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几个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境及改进方法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境及改进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新课改下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资源、实验教学方式和实验评估等方面。
为了改进这些困境,可以从完善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
验资源、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和改进实验评估等方面入手,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和
效果。
新课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因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应与这
一目标相适应。
目前一些学校的实验内容过于固定,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改进的方法是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将
实验与生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实验资源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校的实验设备、
材料和器材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一些学校缺乏实验教学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实验设备的更新与采购工作,及时配备实验材料和器材,并建立健全实验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实验设备的维护和使用。
实验评估也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实验评估方式主要依靠实
验报告和实验考试,评估结果单一,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为了改
进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如实验观察记录、实验演示和实验讲评等方式,
综合评估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高中生物必修教材部分实验的改进

对高中生物必修教材部分实验的改进xxxx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实验内容,意在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技巧。
这非常好也非常必要。
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一些实验材料、操作跟本校实际情况不太相符,需加以改进和创新,使之更适合本校师生的实验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培养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就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材料试剂和实验方法步骤作如下改进:一、实验材料试剂的选择由于季节的错位和学校某些实验器材的配备不足,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有关实验材料试剂的选取作了些改进。
例如: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教材上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是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但洋葱的出售有季节性的限制,且本地市场上出售的洋葱绝大多数是白色洋葱。
改进:我们用荷包兰叶片的紫色表皮,实验效果也很好。
荷包兰在本地栽培广泛,全年可采,本校区就种植很多,取材容易,既节省经费,又不受季节限制。
2.“xxxx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教材中取材用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色素,我们讲授光合作用的时间大约在每年的九月底,在本地,菠菜在十二月份才上市。
(2).教材中用丙酮作为色素提取液,层析液成分中也有丙酮,但丙酮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而实验室的通风设施不佳。
改进:(1).我们用澎蜞菊成熟叶代替菠菜叶进行提取色素的实验,校园里有很多澎蜞菊取材方便,实验效果也较好。
(2).我们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问题,故改用95%乙醇作为提取液,93#汽油作为层析液,效果不错。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教材中取材用洋葱或蒜的根尖,但洋葱的出售有季节性,且洋葱长出的根不多,不能满足多个班级实验的需求。
改进:我们改用市售青葱于湿沙再培养一周左右,长出的新根多且粗壮,实验效果比用洋葱根尖的效果更好。
二、实验方法步骤的改进1.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用斐林试剂验证还原性糖的存在,操作中用水浴加热至煮沸1min,结果不但要等很长时间,且可能得不到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而得到黑色氧化铜沉淀。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境及改进方法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境及改进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了一些困境。
首先,实验设备缺乏,很多学校装备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场所。
其次,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不够先进,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高中生物课程设置和内容。
最后,实验教学模式单一,过分强调实验结果而忽略实验过程,在能力培养方面缺乏深入。
针对这些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实验设备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促进实验器材的更新和设备的加强。
同时,学校也应该尽力配备先进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
二、强化实验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实验规范和实验计划来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重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实验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
我们应该将实验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如讲解、探究、讨论等,以此增强学生感受和理解实验的整体过程。
同时,也可以选择个性化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习到适合自己的实验知识和技能。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在内容上既要符合现代生物学发展的思想,又要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发展的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实践和理论教学上做到多元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境及改进方法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境及改进方法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
由于实验教学时间紧张,很多实验只能简单示范一遍,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练习,导致实验操作能力不够熟练。
实验器材不足。
由于经费和设备限制,学校很难提供充分的实验器材,使得学生无法进行大量的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过于抽象。
很多生物实验都是基于微观结构或生物化学反应等抽象概念进行设计的,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实验原理和意义。
针对这些困境,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进。
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
可以在课程中增加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实验操作练习,提高实验技能。
可以组织一些实验培训班,将学生集中训练,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加强实验器材的配置。
学校可以争取经费,购置更多的实验器材,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
可以与其他学校合作,共享实验器材,充分利用资源。
提高实验内容的可视化。
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抽象的实验原理和意义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将实验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通过举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实验的意义和实用性。
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型科学研究项目。
通过设置学术竞赛和科研奖励,来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新潜力。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着实验操作能力差、实验器材不足和实验内容过于抽象等困境。
通过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训、改善实验器材的配置,提高实验内容的可视化,结合现实生活和鼓励学生进行小型科学研究项目等方式,可以改善这些困境,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几个实验的改进

人教版教材的几个实验材料的改进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的几个实验,笔者在实际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几处可以改进的地方,能使实验操作更简单易行,实验现象更明显,现总结如下: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实验的改进(一)材料的改进:将豆浆或鸡蛋清溶液改为煮熟的鸡蛋白(二)、改进的优点:1、取材方便:直接将生鸡蛋煮熟,剥去蛋壳,取蛋白切块2、操作简单:不需要使用试管,直接将蛋白块放在培养皿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在可直接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现象明显:鸡蛋白为白色,与实验现象紫色形成明显颜色对比,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不需要另设对照实验。
4、实验器材清洗方便:用鸡蛋清溶液做,如果稀释不均匀,可能导致残留在试管壁不容易清洗。
(三)、改进的原理: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碱性环境中的Cu2+可以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
煮鸡蛋的过程是蛋白质变性的过程,但蛋白质的变性仅仅是空间结构的破坏,未改变肽键的结构,因此反应仍然可以发生,现象仍然存在,可以鉴定蛋白质。
二、洋葱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改进(一)材料的改进: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紫色较深的细胞改为切开后光照保湿培养2-3天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二)、改进的原因:用镊子撕取表皮时,因外表皮与叶肉紧贴在一起,不易分离,往往容易撕破表皮细胞或带有叶肉细胞。
撕破表皮细胞的液泡,显微镜下观察,液泡的紫色变浅,有的液泡破裂后花青素流出紫色消失。
带有叶肉细胞的外表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重叠,层次加厚,观察效果差。
(三)、改进的优点内表皮与叶肉则易于分离,在剥洋葱鳞片叶的过程中,常出现内表皮自然分离。
内表皮撕取比较方便,且不容易破裂,既大大降低了实验难度,又增强了实验效果,还降低了实验成本(洋葱在实验中利用率提高了)。
(四)、改进的原理:植物细胞液泡中花青素是在光照下形成的,采用光照保湿(维持细胞正常生理状态)培养的方法,把洋葱内表皮培养成紫色后,用洋葱内表皮做实验材料。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然而,在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中,实验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缺少足够的实验设备和材料生物实验通常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材料支持,但是在一些学校,特别是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往往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导致教学受到限制。
对策一:加强设备和材料的共享学校之间可以进行设备和材料的共享,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闲置的设备和材料共享给其他学校使用。
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发起募捐活动,争取更多的设备和材料支持。
对策二:引入虚拟实验技术虚拟实验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的实验教学形式,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来进行实验操作。
虚拟实验不仅可以弥补实验设备和材料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验场景和实验内容。
问题二:实验内容难度过大或过简化在一些学校,教师可能面临着实验内容难度过大或过分简化的困境。
一方面,过于复杂的实验内容可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过分简化的实验内容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策一:合理选择实验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他们的实验内容。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已有的知识基础,选择相应难度的实验内容。
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实验步骤、增加实验辅助材料等方式,提高实验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
对策二:开展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实验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展探究性实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
问题三:安全意识薄弱生物实验涉及到一些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例如使用化学试剂、操作有毒生物等。
然而,在一些学校中,学生对实验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对策一: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将实验安全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分析-5页精选文档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分析一、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近年来,教学一直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点重视,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然而出现了一种问题,就是很多教师都更加注重学生的最终成绩,而不是注重教学的中间过程。
因此许多高中生物教师都认为实验教学非常耗费人力和时间,所以进行课程讲授时只是用口述方式对实验重点和步骤进行讲授。
即使有实验课程也较少,没有过多投入和时间,学生对于这些实验当中的重点注意事项和步骤只是通过教师的口述得知,并没有真正通过实验得知,所以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到生物实验的目的。
教师仅仅把教学重点放在最终成绩上,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现如今是不适用的,为了更好地迎合学生特点和教学核心,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生物实验恰当融入到生物教学当中。
2.实验设备完善程度欠缺。
长期以来,针对高中生物实验课,学校都没有进行高度重视和资金投入。
没有完善的设备体制,学生对于生物方面的一些实验就不会充分理解和接受。
除此之外,原有生物实验器材有一部分具有损坏或破损迹象。
虽然学校有关部门会对欠缺设备进行及时补充,但是相对于国家的一级标准,还是有一些差距,这一点应当加以完善。
既没有完善的设备机制,又没有多余资金投入,这种情况在当今看来对于学生的生物实验教学非常不利。
不仅不利于教师教学而且不利于学生理解,所以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学设备提升到一定程度,才能完善现有教学体制。
教学需要真实的场景和完善的设备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生物实验的乐趣。
而我校是按国家一级标准配备仪器的,所以对比大部分学校来说更好地教学,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3.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缺乏人才的社会,更是一个需要培养人才的时代。
据调查结果显示现如今教师没有完全跟上时代步伐,因为高校在选择教师方面非常谨慎和严谨,所以教师的专业程度值得肯定,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对这些教师进行能力上的提升和发展,使得教师的水平一直处于原有状态。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摘要生物学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课程内容中重要的、最富成长性的板块,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实验按照教材的设计方案进行,往往会增加工作量或者是得不到满意的效果亦或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本文将高中生物教材中几个主要实验的改进方案作简单的归纳。
关键词实验改进高中生物实验一、要改进的实验1、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2、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4、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二、具体改进的方案2.1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2.1.1调整实验顺序本实验包括三个小实验,若按以上顺序进行实验,学生做得很紧张,忙乱,因为第一个要加热,第二个要用显微镜。
根据由易到难、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可以作一下调整:先做蛋白质鉴定、再做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后做脂肪鉴定。
2.1.2实验材料的改进(1)用葡萄糖直接代替苹果、梨的组织研磨液。
按教材上的去苹果或梨将其切小后研磨,这样因为研钵太小,不易操作,在研磨的过程中也不能做到快速、提取较多的组织液等,回直接影响到整个实验效果。
直接用葡萄糖来代替,既省去恶研磨的时间,又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2)用鸡蛋清稀释液代替黄豆浆。
鸡蛋清无色透明,便于观察试验中颜色的变化,用鸡蛋清可以节约材料和时间。
2.2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2.2.1 实验材料的改进用大蒜代替洋葱,大蒜生根多而且快,这样省时又节约成本。
另外,根据反复的实验,大蒜根尖在13:00—16:00时间有丝分裂旺盛,这正是学生实验的合适时间。
2.2.2 实验方法的改进按教材先取2-3mm的根尖后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实验中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染色时,根尖太短,龙胆紫颜色太深,几乎不易找到。
通过我们的探索,改进为先取3cm 左右长的根,直接进行解离、漂洗、染色,然后再剪取2-3mm的根尖进行制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实验内容,意在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技巧:这非常好,也非常必要。
但在学生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教材中有些实验在操作过程中不能较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认真探究,不断摸索,并聆听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所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实验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优化了课堂结构,为原来在课堂45 min难以完成的实验节省了时间,并提高了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实验验证,发现教材中一些实验操作不太合理,需加以改进和创新。
现就选取几个常见的教学实验作以简单的改进探讨。
在“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的演示实验”中,教材选用的是一种半透膜一玻璃纸即羊皮纸,这种羊皮纸目前很难找到,备选的替代材料很多,如花生种皮、猪肠衣、鱼鳔及鸡卵的卵表膜,而花生种皮小,易破;不透明,直观性差;猪肠衣要将猪小肠的浆膜剥离才能得到,操作麻烦,不干净;鱼鳔虽好,但很滑,不易与玻璃管捆绑;替代材料鸡卵的卵壳膜效果较好,剥取一个完整的卵壳膜的方法是,将生鸡蛋
放在稀盐酸浸泡3~4h,取出后,将鸡蛋的钝端打开一个小洞,去掉蛋清和蛋黄,很容易就剥取到一个又大又有韧性的卵壳膜,实验操作非常方便。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中,脂肪的鉴定需要做切片,要求刀口向内,与花生断面平行以均匀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如此连续动作,切下一些薄片(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
这种操作技术对学生要求很高,即使有些学生动作符合要求,切下来的薄片也很厚。
有些学生怕切到手,干脆像切菜一样,切出的薄片就更厚了,实验基本失败。
有两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还是做切片,选用的是双片刀片,把两片刀片合并在一起进行切片,这样在两片刀片之间很容易得到薄片,但还是有些学生怕切到手,不敢做。
第二个方法改做涂片,学生只需要用刀片在花生断面上轻轻刮取一些粉末,做成涂片,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使得实验能够顺利的。
进行。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中,所采用的试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选用紫色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因为紫色洋葱的细胞液中含有的色素使其呈现为紫色,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结果。
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两个问题影响到实验的效果:(1)每个洋葱的最外一层鳞片叶紫色深,越往里颜色越浅,最里面近似白色。
如果想获得
理想的实验结果,最好只用外面的一层或两层鳞片叶,但这样做浪费太大。
(2)越往里鳞片叶越嫩,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结合越紧密,不容易分离。
学生在撕表皮细胞时,往往撕得不完整,将细胞撕破,并且带有很多叶肉细胞,不利于学生观察。
在实验中改进如下,首先把洋葱纵剖,一分为二,把鳞片叶从鳞茎上全部剥离下来,然后放在解剖盘或其他器皿中,让每片鳞片叶的上表皮朝外,放到窗台上晒1~4 d。
这样叶片通过蒸腾作用蒸发掉一部分水、分,叶片变软,使得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接合不紧密,便于撕下完整的表皮细胞。
再者是通过蒸发水分,液泡中色素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实验效果明显。
但在晒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放在太阳底下爆晒;不要晒制的时间过长。
如果洋葱表皮细胞失水过多,虽然颜色加深,但已发生了质壁分离,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试验的方法步骤很多,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称量、研磨、过滤,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注意事项很多,时间比较长,且实验很难达到成功率百分之百。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新的方法,即先将剪好的滤纸条放于桌面(最好下面垫有书本),然后取一片菠菜叶,对折几次,置于滤纸条剪去两角的一侧。
然后用载玻片的侧面均匀用力的划两次(注意用力
均匀,划线一至),这样就会在滤纸条上留下一道比较清晰的色素带。
然后就可以直接放在层析液中进行层析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了时间,免去了研磨、过滤、画滤液细线等步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应用改进的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来达到教学效果的目标达成。
另外介绍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
如果将滤液直接滴加在圆形滤纸中心,再滴加层析液。
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
就会在圆形滤纸上出现四个同心圆环,这样既增强了实验效果又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使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个比较难于掌握的实验,使教学效果很容易顺利达成。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教材中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其中在解离这一步骤就将根尖切取2―3 mm,在以后的几个步骤当中都要用镊子取放2~3 mm的根尖,因为根尖太短小给操作带来很多不方便。
为此可在解离这一步骤将根剪取长一些,比如1 cm左右到制片这一步,将染过色的1 cm左右的根放到载玻片上,再把它切成2―3mm,加清水。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过程第四步“制片”的改进。
此步骤教材中是盖上盖玻片以后,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压载玻片,以便使细胞分散开来。
在做这一步骤时往往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做成功,或者在把盖玻片上再盖的载玻片取下来
时,标本移动了,或者细胞分散不好。
在做这一步时可以取消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压载玻片。
总之,生物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在高中课程标准新教材中,探究和实验部分占了很大的篇幅,所以,搞好实验教学是必须的,只有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够透彻而深度的解决教材的知识,为教育教学服务。
中学实验课的设置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要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善于思考和探究的智力倾向和素养。
基于此点应该引导学生开发新的实验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对已设置的实验进行操作。
高粱和大麦的营养特性及其应用
万建美
1高粱
1.1营养特性
(1)营养成分含量与玉米相似,淀粉含量可高达70%以上;
(2)CP含量略高于玉米,9-13%,变异大;
(3)脂肪含量略低于玉米;
(4)缺乏黄色素,70%以上的磷为植酸磷。
(5)分为5大类描述:混合型、高单宁、低单宁、红高粱、白高粱
1.2使用中潜在的限制因素
1.2.1单宁
单宁影响肠道上皮细胞中依赖钠离子的物质转运系统,如葡萄糖转运系统和Na,K-ATPase活性,干扰机体钠的代谢。
家禽:影响生长速度、产蛋率、损伤肠道上皮,影响蛋白质吸收;
猪:影响采食量和生长速度,高、低单宁品种饲喂时料比相差可达5-10%;
反刍:基本无负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胀气,增加过瘤胃蛋白;
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主要种植低单宁品种(约占产量的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