态及振幅逐渐发生变化,R-R间期相等,无逆 行P波。提示: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本例心电图P1~5均直立,P波形态、幅度均略有不同,P-R间期 均大于0.12秒,P-P间期亦有轻度不等,心率为43次/分。提示: 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P波形态及振幅逐渐发生变化,其变化过程为正常→ 低平→双向→倒置→正常,即在同一导联出现P波多种形态,并 有逐渐演变的过程直至出现逆行P波,但P-R间期大于0.12秒。 提示:窦房结-心房内游走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为游走心律,从窦房结开始进入房室结,其进入房室 结的标志是出现逆行P波,P-R间期小于0.12秒。
逸搏与逸搏心律
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 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或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窦房结或房 室传导阻滞),或其他原因造成长的间歇时 (如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等),作为一种保 护性措施,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 的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
10mm/mV 25mm/秒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是在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基础上,逆行P波间歇地在 QRS波群前后出现,并有一系列演变过程。提示:交界性逸搏 心律伴交界区内游走心律
10mm/mV 25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秒

1.00秒
0.90秒
本例心电图窦性基本心动周期为1.0秒,第3次心搏为一次室性 异位搏动,由于其出现的异位心动周期长度为0.9秒,短于窦 性基本心动周期(R-R间期)。提示:舒张晚期室早
本例心电图为V1导联,窦性P-P间期规整,P-R间期0.16秒,频 率78次/分,R′2、5次心搏,提早出现,宽大畸形,时限为0.10 秒,其前按规律出现的窦性P波与其形成的P-R′间期均短于窦性 下传心室的P-R间期,说明窦性P波与其无关,此心搏为出现在 舒张晚期的室性早搏。提示:窦性心律 舒张晚期室性早搏

Ⅱ、Ⅲ、 aVF
aVR
本图特征:粉色闪动光点为右房下部起源点,该部 位形成起源其方向从右房下部到上部再到左房,故 心电图表现为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aVR直 立,P-R间期>0.12秒.
节律点在左房者,称左房心律

Ⅱ、Ⅲ、 aVF
aVR
V1
V6
本图特征:粉色闪动光点为左房下部起源点,该部位 形成起源其方向从左房下部到上部再到右房,故心电 图表现为P波在Ⅰ、Ⅱ、Ⅲ、aVF及V6导联倒置, aVR 直立,特别是V1导联P波成正向,前部圆钝,后部尖 锐,P-R间期>0.12秒.
来自左房后壁者,Ⅰ、V6导联P波倒置,V1 导联P波直立,具有前圆顶、后高尖特征;来 自左房前壁时,V3~V6导联P波倒置,V1导联 P波浅倒或双向。
本例心电图:PⅠ、Ⅱ、Ⅲ、aVF、V5、V6倒置,PaVR直立,P-R间期 为0.15秒,心率80次/分,符合左房下部起搏。提示:加速性左 心房下部逸搏心律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 第3次心搏的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且前无P波,为室性 早搏。该QRS波群后有较长间歇,在长间歇后可见一组形态正常、 前无P波的QRS波群,因此可确定该次搏动为交界性逸搏。
10mm/mV 25mm/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