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儿童预防接种知识讲座培训记录

合集下载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记录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记录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记录为了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我园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组织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卫生保健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了专业的卫生保健专家_____进行授课,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伊始,专家强调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因此,做好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是保障幼儿健康的首要任务。

一、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1、呼吸道感染专家指出,呼吸道感染是幼儿常见疾病之一,如感冒、咳嗽、肺炎等。

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等。

当幼儿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要密切观察幼儿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咳嗽等情况。

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2、肠道疾病肠道疾病也是幼儿常见的疾病,如腹泻、呕吐等。

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食物新鲜、干净;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强餐具的消毒工作。

如果幼儿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同时,要对幼儿的排泄物进行妥善处理,消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

3、传染性疾病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

幼儿园要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及时发现患病幼儿;加强班级的消毒工作,对玩具、桌椅、床铺等进行定期消毒;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幼儿的免疫力。

一旦发现传染性疾病患儿,要立即隔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二、幼儿营养与膳食1、营养均衡幼儿的饮食要做到营养均衡,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专家建议,每天应保证幼儿摄入适量的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

2、饮食规律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激发幼儿的食欲。

3、食品安全幼儿园要严格把控食品采购渠道,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2019.12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活动记录表

2019.12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活动记录表

时间:2019年11月8日地点:教师办公室主持人:马佐友应参加学习人员:全体教师培训内容:如何做好做好日常保健工作教研过程记录(一)卫生保健1、认真做好晨检,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及患病儿童的全日观察工作并且有次序地做好记录。

2、根据秋冬季幼儿发病情况,添臵外用、内服幼儿常用保健用品,药品。

3、做好儿童的体格发育测量及评价工作。

(二)儿童营养1、制定合理的进餐时间和次数,幼儿进餐提倡定时定点定量,各餐合理热能,供给分配,以保证幼儿生长发育需要。

2、随时为幼儿提供饮水机会,水温符合要求。

3、遵守开饭时间,不宜提早或推迟,做好餐前准备,餐后管理工作,分餐时要洗手,分发干菜、干点不直接用手接触。

(三)卫生习惯1、为幼儿准备清洁卫生,安全符合幼儿特点的盥洗和入厕设备,进食或入厕后必须用肥皂洗手。

2、将幼儿每天所需餐巾摆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儿取用,并及时做好消毒工作。

3、本班加强餐前擦桌子的消毒工作,正确使用消毒液,5ml84 消毒液滴于贴有水位标记的脸盆内。

4、培养幼儿洗完手后要做双手合起来的动作,保持双手干净的好习惯5、掌握好幼儿看电视的时间,组织幼儿看电视注意坐姿和距离。

(四)消毒、隔离1、实行一人一杯、二巾专用制度,各班做好标记。

2、按保健要求配臵消毒柜及紫外线灯,做到专人负责,定期消毒及时记录。

3、定期利用空气和日光中的紫外线消毒一些不宜清洗的玩具、图书、被褥4、加强晨检力度,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对有病患的幼儿全面细心的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做好秋季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对体弱儿加强检疫,防止水痘、流感等流行病的蔓延,对有病患儿所在班级的玩具、物品要彻底消毒、暴晒。

每月工作具体安排: 九月份:1、根据上级以及我园的计划精神,认真制定好卫生保健计划。

2、添臵日常保健用品,如橡皮膏、药棉、创可贴、双氧水等医药用品。

3、我班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生活、卫生教育,建立良好习惯。

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培训

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培训

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培训
《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培训:保护孩子健康的重要一步》
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疫苗接种成为阻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然而,对于未成年人的疫苗接种培训也变得尤为重要。

保护孩子的健康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培训包括了对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副作用等方面的培训。

首先,家长和监护人需要了解哪些疫苗是儿童必须接种的,例如麻疹、百日咳、流感等。

接种这些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患上这些传染病。

其次,家长和监护人需要清楚孩子接种疫苗的时间,因为某些疫苗需要按照特定的接种时间表来进行接种。

最后,家长和监护人需要了解疫苗接种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便及时处理和观察。

另外,学校和医院也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培训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相关的宣传活动,医院可以开展儿童疫苗接种培训课程,让家长和监护人更深入地了解未成年人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培训,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孩子健康的关怀和呵护。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位家长和监护人都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培训,携手保护孩子健康,共同抵御病毒的侵袭。

预防接种宣传日班会记录(3篇)

预防接种宣传日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20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部分家长代表班会主题:关注儿童健康,预防接种先行一、班会开始(时间:9:00)班主任张老师准时进入多功能厅,全体学生和家长代表安静地等待班会的开始。

张老师微笑着走上讲台,向大家问好,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二、预防接种知识讲座(时间:9:10-9:30)张老师首先邀请了一位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为同学们进行预防接种知识讲座。

1. 医生介绍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医生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向同学们展示了预防接种对于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他指出,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

2. 讲解常见疫苗及其作用:医生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常用的疫苗,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卡介苗等,并解释了这些疫苗对相应传染病的预防作用。

3. 解答家长和学生的疑问:在讲座过程中,医生还耐心解答了家长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包括疫苗的安全性、接种时间、接种注意事项等。

三、学生分享接种经历(时间:9:30-9:50)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预防接种,张老师邀请了两位曾经接种过疫苗的学生分享他们的接种经历。

1. 学生A分享接种乙肝疫苗的经历:学生A分享了自己在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的经历,他讲述了接种过程的无痛感,以及疫苗对他健康成长的保护作用。

2. 学生B分享接种流感疫苗的经历:学生B则分享了自己在流感季节接种流感疫苗的经历,他提到接种后身体更加健康,没有感染流感。

四、家长代表发言(时间:9:50-10:10)随后,一位家长代表上台发言,她分享了全家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态度。

1. 家长代表强调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家长代表表示,预防接种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她呼吁家长们要重视并支持孩子的疫苗接种。

2. 分享家庭预防接种的经验:家长代表分享了家庭预防接种的经验,包括如何预约接种、如何选择接种点等。

五、班主任总结(时间:10:10-10:15)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强调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园健康知识培训记录

幼儿园健康知识培训记录

幼儿园健康知识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24年7月15日 9:00-11:30培训地点:阳光幼儿园多功能厅培训对象:全体教职工培训主持人:李园长培训讲师:王医生(市儿童医院儿科主任)一、培训目的增强教职工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增强教职工对常见儿童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学习幼儿园日常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措施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二、培训内容幼儿常见疾病介绍(30分钟)(1)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肺炎等)(2)消化道疾病(腹泻、肠胃炎等)(3)传染病(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4)常见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等)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40分钟)(1)日常卫生管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2)饮食卫生与营养(3)睡眠与作息管理(4)体温监测和晨检制度疾病预防措施(30分钟)(1)个人卫生习惯培养(正确洗手、口罩佩戴等)(2)环境消毒方法(3)预防接种知识(4)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建议常见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30分钟)(1)跌倒、碰撞(2)烫伤、割伤(3)异物误吞(4)溺水基本急救技能培训(20分钟)(1)心肺复苏(CPR)(2)海姆立克急救法(3)创伤包扎三、培训方式讲座:王医生进行专业知识讲解演示:急救技能现场演示互动:问答环节,解答教职工疑问实践:分组进行CPR和包扎技能练习四、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后进行知识测试,考察学习效果收集教职工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后续跟踪观察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五、培训总结本次培训内容丰富,覆盖了幼儿园健康管理的主要方面教职工参与积极性高,特别是在急救技能实践环节表现踊跃通过此次培训,教职工的健康意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建议今后定期开展类似培训,并针对不同主题进行深入学习六、后续计划制定幼儿园健康管理制度,落实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健康知识学习和技能演练建立与市儿童医院的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专业支持向家长传播健康知识,共同营造健康成长环境记录人:张老师审核人:李园长日期:2024年7月15日这份培训记录详细记载了培训的各个方面,包括目的、内容、方式、效果评估、总结和后续计划。

2021.03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2021.03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二、麻疹
(一)流行特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得到有效预防。患者是此病唯一的传染源。麻疹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有分泌物、口腔黏膜斑和全身红色皮疹为主要特征。麻疹病毒存在于前驱期和出疹期的口鼻及眼结膜分泌物中,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病毒独立生存力不强,在流通的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由于来自母体抗体的免疫保护作用,小婴儿不易患麻疹。但随着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6个月以后的婴儿易患病,以6个月到5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自计划免疫实行以来,偶有散发麻疹病倒,主要见于冬春季。
一、水痘
(一)流行特点
水痘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很强。以6个月~3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病毒存在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水痘疱疹的浆液中,自发病之日起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期都有传染性。此病初期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皮肤疱疹破溃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染。此病多发生于春季,以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为特征,并伴有轻微的全身中毒现象。
(二)症状
儿童起病突然,一旦发病,体温迅速上升至39℃以上,但仅有轻微咳嗽,咽部充血,全身症状很轻。高热持续3~4天后体温会骤然下降,同时伴有皮疹的迅速出现。出疹顺序为由颈部及躯干开始,迅速波及四肢近端,而面部和四肢远端较少。皮疹为不规则红色斑点或斑丘疹,多为分散性,少数融合,发出后1~2天即迅速消退。幼儿急疹在出疹之前较难从外观判断,病初全身症状轻微,与持续高热不相一致,若体温骤然下降,同时迅速出现典型皮疹,则可诊断为幼儿急疹。
(三)预防、治疗与护理
1.应隔离病人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后3天。接触者可服板蓝根冲剂预防。
2.一般抗病毒治疗。
3.保持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软质为宜,避免酸、辣食物。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症状。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记录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记录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记录日期:2022年5月10日地点:某某幼儿园培训对象:教师、保育人员培训内容:1. 了解儿童常见疾病和传染病防控措施2. 学习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清洁消毒方法3. 掌握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知识4. 学习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措施5. 了解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法培训记录:本次卫生保健培训共安排了五个环节,详细内容如下:1. 儿童常见疾病和传染病防控措施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邀请了某市儿童医院的专家来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详细介绍了幼儿园常见疾病,如病毒性感冒、手足口病、腹泻等,并向大家讲解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包括儿童疫苗接种、正确的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等。

2. 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清洁消毒方法这一环节由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主持,通过视频演示和实操指导,向老师和保育人员介绍了正确的手洗方法、咳嗽礼仪、如何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等。

同时,还提供了一些环境清洁消毒的实用技巧,如地面清洁、桌面卫生、玩具消毒等。

3. 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邀请了某市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

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强调了食品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储存食材的注意事项以及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4.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措施本环节由红十字会的急救专家担当,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教授了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知识和急救技巧。

他们重点介绍了家庭和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伤害,如跌倒、烫伤、溺水等,并针对不同伤害情况给出了相应的急救指导。

5.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邀请了某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进行培训。

专家详细介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处理方法,包括火灾、地震、传染病暴发等。

同时,还指导了幼儿园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步骤和要素,强调了预防和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结语:通过本次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教师和保育人员对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控、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儿童急救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培训记录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培训记录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培训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培训地点:XX幼儿园培训对象:教职工、家长一、前言在幼儿园教育中,为了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XX幼儿园于XXXX年XX月XX日组织了一次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旨在提高教职工和家长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培训内容1. 常见传染病及防控措施a. 肠道传染病防护知识(1)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爱干净;(2) 荤素搭配、饮食卫生;(3) 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

b. 呼吸传染病预防知识(1) 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2) 室内空气净化,使用空气净化器;(3) 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

2. 日常健康管理技巧及措施a. 儿童常见疾病预防(1) 打疫苗,落实预防接种;(2)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问题;(3) 饮食营养均衡,避免偏食。

b. 儿童意外伤害防护(1) 室内安全教育,防止跌倒、碰撞等;(2) 室外安全意识培养,如避免靠近水域等;(3) 安全用药,避免误食。

3. 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处理方法a. 发热的处理方法(1) 测量体温,及时处理高热;(2) 喝足够的水,保持水分平衡;(3) 避免外出,休息充足。

b. 呼吸道感染的预警信号(1) 干咳、流鼻涕等症状,及时就诊;(2) 注意避免与患病人员近距离接触。

三、培训方式与效果本次培训采用了讲座、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通过培训,教职工和家长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学到了实用的技巧和措施。

在培训后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参与者表示对培训内容满意,认为培训对提高他们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培训总结卫生保健知识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本次培训,能够更好地提高教职工和家长的卫生保健水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幼儿园也将持续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安全,让每个幼儿能够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2、下列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3、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有哪些?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异常也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其发生率极低,但反应相对较重,需要临床处置。90%以上的异常反应均为过敏反应,包括局部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此外还有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等,比较少见有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等,接种卡介苗后的异常反应有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绝大多数异常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不留永久性损害。
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2008年起,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2针,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灭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4针,分别在8月龄打2针(间隔7~10天打第2针),2周岁、6周岁各接种1针。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人,也最好在来流行区前1个月完成接种。另外,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积极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播。
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3、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
五个月注射第三针百白破疫苗
六个月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和注 射乙脑疫苗二针(两针间 隔7-10天)乙型肝炎、流行 性乙型 脑炎
八个月注射麻疹疫苗麻疹
一岁半至二岁加强注射百白破和乙脑 疫苗各一针、小儿麻痹 糖丸一粒以上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 的免疫力
三岁加强注射乙脑和乙肝疫 苗各一针
四岁加强服食小儿麻痹糖 丸一粒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五)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皮疹常由面部遍及全身,持续4~7天。婴儿和成人发病比儿童严重,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肺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伴有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在麻疹疫苗使用以前,我国麻疹发病水平很高,儿童在15岁以前几乎都会感染麻疹。1965年开始使用液体剂型麻疹疫苗后发病率逐渐下降。1978年我国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后,麻疹发病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1986年,麻疹疫苗改为有效期较长的冻干疫苗,并开始执行两剂次免疫程序,发病率继续下降,1998年我国提出加速麻疹控制规划,近年来全国麻疹发病率一直在10/10万左右波动。
预防接种免疫程序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表
年龄注射(服食)疫苗名称可预防的疾病
刚出生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 和卡介苗乙型肝炎、结核病
一个月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乙型肝炎
二个月服食第一粒小儿麻痹糖丸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 破伤风
三个月服食第二粒小儿麻痹糖丸、 注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
四个月服食第三粒小儿麻痹糖丸、 注射第二针百白破疫破伤风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四)
1、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三、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有哪些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到当地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卫生局认可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简称受种方)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任何一种疫苗的效率都不是100%的。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疫苗效率约为85%,在18月龄复种时疫苗效率约为95%。但即便人群疫苗接种率较高的情况下,对免疫无应答的人群也会导致麻疹易感人群的不断积累。麻疹的传染性很强,通常认为针对麻疹的人群免疫力至少达到95%以上,才能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当易感人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麻疹的周期性流行或局部暴发。
预防接种国家免费政策
一、疫苗分为哪几类?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预防接种单位按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这些疫苗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四、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哪些权利?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同样权利,包括办理预防接种证、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等服务,目前大部分流动人口存在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等问题,接种单位很难对人数日益庞大的流动儿童实施及时的预防接种,流动儿童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病不断升高。这些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突出问题。
3、 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还是否继续接种?
国家规划疫苗需连续多次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糖丸等,如出现单纯的局部反应或低热,则不必改变免疫程序。如果引起严重反应,则不继续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休克、高热、过敏反应、血清病等应停止以后预防接种。
4、 有免疫损害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凡患有白血病、全身恶性肿瘤或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婴幼儿或成人,感染传染病后造成严重后果,应按免疫程序接种灭活疫苗。有免疫损害者不能接种活疫苗。
4、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
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
5、孩子接种后要注意什么?
孩子打过防疫站以后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有时小孩会发生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开水,很快会恢复,如果体温过高,可服些退烧计。接种后24-48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发生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有时注射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也可能肿大。如局部反应重时,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如反应加重,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二、现阶段我市第一类疫苗包括哪些?预防哪些传染病?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我镇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共13种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13种疾病。
任何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群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部分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短暂发热及散在皮疹等一般反应,但病情轻微,一般在2天内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因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或神经系统反应(如惊厥等)极为罕见。根据我国近几年对麻疹疫苗接种安全性的监测情况,接种麻疹疫苗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正常范围内,并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预期发生率,而且麻疹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说明我国的麻疹疫苗是安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