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与洪涝课件
合集下载
暴雨洪水汛期自救常识主题PPT课件

防治山洪
山区溪沟,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 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关于洪灾基本知识
洪灾基本常识之融雪洪水
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时,积雪 大量融化而形成。
冰凌洪水
中高纬度地区内,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可 能形成冰塞或冰坝而引起。
关于洪灾基本知识
暴雨洪水
汛期自救常识
人人参与防洪·共建美好家园
当在开阔地带驾车遇上洪水时,应把车迎着洪水开过去,并闭紧窗户。如果让洪水冲到
车的侧面,洪水会把车掀翻并卷走。
暴雨洪水发生注意事项
在野外遭遇洪水,如何逃生?
在野外,山洪暴发时如果来不及转移,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避洪台等地转移,山区要选择没有 山体滑坡危害的安全地带,等候求援人员营救。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 许多人同时渡水,可以手拉手,用牵制力共同抵御洪水。
暴雨洪水发生注意事项
发生注 意 事 项
暴雨洪水发生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及时躲避旋涡及水中夹带的石块,断木等可能危及身体的重 物。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如木板、柴火秸秆、家具等 作为救生物品。 发现树木、坝坎、岸沿等高地要想方设法靠上去。
如处在峡谷或山地,要迅速驶向高地。
洪灾基本常识之溃坝洪水
水库失事时,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剧增涨甚至漫 槽成为立波向下游推进的现象。
洪灾基本常识之湖泊洪水
因盛行风的作用,引起湖水运动而产生风生流,有时可达5~6m,如北美的 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等。
关于洪灾基本知识
洪灾基本常识之天文潮
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体的长周期波动现象。
山区溪沟,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 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关于洪灾基本知识
洪灾基本常识之融雪洪水
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时,积雪 大量融化而形成。
冰凌洪水
中高纬度地区内,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可 能形成冰塞或冰坝而引起。
关于洪灾基本知识
暴雨洪水
汛期自救常识
人人参与防洪·共建美好家园
当在开阔地带驾车遇上洪水时,应把车迎着洪水开过去,并闭紧窗户。如果让洪水冲到
车的侧面,洪水会把车掀翻并卷走。
暴雨洪水发生注意事项
在野外遭遇洪水,如何逃生?
在野外,山洪暴发时如果来不及转移,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避洪台等地转移,山区要选择没有 山体滑坡危害的安全地带,等候求援人员营救。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 许多人同时渡水,可以手拉手,用牵制力共同抵御洪水。
暴雨洪水发生注意事项
发生注 意 事 项
暴雨洪水发生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及时躲避旋涡及水中夹带的石块,断木等可能危及身体的重 物。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如木板、柴火秸秆、家具等 作为救生物品。 发现树木、坝坎、岸沿等高地要想方设法靠上去。
如处在峡谷或山地,要迅速驶向高地。
洪灾基本常识之溃坝洪水
水库失事时,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剧增涨甚至漫 槽成为立波向下游推进的现象。
洪灾基本常识之湖泊洪水
因盛行风的作用,引起湖水运动而产生风生流,有时可达5~6m,如北美的 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等。
关于洪灾基本知识
洪灾基本常识之天文潮
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体的长周期波动现象。
夏季汛期防洪防汛知识培训暴雨天气事故预防应急方法措施学习PPT模板课件

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 积大,且有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不同场次的 雨在不同支 流所形成的洪峰,汇集到干流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 叠加,组成历时较长涨落较平缓的洪峰。小河的流域面积和河 网的调蓄能力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涨落迅猛的洪峰,雨洪 水可分为两大类,暴洪是突如其来的湍流,它沿着河流奔流, 摧毁所有事物,暴洪具有致命的破坏力,另一种是缓慢上涨的 大洪水。
洪汛基本知识
融雪洪水
在高纬度严寒地区, 冬季积雪较厚,春 季气温大幅度升高 时,积雪大量融化 而形成。
冰凌洪水
中高纬度地区内, 在冬春季节因上下 游封冻期的差异或 解冻期差异,可能 形成冰塞或冰坝而
引起
溃坝洪水
水库失事时,存蓄 的大量水体突然泄 放,形成下游河段 的水流急剧增涨甚 至漫槽成为立波向
措
转移。
施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
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
水转移。
遇险自救措施
遇险自救方法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 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 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湖泊洪水。在中国通江的大型湖泊,长江的洞庭湖、鄱阳湖等兼有河流与海岸洪水的一部分特性。由于河湖水量 交换或湖面气象因素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中国大型湖泊多与河流通连,湖面气象因素的影响 也明显,湖泊洪水比较强烈。按类型可分为吞吐流与风生流。
洪汛基本知识 1 2 3
洪汛基本知识
➢ 雨洪水
3 发电机功率1KW-5KW的小型汽油发电机,
使用方便灵活,可用于小范围的防汛抢 险照明。
洪汛基本知识
融雪洪水
在高纬度严寒地区, 冬季积雪较厚,春 季气温大幅度升高 时,积雪大量融化 而形成。
冰凌洪水
中高纬度地区内, 在冬春季节因上下 游封冻期的差异或 解冻期差异,可能 形成冰塞或冰坝而
引起
溃坝洪水
水库失事时,存蓄 的大量水体突然泄 放,形成下游河段 的水流急剧增涨甚 至漫槽成为立波向
措
转移。
施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
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
水转移。
遇险自救措施
遇险自救方法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 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 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湖泊洪水。在中国通江的大型湖泊,长江的洞庭湖、鄱阳湖等兼有河流与海岸洪水的一部分特性。由于河湖水量 交换或湖面气象因素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中国大型湖泊多与河流通连,湖面气象因素的影响 也明显,湖泊洪水比较强烈。按类型可分为吞吐流与风生流。
洪汛基本知识 1 2 3
洪汛基本知识
➢ 雨洪水
3 发电机功率1KW-5KW的小型汽油发电机,
使用方便灵活,可用于小范围的防汛抢 险照明。
主题班会防雷电、暴雨、洪灾主题班会PPT课件

洪水应急措施:
(二)洪水应急
三、雷电的防护
预兆: 雷阵雨来时,往往会出现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的天气现象。大风来时飞沙走石,掀翻屋顶吹倒墙。风雨之中,街上的东西随风起舞,飞得到处都是,甚至还会连根拔起大树。 防护: 1、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2、尽量不要开门、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3、乘坐汽车等遇到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4、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可以选择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选择车内躲雨。 5、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拉接到窗户及门上。
120
谢谢观看
01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02
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洪泛区低洼处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假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有效的办法是:
一是向屋顶转移,并尽量安稳情绪;
01
二是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
02
02
如果不小心掉进溪流,尽量抓住浮托物。
03
如被洪水围困,挥动鲜艳衣物呼救。
04
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上学、放学必须通过时,可在家长、老师护送下,几个同学手拉手,与水流方向斜叉过河,当水深过膝时,几个学生一起也不能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
洪水中的自救
02
暴雨中的自救
暴雨洪水灾害 ppt课件

2010年3月 新疆北部遭融雪性洪水袭击 130.5万人受灾
广州员村地铁站附近
南方多地发生暴雨山洪灾害 30多条河流洪水超警 2010年5月罕见特大暴雨连袭南方6省 今年可能有大洪水
南昌部分城区内涝严重
江西婺源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1.洪水与洪水灾害
1.1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 (建国以来前5位)
上游:山区、河槽 窄深、流量小、变 化大。 中游:山区与平原 过渡带、坡降平缓、 河谷开阔、冲刷与 沉积并存、流量较 大、水位变幅较小。 下游:冲积平原、 河槽浅宽、流速慢 流量大、水位变化 变化更小、河道极 易抬升与改道
河流的流域(a),河床的坡度(b),峡谷形河床(c)
和在沉积平原上的河床(d) 第六章 洪水灾害
1998年夏季,长 江流域遭受历史罕见 的特大洪水灾害,使 8411万人受灾,农作 物成灾652公顷,倒 塌房屋329万间,死 亡1562人,造成直接 经济损失1345亿元。
第六章 洪水灾害
第六章 洪水灾害
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 重灾区有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荆 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带。 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 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灾223次。
第六章 洪水灾害
98大洪水的思考
为什么洪水位超过 了54年的水位?
长江洪水频率为什 么越来越高?
100000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宜昌
螺山
汉口
大通
1998年 1954年
1998年长江汛期的降水量,总入海流量和洪峰流量均没有 1954年大,总降水量为1954年的80--90%,总入海流量比1954 年少350亿立方米,洪峰流量各主要测站均小于54年。然而水 位竟然超过1954年1.45米!
广州员村地铁站附近
南方多地发生暴雨山洪灾害 30多条河流洪水超警 2010年5月罕见特大暴雨连袭南方6省 今年可能有大洪水
南昌部分城区内涝严重
江西婺源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1.洪水与洪水灾害
1.1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 (建国以来前5位)
上游:山区、河槽 窄深、流量小、变 化大。 中游:山区与平原 过渡带、坡降平缓、 河谷开阔、冲刷与 沉积并存、流量较 大、水位变幅较小。 下游:冲积平原、 河槽浅宽、流速慢 流量大、水位变化 变化更小、河道极 易抬升与改道
河流的流域(a),河床的坡度(b),峡谷形河床(c)
和在沉积平原上的河床(d) 第六章 洪水灾害
1998年夏季,长 江流域遭受历史罕见 的特大洪水灾害,使 8411万人受灾,农作 物成灾652公顷,倒 塌房屋329万间,死 亡1562人,造成直接 经济损失1345亿元。
第六章 洪水灾害
第六章 洪水灾害
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 重灾区有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荆 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带。 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 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灾223次。
第六章 洪水灾害
98大洪水的思考
为什么洪水位超过 了54年的水位?
长江洪水频率为什 么越来越高?
100000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宜昌
螺山
汉口
大通
1998年 1954年
1998年长江汛期的降水量,总入海流量和洪峰流量均没有 1954年大,总降水量为1954年的80--90%,总入海流量比1954 年少350亿立方米,洪峰流量各主要测站均小于54年。然而水 位竟然超过1954年1.45米!
《防雷电、暴雨、洪灾》PPT【精选推荐课件】

防护:
1、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 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2、尽量不要开门、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3、乘坐汽车等遇到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4、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可以 选择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选择车内躲雨。 5、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拉接到窗户及门上。
自然灾害事故
自然灾害概述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 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 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 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 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 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 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 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 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 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 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为此,我们应做好对自然灾害的预测与自我救助 的工作。
• ⑵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 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 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 移。
• ⑶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 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 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 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 ⑷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 ;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 电。
(二)洪水应急
洪水应急措施: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 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 山丘和高坡等。
②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 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 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 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 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 上电线的电击。
1、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 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2、尽量不要开门、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3、乘坐汽车等遇到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4、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可以 选择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选择车内躲雨。 5、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拉接到窗户及门上。
自然灾害事故
自然灾害概述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 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 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 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 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 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 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 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 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 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 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为此,我们应做好对自然灾害的预测与自我救助 的工作。
• ⑵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 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 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 移。
• ⑶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 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 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 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 ⑷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 ;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 电。
(二)洪水应急
洪水应急措施: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 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 山丘和高坡等。
②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 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 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 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 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 上电线的电击。
防洪抗灾暴雨防范措施ppt课件pptx

重要性
洪水灾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加强防洪抗灾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暴雨对防洪抗灾的影响
增加洪水风险
暴雨会导致河流水位迅速上升,增加 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破坏基础设施
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
暴雨可能导致农田淹没、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等问题,对农业和生态环境 造成不良影响。
经验教训二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灾 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
行抢险救援。
经验教训三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防 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经验教训四
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 通协作,形成防洪抗灾的合力
。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防洪抗灾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应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防洪抗灾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精准预警、快速响应和高效救援。
加强执法和监督
对违反防洪抗灾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对防洪抗 灾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防洪抗灾宣传教育开展
1 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 公众普及防洪抗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
开展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洪水灾害发生时的情景 ,让公众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和自救方法。
信息化技术应用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传递和处理效率,为防洪抗 灾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生态化技术应用
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广生态化防洪抗灾技术,减少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防洪抗灾管理创新方向
多元化管理主体
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作,形成防洪抗灾的合 力,提高管理效率。
洪水灾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加强防洪抗灾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暴雨对防洪抗灾的影响
增加洪水风险
暴雨会导致河流水位迅速上升,增加 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破坏基础设施
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
暴雨可能导致农田淹没、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等问题,对农业和生态环境 造成不良影响。
经验教训二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灾 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
行抢险救援。
经验教训三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防 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经验教训四
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 通协作,形成防洪抗灾的合力
。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防洪抗灾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应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防洪抗灾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精准预警、快速响应和高效救援。
加强执法和监督
对违反防洪抗灾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对防洪抗 灾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防洪抗灾宣传教育开展
1 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 公众普及防洪抗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
开展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洪水灾害发生时的情景 ,让公众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和自救方法。
信息化技术应用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传递和处理效率,为防洪抗 灾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生态化技术应用
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广生态化防洪抗灾技术,减少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防洪抗灾管理创新方向
多元化管理主体
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作,形成防洪抗灾的合 力,提高管理效率。
气象灾害—洪涝灾害PPT课件

气象灾害—洪涝灾害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洪涝成灾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出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和避灾方法。
1
一、洪涝
概念:是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 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 种灾害,“洪”主要是指___________,常常与 流潮域洪性水的等暴 相雨 关洪 。水“生、涝态融”环雪主境洪要水是、指冰__凌__洪__水__、_风,暴往 往与本地区的降水、积水过多、洪排水水泛不滥畅相联系。
1.洪涝灾害成因答题思路
气候特征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 变化;③台风的影响
自 地形
地形平坦、地势低洼
然 原 因
水系特征
①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②河道 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
水文特征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植被特征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
人
植被破坏
回顾本次洪水成因:首先,长江流域降雨集中且强度大;其次,由于淤积、 围垦等原因,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减少了45.5%。仅洞庭湖、鄱阳湖和汉水湖 群,50年代以来由于围垦和淤积而丧失的湖泊容积就超过300亿m3,大大降低了 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调洪能力。再次,由于河道淤积、滩地围垦、设障严重等原因, 使河道的行洪能力下降,是导致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全流域性大洪水的主要4原因。
危害:洪涝灾害不仅对水利施设、农业、交通运 输、城市和工业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积济水损内失涝,而 且通过人口死亡、灾民流离、疫病暴发对社会造 成巨大的冲击,通过对耕地、水系和水环境的破 坏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___恶化。
2
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 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季节:夏秋 类型 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洪涝成灾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出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和避灾方法。
1
一、洪涝
概念:是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 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 种灾害,“洪”主要是指___________,常常与 流潮域洪性水的等暴 相雨 关洪 。水“生、涝态融”环雪主境洪要水是、指冰__凌__洪__水__、_风,暴往 往与本地区的降水、积水过多、洪排水水泛不滥畅相联系。
1.洪涝灾害成因答题思路
气候特征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 变化;③台风的影响
自 地形
地形平坦、地势低洼
然 原 因
水系特征
①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②河道 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
水文特征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植被特征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
人
植被破坏
回顾本次洪水成因:首先,长江流域降雨集中且强度大;其次,由于淤积、 围垦等原因,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减少了45.5%。仅洞庭湖、鄱阳湖和汉水湖 群,50年代以来由于围垦和淤积而丧失的湖泊容积就超过300亿m3,大大降低了 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调洪能力。再次,由于河道淤积、滩地围垦、设障严重等原因, 使河道的行洪能力下降,是导致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全流域性大洪水的主要4原因。
危害:洪涝灾害不仅对水利施设、农业、交通运 输、城市和工业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积济水损内失涝,而 且通过人口死亡、灾民流离、疫病暴发对社会造 成巨大的冲击,通过对耕地、水系和水环境的破 坏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___恶化。
2
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 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季节:夏秋 类型 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防洪防汛应急措施自救措施知识培训PPT模板课件

洪水的主要特点
季节性明显
洪水峰高量大
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 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每年汛期来临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
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年际变化不稳定
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 幅大。通过对洪水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明
防洪:为了防御、减轻洪涝灾害,洪涝规律和洪涝灾害特点采取的相应
对策、措施以及有关活动,是防汛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如修建水工 建筑物、拦蓄洪水、控制洪水下泄等。
预警信号登记划分
蓝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 续。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 续。
水上安全带
该水上安全带是一种便携式救生衣。在一般情况下,安全带如 一条腰带可以系在腰部,体积小巧,不妨碍人们的活动自由。
照明设备
1
2
3
应急手持电灯
应急手持电灯内装有6V可充电电池有 上下转动90°的6V0.5A的氪气搜查灯, 报警用的旋转360°闪光灯、报警器和
手电,在巡堤查险中便于携带。
柴油发电机组
石子有天然石子张人工石子两种。
天然石子是指在河床内经人工或机械挖掘、筛选而获得的砾石 或河卵石。碎石是由各种坚硬岩石(花岗岩、石英岩、石灰岩、
砂岩、玄武岩等)经人工或机械破碎并适当筛选而成的。
砂石料—块石
(1)一般块石。每块重量为20kg~75kg,常用于修筑坝岸水上部 分。黄河下游防汛用石要求按“一般块石”标准采运储备。
05
如果被洪水包围时, 要设法尽快与当地 政府或部门取得联 系。报告自已的方 位和险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暴雨的预警信号分级
蓝色
橙色
黄色
红色
返回
•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 可能持续。
•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 能持续。
•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 能持续。
• 概念: 洪涝灾害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 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返回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自然条件
形成条件
社会经济 条件
返回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 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 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等。
返回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 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 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 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 达地区。洪水灾害的威胁将制约社会经济 发展和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返回
洪涝灾害的危害
• 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 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 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 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 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 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 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返回
洪涝灾害的分布
• 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 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 、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 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雨涝最 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
返回
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
• • • • 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陆少; 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 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 可能持续。
返回
• 洪涝
• • • • • • • 洪涝灾害概念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洪涝灾害的危害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地理背景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 洪涝灾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和自救方法
洪涝
• 2 . 地势西高有序,对暴雨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 3. 气候条件:气候变动对洪涝灾害影响, 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大,各年的雨量变化不 稳定,也是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之一。
• 4. 河道的历史变迁:我国的河流因多沙闻 名于世,江湖水系演变与洪涝灾害关系密 切。
返回
返回
昆明暴雨版 《重头再来》
谢谢!
暴雨与洪涝
• 暴雨
• • • • • 暴雨的概念 暴雨的形成条件 暴雨的分类 暴雨的影响 暴雨的预警信号
暴雨
• 概念:暴雨(torrential rain)是降水强度很大 的雨。雨势倾盆。 暴雨一般指每小时降雨 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 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 的降水。
返回
•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 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 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 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如1963年8月海 河流域暴雨、1975年8月河南暴雨、1981年 7月四川暴雨等。
返回
•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 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 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如1954、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地暴雨及 1991年江淮及太湖地区的暴雨。
返回
暴雨的影响
• 暴雨的危害: 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据1950~ 1999年资料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 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 达1300万公顷以上。
暴雨的影响
• 暴雨的益处: 适量的暴雨利大于弊,可以灌溉农作物, 解除旱情,利于植树造林,利于水库蓄水, 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 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 发电和航运
暴雨的分类
• 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 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返回
•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 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 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 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 1958年8月新疆库车暴雨、1967年5月内蒙 古包头市郊暴雨、1977年7月陕西安塞、延 安暴雨、1988年7月浙江绍兴、宁波、台州 一带暴雨等。
返回
•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地理背景: 1. 地理位置:我国处在欧亚大陆的东岸和 太平洋的西岸,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 雨量的季节性变化和地域性差异极其明显。 降雨较集中在夏季;就地理特点而言,西 部有青藏高原,受地形和海陆远近的影响, 西北内陆腹地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而东 南沿海为海洋性气候。
返回
暴雨的形成条件(三个)
• 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 • 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 • 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 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 和热带辐合带等
返回
暴雨的分类
• 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50.0~99.9mm 为暴雨,100.0~249.9mm为大暴雨,250.0mm 及其以上为特大暴雨。
暴雨的预警信号分级
蓝色
橙色
黄色
红色
返回
•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 可能持续。
•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 能持续。
•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 能持续。
• 概念: 洪涝灾害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 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返回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自然条件
形成条件
社会经济 条件
返回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 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 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等。
返回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 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 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 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 达地区。洪水灾害的威胁将制约社会经济 发展和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返回
洪涝灾害的危害
• 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 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 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 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 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 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 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返回
洪涝灾害的分布
• 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 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 、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 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雨涝最 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
返回
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
• • • • 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陆少; 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 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 可能持续。
返回
• 洪涝
• • • • • • • 洪涝灾害概念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洪涝灾害的危害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地理背景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 洪涝灾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和自救方法
洪涝
• 2 . 地势西高有序,对暴雨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 3. 气候条件:气候变动对洪涝灾害影响, 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大,各年的雨量变化不 稳定,也是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之一。
• 4. 河道的历史变迁:我国的河流因多沙闻 名于世,江湖水系演变与洪涝灾害关系密 切。
返回
返回
昆明暴雨版 《重头再来》
谢谢!
暴雨与洪涝
• 暴雨
• • • • • 暴雨的概念 暴雨的形成条件 暴雨的分类 暴雨的影响 暴雨的预警信号
暴雨
• 概念:暴雨(torrential rain)是降水强度很大 的雨。雨势倾盆。 暴雨一般指每小时降雨 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 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 的降水。
返回
•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 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 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 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如1963年8月海 河流域暴雨、1975年8月河南暴雨、1981年 7月四川暴雨等。
返回
•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 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 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如1954、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地暴雨及 1991年江淮及太湖地区的暴雨。
返回
暴雨的影响
• 暴雨的危害: 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据1950~ 1999年资料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 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 达1300万公顷以上。
暴雨的影响
• 暴雨的益处: 适量的暴雨利大于弊,可以灌溉农作物, 解除旱情,利于植树造林,利于水库蓄水, 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 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 发电和航运
暴雨的分类
• 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 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返回
•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 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 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 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 1958年8月新疆库车暴雨、1967年5月内蒙 古包头市郊暴雨、1977年7月陕西安塞、延 安暴雨、1988年7月浙江绍兴、宁波、台州 一带暴雨等。
返回
•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地理背景: 1. 地理位置:我国处在欧亚大陆的东岸和 太平洋的西岸,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 雨量的季节性变化和地域性差异极其明显。 降雨较集中在夏季;就地理特点而言,西 部有青藏高原,受地形和海陆远近的影响, 西北内陆腹地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而东 南沿海为海洋性气候。
返回
暴雨的形成条件(三个)
• 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 • 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 • 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 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 和热带辐合带等
返回
暴雨的分类
• 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50.0~99.9mm 为暴雨,100.0~249.9mm为大暴雨,250.0mm 及其以上为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