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指导医院药品经济管理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摘要】药物经济学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质量、效益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四个方面强调了药物经济学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医院管理;卫生经济效益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已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进展,亦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作者仅就药物经济学在医院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 药物经济学的概念药物经济学是指应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技术,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和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的测量、对比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果,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1]。
从宏观层面上讲,药物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无限性与药物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规律的,是为药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及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
从微观层面讲,药物经济学是医院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可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疗服务质量。
2 药物经济学的发展现状药物经济学一语由Townsend于1986年首次提出。
1991年Bootman等人编写了第一本药物经济学专著-----药物经济学原理(《Principle of Pharma coeconomics》),标志着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形成。
目前,澳大利亚、美国及欧洲多个国家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药物经济研究准则、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丰硕成果。
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起步时间较晚,大约只有10几年时间。
1993年,张钧等在《中国药房》期刊上,发表了《药物经济学概论及在我国运用的几点设想》[2],揭开了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序幕。
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标志着药物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诞生,也为改革开放形势下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药物经济学知识的传播和实际应用,药物经济学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已经和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医院药事管理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控制药品成本、优化药品使用效果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药物经济学的应用,旨在阐明其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药物成本效益分析、药物选择与采购决策以及药物库存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将被详细介绍。
通过药物经济学的运用,可以实现成本效益分析、资源分配优化、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同时促进健康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医院药事管理;应用价值引言:医院药事管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任务不仅包括确保患者安全用药,还需要有效地管理药品供应、控制药品成本以及提高治疗效果。
在面对医疗资源有限和医疗支出不断增加的困境时,如何更好地运用药物资源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药物经济学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为医院药事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工具。
一、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性(一)确保药品供应安全药事管理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它需要负责对医院的药品进行采购、储存、配发和管理等工作,以确保医院药品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药事管理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合理选择药品供应商,确保药品质量和纯度,防止药品的过期或失效使用,有效避免药品供应链中的风险和问题。
(二)优化药品使用效果药事管理不仅仅关注药品的供应和管理,还包括对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通过建立药品使用评价体系、开展临床用药指导和药品疗效监测等工作,可以帮助医院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药物费用支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1]。
(三)控制药品成本药品是医院重要的运营成本之一,药事管理需要合理控制药品的采购、储存和使用成本,实现药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通过药品采购中的招标、竞价等方式,规范药品价格,有效降低药品采购成本;通过合理的药品库存管理和临床用药指导,减少药品浪费和过度使用,降低医疗费用。
药物经济学在药剂科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药物经济学在药剂科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药物经济学是一个研究药物治疗成本和效果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在药剂科药事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药剂科药事管理者评估和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评估,可以确定哪种治疗方案是最经济有效的,并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成本和效果,可以确定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策略。
其次,药物经济学还可以帮助药剂科药事管理者进行药物使用评估和药物策略制定。
通过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经济评估,可以确定药物使用的合理程度和效果,发现并改进低价值药物的使用,优化药物使用策略。
例如,通过对抗生素使用的经济评估,可以发现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此外,药物经济学还可以帮助药剂科药事管理者评估医疗技术和药物政策的经济影响。
通过对不同技术和政策的经济成本和效果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其对药事管理的影响,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应的建议。
例如,药物经济学可以评估某项新技术的经济成本和效果,确定其是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总而言之,药物经济学在药剂科药事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和决策,优化药物使用,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医疗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与评估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与评估一、引言药物经济学是研究药物使用的成本和效果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对药物的经济成本与医疗效果进行评估,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药物经济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与评估。
二、药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药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
成本效益分析是指通过比较不同药物的成本和效果,评估药物的经济价值。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效果指标和成本评估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药物经济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1. 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医生根据药物的成本和效果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用药决策中应用药物经济学可以提高药物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2. 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药物经济学可以评估不同药物的成本和效果,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发现哪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最好,成本最低。
这有助于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盲目用药,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3. 降低医疗费用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医疗机构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成本。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发现哪种治疗方案最经济有效,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费用。
药物经济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四、药物经济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评估1. 评估指标的选择药物经济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评估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医疗费用、医生对治疗效果的评价等。
在评估指标的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临床情况和患者的需求,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药物管理中的药物管理与药物经济学

药物管理中的药物管理与药物经济学药物管理是指对药物使用、储存、分发和监测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药物经济学是研究药物使用和药物服务与经济效益的学科。
药物管理与药物经济学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药物管理的重要性药物管理在医疗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滥用,还能够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
药物的管理过程包括药物采购、仓储、配送、使用和监测等环节。
通过合理规划和执行这些环节,可以提高药物利用率,降低药物费用,减少药物浪费,并且避免因滥用药物而导致的不良事件。
二、药物管理的原则1. 合理用药原则合理用药是药物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合理使用药物。
同时,医生应提醒患者按照医嘱规定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改变用药方式。
此外,医生还应积极开展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
2. 安全用药原则安全用药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基本原则。
医疗机构应建立合理的药物监测系统,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和评估。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损害。
3. 药物质量管理原则药物质量管理是保证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药物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进货药品的质量检验与评价,保证药品的合格率。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积极与药品供应商和制造商合作,建立药品质量跟踪机制,及时对不合格药品采取处理措施。
三、药物经济学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药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使用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学科。
在药物管理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提高药物利用效率和降低药物成本的决策依据。
具体应用包括:1. 药物成本分析药物成本分析是药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药物成本分析,评估药物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在选择药品时,医生可以考虑药品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单价、用量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以确定最经济有效的药物。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1 药物经济学简述[1,2]药物经济学泛指西方经济学在药物治疗评价上的应用,包括一切有关药物临床应用的经济学研究。
以卫生经济学为基础,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评价药物应用经济学价值。
成本和结果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对象。
药物经济学是对不同治疗方案成本(卫生资源的消耗)和结果(临床的和人道的)的评价,其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成本效益分析(CBA)。
2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2.1 新药经济学评价:药物经济学可以贯穿于新药开发的全过程。
可以利用Ⅱ或Ⅲ期临床试验兼作开展经济学研究。
药物经济学评价可以是临床试验最重要的目的,也可能是开始设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的第二个目的[2]。
一旦药物上市,回顾性或前瞻性药物经济学研究都可以随之开展。
2.2 临床给药方案评价2.2.1 同种药物给药途径或给药频率不同:孙华[3]等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和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发现后者是较佳治疗方案。
2.2.2 同种药物不同来源或是不同剂型:陶金成[4]等对不同生产厂家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质量评价,发现所检测药品质量均达到局颁标准,但药品费用差别大。
以相同剂量治疗3天,最高与最低费用相差5倍。
2.2.3 同一疾病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费炳红[5]等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组方案进行经济学分析,发现仙灵骨葆胶囊与钙剂、维生素A、D合用是值得推广的最佳方案。
2.2.4 药物治疗与其它疗法的经济学评价:如对肿瘤患者的保守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肾衰、贫血时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输血的比较。
2.3 药学服务经济效益评价:医院药学的工作模式正在向药学服务转变,为改善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个特定目标而提供服务。
药物经济学要结合药学服务工作,实现“进行较少投入、获得较佳治疗效果”。
药物经济学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将经济 学原理 、方法 和分析技术 ,应用 于 医疗 、药物治疗 方案与其它 方案 ,它在 医疗 机构药 事 管理工作 中的作用逐步凸显 。 1 遴选新药及基本 用药 目录的制定 我 国医药市场 中普遍存在一种药物多家生产的现象 , 同时 ,其 价格差 异也很 大。为此 ,政府 为纠正药 品流通 领域 中的不正之风 ,减轻广 大患者 的医疗 负担 ,采取 了 集 中招标 采购 、降价及 “ 一 品二规 ”等措施 。 这些措施 的实施 ,对医疗机构药 品 的遴选 提 出了新 的要求 ,它要求 医疗 机 构应 尽可 选 能遴 选安 全 、有 效 、 经济 ( 即成本效果好) 的药物 ,纳入 医疗 机构基本 用药 目录 中,以使药 品费用 的增长 幅度控 制在政策 规定 的范 围内,这也是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流通领域 中的具 体体现 。 医疗机构 药事 管理 委员会 ,可根据 本 院临床 实 际需要 , 运用药物经济学基本理论 、方 法和研究结果 ,全 方位评 价预选药 品 ,从 中遴选 出疗效 确切 、质量可控 、不 良反 应小 、价格合理 、使用方便 的药 品进 入医疗机构 的基本 用药 目录 ,以减少选 药 的随意 性和不合理性 。将 真正具 有 良好成本效果 的药 品奉献给 广大 的人 民群众 ,满足患 者 的实际需要 ,为 医疗 机构新药 的遴 选和基本 药品 目录 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2 以药物经济学优化治疗方案 指导临床 合理用药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药物经济 学方法制定 合理 的 成本效果处方 ,可为临床合 理用药 和制定科学 的治疗方 案提供决策依 据。对 于临床药 物治疗方案 的评 价 ,只考 虑效果 ,不顾成本 消耗是不 可取 的;只考虑成 本 ,不考 虑效果也是无 意义 的。关 键在 于平衡成本 与效 果 ,寻求 个最佳点 。在多个 治疗方案 中 ,一个 治疗方案 即使 成 本较高 ,但临床 效果 显著 ,仍 不 失为 较佳 的治疗 方案 。 成本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未 必是实现 特定治疗 目标 费用 是最低 的。在选用药物 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法 时 ,要 综 合考虑效果与成本在 临床治疗方 案评 价 中的作 用 ,使 成 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 。 目前 我国许 多省市 为 了控制 医疗费 用 的迅速 上涨 , 实行 “ 总量控制 、结 构调 整”的政策 。对 医疗 机构 的药 品使用提 出了新 的要求 ,要求 医疗机构尽 可能使用疗 效 好 、价格低 的药物 ,即使用 成本效果好 的药物 ,并将 其 纳入医疗机构的用药 目录 中,以便使药 物费用 的增 长幅 度 控制在政策规定 的范 围 内。药物经济学 的研究结果 将 有 助于医疗机构将那些 成本低 、效果好 的药物遴选 到医 疗 机构 的用药 目录 中。与此 同时,医疗机 构用药 目录 的 制订也规范 了医生的用药行为 ,防止不合理用药 的现象。 同时充分发挥药 事委员会 的作用 ,对价格 昂贵 、疗 效一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背景介绍:1.药物经济学对医院的药物选择和采购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药物经济学通过比较不同药物的成本和疗效,帮助医院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药物。
例如,医院经过药物经济学评价,发现使用其中一种药物的总成本包括药品费用、检验费用和住院费用要比使用另一种药物低,且疗效相当,于是在制定药物管理策略时优先采购此药物,从而降低医院的药物支出。
2.药物经济学可优化医院的药物使用管理。
药物经济学通过评估不同药物的成本和效益,提供药物的性价比信息,帮助医院制定科学合理的药品使用指导,从而降低药物浪费和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3.药物经济学有助于优化医院的药物库存管理。
药物经济学通过对药物的成本、使用频度和需求量进行分析,帮助医院合理规划药物库存,防止库存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这样可以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和过期药物的浪费,提高药物管理的效率。
4.药物经济学对优化药物配送和储存有积极作用。
药物经济学可通过比较不同供应商的药物价格、送货速度和配送质量,帮助医院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供应商。
同时,药物经济学还可以通过货物批次合并和合理储存,减少药物的过期和丢失情况,提高药物配送和储存的管理水平。
5.药物经济学可为制定合理的医保政策提供参考。
药物经济学通过评估不同药物的成本和效益,提供药物的经济性评价,为政府和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医保政策提供参考。
例如,其中一种药物虽然效果显著,但价格昂贵,如果将其纳入医保范围,可能给医保基金造成巨大压力,此时药物经济学评价可以提供决策依据,协助制定合理的医保政策。
结论: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可以合理选择药物、优化药物使用管理、优化药物库存管理、优化药物配送和储存,以及制定合理的医保政策,从而提高医院药事管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医院应当重视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与应用,为药事管理提供科学的经济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指导医院药品经济管理
发表时间:2013-04-15T16:31:00.9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赵中华王金生李明宏付瑾刘福生程丽萍
[导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费用逐年增高。
赵中华王金生李明宏付瑾刘福生程丽萍(解放军第230医院辽宁丹东 118000)
【中图分类号】R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56-0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费用逐年增高。
目前,日本医疗保健总费用约占国内总产值的23.3%,美国约占国民总产值的21.5%,而我国在1983年医疗保健的费用仅占国民总产值的0.9%,至2010年中国医疗保健的费用已占国民总产值的3.8%左右,明显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物价上涨指数。
在医疗保健费用中药品费用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医院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60%。
由此可见,药品在医院经济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药品费用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
因此,运用药物经济学[1]原理指导医院药品经济管理,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
1.1 最低费用分析(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
当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案的治疗结果相等时,比较其治疗费用上的差异,选择最低治疗方法,以达到成本最小化。
1.2 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当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果不同时,且治疗结果难以用货币单位表示时,这时选择成本效果分析,其目的是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案,如娄卫宁等[2]用该方法评价了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用药合理性,通过对三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率和成本比较分析表明雷尼替丁的成本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二药。
此外,成本效果分析适用于外科手术抗生素的预防用药。
1.3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当两种以上治疗方案结果不同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此种分析方法是假定资源是有限的,其目标是使投资效益达最大化,它用货币单位来分别测定成本和效果,包括发病率和死亡率,当资金有限且结果互不相关时,应用成本效益分析可帮助作出资源分配方面的最佳决策。
1.4 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
成本效用分析将病人的选择和满意程度与效果联系在一起,该方法将某一特定的治疗方案货币和非货币(病人不舒服,满意程度)成本合计,根据每一项生活质量来决定其价值,即功能改善,症状减轻,不良反应减少的正平衡及治疗方案的完善,成本效用分析的结论可表现为效用成本,如每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成本。
2 药物经济学研究对药物应用和管理的指导作用
2.1 加强临床实践,完善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上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同一病症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结果,选出较好治疗方案,将其资料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优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合理成熟的治疗方案。
2.2 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人民健康
药物经济学不仅注重用药的费用,更注重病人治疗后的结果和质量,从而使病人获得长期的健康,通过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医疗需求来达到控制药品费用增长的目的。
2.3 更新药物评价观念
80年代前对药物的评价注重的是药物的安全和有效,随着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深入,在药物的评价上除安全和有效外,药物的治疗费用将成为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和合理用药的又一个因素。
2.4 适应医疗体制改革[3]
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医院重视提高医疗质量,准确诊断,选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通过药物经济学对临床上使用的药物的评价,不断筛选出疗效高,毒副作用低,价格低廉的药品供临床使用参考,对提高人民的用药水平、减轻人民用药负担及指导国家制订基本药物目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药物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3.1 医院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将影响医院的收入,这给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院管理,制定医院用药目录或诊疗常规和措施,从而促进各个独立的医疗服务决策者(包括地方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医院、医师)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真正体现知识和劳动的价值。
3.2 我国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人员主要以药师为主,他们缺乏药物经济学研究所需的知识,因而整体研究水平较低。
应大力加强药物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扩大药物经济学研究人员队伍,使整体研究水平大幅度提高。
3.3 在制定医疗用药报销范围和新药审批时,缺少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数据,某些厂家为使研制的新药进入用药报销范围,大力宣传该药的疗效和很低的副作用,却忽视了费用因素。
因此,国家应确立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法规,在申报药物报销范围品种和新药审批中,必须提供药物经济学分析的结果才予审批。
3.4 另外,我国目前的环境(特别是医疗制度)对药物经济学应用的要求还不强烈。
但这并不是说,目前没有必要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如何提高研究水平和决策者认可药物经济学的价值是当务之急,这也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
4 讨论
药物经济学把药物的经济性与安全性、高效性、适用性置于同等位置,它不仅可以进行合理的药品定价、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相应依据,还可以战略性指导制药厂家确定新药的价格范围,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信不久的将来,药物经济学必将使医院药品的经济管理更加趋于合理化,使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陶立波;杨莉;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药房;2006年01期
[2]娄卫宁,王红.成果效果分析评价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中国药学杂志,1997,32(6),339.
[3]孙志筠.职工医疗保障制度与医药行业发展.中国药业,19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