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教学内容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2、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语言与思维“等同说”
“等同说”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合而为一、 不可分离的,即没有语言的思维和没有思 维的语言都是不存在的。
“等同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
(plato)。他认为,思维如同一种会话, 当心在思考的时候,它就是对自己说话,
判断就如讲出来的陈述,是无声的、只对
自己发出而已。
(2)语言与思维“分离说”
“分离说”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分离的,思维可独 立于语言之外。
思想独立于语言的理论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Piaget)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
确立了发生认识论以后提出的。皮亚杰认为,语
言在动作内化为表象和思维方面确实起着主要作
用,但它不是唯一的,起作用的还有图画、造型、
语言学实际研究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 系统,因此,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 是言语。
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目的就是为
了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语言
科学必须要在没有言语要素掺杂在里面的
情况下才能够建立起来。而区分语言和言
语,正可以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
系统无关的东西排除出去,把一些“个人
碎了→杯子被我打碎了。
小猫撞翻了花盆→花盆撞翻了→小猫把花 盆撞翻了→花盆被小猫撞翻了。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 主义打败了→中国人民把日本帝国主义打 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被中国人民打败了。 9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 而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 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生产出 来的“产品”。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语言只是言 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 主要的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 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 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整个来看, 言语活动的研究就包含着两部分:语言、言 语。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ppt课件

失写症
失读症
感觉性失语症
失语症
1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大脑的语言功能区: (1)说话中枢/布洛卡区,大脑左半球前部,这一区域
受损会导致说话能力的丧失,患上失语症。 (2)书写中枢,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这
2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通过语言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系。
语言在发挥人际互动功能时也是在传递信息,只不 过这种信息传递的不是说话者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认识, 而是说话者主观情感、主观意愿的表达,这种特殊的 信息传递,其目的指向交际本身。
➢ “语言决定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 所有高层次的思维都依赖于语言。使用不 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也就是说与他们 的语言背景有关,这就是语言相对论。
➢ “思维决定语言论”(皮亚杰):思维先于语言并决定语 言的发展。认知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3.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三大理论
复杂
➢ 刺激-反应论(后天环境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
儿童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经过操作条件性刺激及强化 而获得语言。不属于母语中的音位逐渐消失,属于母语 中的音由于得到父母鼓励而强化为儿童发音中主要的声 音。学习语言的步骤是模仿—强化—重复 —成形。认 为语言完全 是通过经验学到的。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ppt课件

❖ 信息功能 informative Function
❖ 传达信息
❖ 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
建立、表明、维持人际关系:贵、敬、拜、顿首、
❖ 施为功能 performative Function
长命百岁、万寿无疆、碎碎(岁岁)平安——预期、使令
❖ 感情功能 emotive Function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 的手段。
可编辑课件PPT
14
三、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 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 动功能。
❖ 互动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意图;
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 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可编辑课件PPT
32
❖ 语言功能分区依据各种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 部受损区域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这些功能区的界 限不是很清楚。
这些都足以说明语言的生理基础是存在的。
❖ 语言功能区主要集中在左半球。
可编辑课件PPT
33
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
❖ 语言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的密切关联是有生理 基础的。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学习目的和要求: ❖ 认识语言的功能 ❖ 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
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可编辑课件PPT
1
第一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
❖ 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 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 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19
第三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一、“文化”的解释
二、语言对于文化看 2、从语法上看 3、从语言运用上看
20
一、“文化”的解释
问题:你怎样理解“文化”这一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财富,包括经验、知识、科学、
17
语言还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 人们通过思考得出的认识,以概念或复杂 概念(短语)来固定。如“官僚主义”指人 们这样的认识:办事主观,武断,不从事调 查,不体察对象,“老爷”作风,盛气凌人, 不诚实,不负责,口头革命派等等。
18
二、思维没有民族性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思维没有民族性, 全人类都一样。 ▲思维方式可以有差异。 ▲语言具有民族性,但人类语言也有共 性 。
10
3)个体学习和运用语言均受到社会的制约。 其一,人离开社会无法掌握语言;其二,人生
长在不同的社会就能掌握不同的语言;其三, 个人使用语言必然打上特定社会的烙印。 4)语言依赖社会而存在。 其一,不同的社会形成不同的语言;其二,语 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社会如果 消亡,语言也随之消亡。
11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的非语言交际工具有哪些?
◆文字(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旗语、电报代码、数字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人的身势手段、脸部表情、眼神等; ◆空间和时间; ◆副语言(非语义的语音-如表示话语轮接的 “嗯,啊,呃”之类,语调,停顿,重音,音 长等)。
但是,种种非语言交际工具,都不能替代语言,只能 起辅助作用。语言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6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有思维不借助语言的例子: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课件

• 2.语言和民族 (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
同一种语言,如汉族使用汉语,藏族使用藏语,西班牙人使用西 班牙语,俄罗斯人使用俄语等。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 但是,语言又不是民族的最可靠的标志,绝 对地认定“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 一个民族”,以至依赖所操语言的同异来划分民 族,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也是与现实世界相乖违 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同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 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客 观存在的。如在法国、德国长大的华人,他们不 会汉语,而只说法语、德语,我们难道可以凭其 语言而认定他们是法兰西人、德意志人?这显然 是荒谬的,他们还是汉族人。
• 大量研究证明,一些动物,如蜜蜂、海豚、 黑猩猩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交际方式,如蜜蜂会 用其特定的舞蹈动作告诉自己的同伴蜜源的方位、 距离等;海豚、黑猩猩等,会用不同的叫声来传 递不同的信息,有些似乎还挺“复杂”。这些就 是所谓的“动物语言”。但是人类的语言同动物 的“语言”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二、语言是人类的标志 1.人类有几千种语言
语言在哪儿?它在人类生活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中。人类 语言有很大的共时差异,如我们会亲身感受到周围的人,没有两 个人的口音完全相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村子,也有可能产生群体 性语言差异。一个人的语言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也会有差异。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 语言有多少?世界的语言非常复杂。德国语言学家芬克(Frans Nikolous Finck)在1909年出版的《世界语言的谱系》,收集2000 种语言的标本。现在调查出来的语言大约有5000种。正在使用的 语言大约有3000到4000种,其中70%的语言没有文字记录。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本章重点: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语言的性质:社会性、全民性、符号性、系统性。
·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 和 思维功能一、语言和言语“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中提出了应该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言语”(parole )“语言”(langue )1. 定义:·言语(说话):运用语言的行为(说)和结果(话),具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因人而异。
·语言: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一套。
2.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3.语言与言语的联系:语言制约言语-----个人的言语交际,必须符合语言系统的社会惯例。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二、语言的性质1.社会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全民性: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3.符号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第二章)4.系统性:· 1. 语言的社会性(1)语言为社会服务:语言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每个社会都存在自己的语言,语言是不同民族的区别标志 。
·2.语言的全民性——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言语:一句一句说,长短差别很大。
词按 照一定的顺序组合,长度、数目可以无限。
言语(说话)自由,不受时间、地点、动机等限制。
·语言:不同的句子所包含的词有限; 组合句子的规则有限。
语言使言语(说话)在选择材料、遵循规则等方面必须服从社会习惯。
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认清语言的客观存在,使我们在语言研究中分清主要和次要,从而把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纲要教学大纲

语言学纲要教学大纲《语言学纲要》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XX班的学生。
课程说明: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叶蜚声、徐通锵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纲要》,参考教材是徐通锵、王洪君等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
本课程主要阐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学习各门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学习语言理论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导言[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第一章语言的功能[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它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通过信息的交流,人们才可以在社会中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更好的分工协作。
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全民性,它与社会相互依存,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
没有语言,就无法形成人类社会。
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不同于思想,是指动脑筋去认识现实的一种能动过程。
思维离不开语言。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与思维的发展儿童学会语言的过程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
三、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四、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一、语言和说话语言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具体的话语。
说话具有具体的和个人的特点。
二、语言与符号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语言学纲要教案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学习目的要求】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一、什么是"语言"?它和说话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要弄清楚"什么是语言"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语言与说话不是一回事儿。
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但是,另一方面,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以说话为前提,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岛上,没有说话的需要,不跟人交谈,他就会失去语言能力。
抗战时期,山东的青年农民刘连仁被日军抓到日本当劳工,后逃入北海道的山林中穴居,没有说话的需要,因而他的语言能力也就日渐衰退而不会说话。
在他穴居的第13年,他看见一条船,想喊一声"船"求救,但舌头不听使唤,转动不灵,喊不出"船"的音来。
他意识到失去语言能力的危险,将来遇救,也无法说明自己的来历。
于是,他张嘴训练舌头的弹性,以顽强的毅力学说话,最后才慢慢地说出:"我叫刘连仁,我是中国人,山东高密县人。
我是民国三十三年抓来的劳工……"刘连仁为什么在失去语言能力之后又能说出几句简单的话来?因为他原来会说话,失去语言能力之后还记得像我、人、中国、高密县、叫、是、劳工……这样一些字眼儿,还记得"我叫刘连仁"中的"我"得放在"叫"的前面,不能说成"刘连仁叫我",等等。
就是说,他还记得一些把字、词组织起来造句的规则。
这件事告诉我们语言与说话的联系与区别:语言好像是一种工具,需要人去用,不用就会"生锈"、就会"退化",而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说出来的"话"是这种行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没有这种需要,人们就会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表现在: 1)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 2)语言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3)个体学习和运用语言均受到社会的制约。◆ 4)语言依赖社会而存在。 ◆
17
第三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一、“文化”的解释 二、语言对于文化的折射 1、从词汇上看 2、从语法上看 3、从语言运用上看
18
一、“文化”的解释
问题:你怎样理解“文化”这一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财富,包括经验、知识、科学、 技术、文学、艺术、思想、信仰、宗教、道德、 法律、风俗、制度、教育、语言、生活方式、思 维方式以及社会上获得的能力和习惯。
7
1)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人类的生活、劳动、社会斗争、人际关系协调、
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授等等,都离不开语言, 没有语言,社会就要解体。 2)语言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无论什么阶级、阶层、团体,语言同样地为之 服务。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会发生变异,出现 种种社会方言。
8
3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6点:(见教
材P41) 1)单位的明晰性——析出明晰的单位并进行替换和组装
/只是囫囵一团的叫喊或动作。 2)任意性——音义(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基
本上没有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3)结构的二层性——音位层和符号层的两层装置/分不
出单位和结构,分不出层次。 4)开放性——可以造出无限的句子,传达无限的信息/
19
二、语言对于文化的折射
▪ 问题:你以为语言和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人类一代一 代地把深刻的内心活动的结果,各种历史事件,信仰, 观念,已成陈迹的悲哀与欢乐,都收入祖国语言的宝 库中。”
▪
中国当代学者说:“由于语言系统中凝聚着
大量的文化成果,保存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
语言还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 人们通过思考得出的认识,以概念或复杂
概念(短语)来固定。如“官僚主义”指人 们这样的认识:办事主观,武断,不从事调 查,不体察对象,“老爷”作风,盛气凌人, 不诚实,不负责,口头革命派等等。
16
二、思维没有民族性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思维没有民族性,
全人类都一样。 ▲思维方式可以有差异。 ▲语言具有民族性,但人类语言也有共性 。
问题:从汉英长辈亲属称谓词的比较中, 能看出什么?
12
二、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是抽象思维的工具 ◆抽象思维离不开语言的证明 ◆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 ◆语言还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 ◆
13
抽象思维离不开语言的证明证明: (1)试验证明,人在沉思默想时,发音器官
伴随着与平常说话模式一致的轻微的运动。 儿童和老人在思考问题使,往往不知不觉地 说出声来,出现自言自语现象。 (2)学外语,初学者总是用母语思维,随后 才将想好地母语译为外语。用外语思维是熟 练地掌握了外语的标志。
14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有思维不借助语言的例子:
猿人、不会说话的小孩、先天聋哑人等,都 没有掌握语言,但是都有思维(非艰深抽象 思维)。这时,思维凭借的不是语言,可以 是感觉信息或实际动作 。
还有一种技术思维,如,驾车、打球、修理 机器等时的思维。这种思维所凭借的工具是 现场情景 。
15
9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的非语言交际工具有哪些?
◆文字(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旗语、电报代码、数字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人的身势手段、脸部表情、眼神等; ◆空间和时间; ◆副语言(非语义的语音-如表示是,种种非语言交际工具,都不能替代语言,只能 起辅助作用。语言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个体学习和运用语言均受到社会的制约。 其一,人离开社会无法掌握语言;其二,人生
长在不同的社会就能掌握不同的语言;其三, 个人使用语言必然打上特定社会的烙印。 4)语言依赖社会而存在。 其一,不同的社会形成不同的语言;其二,语 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社会如果 消亡,语言也随之消亡。
只能传递固定、有限的信息。 5)传授性——语言乃后天习得/交际方式与生俱来。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信息传递不受时地环境限
制/交际因当时当地的刺激所引起。
4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最关键的区别是什么? 析出明晰的单位并进行替换和组装。
5
2.语言具有社会性 “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地域中、说同一种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了解和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
象……”(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
P42,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0
二、语言对于文化的折射
1、从词汇上看
汉英长辈亲属称谓词比较:
英语 uncle
Aunt
汉语 伯父、叔父、 伯母、小婶、
舅父、姨夫、 舅妈、姨妈、
姑父
姑妈
21
二、语言对于文化的折射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属于人类的 动物没有真正的语言。 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有哪几点?
1、人有思维,动物没有;2、人能制造并 使用工具,动物不能;3、人有语言,动 物没有,所谓的“动物语言”不是真正的 语言。
2
动物不能掌握人类语言: 有些动物可以听懂人类语言的简单信号,如猿猴、 黑猩猩、狗等;鹦鹉甚至可模仿人类语言。但这 只是条件反射性质的信息刺激的结果,是没有内 容的机械的形式重复。 人们曾教黑猩猩使用语言,结果它能听懂的语词 不超过10个;曾教黑猩猩使用手势语,它也只能 学会一百多个手势语表示的词。
10
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思维是什么 二、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是抽象思维 的工具 三、思维没有民族性
11
一、思维是什么
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 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借以 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思维不同于思想, 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思维可分为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和技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