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教材(P5)内容文化洋葱,
文化洋葱理论

文化洋葱理论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补充教材(P 5)内容文化洋葱,文化洋葱, 洋葱的比喻:文化层次论关于文化的“洋葱皮理论”。
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其实是由外而内的四张皮组成——符号、英雄、礼仪和价值观。
我们可以把文化比喻成一个洋葱,有很多层。
文化洋葱文化的两个常用比喻在讨论文化时,常常用两个比喻来使文化的抽象定义形象化。
一个比喻是将文化比成洋葱,有层次之分。
另一个比喻则是文化冰山说,指出文化的显性隐性双重特征。
表层、最外表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Office风格等,人的肉眼能够很容易看见,就像洋葱的皮。
.文化最表面的是“符号”。
它其实就是一些词语,一些标志,就像女人穿在身上的衣服,抹在脸上的脂粉。
洋葱的表层——表层文化是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东西。
比如你去日本看见他们的服装与我们不同,他们的音乐恬静悠远,听起来也不一样。
他们吃生鱼,喝清酒,晚上下班不回家,与同事去酒吧。
中层、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崇拜的英雄的性格,多多少少代表了该文化大多数人的性格,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果肉来比拟。
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如日本文化中的鞠躬和进门脱鞋。
礼仪是每种文化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示方式,可以用洋葱的味道来比拟。
礼仪其实就是践行文化的一种集体活动。
如我们企业内的“三个一”文化活动、歌咏比赛、文艺表演等。
核心层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Values),指人们所理解和相信的关于真、善、美的观念,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类似于洋葱的果核。
包裹在符号之内就是“英雄”,英雄就是我们群体内那些体现了我们价值观的典型人物。
如:我们石油企业的“王铁人”等,他们是企业文化的“活标本”,是群体成员学习的榜样。
文化的“内核”就是“价值观”:是人们关于邪恶与善良,肮脏与清洁,丑陋与美好,对于自然规律的态度等感性或理性的选择……文化洋葱说表层文化通过外在物品表现。
高中英语 Module 5 Ethnic Culture教案选修7

Module 5 Ethnic Culture 【美文阅读】中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剪纸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种,你会剪纸吗?你想利用剪纸表达什么呢?Papercutting is a traditional art in China which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throughout the long history of paper.Papercutting is all made by hand.It is easy to learn the rudiments(基础,基本知识;初步,入门).Papercutting covers nearly all topics,from flowers,birds,animals,legendary(传说的,传奇的) people,figures in classic novels,to types of facial makeup in Beijing Opera.Papercutting has various styl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We can give best wishes to our friends and relatives through papercuttings.Furthermore,it can make the world beautiful in our life.In a word,papercutting is a good art in China.【诱思导学】1.What's papercutt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What do pe ople want to express using their papercutting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Papercutting is a traditional art in China which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throughout the long history of paper.2.People can give best wishes to their friends and relatives and make the world beautiful in their life.Period ⅠPreviewing(教师用书独具)●教学目标本课时主要是学生通过对学案所给出的内容的学习,了解本课文中所出现的词汇,初步了解课文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为下一堂课对课文的全面理解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全册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文化交流与传播全册学案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2 -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 2 -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 12 - 单元复习总结................................................................................................................ - 21 -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 22 -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 22 -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 30 -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 38 - 单元复习总结................................................................................................................ - 47 -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 49 -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 49 -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 55 -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 63 - 单元复习总结................................................................................................................ - 70 -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71 -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71 -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 77 - 单元复习总结................................................................................................................ - 85 - 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 86 -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 86 -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 93 -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 102 - 单元复习总结.............................................................................................................. - 110 -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111 -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 111 -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 121 - 单元复习总结.............................................................................................................. - 130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从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它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事实。
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doc

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一、文化与生活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资料演示:都市文化生活、乡镇文化生活、边远地区文化生活等,展现了文化在精神生活中的印记。
¨日常生活的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体现着生活环境的文化价值。
¨文化生活具有不同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特殊性。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请学生推荐对自己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或文艺形式,如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影电视、文化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等。
¨调查:当地文化产业及文化消费的状况。
¨资料演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1)文化的内涵(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能力目标(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2)感受文化的力量,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重难点1.文化内涵的理解2.文化对人的素质形成的作用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diverse cultures课文

diverse cultures课文一、词汇积累1. 描述文化的词汇- 文化元素相关- custom(习俗):例如,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re are various wedding customs.(在不同国家,有各种各样的婚礼习俗。
)- tradition(传统):Chinese Spring Festival is a long - standing tradition.(中国春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
)- heritage(遗产):Our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be protected.(我们的文化遗产应该被保护。
)- 文化群体相关- ethnic group(族群):There are many ethnic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each with its own unique culture.(美国有许多族群,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 tribe(部落):Some African tribes have very interesting music and dance forms.(一些非洲部落有非常有趣的音乐和舞蹈形式。
)2. 表达多元性的词汇- diverse(多样的):The city is known for its diverse cultures.(这座城市以其多元文化而闻名。
)- variety(多样性):There is a great variety of cultures in this region.(这个地区有很大的文化多样性。
)- multicultural(多元文化的):A multicultural society should respect all cultures.(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应该尊重所有文化。
)二、语法点与句型1. 比较级与最高级用于描述文化差异- 比较级: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re more obvious than those between China and Korea.(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比中韩之间的文化差异更明显。
跨文化交际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学习内容及重点提示

《跨文化交际》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学习内容及重点提示《跨文化交际》教材共分8个单元,第二、四、五单元在内容上互相呼应,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两大部分:中西方交际方式的主要差异,和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引起的中西方在处理主要社会关系方面的差异。
第八单元主要对人类交际历史作了简单的回顾,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所以,本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其实为六个方面。
一、文化、语言与交际的关系二、中西方交际方式的主要差异三、中西方在处理主要社会关系上的差异四、汉英姓名和称谓的异同比较五、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主要差异六、汉英中常见的成语、谚语、俚语、委婉语及禁忌语的对比第一部分:文化、语言与交际的关系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
交际不仅是一种语言的交流,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如果交际双方不能真正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达成共识,互相理解,那么仅凭单纯的语言技能,这样的交流往往会产生误解,导致失败。
不能脱离或者说割裂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单纯地去学英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
为了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我们不但要学会使用英语这种语言,而且还要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且还要反观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并对两者进行客观地比较。
交际需要语言来传递信息,词语在语言表达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脱离语境,孤立地看词语,那么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思,它只不过是一种特定的符号,传递了某一个社团的人们对某一种物体或思想的共同释义即共同认识。
词语的常规含义分为两种,一种是概念含义Concept meaning,另外一种是联想含义Associative meaning。
概念含义,一般不太会引起歧义,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联想含义。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的联想含义,交际双方经常会无法理解彼此的所指,结果很容易引起误解。
如何正确诠释或理解交际中各方的“含意”是交际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有这么三种含意,即话语本身的意思,说者的意思和听者的意思(utterance meaning; speaker’s meaning and hearer’s meaning)。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多样的文化》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多样的文化》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多样的文化”是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重要内容。
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性,本章内容着重于人文地理方面的阐述,而这一节更是将视角聚焦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上。
通过对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展示与剖析,搭建起学生理解世界人文差异的重要桥梁,既承接了前面关于世界人口、语言等基础知识,又为后续深入学习区域地理中的人文地理特征埋下伏笔。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使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的把握能力。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兴趣和好奇。
接着从服饰、饮食、建筑、传统节日等多个方面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服饰方面展示了因纽特人的传统服饰与印度纱丽的巨大差异;饮食上对比了西餐与中餐的不同特点;建筑领域呈现了欧洲古堡与中国四合院的迥异风格;传统节日里介绍了圣诞节与春节的庆祝方式等。
每个案例后设置了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化现象背后的地理成因,如气候、地形、物产等因素对文化特色形成的影响。
同时,教材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一些阅读材料和活动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地球的基本概况、世界的人口分布、语言种类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具备了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和认知方法。
但对于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尚未建立系统的认识。
不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对一些世界文化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知道一些国外的节日、美食等,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知识铺垫。
(二)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充满兴趣,但对较为抽象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高中政治 1.1 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1)

课时作业21 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们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⑤属于政治范畴;⑥属于经济范畴,故选A。
答案:A2.2014·杭州模拟当前的许多流行语都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
“喜大普奔”是极受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
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糅合在一起,这个词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人们在生命中创造和享用文化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D.互联网成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解析:本题考查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在互联网中人们创造出新的流行语,这种流行语被人们接受和使用,体现了文化的创造与享用,B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D错误,互联网仅仅是文化创新的技术环境,而不是途径。
答案:B3.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不是手艺,它是艺术家体验到的情感的传递。
这表明( ) ①欣赏艺术品可以透视艺术家的物质生活②欣赏艺术品可以透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艺术作品被称为凝固的艺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①说法错误,欣赏艺术品可以透视艺术家的精神生活;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选C。
答案:C4.扬剧出自江淮,江南的清柔与江北的朴实,孕育出《双下山》《种大麦》般的清新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教材(P 5)内容文化洋葱,
文化洋葱,洋葱的比喻:文化层次论
关于文化的“洋葱皮理论”。
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其实是由外而内的四张皮组成一一符号、英雄、礼仪和价值观。
我们可以把文化比喻成一个洋葱,有很多层。
文化洋葱
文化的两个常用比喻在讨论文化时,常常用两个比喻来使文化的抽象定义形象化。
一个比喻是将文化比成洋葱,有层次之分。
另一个比喻则是文化冰山说,指出文化的显性隐性双重特征。
表层、
最外表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Office风格等,人的肉眼能够很容易看见,就像洋葱的皮。
•文化最表面的是“符号”。
它其实就是一些词语,一些标志,就像女人穿在身上的衣服,抹在脸上的脂粉。
洋葱的表层一一表层文化是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东西。
比如你去日本看见他们的服装与我们不同,他们的音乐恬静悠远,听起来也不一样。
他们吃生鱼,喝清酒, 晚上下班不回家,与同事去酒吧。
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崇拜的英雄的性格,
多多少少代表了该文化大多数人的性格,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果肉来比拟。
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如日本文化中的鞠躬和进门脱鞋。
礼仪是每种文化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示方式,可以用洋葱的味道来比拟。
礼仪其实就是践行文化的一种集体活动。
如我们企业内的“三个一”文化活动、歌咏比赛、文艺表演等。
核心层
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Values),指人们所理解和相信的关于真、善、美的观念,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类似于洋葱的果核。
包裹在符号之内就是“英雄”,英雄就是我们群体内那些体现了我们价值观的典
型人物。
如:我们石油企业的“王铁人”等,他们是企业文化的“活标本”,是群体成员学习的榜样。
文化的“内核”就是“价值观”:是人们关于邪恶与善良,肮脏与清洁,丑陋与美好,对于自然规律的态度等感性或理性的选择.....
文化洋葱说表层文化通过外在物品表现。
外在物品除了上面描述的那些东西之外,另一个非常显著的就是该文化中人们使用的语言。
语言不可视、不可触,却可以听到,亦是一个客观存在。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
其余的如艺术品、电影、绘画、甚至商店市场,也都属于表层文化。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就有一种到了他乡异国的强烈感受。
首先是马路上行人稀少,与国内的熙熙攘攘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到了有人的地方,别人的讲话我也大都听不明白。
到商店去买东西,才发现一个店可以如此之大,物品可以如此之全,选择可以如此之多。
比如冰淇淋,不同的牌子、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包装、不同的大小、不同的颜色,不下几十种;再说洗衣粉,也是大大小小琳琅满目,弄得我不知所措,不知该买哪一种。
有一次去家居用品超市(Home Depot),发现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工具我不仅从未见过,就是见了也不知其用途,非常惶惑。
我平时最熟悉的厨具刀,在美国的商店里就有几十种,细长的、宽扁的、刀锋平的、刀口带齿的、木柄的、塑制柄的、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平头的、尖头的,我都不知道那么多不同的刀是干什么用的,因为在中国的厨房里,我一般就只用一把刀,那种宽宽的、长方形的,用它切蔬菜瓜果,切肉切鱼,斩鸡斩鸭,反正要用刀的地方,它都上。
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才知道每一种刀各有其专门的用途,切肉的刀和切菜的刀不一样,切面包的刀和切瓜果的刀不一样,切面包圈(bagel)的刀与切鱼的刀更不相同。
再说学习,第一次与我的导师见面,我以为他会告诉我应该修什么课,做什么题目的论文,或者告诉我是否应该每天去办公室,等等。
Eg
德国洋葱
象征:着装整洁、简单、大方;语言规范,逻辑性强。
英雄性格:俾斯麦:果敢、权威马克思:严谨、冷静
礼仪:不喜欢浪费时间,德国的俚语:“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价值观:诚信、严谨、追求完美、注重实效。
象征:Office没有间隔,打卡时自动分配Location;语言幽默,着装追求个性。
英雄性格:林肯:民主、自由比尔。
盖茨:冒险、创新
礼仪: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直呼对方英文名。
不太介意越级上报。
价值观:自由、多元、勇于冒险、注重创新。
象征:严格打卡;着装干净利索;语言扼要,直入主题。
英雄性格:松下幸之助:坚韧、毅力黑泽民:执著、简约
礼仪:重着装,重职业形象;“礼仪无小事”。
价值观:高度认同,整齐划一,以“和”为贵,注重团队。
韩国洋葱
象征:工作期间不许随便走动,女性着装性感成熟。
英雄性格:张保皋:民族大义、民族意识安贞焕:敬业、专一
礼仪:崇尚儒教,尊重长老;见面传统礼节是鞠躬。
价值观:强调责任,重视家庭,奉行“彻底第一主义”。
香港洋葱
象征:港式风格,装修考究,色彩凝重;职业套装,稳重干练。
英雄性格:成龙:勤奋、重效率
礼仪:重英式礼仪。
价值观:工作第一,重效率;私下可以是朋友,做事却六亲不认。
台湾洋葱
象征:Office风格中西兼容;语言含蓄,有时充满中国人情味。
英雄性格:郑成功:智谋、目标明确
礼仪:重中式礼仪。
价值观:强调个人对组织的忠诚,家长味道浓重,偏向家族式管理。