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方法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方法总结),推荐文档

[系统图示][19 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第1 讲扎牢实验基础——4 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观察核酸死甲基绿、吡罗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洋葱根尖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叶绿体活无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藓类的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泡活成熟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名称 盐酸的作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 胞中的分布①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质中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观察根尖有丝分裂,低 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按 1∶1 混合成解离 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1. 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实验(填表)实验名称 试剂 颜色 生物材料 备注 淀粉的鉴定 碘液 蓝色 脱色的叶片—还原糖的鉴定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苹果或梨匀浆等 现配现用、水浴加热脂肪鉴定苏丹Ⅲ(或Ⅳ)染液橘黄(或红)色花生种子切片需用高倍镜观察蛋白质鉴定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等先加 A 液,后加 B 液 摇匀使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液:无水乙醇;分离液:层析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 :蓝绿色 叶绿素 b :黄绿色 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更充分;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 中色素被破坏2. 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名称作用 实验应用酒精溶液50%的酒精 洗去浮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70%的酒精 杀菌、消毒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95%的酒精迅速杀死细胞,使细胞分离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5%的盐酸 丙酮(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层析液 溶解并分离色素 二氧化硅(石英砂)使研磨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破坏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E rror!Error!Error!Error!2.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颜色原理红水浴加热①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②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③RNA+吡罗红溶液→红色④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红色⑤叶绿素 a 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黄①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②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滤纸条中: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绿①DNA+甲基绿溶液→绿色②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在酸性条件下③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④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滤纸条中: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蓝①淀粉+碘液→蓝色水浴加热②DNA+二苯胺试剂――――→蓝色紫①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②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③叶绿体中的 4 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生物实验方法知识点汇总

生物实验方法知识点汇总
本文旨在总结生物实验方法的基本知识点。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
知识点:
1. 实验设计
- 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假设,并设计合适的控制组和实验组。
- 可以采用随机分组、反复实验等方法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样本处理
- 样本的预处理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一步。
例如,可以使用洗
涤剂、生物杀菌剂等方法来清洁和处理样品。
- 在处理样本时,应遵循对比实验和重复测试的原则,以减少
实验误差。
3. 仪器设备
- 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显微镜、离心机、PCR仪等。
- 在使用仪器设备前,需要熟悉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做
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4. 数据分析
- 生物实验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结论。
-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t 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5. 实验安全
- 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 使用有害物质时,需要戴好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以上是生物实验方法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深入研究这些知识,
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生物实验并取得准确的结果。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生物实验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就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实验知识点进行总结。
1.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是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实验可以通过测量释放氧气的量来判断光合作用的进行情况。
实验步骤:将水草放入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使水变碱性,然后将水草放置在强光下照射。
测量一定时间段内水草释放的氧气量,记录数据并分析。
2.细胞分裂实验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细胞分裂实验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变化。
实验步骤:制作玉米根尖切片,用乙醛固定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变化,记录数据并分析。
3.遗传实验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实验可以通过纪录下代和自交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推断出基因的遗传规律。
实验步骤:选取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进行自交,记录下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根据数据推断基因的遗传规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等。
4.酶活性实验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参与许多生物反应。
酶活性实验可以通过测量酶在不同条件下催化反应的速率,来判断酶的活性和酶反应的特性。
实验步骤:将酶溶液和底物混合,控制温度和pH值,测量一定时间段内底物的减少量,记录数据并分析酶的活性和反应特性。
5.影响呼吸作用实验呼吸作用是生命体内能量代谢的重要过程,影响呼吸作用实验可以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不同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步骤:将小麦胚芽置于不同条件下,如低温、高温、无氧等,测量一定时间段内的呼吸速率,记录数据并分析不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6.生态环境实验生态环境实验是生态学中重要的实验手段,通过操纵环境因素,观察生态系统的响应和变化,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选取不同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等,操纵环境因素,如水分、光照等,观察生态系统的响应和变化,记录数据并分析。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全部知识点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全部知识点高中生物实验是生物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以下是对高中生物实验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一、细胞学实验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分裂: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理解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3. 细胞的生长与分化: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分裂后的分化过程,理解细胞分化为组织的过程。
二、遗传学实验1. 孟德尔遗传定律:通过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基因突变:通过观察果蝇眼色的变异,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影响。
3. 染色体的观察:使用染色剂对染色体进行染色,观察其结构和数目,了解染色体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三、生理学实验1. 神经传导:通过电刺激实验,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和速度。
2. 肌肉收缩:观察肌肉在不同条件下的收缩反应,了解肌肉收缩的生理机制。
3. 酶的作用:通过酶活性实验,了解酶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如温度、pH值等。
四、生态学实验1. 光合作用: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氧气产生量,了解光合作用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2. 呼吸作用:通过测量植物或动物的呼吸速率,了解能量代谢的过程。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模拟生态系统的实验,了解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分子生物学实验1. DNA的提取与纯化:学习从细胞中提取DNA的方法,并进行纯化处理。
2. PCR技术:了解聚合酶链反应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3. 基因克隆:通过实验学习将目标基因克隆到载体上,并将其转入宿主细胞中表达。
六、生物技术应用实验1. 转基因技术: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通过实验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或动物细胞。
2. 组织培养: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实验培养植物幼苗。
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

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种,我将从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三个方面分别介绍常用的实验方法。
一、植物生物学实验方法:1. 植物营养试验:通过培养基培养植物,改变培养基中某种特定营养物质的含量或排除某种特定营养物质的供给,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从而了解该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光合作用测定:使用光合作用速率仪、气体交换仪等设备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或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从而研究光合作用与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3. 细胞伸长测定:将植物茎、根等组织切片,经过预处理后,观察细胞在一定时间内的伸长情况,从而研究细胞伸长的机制。
4. 叶脉分析:通过清洗植物叶片表面后,借助显微镜观察和测量叶脉的形态特征、密度和长度,进而推测植物的光合强度、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特性。
二、动物生物学实验方法:1. 动物行为观察:观察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反应,如觅食、交配、养育幼崽等,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动物行为来推断动物行为选择的原因和行为模式。
2. 动物解剖学:通常通过对小型动物(如青蛙、鱼类)进行解剖,观察动物体内器官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器官间的联系和作用,从而研究动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3. 动物生理学实验:如通过测量动物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或者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观察动物生理反应的变化,以揭示动物生理功能和适应性特征。
4. 遗传实验:通过对动物进行交配、观察后代表型和基因型的分布,以研究基因的传递规律和遗传变异。
三、微生物学实验方法:1. 微生物的培养和纯化:将微生物分离并培养于适宜的培养基上,通过观察生长特点、形态和结构,分离出纯种菌株进行研究。
2.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通过将不同菌株培养于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从而确定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3. 微生物的鉴定与分类: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法,对已培养菌株进行鉴定和分类,从而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系统发育关系。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7b5ec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b.png)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篇(一):高中生物实验知识总结实验一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实验原理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T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T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3、注意问题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实验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实验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f2C2H5OH+2CO2+少量能量2、检测:(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3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3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3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篇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49-52班生物课,作为毕业班的教师,我继续努力钻研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深入研究教法,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
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首先是明确“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
理科综合的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
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找出基本知识点和考点,构建知识网络,合理分散难点,强化知识重点,重视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2、研究高考生物试题。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
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更好的指导教学。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1.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后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
如将选修本中细胞工程一章内容整合到细胞专题中;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合并为细胞增殖专题。
可以使得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往年高考经典试题做为例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例题的分析应以指导思维方法为主,使学生学会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突破点,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试卷中要求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这方面。
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用语一定要反复琢磨,还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通过反复训练使他们学会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标准的生物学术语来精确表达;课后习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20xx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高中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生物知识的应用,提高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希望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酵母呼吸作用实验这个实验旨在研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水溶液和酵母悬浮液,测量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数量。
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酵母菌的活跃度与二氧化碳生成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对生物呼吸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昆虫的光反应实验这个实验让学生研究昆虫如何利用光反应来确定方向。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制作成一个光源图片,然后将瓢虫或其他昆虫置于实验设备中。
通过观察昆虫移动的方向及其与纸的距离,学生可以了解昆虫如何利用光反应来判断光源的方向。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昆虫行为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细胞分裂实验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分裂过程。
学生可以选择洋葱的根尖组织作为实验材料,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分裂的各个阶段。
通过实验结果,学生可以加深对细胞分裂的理解,同时掌握观察技巧和数据记录的方法。
四、果蝇遗传实验这个实验可用来了解果蝇的遗传规律。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果蝇品种,通过交配实验来观察某种特征(如眼色或翅脉形状)的遗传规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遗传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科学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光合作用实验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学生可以使用水蕨或其他植物,将其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
通过实验结果,学生能够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学习到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总结而言,高中生物实验是一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上提到的几个实验只是众多实验中的一小部分,希望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促进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
通过实验的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学原理,并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图示][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 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1.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实验(填表) 2.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 应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 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 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2.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三模拟调查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1.列表比较几种调查类实验(填表)2.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原理(填空)(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 调查种群密度或调查人类遗传病等 样方法一般选取单子叶植物;调查遗传病一般选取单基因遗传病⎪⎪⎪要注意随机性,不能掺杂主观因素2.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操作流程⎪⎪将5个分别装有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液”的滴瓶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分别用滴管从5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四 探究设计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探究类实验的变量分析(填表)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性质探究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取样分组要遵循等量原则和随机性原则,编号要避免重复和混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施以单一变量(自变量)处理,同时控制无关变量⎪⎪⎪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处理)一段时间⎪⎪⎪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一般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 2.功能探究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第2讲通晓解题技法——4大技法让你“快速找到突破口”[方法说明]此法主要适用于文字信息类实验题。
因为高考题具有文字精炼而所给信息全面的特点,所以对高考题题干和设问中所含信息逐条批注并进行分析,分析时联系教材中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回忆,就会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与题干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答案。
[方法说明]此法主要适用于曲线数据类实验题。
“读轴—看线—综合”是坐标曲线类试题思维分析过程的“三步曲”。
[方法说明]此法主要适用于表格数据类实验题。
[方法说明](1)表格介绍:表格通常包括标题(表格名称)、表头(①②③)、行标⑤、列标⑥、数据格④,如下表所示。
其中,①是⑤区域的内容,通常表示实验组别或实验自变量的具体体现;②是④区域的内容,表示因变量测量指标的名称;③是⑥区域的内容,通常表示对每个实验组内测量的次数,或为同一实验组内不同个体,或为测量时间等;④为②的具体化,为实验测量的具体数据;⑤为①的具体化,如A组、B组,10 mg/L、100 mg/L、1 000 mg/L等;⑥为③的具体化,如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10 min后、20 min后、30 min后等。
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于需要测出具体数据的实验表格,行标最后一格的内容应为“平均值”。
(2)表格变量法:此法主要适用于设计表格类实验题。
表格中的①⑤相当于坐标系中的x轴,即自变量;②④相当于坐标系中的y轴,即因变量;③⑥相当于无关变量。
第一步,确定表格标题。
标题表示方式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记录表”。
变量确定的方法:实验要“验证什么”、要“证明什么”、要“探究什么”,“什么”就是自变量,“什么”后面所描述的就是因变量。
第二步,确定表格行标和列标。
列标通常考虑是自身对照还是空白对照。
若为自身对照,通常分为两组,即变量控制前和变量控制后;若为空白对照,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行标根据“测量次数”“测量时间”“同一实验组内不同个体”等确定,然后在行标的最后一格写上“平均值”(要求测出具体数据的实验需要填写)。
第三步,确定表格表头。
一般根据实验步骤的最后一步确定因变量的具体测量指标,再根据前两步填上表头的相关内容,有些表格的表头内容也可以不填。
第3讲遵循思维流程——5大步骤让你“答题不走弯路”1.实验目的的确认方法(1)根据题目信息,直接写出实验目的。
此类题目中往往含有“探究(验证、证明或研究等)”的字眼,此即为该实验的目的。
(2)根据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目的。
此类试题实验目的的确认方法是首先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即实验的目的。
如: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
其实验目的推导如下:⎭⎪⎬⎪⎫自变量:CO 2浓度因变量:光合速率⇒实验目的:探究CO 2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2.实验原理的确认方法实验原理就是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包括实验中相关实验试剂的选择依据,主要步骤的设计依据等,高考题中的实验原理一般都来自教材。
因此,要熟知教材中涉及的各种试剂的选择依据及相应的生理过程,进而确认实验原理。
下面就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常用实验方法,做一简单的总结:(1)有些试题需要根据实验设计要求,确定实验方法: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定某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若是植物,则用自交法;若是动物或雌雄异株的植物,最好用测交法。
(2)检测某种物质的本质,一般用相应化学试剂进行检测,因此要熟悉吡罗红、甲基绿、健那绿染液、苏丹Ⅲ或Ⅳ染液、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二苯胺、碘液等试剂的检测对象,使用方法及产生的现象。
(3)有些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观察到,需要借助其他观测指标。
如检测是否进行光合作用,可测有无O 2释放或CO 2吸收或淀粉的生成;原子转移途径的研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可用呼吸作用耗氧量、CO 2产生量或产热量衡量,植物细胞还可用有无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来检测。
实验设计的“变量”有三种: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中的“单一变量”就是指自变量。
在实验设计时,无关变量控制的方法如下:(1)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例如在验证“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实验中,有一组要求无生长素,需开花前,用纸袋将雌花套住,隔离外来花粉的干扰。
(2)恒定法:在整个实验中,尽量使所有的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对象等都恒定不变。
例如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实验中,始终将试管处于恒温水浴中,以消除温度这一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3)平衡法:设立对照组,除自变量以外,无关变量对实验组,对照组的影响都是均等的。
从而可不计无关变量的影响,得到实验变量的效果。
⎪⎪⎪材料应具有“同一性”,分组应具有“随机性”,编号应具有“规范性”⎪⎪⎪⎪施加实验条件时,需遵循“对照原则”和 “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组添加试剂时,对照组须添加等量蒸馏水(有时须添加等量的该生物的等渗溶液) ⎪⎪⎪⎪⎪ 将两套(或多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或用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一段时间后(或定时)观察(或测定)……做好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A 组中出现了……现象,B 组中出现了……现象,或A 组比B 组……,或A 组……的长度等于(大于、小于)B 组……的长度,等等(1)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测对应假设,常需分类讨论。
实验结论要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验证性实验的结果与相应结论只需考虑一种情况。
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一个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就在题目中,如“验证……”“证明……”等。
实验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应得出肯定结论。
第4讲套用答题模板——3大模板让你“答题答到点上”类型一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某一生物学事实进行验证的实验,该类实验的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结果即为实验目的,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把握好对照实验的设计。
[模板构建][巧用模板]一、审“实验目的”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自变量:胰岛素含量;因变量:小鼠的活动情况。
二、析“实验原理”先注射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再注射葡萄糖溶液,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
三、辨“材料用具”通过对该实验的材料用具进行分析,再结合实验步骤可知“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未用→补充→题中②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四、套“实验步骤”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五、述“实验结果、结论”②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B组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A组小鼠的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B组小鼠的活动状况仍无变化。
“该实验过程可以说明”即填实验结论,照抄实验目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即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所以套用实验原理分析为:注射胰岛素溶液后,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引起血糖含量下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答案:(1)①小鼠的活动状况②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2)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3)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小鼠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引起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类型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主要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