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德兴市抗击2011年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经验与思考

合集下载

防汛救灾心得作文800字

防汛救灾心得作文800字

防汛救灾心得作文800字防汛救灾心得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高中生,我们不仅应该关注防汛救灾工作,更要积极参与其中,为保护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防汛救灾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灾害发生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并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例如,今年夏天发生的江西洪涝灾害中,很多人被困在楼房里,他们没有慌乱,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电话,得到了及时救援,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因此,保持冷静并及时获取帮助是我们防汛救灾的第一步。

其次,在防汛救援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警信息,掌握灾情动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例如,2020年湖南暴雨洪涝灾害中,当地学校及时停课,要求学生留在家中,避免因洪水而造成人员伤亡。

这告诉我们,及时获取天气预警信息,并采取明确的措施非常重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再者,互助合作是防汛救灾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懂得团结一致,共同抗击自然灾害。

例如,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中,很多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协助救援人员搜救受灾人员,为灾区提供帮助。

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只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大限度地救助受灾群众。

这种互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倡导。

此外,防汛救灾过程中,我们要提高自救能力。

加强防灾知识的学习,学会正确使用救生设备,增强自己的生命自救意识和技能,同时帮助身边的人做好自救准备。

例如,救生圈、救生衣、防汛包等防汛救灾物资,都是我们备受关注的内容。

我们要熟悉这些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做到随时随地都能运用。

最后,面对灾区幸存者,我们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自然灾害给受灾群众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我们要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

例如,2021年四川九寨沟地震后,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纷纷前往灾区,为灾民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让他们尽快走出恐慌和绝望,重建起生活的信心。

我们也可以通过捐款、志愿服务等形式,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生,我们能够参与和推动防汛救灾工作,为保护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防汛救灾心得体会800字作文

防汛救灾心得体会800字作文

防汛救灾心得体会800字作文防汛救灾心得体会雨过灾区,深感凡事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也在这次防汛救灾中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防汛救灾工作的核心是预防,而不是事后救援。

预防是能够事先采取的措施,能够提前预测和预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我们可以借鉴历史教训,总结成功的案例,并通过有效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例如,在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时,我们应该及时清理路面积水,确保道路畅通,及时转移易受灾人群,并妥善安置他们,避免发生人员伤亡。

事实和例证是论述的重要支撑。

防汛救灾中的具体案例和数字都是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例如,2018年7月中旬,广东省发生了特大暴雨,造成严重水灾。

不仅是农作物受损,很多村庄也被洪水围困,导致许多房屋倒塌,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这个案例表明,灾害发生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语言表达要流畅且符合语文规范。

清晰明了的表达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曾经亲眼见证了洪水夺去了无数宝贵的生命和财产,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防汛救灾的重要性。

每一个人都应该加强自我防汛意识,及时了解气象预警情况,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这样的语言表达,不仅清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也与读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是写作的亮点。

我们作为高中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多思考灾害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例如,科技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防汛救灾,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灾害,通过无人机即时监测灾情,快速响应和救援。

此外,加强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为受灾人群提供帮助和支持。

合理的篇章结构是文章的基础。

我们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对防汛救灾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再列举具体的例证和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再做总结性陈述。

这样的结构清晰有序,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思路。

从防抗莆田2011年09月01日特大暴雨谈防汛社会管理创新

从防抗莆田2011年09月01日特大暴雨谈防汛社会管理创新

( T o t a l N o . 4 1 )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7 5 9 6 ( 2 0 1 3 ) 1 0— 0 1 7 9— 0 4
从防抗莆田2 0 1 1 年O 9月 O 1日特大暴雨谈防汛社会管理创新
林 国富
( 莆田市水利局水利管理站 , 福建 莆 田 3 5 1 1 0 0 )
1 莆 田2 0 1 1年“ 9・ 1 ’ ’ 特大暴 雨特点分析
受2 0 1 1年第 1 1号 台风 “ 南玛都 ” 影 响, 8月 2 9
全部 溢洪 。
1 . 4 要素 集 中 城 区地面 大 部 不 透 水 , 短 历 时特 大暴 雨 导 致 径 流系 数急 剧加 大 , 加 上 城 区周 边 山 洪 短 时 间汇 流 , 东 圳干 渠 以 上 发 生 超 1 0 0 a一 遇 山 洪 , 洪 峰 流 量 2 7 0 m / s , 木兰 溪洪 水超 警戒 1 . 6 4 I n , 洪 峰 流 量 1 3 3 0 m / s , 城 区涝水 急剧 壅高 , 来 不 及渲 泄 , 是 时 恰 逢天 文大 潮顶 托 , 加重 了城 区 内涝 。 同时, 受“ 南玛 都 ” 及 热 带低 压环 流 影 响 , 8月 2 9 日8时_ _ 9月 2 日 0 8时 , 全市 过程 雨量 超过 6 0 0 、 5 0 0 、 4 0 0 m m的分别 有 1个 、 3个 、 5个 站 点 , 形 成 过 程 累积 降雨 , 雨量迭加 , 导致土壤 含水量大 , 地 质 灾 害
日 起, 莆 田市持续 出现强降雨 , 9月 1日 城 区突 降特
大暴 雨 。“ 9・ 1 ” 特大暴 雨 具有 雨 程 超短 、 雨量超强、 区域 集 中 、 要素集 中、 灾 情 严 重 等 5个 特 点 , 降 雨 超

2011年抗击9。19特大洪灾工作调研材料稿

2011年抗击9。19特大洪灾工作调研材料稿

群策群力战洪魔励精图治创新业——广安市抗击2011年“9〃19”特大洪灾取得决定性胜利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受渠江上游和广安市大范围持续强降雨影响,9月19日,渠江广安段发生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

广安市超前启动防洪抢险工作预案,奋力抗击洪涝和暴雨灾害的双重袭击,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一、取得的突出成效“9〃19”特大洪灾洪水高程达到238.47米,绝对涨幅达到26.1米,比2010年“7〃17”洪峰水位高出0.3米,突破1847年以来水文记录,创历史极值。

全市有141个乡镇、119.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为广安建地设市以来受灾人口最多、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市委市政府迅速反应,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与灾害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夺取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

(一)创造了“无一人死亡”的奇迹。

“9〃19”特大洪水使渠江沿岸26个场镇进水或被淹,广安老城区56条街道(巷)全部进水。

由于及时启动了Ⅰ级防汛应急响应,提前10个小时将警戒线以下的厂矿停业、学校停课、市场停售,提前6个小时将洪峰水位以下的40.2万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尽管洪水来得猛、涨幅高、进水深,但未因灾死亡一人。

(二)实现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

及时发出预警,从16日开始就组织动员沿江干部群众转移物资财产,抢收蔬菜8.25万亩、2.36万吨,抢运粮油1.21万吨,转移畜禽40.32万头(只),搬运家具家电70.21万台(套),加固房舍8.52万间;抢搬机械设备1.24万台(套),转移工业成品半成品2.13万吨;转运超市、门市、农家店、农(商)贸市场 1.85万个。

在洪水消退时即发起了清淤防疫攻坚战,出动人员1.3万人,清理淤泥和垃圾10万余吨;出动防疫人员1500多人,及时进行消毒杀菌。

9月22日,受灾的所有商铺、工矿企业基本恢复生产经营,广大农村全面转入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

(三)达到了“让群众满意”的效果。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之欧阳文创编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之欧阳文创编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导读:本文抗洪抢险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以下是心得体会频道编辑为您整理的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1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抗洪救灾总结表彰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

刚才,会议表彰了11个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和21名先进个人。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抗洪抢险战斗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消防战士,医疗卫生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市抗洪救灾工作的省级有关部门、兄弟市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6月30日至7月2日、7月18日至19日,我市XX县、XX区等6个县区在20天内连续两次遭受区域性暴雨、大暴雨袭击,造成了特大洪涝灾害。

全市6个县区、144个乡镇、81.9万人受灾,大量农田被淹,部分城镇进水,山地灾害频发,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 6.8亿元。

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给予了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省长张中伟等领导在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灾情,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7月6日,洪水尚未完全退去,学忠同志就亲率省级有关部门深入青川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群众,检查指导救灾工作。

省级有关部门及时为我市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物资、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省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群众,给我们以巨大力量。

灾情就是命令。

在这场抗洪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万众一心,团结拼搏,顽强抗灾,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夺取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的英雄赞歌,展现了广元人民的时代精神。

面对历史罕见的洪灾,市委、市政府沉着应对,一线指挥,果断决策,周密部署,为抗洪抢险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011年防汛工作总结

2011年防汛工作总结

西乡塘区2011年防汛抗洪工作总结2011年,我城区防汛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汲取历次防汛抗洪工作的经验教训,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科学防抗,使防汛抗洪工作扎实开展,减少了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社会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确保城区安全度汛。

为评价我城区防汛抗洪工作的成效,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的防汛抗洪工作,现将我城区2011年防汛抗洪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汛情、灾情的基本情况及特点1、雨情今年汛期,我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汛前汛中偏少,过了汛期(9月30日),受17、19号台风连续影响,城区连续9天普降大到暴雨,出现了汛初春旱、汛中汛情不明显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汛期过后旱涝急转,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局面。

据统计,1月1日10月10日,平均降雨总量1048.7毫米,比去年同期多224.86毫米,与历年同期基本持平,属平水年,但降雨主要集中在9月30日至10月8日期间,这期间城区平均降雨量为503.7毫米,约占总降雨量的五成。

2、工情由于汛前汛中降雨严重偏少,大部分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但9月30日至10月7日城区普降大到暴雨,累计平均降雨量为503.7毫米,持续的强降雨,使城区大部分水库高水位运行, 10月10日统计水库蓄水量2405.8万m3,占有效库容的81.36%,为今年统计的最高值,比9月下旬增加1263.8万m3,比去年同期多371.3万m3,城区大部分水库出排洪,其中10月7日水库出排洪座数最多,共有21座水库,分别为:石埠3座:禾屋5厘米、罗文5厘米、九曲5厘米;金陵7座:桥吞70厘米、北畔25厘米、雷横10厘米、河建30厘米、后皇10厘米、定龙35厘米、那民12厘米;双定9座:义梅60厘米、坛吸20厘米、坛增30厘米、武陵65厘米、敢才18厘米、定一5厘米、那泽25厘米、坛污20厘米、登修15厘米;坛洛3座:小万礼40厘米、定宫3厘米、甲水6厘米。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学习心得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学习心得

The way to find happiness in life is to understand that you are given life for dedication.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__年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学习心得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学习心得第一篇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李霞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

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

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

宋庄镇人民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接到特大暴雨可能带来强降雨的预警信号后,李霞第一时间召集全镇47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在镇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留意暴雨动态,及早掌握灾害信息。

面对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宋庄镇严阵以待。

深夜,宋庄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80毫米,204间房屋损毁严重,濒临倒塌,3300多亩粮田被淹。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李霞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指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特大暴雨带来的重大灾害,安全转移群众207人,创造了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打赢抢险救灾这场硬仗,李霞彻夜未眠,在视频会议室的她表情凝重,在她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退烧药、咽炎片以及一叠厚厚的应急抢险预案。

其实,早在暴雨来临的前几天,她就因为冒雨实地踏勘防汛设施安置情况而感冒发烧了。

此时的她,手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既有救灾前线源源不断的灾情汇报,也有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

面对复杂的局面,李霞沉着冷静,一方面安抚受灾群众,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除动员本镇机关单位、镇村干部支援重灾区外,积极争取区直单位安排人力、物力加入抢险救灾行动,并协调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派出200多人次深入到汛情最严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2011年度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11年度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11年度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来源:民政部网站一、2011年自然灾害情况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台风、地震、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全年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经核定,2011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1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房屋倒塌93.5万间,损坏33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因灾死亡(含失踪)人数减少85.6%,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减少49.5%,农作物受灾面积减少13.2%,农作物绝收面积减少40.5%,倒塌房屋数量减少65.8%,损坏房屋数量减少50.6%,直接经济损失减少42%。

其中,死亡(含失踪)人口数为2000年以来最少,损坏房屋数量为2000年以来次少。

(本评估报告中关于全国灾情和应对工作的统计数据和表述不含我国的港、澳、台地区。

)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2011年,面对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在抗灾救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灾后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等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应对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和西藏亚东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尽快恢复,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保障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兴市抗击2011年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的经验与思考徐金忠(德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摘要】:2011年,德兴市发生了“6.15”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本文分析了特大洪涝灾害发生的特点,总结了抗击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取得的经验,指出了当前防汛抗洪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特点;建议及措施;德兴市2011年汛期,德兴市主汛期6月份降雨异常集中,先后发生“6.15”、“6.19”两次特大暴雨,6月15日22:00时,乐安河香屯站洪峰水位43.56m,超警戒线5.56m,超有实测水文记录以来历史最高值(1967年43.11m)0.45m,比1998年高出1.12m,发生了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

4至6月全市平均降雨量为986mm,较多年同期均值891mm偏多10.7%,其中6月份平均降雨量达755mm, 较多年同期均值321mm偏多135%,有雨日达24日,今年的发生4次强降雨过程均出现在6月份,连续发生的强降雨过程给我市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全市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总损失达19.60亿元。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我市“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五个确保”的防汛总目标,认真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洪,科学调度,充分发挥防洪工程重要作用,保证了“不垮一坝、不溃一堤、不死一人”,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实现了确保中小型水库的安全、确保重要堤防的安全、确保受灾群众和转移群众生活妥善安臵、确保不发生大的疫病、确保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夺取了今年防汛抗洪斗争的重大胜利,得到了省、上饶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6月23日,省委书记苏荣在《江西日报》C3版《险情,化解在预案中——德兴市成功抗击超历史洪灾启示》上,作出重要批示:超汛限5.56米,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德兴市在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时,能够做到“未垮一库、未倒一坝、未死一人”,是抗洪抢险史上了不起的创举,谨此向全市的广大干部和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

1 主要汛情灾情及特点1.1雨情及特点1.1.1主要降雨过程今年汛期,我市共发生4次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过程,均集中在6月份。

分别为:6月5日~6日、13日、15日、19日。

6月5日~6日全市平均降雨量115mm,据30个自动雨量站监测,有18个站点降雨量超过100mm,以绕二镇双溪水库站155mm为最大。

6月13日全市平均降雨量58mm,据30个自动雨量站监测,有20个站点降雨量超过50mm,以新岗山镇齐家站83mm 为最大。

6月15日全市平均降雨量256mm,据30个自动雨量站监测,有29个站点降雨量超过200mm,以花桥镇金山站291mm 为最大。

6月19日全市平均降雨量165mm,据30个自动雨量站监测,所有站点降雨量均超过100mm,以龙头山乡浆源站257mm为最大。

1.1.2降雨特点降雨强度大。

“6.15”特大暴雨降雨过程最大1小时降雨量40.5mm、最大2小时降雨量84mm、最大3小时降雨量95mm、最大6小时降雨量143mm、最大12小时降雨为245mm,均为洎水河流域花桥镇金山站;“6.19”特大暴雨降雨过程最大1小时降雨量58.5毫米(绕二镇梧风洞站)、最大2小时降雨量84毫米(龙头山乡龙头站)、最大3小时降雨量95.5毫米(龙头山乡龙头站)、最大6小时降雨量144毫米(龙头山乡龙头站)、最大12小时降雨量196毫米(龙头山乡陈坊站)。

降雨期集中。

6月份发生集中强降雨4次,有雨日达24天,“6.15、6.19”两次特大暴雨过程仅相隔3天。

1.2水情及特点1.2.1 水位高乐安河:6月15日22:00,乐安河香屯站出现今年最高洪峰水位43.56m, 超警戒线5.56m,为自1956年以来有实测水文记录历史最高值。

洎水河: 6月15日16:00,银山站出现今年最高洪峰水位57.19m,接近历史最高值(57.46m)。

1.2.2 流量大乐安河最大洪峰流量6669m3/s(6月15日)、较有实测水文记录以来历史最大洪峰流量7030 m3/s(1967年6月20日)偏少361 m3/s。

1.2.3 涨势猛我市境内主要河流水位涨势迅猛,6月15日,乐安河最大1小时涨幅0.51m,最大涨幅10.72m(13日7:00~15日22:00);洎水河银山站最大1小时涨幅0.64m、郎口站最大1小时涨幅达1.06m。

6月19日,乐安河最大1小时涨幅0.56m;洎水河银山站最大1小时涨幅1.10m、郎口站最大1小时涨幅1.55m。

1.3灾情“6〃15“、“6〃19”特大洪涝灾害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市5个乡、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受灾,全市受灾人口26.2万人,被困村庄103个,受淹农户12000户、紧急转移安臵66800余人。

全市发生山体滑坡182处,倒塌房屋223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3.45万亩,成灾面积11.25万亩,绝收面积2.1万亩,损失产量1.82万吨,毁坏耕地2550亩,水产养殖损失面积1.995万亩,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总损失2.2582亿元;全市公路中断16条次,损坏公路473.4千米,损坏输电线路342.6千米,损坏通讯线路 570千米,工矿企业直接经济损失3.0486亿元;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6.7224亿元;居民财产损失0.5146亿元;全市损坏小型水库16座,损坏堤防1560处、958千米,堤防决口814处32千米,损坏护岸1329处,损坏水闸120座,冲毁塘坝49座,损坏灌溉设施2320处,损坏机电井36眼,损坏水电站45座,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4.24亿元。

两次洪灾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9.60亿元。

2 抗击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的成功经验2.1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面对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积极应对。

6月15日中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在家的四套班子领导及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针对当前防汛抗洪的严峻形势,紧急动员,周密部署。

会议要求,市四套班子所有领导立即下到各自挂钩联系点亲临一线指挥抗洪抢险,全市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部奔赴各自挂钩乡镇参加抗洪抢险,做到了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指挥到位、责任到位。

全市各乡镇(街道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全体班子成员都自觉靠前指挥,全市所有乡村干部都积极赶赴一线参加抢险救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2.2 加强监测,紧急调度特大暴雨来袭前后,市防指正、副指挥长分别24小时带班值班,针对强降雨动态,有针对性地指挥全市开展防御工作。

水利、气象、水文、矿管等部门24小时坚守岗位、增强力量、加强会商、加密预报,及时为全市各级领导指挥调度提供科学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2.3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接到强降雨预报后,市委市政府两办及时转发了省防总给我市市长谢冠森的一封信,进一步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

市防指迅速部署,及时发出了防御特大暴雨的一系列指令,并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先后启动了防汛Ⅲ级、Ⅱ级应急响应2次。

及时通知居住危房、低洼地段群众撤离,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在防御强降雨影响我市前夕,水利、教育、矿管、安监等部门及时加强对水库、堤防险工险段和在建工程、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防范工作;各级抢险队伍及时到位待命。

6月15日深夜,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市四套班子紧急会议,分析灾情,进一步布臵抗洪抢险和生产自救。

再次强调全市所有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以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确保不死伤一人。

全市所有应急抢险分队、市森林消防大队及武警消防中队等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2.4突出重点,严密防范在防御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过程中,我市有针对性地明确了防御重点,对重要地区、重要工程、重要部位以及薄弱环节,进行严密防范。

在防强降雨工作中,突出抓好水库山塘、尾砂库、地质灾害点、校舍、沿河低洼民房等重点区域防洪工作,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预案的要求,及时撤离危房、低洼地区居住人员,做好撤离人员的安臵工作;加强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控,落实好群众避险措施;学校停课,提前放假;加强水库、尾砂库的巡查排险,严格执行水库汛期运用指标,提前排洪降低水位,腾出部分库容迎洪,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实行领导分片包干,深入村组、危险区域做好群众转移工作,全市两次洪灾共紧急转移安臵群众66800余人,没有出现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2.5科学调度,泄洪削峰暴雨过后,全市所有水库水位暴涨。

为缓解下游防洪压力,6月15日,双溪水库为错开水库排洪与长乐水洪峰相遇,在距汛限水位1.9m以下时开始泄洪,腾空库容467万m3,有效地削减了洪峰,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6月19日,因洪水来势迅猛,为给下游绕二镇、张村乡的人员转移工作争取更多时间,7时37分双溪水库在超汛限水位0.3m时才开启第5扇闸门泄洪,9时40分关闭第5扇闸门,并在确保水库安全的情况下,在超汛限水位0.1-0.3情况下运行6小时,有效地缓解了下游防洪压力。

2.6党员表率,干部带头在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来临的危急时刻与紧要关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发扬连续作战、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组织群众紧急转移,帮助群众转移财产,排除各类险情隐患,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成为群众抗洪抢险的主心骨、贴心人。

在抗洪抢险中每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每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党员的带动下,广大人民群众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场抗洪斗争中,齐心协力,日夜奋战,打赢了这场超历史洪涝灾害的攻坚战,有力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财产损失。

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一是水利设施防洪标准低,小型水库尤其是山塘病险严重,堤防标准低,建设期先天不足,日常管理不善,工程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无法抵御超标准洪水。

二是缺乏一支防汛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和专门的应急救援设备,抗大洪救大灾的应急能力不足。

在防洪抢险救灾中,由于洪水来势凶猛,许多低洼地带居民被洪水围困,因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防汛抢险救灾的专业队伍和冲锋舟、橡皮艇等救援设备,暴露了抢险救援应急能力依然薄弱。

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部分乡镇交通、电力、通讯中断,固定电话、手机、网络都处于瘫痪状态,没有应急供电系统及卫星电话、专用电台、对讲机等应急通讯工具,抢险救灾工作十分被动。

三是部分防汛信息不畅。

灾情、险情上报不及时,防汛指挥部成员与市防办联络不紧密,情况反映不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