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防腐剂分类及作用机理
常用护肤品防腐剂汇总

常用护肤品防腐剂汇总护肤品防腐剂是化妆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抑制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然而,由于近年来关于一些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的报道,人们对于常用护肤品防腐剂的选择和使用愈加重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肤品防腐剂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情况:1. 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苯氧乙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抑制大多数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此外,苯氧乙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不会对产品质地和香味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苯氧乙醇可能对于婴儿的皮肤有潜在的刺激性。
2. 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甲基异噻唑啉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和抑制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然而,甲基异噻唑啉酮在高浓度下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因此在产品中的使用浓度需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对羟基苯甲酸酯包括甲酸对羟基苯酯(Methylparaben)、乙酸对羟基苯酯(Ethylparaben)、丙酸对羟基苯酯(Propylparaben)等。
它们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能有效保护产品不受微生物污染。
然而,由于一些研究指出对羟基苯甲酸酯可能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的使用。
4. 氯苯二酚(Chlorphenesin):氯苯二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氯苯二酚对肌肤刺激较小,并且在一定浓度下对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影响较小。
5. 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苯甲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化妆品常用防腐剂作用机理

化妆品常用防腐剂作用机理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保持化妆品的性质稳定,使其开盖使用后不易变质,延长保存时间。
对羟基类抑菌剂作用机理对羟基结构可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溶物的漏出,同时使细胞膜中离子转移蛋白质失活,造成与其相偶联的能量梯度的丧失。
特点:1、广谱,与咪唑烷基脲、苯氧乙醇有良好的协同效果。
2、低毒,安全性好。
3、油溶性好,彩妆中应用广泛。
4、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5、体内微环境可形成为苯酚类物质,并且在脂肪组织中有累积致癌的可能性。
6、能够模拟某种雌激素的能力,增加女性乳腺癌的诱发机率。
常用的产品有: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甲醛缓释体类抑菌剂甲醛可透过细胞膜渗透进胞体内部,同时可使蛋白质中的氨基、巯基和嘌呤碱基的氮杂环烷基化,导致蛋白质变性,最终导致菌体死亡。
特点:1、快速、高效,有气相抑菌性。
2、与多种抑菌剂有协同效果。
3、抑制细菌效果较好。
4、热稳定性差,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味道。
5、普通消费者对甲醛有极强的排斥心理。
常用的产品有: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咪唑烷基脲、DMDMH异噻唑啉酮类抑菌剂1、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部分细胞内容物的泄露,但并不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
2、和细胞内巯基酶反应形成二硫化物,导致含有巯基的酶(如ATP酶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失活,造成菌体代谢紊乱直至死亡。
3、CIT能在形成二硫化物的基础上继续反应形成硫代酰氯,其具有极高的细胞内活性,可以同细胞内的大分子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失活,另硫代酰氯对核酸有破坏作用。
特点:1、CIT活性很高,三重防腐机理使微生物很难形成抗性菌株,极其高效广谱。
缺点是CT极不稳定,即使在稳定剂存在的情况下,也容易受热、碱、还原性及氧化性的影响失活,使其不再具有防腐效果。
2、MIT性质稳定,对热、碱等条件影响較小,有积累性并有极大的可能引发皮等问题。
常用的产品有:卡松、MIT等。
醇类抑菌剂高浓度醇类可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容物外泄,快速作用于微生物;低浓度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这才是更全的化妆品防腐剂及其各自特点

这才是更全的化妆品防腐剂及其各自特点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上次看到一篇名为“史上最全的化妆品防腐剂资料汇总”,大家都在转发,看了觉得有所收获,但也觉得不是太全面,很多描绘还有误差。
(如说卡松也是甲醛供体,GPL用丙二醇作为溶剂等,都是误解)。
担心读者误解特写此文,希望简单易懂,能适用于实际配方应用中。
有不详尽之处,欢迎私我指正。
1,液洗发用里最常用的还是凯松(卡松)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混合物,也就是CIT和MIT 的混合物,总活性一般在1.5%左右,CIT:MIT比例常在3:1左右。
几乎凡生产防腐剂的厂家大多都有生产,只是各厂家取的名称不一样而已,防腐杀菌能力都比较强,成本低,刺激性偏大,目前各品牌质量差异不大,主要是总活性含量差异,CIT:MIT比例差异,杂质含量和稳定性差异。
法规限量:07版:甲基异噻唑啉酮限量0.01%,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混合物限量0.0015%。
15版增加对后者的限制,规定仅用于淋洗类产品,并不可和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同时使用。
建议:1,该产品主要是用于液洗产品,别相信贵的品牌就是安全,价格高的都是浮云。
2,说活性物含量高的要注意添加量不要超标,还要看CIT:MIT的比例,如果增加的含量只是CIT,带来的刺激性就太大了。
3,一般配方建议使用1.5-2%左右的卡松,添加量在0.05-0.08%左右。
,2,甲基氯异噻唑啉酮(MIT,N950)也就是卡松去掉刺激性大的CIT,只留下MIT.用于护肤品里防腐力强,成本低,市场上还有用MIT和IPBC等复配体。
但致敏性和稳定性还是有很大争议。
建议:在护肤配方中少用和慎用。
3、咪唑烷基脲系列(杰马II,杰马粉,杰马液等)在杰美系列中,主要成份是咪唑烷基脲类,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这类产品应用很多年了,各品牌技术都比较成熟,但其缺点是甲醛供体为主,刺激性还是比较大,很多老的配方都在用其与尼泊金酯的复配体。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化妆品防腐剂是保护和延长化妆品有效期的重要成分,它们能够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化妆品变质的作用。
化妆品中存在的水、营养物质和罕见元素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滋养条件,因此防腐剂的作用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化妆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首先,化妆品防腐剂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
防腐剂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膜中磷脂的结构,从而导致细胞膜的破裂,使细胞内容物外泄。
这种破坏细胞膜的作用会破坏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其次,化妆品防腐剂可以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防腐剂能够影响微生物体内的酶的活性,抑制其正常的代谢过程。
例如,一些防腐剂会干扰细菌或真菌的蛋白质合成,使其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此外,化妆品防腐剂还可以改变微生物细胞内环境。
防腐剂能够干扰微生物细胞内的pH值、渗透压和电解质浓度等,改变其细胞内环境。
这些改变会导致微生物细胞内部的平衡紊乱,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然而,化妆品防腐剂除了对微生物有杀菌和抑制作用外,也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一些化妆品防腐剂如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引发皮肤刺激和炎症。
因此,在选取和使用化妆品防腐剂时需要谨慎,并注意对敏感肌肤的测试。
化妆品防腐剂的添加量也是需要控制的。
大量的防腐剂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抗菌剂酚和与罗默金黄色杆菌抑制剂苯氧乙醇等。
因此,化妆品工业界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规范和用量限制,以确保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多种防腐剂联合使用,通过不同机理对多种微生物起到协同和增强的作用。
这样可以减少对单一防腐剂的使用量,降低毒性风险,同时提高了防腐效果。
总之,化妆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和改变微生物细胞内环境等。
通过这些作用,防腐剂能够抑制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保护化妆品的品质和安全。
然而,对防腐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谨慎,要确保防腐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合理控制其使用量,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

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1、对苯二酚:医学上叫氢醌,皮肤漂白剂。
麦克尔.杰克逊曾用含此成份的产品来漂白皮肤。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调查显示,不少晚霜中都含有这种成份。
2、铅、汞:也起到美白祛斑的效果,也有加在口红、唇采、指甲油等中,起到沉淀、着色不易脱落的作用。
久用会使角质层增厚,直接进入消化器官和内脏。
虽然一时看上去皮肤很白,但久用会使黑色素沉淀于皮下,形成铅汞斑或铅汞中毒,难以去除。
3、甲醇:常作为香料的一种添加剂成份放入护肤品中,有毒。
4、铬、钕:铬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病程长,久而不愈。
钕对眼睛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吸入还可导致肺栓塞和肝损害,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的有关规定,化妆品中不能含有铬、钕等禁用物质。
前一段时间SKⅡ、雅诗兰黛、兰寇、迪奥、倩碧五大品牌中的一些产品中都查出了铬和钕。
5、皂碱成份:起到去油污的作用,常加入洁面乳中。
但会破坏皮肤天然的弱酸性保护膜(屋内熏醋消毒,说明酸性环境杀菌),使细菌和螨虫更易生长繁殖。
常用碱性的洗面奶会加速皮肤老化。
6、酒精:可以收敛毛孔,消炎杀菌,但易使皮肤干燥出皱纹,加速皮肤蛋白质变性,催生老化。
7、矿物油(石蜡油)、凡士林、羊毛脂等:遮盖细小皱纹,锁住水份。
但会堵塞毛孔,使皮肤无法呼吸,造成皮肤暗淡、毛孔粗大,同时毛孔内的排泄物不易排出,导致长痘、痤疮、毛囊炎,同时这些成份吸收紫外线能力较强,易使皮肤长斑。
科学研究发现,矿物油可以导致癌症。
8、人造糖精。
是从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在化妆品中是一种调味剂,有报导容易导致癌症。
9、色素、防腐剂和香料:它们大多是合成产品,如煤焦油类合成香料,醛类系列合成香料等。
在煤焦油系列色素中,有亚硝基染料和硝基色素,这些物质对人体都非常有害,一旦进入人体,危害则更大。
放入化妆品中的防腐剂主要成分是甲醛,释放出来会污染室内空气。
染发剂属氧化型染料,包括2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约有一半可诱发癌变。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完美版PPT

防腐挑战性测试
• 陶氏化学挑战测试方法:是分别在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接种,一共接种3 次,整个试验周期28天。标准挑战菌种包括7株细菌、1株酵母菌和2株霉菌。 根据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样品中残留微生物含量多少判定有效性,以第3 天、第10天和第17天样品中残留微生物含量判定杀菌速度。
防腐剂具备的特点
醇类防腐剂
• 苯氧乙醇 • 苯甲醇,又名苄醇 • 溴硝丙二醇,又名布罗波尔
全球知名市场调查公司在2021年也曾经做过调查,苯氧乙醇在35%的化装品新 品中被选择作为防腐剂,是在化装品新品中使用频度最高的防腐剂。 苯氧乙醇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效,尤其是对革兰 氏阴性菌如假单胞菌等杀菌效果更好。很少单独使用,常与其他防腐剂或防腐 增效剂共同使用,增大抗菌谱,降低使用量。苯氧乙醇具有广泛的pH和温度稳 定性,在pH为3~10的配方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 欧盟化装品规程附录六中显示,允许在欧盟使用的化装品防腐剂 有56种;
• 而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2007版的?化装品卫生标准?显示,允许 在我国使用的化装品防腐剂有56种。
•甲醛供体类防腐剂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防腐剂 •醇类防腐剂 •其他有机化合物防腐剂
甲醛供体类防腐剂
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主要是通过在化装品体系中缓慢释放少量的游离甲 醛起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而不是在短时间内快速释放甲醛。这类防腐 剂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对真菌的效果有限,可以和杀真菌 剂合并使用到达广谱杀菌作用。 例:重氮咪唑烷基脲〔Germall Ⅱ〕
咪唑烷基脲 〔 Germall-115 〕 1, 3-二羟甲基-5, 5-二甲基乙内酰脲〔DMDMH〕 季铵盐-15 羟甲基甘氨酸钠
重氮咪唑烷基脲Germall Ⅱ:抗细菌活性比杰美115好,抗霉菌 活性比杰美115弱,一般和尼泊酸酯类复配使用,增强抗霉菌 活性,使用量范围0.03-0.3%
化妆品常用防腐剂的种类和特性

化妆品常用防腐剂的种类和特性化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容易成为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场所。
为了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腐剂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种类有很多,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腐剂及其特性。
1.苯氧乙醇:苯氧乙醇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均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它通常用于注射液、乳液和面膜等产品中。
苯氧乙醇的作用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阻断其生长和繁殖。
值得注意的是,苯氧乙醇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性,特别是对于皮肤容易过敏的人群,建议在使用时注意。
2.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酯是一类常见的防腐剂,由于其低毒性和广谱抗菌作用,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对羟基苯甲酸酯通常用于护肤品、洗发水和口红等产品中。
该类防腐剂不仅能够杀灭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还可以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
然而,近年来对羟基苯甲酸酯被认为可能对激素系统产生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使用量和频率,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3.苯甲酸:苯甲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能够有效杀菌、抑制酵母菌和霉菌。
该成分通常用于护肤品、洗发水和洗涤剂等产品中。
苯甲酸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尤其对于表面增殖的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能力。
然而,苯甲酸存在刺激性,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化妆品时,建议进行皮肤测试,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需要谨慎使用。
4.氯化苯甲酸:氯化苯甲酸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广泛用于护肤品、洗发水和香波等产品中。
氯化苯甲酸能够抑制和杀灭多种微生物,对于常见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均有较好的效果。
这一成分的抗菌机制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和抑制蛋白合成来达到杀菌的效果。
不过,氯化苯甲酸的使用量需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5.山梨酸:山梨酸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洗发水和化妆水等产品中。
化妆品防腐剂的研究与探究

化妆品防腐剂的研究与探究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话题。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妆品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存在,而为了使这些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始的质量和保质期,所以防腐剂的使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化妆品防腐剂是什么?化妆品防腐剂与食品和药品防腐剂有所不同。
化妆品防腐剂是指一种化学物质,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含水化妆品因细菌、霉菌、酵母菌的污染而腐败,并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其次,化妆品防腐剂的分类化妆品防腐剂的分类有很多种。
常用的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防腐剂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来抑制细菌的繁殖,最常用的有机防腐剂是苯甲酸钠、安全良好的3:1丙二醇/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等。
无机防腐剂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碘、溴、氧、氯等,它们具有较高的消毒能力,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对皮肤产生刺激。
再次,化妆品防腐剂的影响化妆品防腐剂虽然是为了保证化妆品的稳定性和维护产品的效果而存在的,但它们并非完全没有负面影响。
例如,过多的使用有机防腐剂可能会对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苯甲酸钠是一种长期使用效果最明显的防腐剂之一,由于其独有的抗菌效果使得它成为消费者最常选择的防腐剂之一。
然而,苯甲酸钠使用得过多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致癌物质。
此外,防腐剂过多的使用还会导致人体对化学物质的耐药性,使得其在真正需要使用防腐剂的时候反而失去了作用。
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的化妆品防腐剂由于化妆品防腐剂的过度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所以消费者可以从选购化妆品进行规避。
选择低含量的化妆品防腐剂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海藻糖醇等天然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并且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
并且最近一些品牌的化妆品开始使用基于天然抗菌剂的产品进行替代防腐剂,但这些新型防腐剂的效果尚未被证实。
总之,是一个大众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使用化妆品时要做到不过于讲究外在美观和产品的保质期,合理选择防腐剂,减少防腐剂的使用量,同时增加天然防护剂的含量,以实现更好的健康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防腐剂分类及作用机理
防腐剂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或阻止产品反应的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可能的感染。
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一般情况下,在外观就能够反应出来。
如霉菌和酵母菌经常在产品的包装边沿等地方出现霉点;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 值改变、发泡、变味,如果是乳化体则可能出现破乳,成块等。
如果防腐剂添加的量不够,则可能出现微生物适应周围的生长环境,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腐失效。
1.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是依赖于一些环境因素的:物理方面的有温度、环境PH 值、渗透压、辐射、静压;化学方面的有水源、营养物质(C、N、P、S源)、氧、有机生长因子。
在一些油膏类等含水量很低的产品中,微生物一般情况下是不生长的,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最适合生长的PH 范围是接近中性
(6.5~7.5) ,强酸及强碱不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比如常见的果酸产品,防腐效果通常会平行好过中性产品。
提高或降低渗透压会可导致细胞膜的破裂,也可引起膜的收缩和脱水。
另外表面张力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原因之一,在一些表面活性剂用量很高的配方中,微生物也是不容易生长,在这个方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比较突出,而
阴离子及非离子对微生物的生理毒性则很小。
在一般情况下,细菌最适宜生产的温度为30 C ~37C,而霉菌及酵母菌为20 C ~25 C,所以可以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但个别芽胞菌在适应环境后,生成保护膜,即使80 C ~90 C高温下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其杀灭。
防腐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只有在足够的浓度与微生物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作用。
防腐剂最先是与细胞外膜接触,吸附,穿过细胞膜进行细胞质内,然后才能在各个部位发挥药效,阻碍细胞繁殖或将其杀死。
实际上,主要是防腐剂对细胞壁和细胞膜产生的效应,另外是对影响细胞新陈代谢的酶的活性或对细胞质部分遗传微粒结构产生影响。
2.防腐剂的分类
大多数的防腐剂都是通过与细胞膜接触后,与细胞壁的某些组份,主要是与蛋白质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的保护结构或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秩序,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阳离子则主要是通过影响其渗透压,使细胞膜破裂,收缩和失水,从而进行杀菌。
如奥麒的Cosmocil CQ ,聚氨丙基双胍。
1) 、咪唑烷基脲
ISP 公司的Germall 115 、Germall n> Germaben II -E、Germall plus 、Germall IS-45 。
在杰美系列中,主要成份是咪唑烷基脲类,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
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Germall 115 的主要成份为咪唑烷基脲其抗菌活性比Germall II (双咪唑烷基脲)差,Germaben II-E为尼泊金酯类的复配
物,在对付霉菌、酵母菌方面比单组分方面有优势。
Germall plus 、Germall IS-45 为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的复配物,市场反应效果也不错,但是注意避免配方中可能存在的抑制其活性的成分,另外防腐剂中1%的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水溶性较差,在操作时,如果未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也可能会影响其防腐效果。
Germall IS-45 是的ISP 公司销售的较新的品种,其中增含有尼泊金甲酯5%,此举增强了对霉菌、酵母菌抑制能力。
2)、已内酰脲
LONZA 公司的glydant plus 、DMDMH,NIPA 公司的DMDMH。
本类产品也是甲醛供体。
glydant plus 是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的复配物,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的含量为5%。
此外LONZA 还提供据称活性物达50%的liquid glydant plus(丙二醇溶液),也需注意配方中的还原剂等组分可能会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3)、异噻唑啉酮
罗门哈斯公司的Kathon CG 950,LONZA公司的isocil pc,S&M公司的EUXYL K100、EUXYL K727。
本类产品也是甲醛供体。
不过甲基异噻唑啉酮不是甲醛供体。
LONZA公司的isocil pc是由二种异噻唑啉酮组成,配方中增加23%的镁盐进行增效,主要是改变渗透压。
K727 是甲基二溴戊二腈的复配物。
而EUXYL K100 则是苯甲醇的复配物,这对于气相部分也有相当的防腐能力。
4)、尼泊金酯类
浙江圣效、ISP公司的liquapar oil 、S&M公司的EUXYL
K300 、NIPA 的phenonip 等。
本类防腐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腐剂之一,但用量相对较大,随着碳链的增长,其水溶性相逐渐变差,影响其
在水相中的分配率。
其防霉效果比较突出。
5)、金刚烷氯化物
这类产品目前只有Dow Chemical 公司的Dowicil 200 。
Dowicil 200 不会稀放甲醛,但其抗氧化还原能力比ISP 公司的杰美要好。
在一些易变色的配方中通常的作法可以添加少量的亚硫酸盐进行预防。
6)、国产凯松-CG( 化学结构同第 3 类)
浙江圣效的CY-1 、山东明达的MD-2000 、江苏新科的新科-99 、陕西华润的KS-1 、西安先锋的XF-1 。
本类产品也是甲醛的供体。
在使用方面对PH值比较敏感,在偏酸性的环境中能发挥非常好的防腐作用,用量很少,大约0.08% 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但在碱性环境中,则会失去其防腐活性。
在本类产品中,为增加其防腐活性,其中会添加镁盐,以提高其渗透压,故在使用本产品的时候必须考虑原料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以免发生沉淀,特别是在透明产品中,要十分小心。
此外,胺类、硫醇、硫化物、亚硫酸盐、漂白剂也可使凯松失活。
7)、另外还有苯甲酸及衍生物防腐剂、醇类及衍生物防腐剂,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苯氧基乙醇,不是甲醛供体,市售有舒美的PE9010 ,用乙基己基甘油做溶剂增加防腐效能。
它是很好的溶剂和防腐剂,在防腐剂的配制中经常被作为溶剂来溶解其他油溶性的防腐剂,但它本身可作为一个乳化剂,所以在使用时要考虑其对产品自身的影响。
3.总结
防腐剂的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这里是列举了化妆品领域中比较
常用的种类。
总的来说,大部分的防腐剂都对强氧化还原的化学试剂敏感,因为他们是通过与微生物细胞中的各个靶点进行化学反应,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破坏细胞的结构。
而季铵盐类等是通过影响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进行防腐的。
而因在使用防腐剂时,应考虑配方中各个组分对防腐剂的影响,才能使防腐剂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