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电子守恒计算
2016高考化学一轮考点集锦《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2.强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4.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5.难易规律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命题方向】题型: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典例1在下列反应过程中,有3mol电子转移的是()A.1mol钠与水反应B.27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C.22.4L氧气(标准状况)与足量镁反应D.1.5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分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C、金属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D、Na2O2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解答:A、2Na+2H2O═2NaOH+H2↑,反应转移2mol电子,lmol钠与水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A错误;B、27g(1mol)铝全部转化为三价,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C、22.4L(1mol)氧气全部转化为-2价,转移4mol电子,故C错误;D、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转移2mol电子,1.5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1.5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解题思路点拨】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步骤:①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②找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注意:如果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只有一种就用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进行计算).当升高或降低的元素不止一种时,需要根据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将化合价变化的数值进行叠加.②化合价升高总数计算:化合价变化数乘以原子个数.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在下列反应过程中,有3mol电子转移的是()A.1mol钠与水反应B.27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C.22.4L氧气(标准状况)与足量镁反应D.1.5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C、金属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D、Na2O2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解答:解:A、2Na+2H2O═2NaOH+H2↑,反应转移2mol电子,lmol钠与水反应,转移1mol 电子,故A错误;B、27g(1mol)铝全部转化为三价,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C、22.4L(1mol)氧气全部转化为﹣2价,转移4mol电子,故C错误;D、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转移2mol电子,1.5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1.5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与水的离子反应是:4FeO42﹣+10H2O=4Fe(OH)3(胶体)+3O2↑+8OH﹣工业上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OH就可制得高铁酸钾.制备高铁酸钠的两种方法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湿法制备﹣﹣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干法制备﹣﹣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水发生还原反应B.湿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共转移3mol电子C.干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共转移4mol电子D.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杀菌,并使悬浮杂质沉降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化合价降低元素发生还原反应;B、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转移电子数;C、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转移电子数;D、氧化剂能杀菌,Fe(OH)3(胶体)具有净水作用.解答:解:A、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水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水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反应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中,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转移电子数=6mol,生成了2molNa2FeO4,所以当生成1molNa2FeO4共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C、反应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中,每生成2molNa2FeO4,转移电子数=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8mol,还有Na2O2中的氧由﹣1价升高到0价的O2,所以每生成1molNa2FeO4共转移电子应该为4+1=5mol,故C错误;D、K2FeO4具有氧化性所以能杀菌,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净水作用,故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是对所学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3.FeS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Fe(NO3)3、S、NO和H2O.若反应中有0.3mol的电子转移,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0.9mol B.0.45mol C.0.3mol D.0.1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硝酸的化学性质.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反应情况书写化学方程式,可以找出参加反应的硝酸的量,做氧化剂的硝酸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被还原.解答:解:依题可知FeS中铁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到+3价,失去一个电子,S从﹣2价升高到0价,失去两个电子,一个硝酸根中的氮元素从+5价降到+2价,得到3个电子,根据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即为:FeS+4HNO3=Fe(NO3)3+S↓+NO↑+2H2O,消耗硝酸共4mol,转移电子3mol,有1mol被还原的硝酸,3mol未被还原的硝酸,当反应中有0.3mol的电子转移时,未被还原的硝酸为0.3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注意电子转移数的确定,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4.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发生如下的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和还原剂是()A.2e﹣,H2SO4 B.4e﹣,SO2 C.2e﹣,Br2 D.2e﹣,S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化合价降低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确定转移电子情况.解答:解:在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中,化合价降低元素Br所在的反应物Br2是氧化剂,化合价升高元素S所在的反应物SO2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2,所以反应转移电子2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5.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A.B.C.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得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合价升高数目=转移的电子数目.解答:解:硫和氧气的反应中,硫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转移电子数=化合价降低总数目=化合价升高总数目,故A正确;B、根据化合价不交叉的原则,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应升高到0价,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到+4价,转移电子2mol,故B错误;C、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故C错误;D、盐酸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应是失去电子,重铬酸钾中铬元素化合价降低应是得到电子,得失电子数目为6,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知识,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6.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6I﹣+6H+=R﹣+3I2+3H2O,则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3 C.+5 D.+7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以及化合价规则来计算.解答:解:离子方程式前后遵循电荷守恒,所以n=1,根据化合价规则,RO3﹣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R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中的电荷守恒以及化合价的有关计算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7.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ClO2是氧化产物C.1个KClO3参加反应有2个电子转移D.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C、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转移电子数和消耗的氯酸钾之间的关系;D、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解答:解:A、反应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H2C2O4中的碳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故A错误;B、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H2C2O4中的碳元素,所在的反应物H2C2O4是还原剂,得到的产物CO2是氧化产物,故B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转移电子为2mol,消耗的氯酸钾为2mol,所以1个KClO3参加反应有1个电子转移,故C错误;D、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H2C2O4中的碳元素,所在的反应物H2C2O4是还原剂,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是很大.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都正确的是()A.B.C.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失去多少电子化合价就升高几价,得到多少电子化合价就降低几价.解答:解:A、根据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电子数是5mol,即,故A错误;B、锰元素化合价降低2价,氯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反应转移电子2mol,故B正确;C、所有碳元素共失去4mol的电子,所有氧元素共得到4mol的电子,故转移电子是应为4mol,不是2mol,故C错误;D、汞和硫元素化合价均升高均失去电子,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9.a mol Cu与含b mol 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A.(b﹣2a)mol B.bmol C.amol D.2a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硝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守恒法.分析:Cu与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中的硝酸根离子没有被还原,再利用恰好完全反应及氮原子守恒可计算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解答:解:因a molCu与含b mol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molCu(NO3)2中的2amol硝酸根离子没有被还原,由氮原子守恒可知,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bmol﹣2amol=(b﹣2a)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硝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利用硝酸铜的化学式及氮原子守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3.0mol B.1.5mol C. 1.0mol D.0.75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计算题;守恒思想;化学实验与化学计算.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思想: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知识来解答.解答:解:利用电子守恒,当1molCr3+被氧化为Cr2O72﹣(0.5mol)时,所失去的电子数为3mol,这些电子被PbO2得到,而1mol PbO2被还原只得到2mol电子,因此需要Pb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思想的应用,是考试的热点.11.将3.48gFe3O4完全溶解于100mL1mol/L硫酸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mL,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转化为Fe3+,Cr2O72﹣全部还原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5mol/L B.0.1mol/L C.0.2mol/L D.0.3mol/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方程式:Fe3O4+4H2SO4=FeSO4+Fe2(SO4)3+3H2O,计算四氧化三铁和硫酸的反应情况,得出生成的亚铁离子的量,加入K2Cr2O7溶液使溶液中Fe2+全部转化为Fe3+,根据电子守恒计算K2Cr2O7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3.48gFe3O4为0.015mol,100ml1mol/L的硫酸中硫酸的含量为0.1mol,根据方程式:Fe3O4+4H2SO4=FeSO4+Fe2(SO4)3+3H2O,3.48gFe3O4完全反应需要硫酸0.015mol×4=0.06mol,硫酸过量,生成Fe2+0.015mol,Fe3+0.03mol,在氧化还原反应中,0.015molFe2+变为Fe3+,电子转移0.015mol,Cr2O72﹣全部还原为Cr3+,Cr由原来的+6价降为+3价,所以参加反应的Cr为:mol=0.005mol,而K2Cr2O7的物质的量就应该为0.005mol÷2=0.0025mol,物质的量浓度:=0.1mol/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是很大.12.离子M2O7X﹣与S2﹣能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M的化合价为()A.+4 B.+5 C.+6 D.+7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确定x值,根据化合价规则来判断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反应M2O7X﹣+3S2﹣+14H+═2M3++3S↓+7H2O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右边含有6个正电荷,则(﹣x)+3×(﹣2)+14×(+1)=+6,解得x=2,根据化合价规则,M2O72﹣中氧元素是﹣2价,设M的化合价为n,则n×2+(﹣2)×7=﹣2,解得n=+6.故选C.点评:根据化学式来判断化合价时,要注意电子守恒思想和电荷守恒思想的运用,难度不大.13.1.92g 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HNO3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O2的体积为()A.504mL B.336mL C.224mL D.168m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压轴题;守恒思想;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已知HNO3NO、NO2HNO3,反应前后HNO3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化合价变化的只有铜和氧气,则Cu失去电子数目等于O2得到电子的数目,以此进行计算.解答:解:1.92g Cu的物质的量为n(Cu)==0.03mol,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2×0.03mol=0.06mol,反应整个过程为HNO3NO、NO2HNO3,反应前后HNO3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化合价变化的只有铜和氧气,则Cu失去电子数目等于O2得到电子的数目,所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0.015mol,V(O2)=0.015mol×22400ml/mol=336ml,所以通入O2的体积为336m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本题难度不大,根据HNO3NO、NO2HNO3,得出Cu失去电子数目等于O2得到电子的数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24毫升浓度为0.05摩/升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摩/升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6 B.+3 C.+2 D.0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守恒法.分析:Na2SO3溶液与K2Cr2O7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Na2SO3中的硫元素被氧化,K2Cr2O7中的铬元素被还原,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解答:解:根据题目已知条件:Na2SO3的物质的量是0.0012mol,K2Cr2O7的物质的量是0.0004mol,也就是说参与反应的Na2SO3和K2Cr2O7的物质的量的比是3:1,作为还原剂,Na2SO3中只有S可以升价(不可能生成O2),从+4到+6,升了2价,有3mol S原子,所以一共上升了2×3=6价,根据电子守恒,氧化剂就要下降6价,K2Cr2O7中只有Cr可以降价(不可能还原出K单质),而反应前Cr的化合价容易算出是+6,又因为一共又2个Cr原子,所以下降=3价,所以反应后Cr显+3价.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题,注意电子守恒思想的灵活运用.二、解答题(共1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5.在K2Cr2O7+8HCl═2KCl+2CrCl3+3Cl2+4H2O反应中.(1)氯元素被氧化,K2Cr2O7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HCl发生氧化反应.(3)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与起酸性作用的HCl的质量比为3:4.(4)用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1)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化合价降低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生成物是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3)化合价升高的氯元素起还原作用,化合价不变的起酸性作用;(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情况来标电子转移情况.解答:解:(1)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氯元素,被氧化,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答案为:氯;K2Cr2O7;化合价升高的氯元素所在的生成物氯气是氧化产物,HCl做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Cl2、HCl;(3)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为6mol,起酸性作用的HCl为8mol,物质的量之比=质量比=3:4,故答案为:3:4;(4)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类型:(1)计算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2)计算物质的化合价或化学式。
(3)计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数目。
(4)综合计算。
2.计算方法—电子得失守恒法。
【解题步骤】(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目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类型一】计算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例1】在4Zn+10HNO3 =4Zn(NO3)2+NH4NO3+3H2O 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9:91D::A 4:1B14C【练习1】在反应NH4NO3 →HNO3+N2+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
)A. 3∶554∶B. ∶53C.∶58D.【类型二】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或物质的化学式。
【例2】12 mL 浓度为0.1 mol//L 的NaSO 溶液,恰好与10 mL 浓度为0.04 mol//L 32的KCrO 溶液,完全反应,通过计算确定Cr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722A.0 B.+2 C+3 D.+6【类型三】计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数目或物质的量。
4=2CuI↓+13I2+【例3】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 2+24KI+12H2 12K24) SOSO,其中+12H2 。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 mol ( O )B.11 molC.12 molD.13 molA/10 mol(H2 为原料制2 【练习6】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O )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 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2为( 。
氧化还原计算中巧用得失电子守恒

氧
化
氧化产物 ; ② 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 ③ 由题 中物质的量 , 根据 守恒可 以列 出等式: n ( 氧 化剂 ) × 变价 原子
个数X 化合价变化值: n ( 还原剂) × 变价原子个数× 化合价 变化值。 关键词 : 氧化还原反应; 得失 电子; 解题速度 用 这种方法就是抓住 氧化还原反应 的始态和终态 ,
使教师在今后 的教学 中可 以 童 在他 的心灵 留下愉快 、 振奋 、 精力充沛 的情感 时 , 知识才会转变 现学生 的个体差异及个体的闪光点 , 根据学生 的个体差异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从实际 出发 , 因 为信念 。” 因而 , 情景教学 的真实虚拟性能唤起学 生的生活感受 ,
一
、
情景教 学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体验 生活和提 高 自身 的素质 。实践证 明, 情 景教学下 的课堂气
教师作 为教 学活动 的组织者 、 引导者 、 实施 者 、 参 与者 , 其直 氛不再是凝 固的 , 而是 活跃 的 、 快 乐的 , 学生也 由原来 的“ 被 动接 接的作用就在于促成学生的主动学 习并使其有所收获 。因此 , 教 受” 变为“ 主动探讨” , 独立性增强 , 学生之间开始互动 。同时 , 教师 师要在情景教学 中创设合 理的情景 ,充分利用素材 中的人 、事 、 在教学 中的“ 主宰 ” 作用 完全转变 , 由“ 主宰” 转为引导 , 更关心学 情, 因地制宜 , 灵活运用。组织好情 景教学 , 要求教 师必 须有高超 生的需求 和兴趣 , 这符合学生 的心理 。
学生与学生之 间 , 教师 、 学生 景, 使学 生犹如身 临其 境 , 与历史人物共思 维 、 共行 动 , 产 生情感 社会实践等方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 ,
氧化还原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可以计算化学反应中某物质的化合价、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反应中各物质的比值、电化学中求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的pH值等。
这部分内容是高考中的常规考点,在各种题型中都可以出现。
解题方法: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转变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转变为氧化产物。
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即化合价升高总价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价数。
【例题1】(NH4)2SO4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 : 3B. 2 : 3C. 1 : 1D. 4 : 3【例题2】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把Mn2+氧化为MnO4-,若反应中R2O8n-变为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A. 4B. 3C. 2D. 1【例题3】(NH4)2PtCl6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2、HCl、NH4Cl、Pt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 : 2B. 1 : 3C. 2 : 3D. 3 : 270℃)的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NaClO、NaClO3之比4 : 1,则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2B. 1:1C. 9:4D. 5:1【例题5】含n克HNO3的稀溶液恰好与m克Fe完全反应,若HNO3只被还原为NO,则n : m可能是①5 : 1、②9 : 2、③3 : 1、④2 : 1、⑤4 : 1A. ②③⑤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例题6】Zn与HNO3反应,Zn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 1则HNO3的还原产物可能为A. NO2B. NOC. N2OD. NH4NO3【例题7】将Mg和 Cu的合金2.64克,投入适量的稀HNO3中恰好反应,固体全部溶解时,收集的还原产物为NO,体积为0.896L(SPT),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mol/L NaOH溶液60mL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A. 4.32克B. 4.68克C. 5.36克D. 6.38克【例题8】取x克Mg和 Cu的合金完全溶于浓HNO3中,反应过程中HNO3被还原只产生8960 mL NO2和672 mL N2O4气体(SPT),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形成沉淀质量为17.02克,则X的值为A. 8.64克 B. 9.20克 C. 9.00克 D. 9.44克【例题9】将14克Ag和Cu的合金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全部溶解后,产生的气体再通入1.12 L(SPT)O2,恰好完全吸收,求合金中各成分的含量?【例题10】将51.2 g Cu 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 N2O4 、NO2)的混合物共0.8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2 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其中生成的NaN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NO+NO2+2NaOH === 2NaNO2+H2O,2NO2+2NaOH === NaNO3 +NaNO2 +H2O )A. 0.2 molB. 0.4 molC. 0.6 molD. 0.8 mol【练习1】9.8g镁、铝混合物溶解在一定量的热浓硝酸中,当金属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8.96 L NO2和2.24 L N2O4气体,向反应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则生成的沉淀有A. 18克B. 20克C. 22克D. 24克【练习2】将11.2g的Mg和Cu的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A. 0.3mol NO2和0.3mol NOB. 0.2mol NO2和0.1mol N2O4C. 0.1mol NO、0.2mol NO2和0.05mol N2O4D. 0.6mol NO主要类型:1.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中量比例的计算例1.在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3B 1:5C 5:1D 1:1例2、在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4:1B 1:4C 9:1D 1:92.得失电子守恒例3.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2SO4溶液,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A Cl2B Cl2OC ClO2D Cl2O3例4.在某温度下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其产物中NaClO、NaClO3、NaCl、H2O经过分析,ClO—、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被氧化的氯和被还原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4:1C 1:4D 5:13、氧化还原的顺序问题:例5.某溶液中Cl-、Br-、I-三者个数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的Cl2,当反应完成后,该比值变为3:2:1,则反应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个数之比是()A 1:2B 1:3C 1:4D 1:6例6.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 HBr和H2SO3 的溶液里通入0.01mol Cl2 ,有一半Br- 变为 Br2 (已知Br2能氧化H2SO3)。
氧化还原电子守恒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1.计算依据:(1)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
(2)氧化剂中元素降价总数等于还原剂中元素升价总数,即化合价升降守恒。
(3)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不变,即质量守恒。
(4)在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2.计算方法——得失电子守恒法: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解题的一般步骤为:(1)找出氧化剂、还原性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性)×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3.常见题型:【例1】已知M2O可与R2-作用,R2-被氧化为R的单质,M2O的还原产物中,M为+3价,又知c(M2O)=0.3 mol·L-1的溶液100 mL可与c(R2-)=0.6 mol·L-1的溶液150 mL 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 )A.4 B.5 C.6 D.7【解析】(1)如何确定复杂离子中元素的化合价?(2)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数?解题流程:●活学巧练3.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A.0.3 mol B.1.5 mol C.1.0 mol D.0.75 mol【点拨】标出化合价变化:O2―→2+,3+―→2O;算出一个原子的得失电子数:PbO2得(4-2)e-,Cr3+失(6-3)e-;求算某个原子得失电子总数,设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转移电子数为:a×(4-2)e-,Cr3+转移电子数为:(6-3)e-×1 mol;利用电子守恒列式:a×(4-2)e-=(6-3)e-×1 mol,a=1.5 mol。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及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及计算【配平步骤】1、标价态:列出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的元素的化合价;2、列变化:列出元素得失电子数(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3、定系数:使得失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相等;4、配其他:利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把单线改成等号。
例1 C + HNO 3(浓)— NO 2 + CO 2 + H 2O【练习】1. C + H 2SO 4(浓)— SO 2 + CO 2 + H 2O2. NH 3 + O 2 —— NO + H 2O3. Cu + Fe 3+ —— Fe 2+ + Cu 2+对于部分反应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先配平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系数例2 Cu + HNO 3(稀)— Cu(NO 3)2 + NO + H 2O【练习】1. Cu + HNO 3(浓)— Cu(NO 3)2 + NO 2 + H 2O2. C u + H 2SO 4(浓)— CuSO 4 + SO 2 + H 2O【作业】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2 + P + 2O H 3PO 4 +2. 2 + O 2 + 2O — 33. 3 — 3)2 + 2O + 2O+ —2+ KCl Cl2+ H2O45. 4 + 2—2(SO4) 3 + 36. 4+ 2C2O H2SO4 —CO2+ 2SO4+ MnSO4H2O7. Cl2 + 2O —8. Na + 2O H29. Fe + 3FeCl210. 2HCl2Cl2 + 2O二、新氧化还原反应与信息方程式书写【书写步骤】1、识身份:判断出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2、抓规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原理(邻位转化规律、互不换位规律、跳位规律)写出产物。
3、定系数: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例1造纸工业常用Cl2漂白约浆,漂白后纸浆要用NaHSO3除去残留的Cl2,取少量用NaHSO3处理过的溶液,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计算解题方法:1.计算依据:(1)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
(2)氧化剂中元素降价总数等于还原剂中元素升价总数,即化合价升降守恒。
(3)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不变,即质量守恒。
(4)在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2.计算方法——得失电子守恒法: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解题的一般步骤为:(1)找出氧化剂、还原性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性)×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3.常见题型:1.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还原剂,已知溶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完全转化为-离子,则-将转化成A.-B. SC. -D. -1 / 3答案:C2.当溶液中-和-离子数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 B. C. D.答案:C3.24mL浓度为的溶液恰好与20mL某浓度的溶液完全反应已知被氧化为,且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价,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B. C. D.答案:B4.当溶液中离子与分子的个数比恰好按2:5进行反应时,溶液中被还原为较低价态,则X元素的化合价变为( )A. B. C. D.答案:C5.某铁的氧化物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恰好将完全氧化值为( )A. B. C. D.答案:A6.在含有的溶液中通入,再加入含有的溶液后,恰好完全转化为,则反应后X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答案:B7.某强氧化剂与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X还原后化合价为( )A. B. C. 0 D.答案:C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3 / 3。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与得失电子守恒计算3课时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与得失电子守恒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在近三年江苏高考中主要体现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应用和运用,尤其是在是电化学中的运用,新情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与配平,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据江苏省教研室刘江田统计,2013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中与氧化还原沾边的内容分值达49分。
【知识网络】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课堂目标】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学会判断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梳理】活动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判断(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实质是。
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判断Na2S2O3中S ; CuFeS2中Cu Fe S ;MO+2中M ; C2O2-4中C ;Li2NH中N ;LiNH2中N ; AlN中N ; HCN中C N ;Si3N4中Si N ; NO x中N ; Fe3O4中Fe ; FeO n-4中Fe 。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①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及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时可抓住下表中的关系:②理清下列网络关系:(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例题1】(必修1P 96-7)在NO 2与水的反应中A.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B.NO 2只是氧化剂C.NO 2只是还原剂D.N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变式1-1】(必修1P 38-5)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C.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D.一定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变式1-2】(必修1P38-7)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A.NaOH+HCl=NaCl+H2OB.Zn+2HCl=ZnCl2+H2↑C.MnO2+4HCl(浓)MnCl2+2H2O+Cl2↑D.CuO+2HCl=CuCl2+H2O活动二: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①。
一般被还原为: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1 .计算依据:(1) 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
(2 )氧化剂中元素降价总数等于还原剂中元素升价总数,即化合价升降守恒。
(3) 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不变,即质量守恒。
(4) 在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2. 计算方法一一得失电子守恒法: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解题的一般步骤为:(1) 找出氧化剂、还原性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 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3) 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x变价原子个数x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性)x变价原子个数x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3•常见题型:【例1】已知M2O2「可与R2—作用,R2—被氧化为R的单质,皿20£的还原产物中,M 为+ 3价,又知c(M 202—)= 0.3 mol L —1的溶液100 mL 可与c(R2—) = 0.6 mol L 1的溶液150 mL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A . 4B. 5 C. 6D. 7【解析】(1)如何确定复杂离子中兀素的化合价?(2)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数?解题流程:电荷守恒■•活学巧练3. 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 0.3 mol B . 1.5 mol C . 1.0 mol D . 0.75 mol+ 4 + 2 + 3 +6【点拨】标出化合价变化:Pb°2—>Pb2+, Cr3+—>Cr2O2—;算出一个原子的得失电子数:PbO2得(4 —2)e—, Cr3+失(6 —3)e—;求算某个原子得失电子总数,设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转移电子数为:a x (4 —2)e—, Cr3+转移电子数为:(6 —3)e—x 1 mol; 利用电子守恒列式:a x (4 —2)e—= (6 —3)e—x 1 mol, a= 1.5 mol。
故正确答案为B。
4. 实验室中常用以下反应制取C I2: MnO2+ 4HCI(浓)=====MnCI 2+ 2H2O+ CI2J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 : 2 B . 2:1 C. 1 : 1 D. 1 : 41【点拨】HCI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 4 mol时,有寸的HCI价态没有发生变化,即HCI有一部分未起到还原剂的作用,而体现了酸性,故正确答案为A。
1. 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C—>CQ B . CQ—>CO C. CuO一>Cu D . H2SQ—>BaSQ2.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 CI2+ H2O===HCI + HcIOB. 2Na + 2H2O===2NaOH + H z fC. 2F2 + 2fO===4H+Q D . 2NaO+ 2H2O===4NaO+Q f3. 在3NO2+ H2O===2HNO3+ N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A. 2:1 B . 1:2 C. 3:1 D. 1:3【点拨】在反应3NO2+ H2O===2HNO3+ NO中,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 4价,HNO 3中氮元素为+ 5价,NO中氮元素化合价是+ 2价,故作氧化剂的NO2与作还原剂的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B正确。
4. 反应2KMnO 4+ 16HCI(浓)===2KCI + 2MnCI 2+ 5CI2 f + 8H2O 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 KMnO 4中锰元素被。
(2)_________________ HCI中氯原子(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⑶若参加反应的HCI是73 g,则被氧化的HCI是_____________ m ol。
【点拨】锰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为:KMnO4一MnCl 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是由原子失去电子决定的,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CI元素。
据16HCI〜5CI210知,被氧化的HCI占参加反应的HCI的16,则被氧化的HCI的物质的量为:73 g/36.5 -~1°g mol x石=1.25 mol。
5. 在Fe+ 2HCI===FeCI 2+ 出匸反应中:(1)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被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 是氧化剂,氧化产物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若转移了0.2 mol的电子,则生成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标准状况下)。
【点拨】该反应中铁元素:0^+ 2价,氢元素:+ 1价T 0价,故铁元素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FeCl2,HCI是氧化剂。
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H 2转移2 mol电子,故转移了0.2 mol 的电子,则生成氢气为 2.24 L。
训练题1. 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 1-1 N&S2Q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I2完全转化为CI—离子,则&Q2—将转化成()A. S2—B. SC. SO2—D. SQ2 —[解析]设硫代硫酸钠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X价,根据氧化还原守恒规律得:25 X 10-3 X 0.1 X 2X == 1 X 10-2 X 2 X 1,解得:X =4。
[答案]D .[变式1]用0.1mol/L的Na?SO溶液30mL,恰好将2 X 10 3mol的XQ离子还原,则元素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 +1B. +2C. +3D. +4[ 变式2] 24 毫升浓度为0.05 摩/ 升的Na2SO4 溶液, 恰好与20 毫升浓度为0.02 摩/ 升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 +6B. +3C. +2D. 0[变式3]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时, 还原产物是()A. NO2B. NOC. N 2OD. N 2例 2 在反应AS2S3 + ClO 3—+H2O T H3ASC4 + SO 42—+CI —中,氧化1mol As 2S3 中的As所需的CIO3—的物质的量的数目为( )A. 28/5B. 14/3C. 2/3D.19/2[变式]在3CifeS+22HNO== 6Cu(NO 3) 2 +10NO f +3H2SO4 +8H2O反应中(1)氧化1mol CU2S中的Cu需HNO多少?(2)氧化1mol CU2S中的S需HNO多少?(3)得到ImolH z SQ时,未被还原的HNO为多少?1.在一定条件下,RO 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 n—+F2+2OH == RQ—+2F—+H2O从而可知在RO 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2. 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时,生成NQ和Q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 1,则在分解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3. 某强氧化剂XO(OH 2+ 2.4 X 10—3 mol 与Ns^SQ 30mL 0.2 moI/L 恰好反应,则X还原后的化合价为()A. +2B. +1C. 0D. -14.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 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T Fe2+;MnO4 —T Mn2+;Cl 2T2Cl—;HNO2T 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12最多的是A.Fe3+ B .MnO4— C .Cl 2 D .HNO25.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NQ—■ NO+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5:3B.5:4C.1:1D.3:56. 当锌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若参加反应的锌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5,则硝酸的还原产物可能是( )A. NH4NO 或N2OB. 只有N2OC. 只有NOD. 只有N27. 某单质能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放出NQ气体,若参加反应的单质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a,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是( )A. +2aB. +aC. +a/2D. +a/48. 化合物BrF n与水按物质的量之比3:5发生反应,其产物为溴酸、氢氟酸、单质溴和氧气。
(1) BrF n中n= _(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 ,还原剂是。
9. 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了11.4g FeSO4。
当加入50mL0.5mol/L KNO 3溶液后,使其中Fe2+的全部转化成Fe3+,KNO也反应完全,并有N X O T氮氧化物气体逸出。
FeSO4 + KNO 3 + H 2SO 宀K2SO4 +Fe 2(SO 4) 3+ N x O Y+HO(1)推算出X= Y=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 。
(3) 用短线和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10. 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Q4、Cr(OH)3、H2O、H2 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 O2T O2(1)该反应中的还原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 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不配平) ,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