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基础)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巩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
2.学会从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熟练地判断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理解其实质。
3.学会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1.从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熟练地判断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理解其实质。
2.“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学过程:【引言】人类祖先很早就利用火来取暖,烧烤食物,虽然古人不知道,但他们确确实实在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在化学的发展道路上,研究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就一直是化学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学化学也可以从此入手。
【板书】第一章化学及其能量变化【引言】我们从反应入手,学一类重要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板书】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提问】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许多化学反应,这些反应是如何分类的?【板书】一、化学反应类型: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讨论】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什么?2、分别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制取CO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实例化合反应 A + B = AB C + O2 = CO2分解反应 AB = A + B CaCO3 = CaO + CO2↑置换反应 AB + C = A + CB C + 2CuO = 2Cu + CO2↑复分解反应 AB + CD = AD + CB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提问】反应CuO + CO = Cu + 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呢?【讲解】基本反应类型这种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包括所有的反应。
我们在初中里还学过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就是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讨论】C + O2 = CO22CuO + C = 2Cu + CO2CuCl2 + 2NaOH = Cu(OH)2↓ + 2NaCl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分,分别属于什么反应?★那么Fe2O3 + 3CO = 2Fe + 3CO2属于哪一种呢?【结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是合为一体的,有氧化就一定有还原。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成
Fe2+,可以写出 Fe3++I-―→Fe2++I2,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FeCl3 与 KClO 反应时,根
据题目信息 Fe3+被氧化为 FeO42-,则 ClO-被还原成 Cl-,可以写出 Fe3++ClO-―→FeO42-+Cl-,然后根据氧
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以得到:2Fe3++3ClO-―→2FeO42-+3Cl-,再结合溶液强碱性和电荷守恒,在 左边补上 OH-,然后配平即可。 【变式 4】向 Na2CO3 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 NaHCO3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答案】(1)FeSO4+HNO3→Fe(NO3)3+Fe2(SO4)3+N2O+H2O (2)FeSO4 N(3)得到 4(4)24FeSO4+30HNO3→ 类型二、 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高清课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例 1】
【变式 3】(2015 衡水中学周练)FeCl3 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
与 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 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SO2+2MnO4-+
=5SO42-+2Mn2++
,再用 H+离子调整电荷相等(右边加上 4 个 H+),最后在
左边补上 2 个水即可。
【总结升华】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重在分析化合价变化,强调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必有
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举一反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讲解

)
(3)(2014· 浙江理综)氨氮废水(含 NH4 及 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
(4)(2014· 福建理综)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
(5)(2013· 天 津 理 综 )Na2SO3 与 H2O2 的 反 应 为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 )
[解析]
看到氧化还原反应就想到化合价, Zn 的化合价升高被
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于的难易,与得失电 子的数目无关。如 Al 被氧化时产物为 Al3 ,失去 3 个电子,而 Na
+
被氧化时产物为 Na ,只失去 1 个电子,但还原性 Na>Al。
+
1.依据反应原理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依据金属、非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
[典题示例] 1.(2015· 四川理综,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 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A
B
C D
明矾中的Al3+发生水解生成胶体,胶体的 × 表面积较大能吸附水中的部分杂质,所 以起到净水的作用,与氧化还原无关 甘油为丙三醇,属于多羟基化合物,具有 × 吸水性,因此可作护肤保湿剂,与氧化 还原无关 漂粉精作消毒剂是因为生成了HClO, [答案] HClO D × 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并不 是其还原作用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防止食品被氧 √ 化,故起到还原作用
[解析]
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实
际上是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发生的归中反应, N2H4 是还原剂, N2O4 是氧化剂,N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1.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作业布置
同学们,今天作业的任务是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并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你们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找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学习效果
课堂
课后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同学们需要完成以下课后作业: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解释以下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并说明理由:
2.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物质。电子转移数等于氧化剂和还原剂化合价变化的数值之和。
3.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需要观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4.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5.铁的化合价从0变为+2,硫酸中的硫的化合价从+6变为+4,因此铁是还原剂,硫酸是氧化剂。电子转移数为2。
- 2H2O -> 2H2 + O2
- CO2 + H2O -> carbohydrate
4.下列哪个物质是还原剂?请说明理由:
- KMnO4
- Zn
- H2SO4
- NaOH
5.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以及电子转移数。
解答提示:
1.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需要观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课本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2H2 + O2 -> 2H2O
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提出了以下要求: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为了在完成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课题需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作为探究活动,将实验探究、微观分析、认知模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内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是高中化学中基础且典型的概念原理类知识。
在初中阶段,学生初步接触“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高中初始阶段便在必修一第二章向学生介绍氧化还原的本质,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从电子转移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基础性知识应用范围广,且对后续知识(如电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学好“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帮助学生从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发展学生的宏观变化、微观认识、符号表示三重表征的化学学习思维。
除此之外,此时正是高一新生树立信心的重要阶段,打好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期待,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第一课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日常中存在的氧化还原现象。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探究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
(3)通过设计汽车尾气综合治理方案的活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初步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评价目标(1)通过对食品脱氧剂作用的探究实验设计方案的交流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
(2)通过对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阶段(物质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汽车尾气绿色化处理方案的讨论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氧化还原反应2025年化学知识点高效讲解

氧化还原反应2025年化学知识点高效讲解化学世界就像一个充满奇妙变化的魔法王国,而氧化还原反应则是这个王国中至关重要的魔法法则之一。
在 2025 年的化学学习中,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对于我们探索化学的奥秘具有关键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简单来说,氧化还原反应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咱们举个例子。
比如氢气(H₂)和氧气(O₂)反应生成水(H₂O),在这个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了+1 价,发生了氧化反应;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从 0 价降低到了-2 价,发生了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而本质则是电子的转移。
这就好比是电子在原子之间的“搬家”,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了另一个原子,导致了化合价的变化。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呢?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元素的化合价。
如果在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那它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化合价都没有改变,那就不是。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我们掌握。
氧化剂就是在反应中能够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比如氧气在很多反应中就是氧化剂。
而还原剂则是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像氢气在与氧气的反应中就是还原剂。
氧化产物是由还原剂被氧化而得到的产物,还原产物则是由氧化剂被还原而得到的产物。
还是以氢气和氧气反应为例,水就是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统一体。
氧化还原反应还遵循着一些重要的规律。
比如得失电子守恒,即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这就像是一场“电子的交易”,必须要公平合理。
再来说说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则是物质失电子的能力。
一般来说,元素处于高价态时具有氧化性,处于低价态时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例1(2009安徽27)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 的Cr2O72- ,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 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Cr0.5Fe1.5FeO4(Fe 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⑴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分析:主要反应物有Cr2O72-、Fe2+、H+ 主要生成物有Cr3+、Fe3+ Cr2O72- + Fe2+ + H+—Cr3+ + Fe3+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重点, 也是高考的难点。
从高考试题是看,氧化还原反应是高 考的重点,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的难点。
下面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1、根据试题中的情景信息,找出主要的反 应物和生成物。
按“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写出方程式。
注意:不属于“氧化剂、还原剂、氧 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这 一步暂不写 在方程式中。
4.根据电荷守恒及质量守恒配平方程式并 注明反应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等。
= Cr2O72- + 6 Fe2+ +14 H+— 2Cr3+ + 6 Fe3+ + 7H2O
例2(2011安徽28)
分析:
从图中分析主要反应物Fe、NO3- 、H+ ; 主要生成物Fe 2+ 、NH4+ 、H2O Fe + NO3- + H+ — Fe 2+ + NH4+ +,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或得失电子守恒配 平上述四种物质。
失e- ×6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升降(这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
对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对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图我们以铁与硫酸铜的反应为例来说明:在这个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了+2价,发生了氧化反应;铜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降到0价,发生了还原反应。
2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移)的物质。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我们还以铁与硫酸铜的反应为例来说明。
3氧化还原反应的五条基本规律(1)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2)“以强制弱”规律:氧化剂+还原剂=较弱氧化剂+较弱还原剂;这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3)价态归中规律:同一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规律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态,中间价态可相同、可不同,但只能靠近不能相互交叉(即价态向中看齐)。
KClO3+6HCl=KCl+3Cl2+3H2O而不是KClO3+6HCl=KCl+3Cl2+3H2O(4)歧化反应规律: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叫做歧化反应。
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十2NaOH=NaCl十NaClO十H20(5)优先反应原理: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先把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还原(或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基础)编稿:房鑫审稿:张灿丽【考纲要求】1.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能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能运用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考点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的原则(1)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目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目,即:“电子得失数相等”“化合价升降数相等”。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电荷总数相等”。
2.配平的思路一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之间的配平—化合价升降相等或电子得失数相等;第二部分是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常见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即电子得失法或氧化数法)二、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策略近年来我们发现高考中有区分度的题目一般都会涉及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而且常以离子反应的形式出现,题目中会伴随陌生度较高的新信息和新情境,灵活度较高,是对考生能力的一种考查方式。
攻克这一难题不能单纯靠背诵书上出现的反应方程式,须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书写陌生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具备“得一法解若干题”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拿到关键分,取得理想成绩。
如何正确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类离子方程式,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题干的表述列出相关物质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清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要满足电子守恒;3.要满足电荷守恒;4 .注意溶液的酸碱性,调整反应介质;5 .满足原子守恒。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其解题的一般步骤为:(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种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4)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反应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典型例题】类型一、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例1、(2016 四中同步)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C+□HNO3=□NO2↑+□CO2↑+□H2O【思路点拨】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解析】配平步骤:①标价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
②列变化:标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③求总数:依据电子守恒,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④配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
⑤查守恒:检查两边电荷总数和原子总数是否守恒。
【总结升华】配平的基本方法是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即电子得失相等。
配平题有以下四种常见的类型:①全变从左边配: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的,一般从左边反应物着手配平。
②自变从右边配: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反应、歧化反应)一般从右边着手配平。
③缺项配平法:先使得失电子数配平,再观察两边电荷。
若反应物这边缺正电荷,一般加H+,生成物一边加水;若反应物这边缺负电荷,一般加OH-,生成物一边加水,然后进行两边电荷数配平。
④当方程式中有多个缺项时,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找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举一反三:【变式1】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
(2)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
a.氧化性:KBrO3>H3AsO4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答案】(1)AsH3(2)Br2(3)a、c (4)8【解析】(1)此题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本质为电子的转移,要求能从化合价变化角度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已知KBrO3为得电子物质,故其化合价必然降低,作氧化剂,那么还原剂只能是题目所提供的AsH3,AsH3中As为-3价,反应后变为534H As O,故还原剂为AsH3。
(2)此题出题的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
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故每1 mol KBrO3得5 mol电子,即反应后Br的化合价应降为0价,故另一种未知物质为Br2。
(3)此题的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即在反应中KBrO3为氧化剂,Br2为还原产物,AsH3为还原剂,H3AsO4为氧化产物。
故选a、c。
【变式2】(2016 长沙期末)已知某反应中有6种物质:N2O、H2O、FeSO4、Fe(NO3)3、HNO3、Fe2(SO4)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mol氧化剂得到3 mol电子B.氧化产物为Fe(NO3)3和Fe2(SO4)3C.参加反应的HNO3中20%作氧化剂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A【解析】依题意,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4FeSO4+6HNO3(氧化剂)+24HNO3(酸)===8Fe(NO3)3+8Fe2(SO4)3+3N2O↑+15H2O。
HNO3转化成N2O,1 mol氧化剂得到4 mol电子,A项错误;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至+3价,氧化产物为硝酸铁、硫酸铁,B项正确;若参与反应的硝酸有30 mol,则作氧化剂的硝酸为6 mol,C项正确;作氧化剂的HNO3与还原剂(Fe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项正确。
类型二、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高清课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例1】例2、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逐渐褪色,生成Mn2+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思路点拨】KMnO4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则SO2中硫元素化合价势必升高。
【答案】5SO2+2MnO4-+2H2O =5SO42-+2Mn2++4H+【解析】SO2通做还原剂,硫的化合价只能升高到+6价,即生成SO42-,然后先配平电子得失相等,得到:5SO2+2MnO4-+=5SO42-+2Mn2++,再用H+离子调整电荷相等(右边加上4个H+),最后在左边补上2个水即可。
【总结升华】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重在分析化合价变化,强调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必有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举一反三:【高清课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例2】【变式1】取FeSO4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当消耗2 mol I- 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2Fe2++3H2O2+4I-=2Fe(OH)3↓+2I2【高清课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例3】【变式2】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MnO2+H2O2+2H+=== Mn2++O2↑+2H2O【解析】MnO2溶解产生Mn2+,说明MnO2做氧化剂,则H2O2必做还原剂,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到0价,即生成O2。
【变式3】(2015 安徽蚌埠质检)ZnSO4溶液中含有少量Fe2+和Mn2+,为了除去这两种离子,调节溶液pH为5,然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之生成沉淀。
已知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请写出该过程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MnO4-+3Fe2++7H2O===3Fe(OH)3↓+MnO2↓+5H+2MnO4-+3Mn2++2H2O===5MnO2↓+4H+类型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例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 4NO 3 一定条件 2HNO 3+4N 2↑+9H 2O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5∶3B .5∶4C .1∶1D .3∶5【思路点拨】重点分析氮元素化合价变化,HNO 3中氮元素化合价前后未变。
【答案】A【解析】反应中铵根离子中的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至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硝酸根离子中的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至0价(得到电子被还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
【总结升华】 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所有的氧化剂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称为归中反应。
如NO 与NH 3反应生成中间价态的单质N 2,SO 2与H 2S 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S 。
若无中间价态则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SO 2与浓硫酸之间无中间价态,则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举一反三:【变式1】(2016 西城检测)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3B .2:3C .1:1D .4:3【答案】A【解析】首先判断氧化产物是氮气,还原产物是二氧化硫。
每生成1摩尔氮气需要失去6摩尔电子,每生成1摩尔二氧化硫需要得到2摩尔电子。
根据得失电子相等的原理,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3。
【变式2】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0.1mol/LNa 2S 2O 3溶液恰好把224mL (标准状况)Cl 2完全转化为Cl -离子,则S 2O 32-将转化成( )A 、S 2-B 、SC 、SO 32-D 、SO 42-【答案】D【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得失电子数守恒,可知,反应中氯气所获得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硫代硫酸钠中硫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设硫的最终价态为x 价。
则有:(0.224L/22.4L ▪mol -1)×2=0.025L×0.1mol/L×2×(x -2),解得x =6,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