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共56页

合集下载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申瑞峰2014-10-27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学目的: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2、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难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学情分析: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二也已对城市化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是将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想来,并分析某区域的这一进程。

教学过程:上节课知识回顾:1、鲁尔区衰落的原因2、鲁尔区治理的措施导入:阅读探索活动中的图片,问题:1、三个指标分别是什么?2、就三个指标来看,中国与国际通用标准之间存在哪些差异?一、工业化和城市化1、什么是工业化?问题:什么是工业化?概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指标:教材上的三个及评价水准。

探索活动图:中国与国际标准的对比。

从农业产值看,我国已进入工业社会,而从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看,任重而道远。

工业化: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主2、什么是城市化?回忆必修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哪几个?城市占地规模城市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城市化概念:(教材)城市化内涵:3、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发展、农民入城、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2)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业化进程。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与城市化新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1)、相同点:经历了大大致相同的历程: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基本同步增长——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无锡市港下镇的兴起
红豆集团所在地港下镇地处江阴、无锡、常熟 三市交界处,由于地势低洼,交通闭塞,当年是周 围出了名的穷窝子。20世纪70年代,这里的农民 到无锡办事,要乘五个小时的轮船;到20世纪80 年代,乡镇企业兴起,这里通上了公路,但由于路 况不好,到无锡办事要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颠簸近 两个小时。红豆集团的发展推动了这里的小城镇建 设,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乡镇企业的 不断发展,现在村村通上了公路,到无锡办事只须 半小时车程。红豆集团1983年起家,当年港下镇的 人均纯收入只有287元,到2002年,这里的人均纯 收入已达6 045元,在红豆集团的12 000名员工中, 港下镇劳力就占了50%;
小结:
•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是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的,发达 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这个过程,城市化水平也基本稳 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 验,不断纠正我们的发展方向、速度和策略。 • 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 1.江苏省城市化建设的思路要加快实现的内容,不 正确的是: D A.城市现代化 B.农村城市化 C.城乡一体化 D.城市特色化
新型工 按照“城市 业化布局全 现代化,农村城 面展开,沿 镇化,城乡一体 沪宁线高新 化”的总体思路, 技术产业带、 加快城市化进程。 沿江基础产 优先发展中心城 业带、沿东 市尤其是大城市, 陇海线产业 加快推进南京、 带构建了新 苏锡常、徐州三 型工业化布 大都市圈建设。 局的新平台。
措施三: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红豆服饰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15% 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20%

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

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

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稳步推进,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每年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0%以上,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推进。

加强对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性分析,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实现地区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自1949年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江苏城市化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发展历程。

1949年,全省共有城市10个,建制镇703个,到2005年,城市数量增加到40个,建制镇增加到1025个;市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43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775万人,增加了7.6倍,年均增长3.9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49年的12.4%上升到2005年的50.5%,上升了38.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68个百分点。

1949-2005年期间,江苏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49年至1957年)。

全省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化发展态势良好,市镇人口由435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6%,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5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8年间上升了6.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79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波动阶段(1958年至1978年)。

这期间,江苏城市化水平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过程。

1958年,市镇人口占总人口19.5%,1960年最高,达到20.62%。

1961年起城市人口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

高考地理(教学指导)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高考地理(教学指导)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28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1.工业化(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衡量指标: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2.城市化(1)概念: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2)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优势条件地理位置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开放前沿自然条件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地形平原广阔水文河湖众多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好,历史上工商业发达城市化基础19世纪初,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全世界仅有10个,江苏省就有苏州、扬州、江宁(今南京)3个1.工业化:从业人员大量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并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

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与时代相适应、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与产业布局相呼应的城镇体系结构。

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1)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

(2)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单一指标——城市化率。

2.产生环境问题(1)环境治理没有与工业发展同步。

(2)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

3.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处在快速发展中,政府通过行政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大力推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具体如下:1.调整行政区划。

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2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2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工业化衡 比重降到 15%以下;农业就业 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
量指标,城 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城市文明 向广大农村地区
市化内涵 降到 20%以下;城镇总人口占 扩散
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60%
关 系
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江苏省概况 位于长江 、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①工业化进程较快、工业化水平较高,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 阶 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 平均水平。
保证
处,从而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政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 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 增值
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拓展提升]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措施
出现的 问题
原因
解决对策
①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②
①土地开发过热;②城镇建设
大量占
城镇规模要适度,要适合资
用地扩展过快;③盲目建设
图表 解读 悟技 巧
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化
2000 年
2013 年
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 12.0∶51.7∶36.3 6.1∶49.2∶44.7
的比重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
44.84%
93.84%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42.7∶30.2∶27.1 20.1∶42.9∶37.0
江苏省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1.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1)~(2)题。 对外开放 → 外资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0981地理-2013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0981地理-2013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 五 节
基础自主梳理
中 国 江 苏 省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的 探 索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基础自主梳理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 主导地位 发展并达到占_____________的过程,即国民经 农业 济 结 构 发 生 了 从 以 ________ 占 主 导 地 位 向 以 工业 ________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农业产值 农业就业人数 城镇人口
2.城市化 城镇地区 (1)概念:指居住在___________的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增长的过程,即_____________向非农业人口转 农业人口 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农村人口 (2) 内 涵 : a.____________ 向 城 市 集 中 ; 农村地域 城市文明 b.__________向城市地域转化;c.___________向广 大农村地区扩散。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 推动力 要________,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工业化 相互影响 与城市化是一个__________、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1) 前 景 : 到 2010 年 , 城 市 化 进 程 将 进 入 量质并重、稳步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阶段;到2020年,全 现代化 省基本实现_________。 (2)推进的主要措施 a._____________,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调整行政区划 组团式 b.“_________”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 圈”。 c.以____________促进小城镇建设。 工业发展 体制 政策 d.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_______和_______保证, 农村 ______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社会资金 存量土地 e.广泛吸纳____________、盘活城市__________、 市场 将土地推向_______以得到增值。

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城市与城市化课件(共54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城市与城市化课件(共54页)

考点梳理
考点一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基础导学
1. 城市与城市区位
(1)城市 ①含义:城市是1 人口 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2 非农业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3 经济 、文化中心。 ②特点:人口和4 产业活动 密集、生产效率和5 经济效益 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 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合理性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 题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生的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 城市化推进很快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 通拥挤、住房紧张、环 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 象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 家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 早(自产业革命开始)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发展中国家 晚(自“二战”结束后开始) 较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具体如图所示:
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②从 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 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

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30 20 10 0
<15 15.4 <20
国际通用标 准
36.2
中国水平 2002年 ( 2002 年 )
①农业产值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重 ②农业就业人数 占全部就业人数 的比重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很低,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很低,离 国际标准还差很大的距离。 国际标准还差很大的距离。
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增加 、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数比重 、 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返 回
工业化的涵义
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 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 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 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返 回
江苏省“两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苏省“两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产生严重环境问题。 2.产生严重环境问题。 产生严重环境问题 3.乡镇工业分散、公共基础设施效益低、 3.乡镇工业分散、公共基础设施效益低、 乡镇工业分散 成本高,污染扩散。 成本高,污染扩散。 4.城市规模相对缩小; 4.城市规模相对缩小;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 城市规模相对缩小 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显;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城市 化水平略高;工业化以后, 化水平略高;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地高于工业化 水平
相同
发Hale Waihona Puke 时间 国家 发展速度发展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